应用教育信息化达成语文新课程教学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ua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列举了语文作为国家课程应该教什么、学什么,而这些内容完全可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出来,如微课、动画、电子文档、视频、音频、课件、电子书的形式等。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情况自行制定合理的语文教学规划。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一、应用信息技术
  呈现简约而系统的语文教学内容
  1.应用电子资源辅助语文常识教学
  为了明确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作目标微课,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字幕阐释课程目标,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规范地接受语文教育。语文课标要求学生理解、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写作知识、语法知识、文学知识、国学知识。对于这些内容目标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相长,比如把这些基础知识用电子文档、电子课件或音频、微课、视频甚至是专题学习网页的形式呈现出来。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并且学生可以反复听讲,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查阅和巩固所学知识。
  2.应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不仅提供了一个参与语言实践的平台,而且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写作、口语表达的交流与互动。如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运用语言文字获取思想的阅读技能,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朗读录音并上传至指定的视频网站,相互交流分享,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发送电子版名著以及阅读目标,让学生完成阅读后在网络平台发表看法、交流观点,以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写作教学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一个跨时代的平台。首先,教师制作专题写作教学微课,介绍形形色色的写作方法,用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其次,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作品发表变得简单而快捷。笔者在語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微信群、网页、空间、微博发表所见所闻、思想观点、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利用论据论证论点的能力等。另外,写作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信息技术恰恰能够完美地将三者整合在一起。笔者认为语法教学应该融入阅读教学,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语法。信息技术为语法与阅读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师生也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因为网络资源来源五花八门,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观点偏执,错别字连篇,很容易对分辨能力不强的学生造成误导;学生在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分心,相比之下纸制品学习材料更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们推荐经过筛选的、品质优良的学习资料,同时注意对学生应用网络平台学习交流过程的监管和引导。
  3.建立必读名著阅读网站,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制作名著阅读微课。笔者通过微课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名著阅读要求,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列出的必读名著都是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在微课中,可以向学生介绍阅读这部名著的大体要求或阅读指南,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问难,初步掌握略读这种阅读方法,熟谙名著的梗概。教师还可以建设一个课外必读名著网站,把点击率和在线时间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指标。《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要求学生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达到290万字。实践发现,“略读微课”恰好能够以精选出的阅读书目为主题制作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指南,督促学生利用教师精选的书目加强课外阅读,从而实现了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明确了每个年级、每个学年的略读书目之后,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纸质的文学名著,也可以提供文字、声音、影视交融的电子版的文学名著、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电子图书和电子报刊,为学生创设一个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
  二、通过信息化技术
  呈现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项目
  语文课程内容包括现代文语法、应用文、名著、字词、文学常识、文学与国学概论等。其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项目和内容目标都非常适合借助微课呈现,因为微课可以使繁难的项目和目标变得亲切而简洁明快,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反复、或选择性地观看微课。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项目对学生来讲,往往是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笔者倡导应用信息化技术制作网页、课件、微课或构建思维导图,来明确课程内容。对于具体项目的学习,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制作学习网页、编制适当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笔者通过制作网页、课件、微课,把语文课程内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学中构建了思维导图,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了语文知识,语文成绩明显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语文基础知识学习
  以往,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知道”,即了解与掌握,而非养成语文能力。这就需要中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制作语文基础知识的微课,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基础知识能够转化为基本能力。教师需要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语文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虽然是同步提高的,但从前的教学过分强调了语文知识的获得,使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将语文基础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后,则能更好地彰显语文的魅力。二是语文能力的提升过程其实也是增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相伴而生、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三是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语文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博文、日志、视频、电子阅读等,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够展现学生的语文水平,更便于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想真正运用好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需要群策群力,协同发展。教师既要能够独立创建信息资源,更要能够做到资源共享。总之,教师应该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并因此而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2(Snai2)和上皮型钙粘连蛋白(E-cadherin)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6份宫颈鳞癌病理标本行Snai2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检测。结
2004-2008年,我院采用常规放疗加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7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材料:本文患者73例,均经鼻咽部CT及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病理类型为低分化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5 mg/kg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造模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本文在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基础上,针对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特点指出国际商务谈判教学现状及问题,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实践性教学方法,并提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MRP3、GST-π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MRP3、GST-π的表达,
盲肠或升结肠起始部与壁层腹膜粘连,可影响肠管的规律蠕动,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如进食后不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多以右下腹为主)、恶心、呕吐、排便改变(便秘或便
目的观察岛叶动脉的显微结构特点。方法 12例(24侧)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半侧开颅显露半球,显微镜下解剖外侧裂及岛叶区,对岛叶动脉及M2段进行观察。结果岛叶血供均来自大脑中动
表现性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勇于创新。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也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表现性教学概述  所谓表现性教学,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表现为中心的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师生共同完成。经过长期的表现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将课堂学习成果和自己内在的良好素质充分地表露出来,即“
【关键词】 历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7—0073—01  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是进一步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从身边的史实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来开发校本课程,更容易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喉罩(LMA)是安置于咽喉腔、用气囊封闭食管和咽喉腔、经咽喉通气的人工气道,作为声门上通气方式,具有气道反应小、损伤小、易操作的优点。2010年9-11月,我们比较了LMA与气管插管(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