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碎片化”是对社会转型期社会特征的形象描述。一般认为,当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3000美元时,这个社会便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期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碎片式的阶层、碎片式觀念、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媒体等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存在在传播领域中的体现形式,碎片化已经成为新媒体背景下传媒的重要特征:事实性信息来源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日趋明显。
“碎片化”传播的特征
信息碎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碎片化特征表现在:以广播、电视的出现为标志,信息传播的格局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的便捷性、便利性,为信息传播者以多元的观察角度、简单的叙事方式传播碎片化信息提供了方便,在社会多元化、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受众对信息的评论更加随意、自由,评论内容亦出现异质性的特征;与受众的碎片化相连,社会背景地位、收入生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受众群体的形成及其对问题的看法,不同的声音形成多方的民意,打破传统媒体的“中心”格局,传统权威受到一定的挑战。
媒体碎片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报刊、电视、广播是信息传播的四大媒介,具有极高的受众吸引力和市场占有率。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四大媒介的市场格局,使媒体市场占有率与受众接触率日趋分散化,媒体的传播方式日趋丰富化。随着媒介“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受众所能接触到的新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媒体市场被分割,媒体市场的分散化程度在逐渐加大。传统媒体受新媒体的挤压,也不得不在保持原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技术元素,纷纷以网络版、电子版的形式出现。新媒体亦不甘示弱,在不断完善中抢占目标受众,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从市场占有率向个人占有率发展。
受众碎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增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加之西方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和阶层等受年龄、教育背景、职业等影响,呈现出逐步分化的状态。同时,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其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与价值追求逐渐凸显,信息需求随之变得更加细致化,“小众”媒体应运而生。小众媒体的覆盖范围比传统媒体要小,聚焦目标受众更精准,进一步强化了受众的分化趋势。同时,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受众的社群属性、小众属性更加明显。
新媒体背景下
“碎片化”传播的利与弊
“碎片化”传播的利。一是“微”力突显。碎片化信息的作用就像长篇文章中的题目,短小精悍,能让受众快速捕捉筛选信息的内容或者揣摩传播者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播报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传播“微”力。二是互动增强。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优势,受众可以即时对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有可能得到其他用户的再评论、转发。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信息已经以网状的形式向不同的受众传播开去,并得到千奇百怪的回复。这些评论、回复、意见成为一个个小小的碎片,对信息进行不断的补充,使新闻传播变成一个公众共同参与的认识事物的过程。三是信息增值。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过程就如同细胞分裂的过程,是一种裂变式的传播:新媒体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将信息发布出去,其关注者通过各种终端获取信息后,就可能被转发出去,与自己的关注者分享,新的关注者又可以再度转发。这样的“原文转发”,既避免了信息在传播中的耗损,提高了信息的到达率,实现了信息的保值,又拉近了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发布者对接收者的影响力。经碎片式交流讨论补充形成的信息,也具备更强的现场感。
“碎片化”的弊。一是“把关”简化,信息失真。在传统媒体中,“把关”通常是由记者、编辑等进行,多层次的把关保证了信息的质量。而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信息的发布者和把关人合二为一,且大部分新媒体用户受自身素质限制,把关能力不强。虽然信息在传播中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把关环节的简化和力度的弱化还是使不良信息乃至假新闻有可乘之机。加上传统权威的消解、信息传播者媒介素养的良莠不齐,致使新媒体信息失真情况逐渐严重,特别是微博、微信上谣言泛滥,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网络谣言的主要首曝媒体。二是阅读浅层,影响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下,面对海量信息,轻松、趣味性的东西越来越受读者欢迎,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普遍盛行。这种浅阅读只有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不需要思考。碎片化阅读往往断章取义,容易让读者将片面的幻象当成真实。碎片化信息固然有“轻、快”的传播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类语言和思维的良性发展,弱化了受众深入思维的能力,削弱了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必将影响人们的思维品质和质量。三是媒介依赖,行为扭曲。信息的传播之所以可以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原因在于依托便捷的传播媒介,满足了受众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下表达与倾诉沟通的信息需求,迎合了受众的媒介消费需求。同样,也正是这个特点,诱发了用户新的媒介依赖: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以媒介为参照;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形成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媒介依赖是大众与媒介间深度关系的体现,对新媒体依赖性日益加重,新媒体已经衍化为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牵制力量,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对媒介的依赖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四是形成垄断,诱发“暴力”。心理学上的“第一印象”理论、传播学中“沉默螺旋”舆论生成机理,阐明了信息先入为主、舆论从众规律的强大作用。信息传播虽然碎片化,但一旦整合,便形成巨大的信息流。再加上信息传播碎片化不利于受众短时间内了解事件原貌、接触深度解析,故极易沉浸入群体意见,从而形成舆论暴力。舆论暴力的积极意义是,在传播中引起广泛关注,事件的新闻价值不断上升,形成强有力的网络舆论,继而影响事件进程,但其负面影响明显,一旦垄断式信息洪流引起负面社会效果时,造成的破坏力则不堪设想。 新媒体背景下化解
“碎片化”传播负面影响的路径
净化“碎片化”,營造健康传播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已不是传播领域的事情,而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传播生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道德价值体系的多元、受众政治经济诉求多层次化,传播生态系统亦将变得更为复杂。“碎片化”作为新媒体背景下的一个“常态”,其消极的因素必将对传播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适应“碎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从人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绿色环保意识”,自觉维护信息的健康和安全。受众要敢于坚持与尊重信息真实性原则,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主动揭发与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在逐渐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下,把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勿沦为媒体的奴隶。
适应“碎片化”,发挥新旧媒体优势。从某种意义上看,媒体的新旧是相对的,媒体的融合是绝对的。科技不断发展,传媒技术不断革新,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断改进,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趋势。只有媒体融合,不断接受运用新的技术,媒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生机和活力。
超越“碎片化”,构建科学传播机制。首先,传播者、传播媒介和受众是传播机制的基本元素,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媒体背景下,“五W”传播模式,即“是谁→说了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机制。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五W”模式不但缺乏“互动”环节,而且受“碎片化”趋势的影响,传播者与传播媒介、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受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因此,要化解“碎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就应该从研究受众出发,反向研究传播机制,不仅把传播者作为传播的开端,亦可以尝试将受众作为传播的开端,将两个传播模式相结合,建设一套适应碎片化特征的传播机制。其次,无论立足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占有、整合、加工信息是传播机制运行的关键点,也是弱化信息“碎片化”负面影响的切入点。因此,从技术层面上借助超链接技术,对传播的信息按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传播架构和多维度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时间跨度的延长化、视角的多元化、手段的丰富化,就成为化解信息“碎片化”负面影响的重中之重。最后,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交互性,实现与读者的互动等。这种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将“碎片化”的信息集合在了一起,给受众判定信息价值,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参照系,既实现信息传播的价值,也体现了信息自身的价值,同时,提高了受众信息判断能力,升华了受众的价值观。G
(作者单位:宁夏《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石 雷
“碎片化”传播的特征
信息碎片化。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碎片化特征表现在:以广播、电视的出现为标志,信息传播的格局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的便捷性、便利性,为信息传播者以多元的观察角度、简单的叙事方式传播碎片化信息提供了方便,在社会多元化、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受众对信息的评论更加随意、自由,评论内容亦出现异质性的特征;与受众的碎片化相连,社会背景地位、收入生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着受众群体的形成及其对问题的看法,不同的声音形成多方的民意,打破传统媒体的“中心”格局,传统权威受到一定的挑战。
媒体碎片化。在新媒体出现之前,报刊、电视、广播是信息传播的四大媒介,具有极高的受众吸引力和市场占有率。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四大媒介的市场格局,使媒体市场占有率与受众接触率日趋分散化,媒体的传播方式日趋丰富化。随着媒介“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受众所能接触到的新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媒体市场被分割,媒体市场的分散化程度在逐渐加大。传统媒体受新媒体的挤压,也不得不在保持原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技术元素,纷纷以网络版、电子版的形式出现。新媒体亦不甘示弱,在不断完善中抢占目标受众,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从市场占有率向个人占有率发展。
受众碎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选择增多,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加之西方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和阶层等受年龄、教育背景、职业等影响,呈现出逐步分化的状态。同时,受众对于媒体的选择越来越丰富,其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与价值追求逐渐凸显,信息需求随之变得更加细致化,“小众”媒体应运而生。小众媒体的覆盖范围比传统媒体要小,聚焦目标受众更精准,进一步强化了受众的分化趋势。同时,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受众的社群属性、小众属性更加明显。
新媒体背景下
“碎片化”传播的利与弊
“碎片化”传播的利。一是“微”力突显。碎片化信息的作用就像长篇文章中的题目,短小精悍,能让受众快速捕捉筛选信息的内容或者揣摩传播者的心理感受,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播报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传播“微”力。二是互动增强。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优势,受众可以即时对收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有可能得到其他用户的再评论、转发。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信息已经以网状的形式向不同的受众传播开去,并得到千奇百怪的回复。这些评论、回复、意见成为一个个小小的碎片,对信息进行不断的补充,使新闻传播变成一个公众共同参与的认识事物的过程。三是信息增值。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过程就如同细胞分裂的过程,是一种裂变式的传播:新媒体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将信息发布出去,其关注者通过各种终端获取信息后,就可能被转发出去,与自己的关注者分享,新的关注者又可以再度转发。这样的“原文转发”,既避免了信息在传播中的耗损,提高了信息的到达率,实现了信息的保值,又拉近了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发布者对接收者的影响力。经碎片式交流讨论补充形成的信息,也具备更强的现场感。
“碎片化”的弊。一是“把关”简化,信息失真。在传统媒体中,“把关”通常是由记者、编辑等进行,多层次的把关保证了信息的质量。而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信息的发布者和把关人合二为一,且大部分新媒体用户受自身素质限制,把关能力不强。虽然信息在传播中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把关环节的简化和力度的弱化还是使不良信息乃至假新闻有可乘之机。加上传统权威的消解、信息传播者媒介素养的良莠不齐,致使新媒体信息失真情况逐渐严重,特别是微博、微信上谣言泛滥,微博、微信等已经成为网络谣言的主要首曝媒体。二是阅读浅层,影响思维。在新媒体背景下,面对海量信息,轻松、趣味性的东西越来越受读者欢迎,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普遍盛行。这种浅阅读只有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不需要思考。碎片化阅读往往断章取义,容易让读者将片面的幻象当成真实。碎片化信息固然有“轻、快”的传播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类语言和思维的良性发展,弱化了受众深入思维的能力,削弱了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必将影响人们的思维品质和质量。三是媒介依赖,行为扭曲。信息的传播之所以可以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原因在于依托便捷的传播媒介,满足了受众在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下表达与倾诉沟通的信息需求,迎合了受众的媒介消费需求。同样,也正是这个特点,诱发了用户新的媒介依赖: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以媒介为参照;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形成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媒介依赖是大众与媒介间深度关系的体现,对新媒体依赖性日益加重,新媒体已经衍化为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牵制力量,新媒体环境下大众对媒介的依赖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四是形成垄断,诱发“暴力”。心理学上的“第一印象”理论、传播学中“沉默螺旋”舆论生成机理,阐明了信息先入为主、舆论从众规律的强大作用。信息传播虽然碎片化,但一旦整合,便形成巨大的信息流。再加上信息传播碎片化不利于受众短时间内了解事件原貌、接触深度解析,故极易沉浸入群体意见,从而形成舆论暴力。舆论暴力的积极意义是,在传播中引起广泛关注,事件的新闻价值不断上升,形成强有力的网络舆论,继而影响事件进程,但其负面影响明显,一旦垄断式信息洪流引起负面社会效果时,造成的破坏力则不堪设想。 新媒体背景下化解
“碎片化”传播负面影响的路径
净化“碎片化”,營造健康传播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已不是传播领域的事情,而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传播生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道德价值体系的多元、受众政治经济诉求多层次化,传播生态系统亦将变得更为复杂。“碎片化”作为新媒体背景下的一个“常态”,其消极的因素必将对传播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适应“碎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从人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传播者与受众的媒介“绿色环保意识”,自觉维护信息的健康和安全。受众要敢于坚持与尊重信息真实性原则,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主动揭发与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在逐渐 “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下,把握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切勿沦为媒体的奴隶。
适应“碎片化”,发挥新旧媒体优势。从某种意义上看,媒体的新旧是相对的,媒体的融合是绝对的。科技不断发展,传媒技术不断革新,信息的传播方式不断改进,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趋势。只有媒体融合,不断接受运用新的技术,媒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生机和活力。
超越“碎片化”,构建科学传播机制。首先,传播者、传播媒介和受众是传播机制的基本元素,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媒体背景下,“五W”传播模式,即“是谁→说了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机制。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五W”模式不但缺乏“互动”环节,而且受“碎片化”趋势的影响,传播者与传播媒介、传播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受众与传播媒介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因此,要化解“碎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就应该从研究受众出发,反向研究传播机制,不仅把传播者作为传播的开端,亦可以尝试将受众作为传播的开端,将两个传播模式相结合,建设一套适应碎片化特征的传播机制。其次,无论立足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占有、整合、加工信息是传播机制运行的关键点,也是弱化信息“碎片化”负面影响的切入点。因此,从技术层面上借助超链接技术,对传播的信息按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传播架构和多维度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时间跨度的延长化、视角的多元化、手段的丰富化,就成为化解信息“碎片化”负面影响的重中之重。最后,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交互性,实现与读者的互动等。这种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将“碎片化”的信息集合在了一起,给受众判定信息价值,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参照系,既实现信息传播的价值,也体现了信息自身的价值,同时,提高了受众信息判断能力,升华了受众的价值观。G
(作者单位:宁夏《共产党人》杂志社)
责任编辑:石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