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学理论——增长极理论形成与发展以及在实践中的意义;然后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有效发展模式的结论。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中国—东盟;发展模式
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中国在东盟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1~2007年间对外贸易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长,其中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每年以26.7%的平均速度增长。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全面恢复外交、经贸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2010年底,双方贸易额已达2927.8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9.5倍。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经济区。
二、区域经济学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位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经济学理论,侧重于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组织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创新与区域政策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纠正了西方学者偏重数学模型的缺陷,不断地丰富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学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就包括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F.Perroux)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依据该理论,“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以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条件将周围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潜力吸引过来;所谓扩散效应,即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投资及其他经济技术支援,形成附属企业或子公司,为周围地区初级产品提供市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中国曾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但是实践证明,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未改变多年以来的非均衡布局及发展状况。针对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局限性,邓小平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布局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与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并于1978年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想。
三、适合于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最先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着一定的轴线在空间上延伸。这些点既可以是一个城镇,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所组成的群体,每个点都通过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联系,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连接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一般而言,增长极是特定区域区域内的大中城市、资源聚集点或政治文化中心,该区域区域通常存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两极分化。增长极的生产力较为发达,对周围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的前提是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的消费市场、较强的科技力量以及充裕的资金。在此基础之上,增长极的才能有效地发挥扩散效应,通过产品、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和东盟陆地直接接触地带分布在绵延5081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已有28个陆地边境口岸和一系列的边境贸易点和临时口岸,贸易主导型的经济贸易合作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势头当然还会继续。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接壤地带全面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促进邻国之间互补性要素流动与重组增值,增加合作方式与提高实际效果等角度出发.不能只是继续沿着贸易主导型的路子走,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区的建设与合作。在中国与越南、缅甸等大陆东盟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多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中国与越南、缅甸之间的产业结构互补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下去,这为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增长极效应的影响之下,中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瑞丽、畹町等地不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边境城市,还从财政补贴市转变为财政上缴市。不仅如此,边境贸易海带动了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等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缅友好关系。
参考文献
[1]古小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的地位和作用[J].东南亚纵横.2002(12)
[2]古小松.东盟自由贸易区[J].当代广西.2004(9)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中国—东盟;发展模式
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中国在东盟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1~2007年间对外贸易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长,其中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每年以26.7%的平均速度增长。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全面恢复外交、经贸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2010年底,双方贸易额已达2927.8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9.5倍。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经济区。
二、区域经济学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位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经济学理论,侧重于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组织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创新与区域政策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纠正了西方学者偏重数学模型的缺陷,不断地丰富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学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就包括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F.Perroux)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依据该理论,“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以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条件将周围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潜力吸引过来;所谓扩散效应,即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投资及其他经济技术支援,形成附属企业或子公司,为周围地区初级产品提供市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中国曾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但是实践证明,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未改变多年以来的非均衡布局及发展状况。针对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局限性,邓小平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布局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与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并于1978年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想。
三、适合于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最先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着一定的轴线在空间上延伸。这些点既可以是一个城镇,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所组成的群体,每个点都通过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联系,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连接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一般而言,增长极是特定区域区域内的大中城市、资源聚集点或政治文化中心,该区域区域通常存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两极分化。增长极的生产力较为发达,对周围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的前提是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的消费市场、较强的科技力量以及充裕的资金。在此基础之上,增长极的才能有效地发挥扩散效应,通过产品、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和东盟陆地直接接触地带分布在绵延5081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已有28个陆地边境口岸和一系列的边境贸易点和临时口岸,贸易主导型的经济贸易合作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势头当然还会继续。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接壤地带全面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促进邻国之间互补性要素流动与重组增值,增加合作方式与提高实际效果等角度出发.不能只是继续沿着贸易主导型的路子走,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区的建设与合作。在中国与越南、缅甸等大陆东盟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多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中国与越南、缅甸之间的产业结构互补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下去,这为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增长极效应的影响之下,中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瑞丽、畹町等地不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边境城市,还从财政补贴市转变为财政上缴市。不仅如此,边境贸易海带动了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等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缅友好关系。
参考文献
[1]古小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的地位和作用[J].东南亚纵横.2002(12)
[2]古小松.东盟自由贸易区[J].当代广西.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