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筑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从信息化应用对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发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依据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后的应用和发展,最终通过印鉴先进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成功经验,分析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大多数建设施工单位管理运营模式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在整体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规章制度及管理方式的履行效力低、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低等缺点,这就造成在建设单位内部上下级指令传达的低效率甚至是沟通错误、业务管理无章可循、工程资料整理不齐、材料管理账目鱼目混杂,最终导致施工单位成本高、效率低、单位核心竞争力低下等严重问题。正是在这种管理环境氛围下,工程管理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过渡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利于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促进工程管理实效、提升管理效率及工程经济效益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能够高度共享信息资源,从而激发人的智力及社会物质的更大的潜力。而工程管理自身存在的复杂性要求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作支撑,将工程的各个复杂环节融入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更易操作的、更加规范的体系中,从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一)信息化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信息化将管理者、管理部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等融合到同一平台,对信息整合梳理,将有利于工程管理的个性化需求突出出来,形成有效资源,形成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扩大项目竞争优势。
(二)信息化有利于细化项目目标,实现科学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整合组织、经济、管理、法规、技术等各方面有利信息,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出工程的总体规划及目标,利用信息平台,筛选最适合工程实施的方案,实现优化配置,科学把控项目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调整,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工程成本的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成为提升项目竞争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那么工程成本的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实施中,物流、资金及人员的信息通过内外交换,提炼出包括成本预算、采购、招投标、合同等全面有效的信息,精准地把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安全,并进一步降低项目成本。
三、逐步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目前,虽然信息化管理软件已大量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使工程管理信息化在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简单引入的初期阶段,并出现信息交流混乱、信息缺乏针对性、信息滞后失真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和发展。要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就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全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提高重视程度,扩大信息化应用范围
主管单位应尽快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加大宣传,并大力引导已经引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统一规划安排信息系统的使用,摒弃以往各为一体的孤立状态,切实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此外,对很多仍停留在原始的管理模式的企业,加强沟通交流,突出政策引导,鼓励其进入信息化管理网格,扩大工程项目信息网,让工程管理全面进入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信息交流更加畅通,信息资源更加精确可靠。
(二)建设完善的工程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是要实现集成和共享,如何实现数据、网络、流程等方面的集成和共享,确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项目管理、职能、流程及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统一规范,从信息化的服务和应用,到信息资源整合,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明确的标准和分工,维护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增强工程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促进信息化管理良性发展。
(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研发人员进行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
目前,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还较为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工程管理需要,在管理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进口的信息技术往往不会专门针对中国工程管理特征,亦难以应对特殊的工程施工情况。因此,我国应在工程管理信息产品研发上多下功夫,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投入到信息软件开发工作中,同时,在企業内部大力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为其创造更好的学习、深造机会,引进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量身定制款,推动工程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
(四)建立起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理论框架
信息化应用到工程管理中,要分为工程完成前管理及工程完成后管理两大块,要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理论框架,首先就要参考、分析已有的工程案例,结合实际,形成体系。目前,在工程完成前的招投标、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等环节中,已有了一套成熟的理论系统,信息化管理也逐渐得到重视,将大量成熟的管理理论及实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相结合,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应用理论体系;工程完成后,还涉及到工程的后续运行,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各自独立的却不能融会贯通的管理办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将其全面连通,有效利用已有的管理经验,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框架。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工程实践,以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来检验理论,逐渐形成科学完整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论框架,进而发掘出更好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方式,真正把信息化管理引向深入。
四、结论
信息化管理是工程管理取得长足发展的必然形式,并亟需提高发展水平和进度。要彻底完成工程信息化管理转型,就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正视问题和不足,积极引导,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推进技术开发,不断总结借鉴,坚持与时俱进,建立起经得起考验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论体系,为工程管理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亮,吴炜煌,等.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杜志芳,李恩生.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职业时空,2007(03).
[3]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公司,2009(08).
[4]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架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08).
[5]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
[6]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工程管理理论解析与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
[7]朱高峰.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8(12).
(身份证号码:430304198509081551)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大多数建设施工单位管理运营模式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在整体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规章制度及管理方式的履行效力低、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低等缺点,这就造成在建设单位内部上下级指令传达的低效率甚至是沟通错误、业务管理无章可循、工程资料整理不齐、材料管理账目鱼目混杂,最终导致施工单位成本高、效率低、单位核心竞争力低下等严重问题。正是在这种管理环境氛围下,工程管理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过渡为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利于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促进工程管理实效、提升管理效率及工程经济效益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能够高度共享信息资源,从而激发人的智力及社会物质的更大的潜力。而工程管理自身存在的复杂性要求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作支撑,将工程的各个复杂环节融入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更易操作的、更加规范的体系中,从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一)信息化有利于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信息化将管理者、管理部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等融合到同一平台,对信息整合梳理,将有利于工程管理的个性化需求突出出来,形成有效资源,形成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扩大项目竞争优势。
(二)信息化有利于细化项目目标,实现科学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整合组织、经济、管理、法规、技术等各方面有利信息,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出工程的总体规划及目标,利用信息平台,筛选最适合工程实施的方案,实现优化配置,科学把控项目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调整,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工程成本的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成为提升项目竞争力、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那么工程成本的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实施中,物流、资金及人员的信息通过内外交换,提炼出包括成本预算、采购、招投标、合同等全面有效的信息,精准地把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安全,并进一步降低项目成本。
三、逐步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
目前,虽然信息化管理软件已大量运用到工程管理中,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使工程管理信息化在很多企业仅仅停留在简单引入的初期阶段,并出现信息交流混乱、信息缺乏针对性、信息滞后失真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和发展。要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就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全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提高重视程度,扩大信息化应用范围
主管单位应尽快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加大宣传,并大力引导已经引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统一规划安排信息系统的使用,摒弃以往各为一体的孤立状态,切实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此外,对很多仍停留在原始的管理模式的企业,加强沟通交流,突出政策引导,鼓励其进入信息化管理网格,扩大工程项目信息网,让工程管理全面进入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信息交流更加畅通,信息资源更加精确可靠。
(二)建设完善的工程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是要实现集成和共享,如何实现数据、网络、流程等方面的集成和共享,确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设信息化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项目管理、职能、流程及各项管理内容进行统一规范,从信息化的服务和应用,到信息资源整合,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明确的标准和分工,维护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增强工程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促进信息化管理良性发展。
(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研发人员进行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
目前,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还较为落后,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工程管理需要,在管理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进口的信息技术往往不会专门针对中国工程管理特征,亦难以应对特殊的工程施工情况。因此,我国应在工程管理信息产品研发上多下功夫,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投入到信息软件开发工作中,同时,在企業内部大力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为其创造更好的学习、深造机会,引进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量身定制款,推动工程信息化管理快速发展。
(四)建立起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理论框架
信息化应用到工程管理中,要分为工程完成前管理及工程完成后管理两大块,要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理论框架,首先就要参考、分析已有的工程案例,结合实际,形成体系。目前,在工程完成前的招投标、成本控制、项目管理等环节中,已有了一套成熟的理论系统,信息化管理也逐渐得到重视,将大量成熟的管理理论及实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相结合,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应用理论体系;工程完成后,还涉及到工程的后续运行,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各自独立的却不能融会贯通的管理办法,利用信息化管理将其全面连通,有效利用已有的管理经验,形成统一的信息化应用框架。以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工程实践,以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来检验理论,逐渐形成科学完整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论框架,进而发掘出更好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方式,真正把信息化管理引向深入。
四、结论
信息化管理是工程管理取得长足发展的必然形式,并亟需提高发展水平和进度。要彻底完成工程信息化管理转型,就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正视问题和不足,积极引导,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推进技术开发,不断总结借鉴,坚持与时俱进,建立起经得起考验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论体系,为工程管理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亮,吴炜煌,等.实现建设领域信息化之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杜志芳,李恩生.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职业时空,2007(03).
[3]杜鹏飞.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公司,2009(08).
[4]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架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08).
[5]刘人怀,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
[6]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工程管理理论解析与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1).
[7]朱高峰.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几点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8(12).
(身份证号码:43030419850908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