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走近民风民俗,弘扬传统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11册第二单元安排了“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教学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风民俗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特色文化,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在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魅力,激发其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等方面,笔者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一、方言诵读歌谣,渲染乡土气息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它是民风民俗的一部分,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气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大。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的城郊结合部学校,本校承载了大量外来民工子女。他们虽然来余姚已有些年头,但是对余姚的民风仍然比较陌生,有时还因为风俗的不同造成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为此,在本单元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选择从琅琅上口的余姚歌谣入手,出示了两首家喻户晓的地方童谣——《笃笃笃》和《贴麦果》。
《笃笃笃》
笃笃笃,/磨羊角,/秋风起,/蛇脱壳。
《贴麦果》
牵啊磨,/筛啊簸,/磨好麦粉贴麦果,/麦果贴仔啥人吃,/爷爷勿要吃,/送给娘娘吃,/娘娘床头藏藏啷,/花花老鼠拖到杭州,/杭州碰着大老虎,/啊呜啊呜吃仔还讨要两个。
教师先让学生用余姚方言来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两首歌谣的内涵。在课堂上用方言教学地方歌谣,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讲,激发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补充和引导,学生感到歌谣中所反映的余姚民风特别有意思,也认识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知道正是朴实的民风孕育了几千年的乡土文明,使余姚成为了“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
二、评析剪纸作品,领略乡土魅力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民风民俗对表达思想情感、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喜庆气氛、推动工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把2007年2月18日胡锦涛在甘肃农村慰问时所创作的剪纸作品《回娘家》搬进了课堂,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这幅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说一说:作品所表达的寓意是什么?胡总书记为什么选用了剪纸的形式?学生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在新春佳节,胡总书记把到甘肃农村慰问农民当作是回娘家,把农民的家当作自己的家,表达了人民公仆情系农民、关心农村的情怀。同时,因为胡总书记曾经在甘肃工作过,这次到甘肃仿佛是儿女回家,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亲情。而之所以选用剪纸形式,是因为甘肃农村仍然保留着逢年过节剪纸贴窗花的习俗。
典型的人物,典型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组织读书活动,了解乡土风情
为更好地组织本单元的教学,配合学校十月份开展的“祖国,您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这个平台,品德教师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提出了组织开展“了解余姚风情、感受余姚文化”的主题读书活动。
本次读书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读介绍余姚的书,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适当地记一记,把书中了解到的余姚风情讲给家长、同学听;在班队活动中,运用一定形式表现余姚的风土人情,与班级同学共同分享;同时在音乐老师的教唱下学唱一首姚剧。
读书活动的主题确定以后,寻找合适的图书就成了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虽然介绍余姚风情的图书不少,但是学校图书室里这方面的书却不多。于是,学校及时向市文化体育局咨询,向市图书馆求援,向市党史办等单位借阅,向老师、学生家长征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征集到介绍余姚的各种图书三十多种,共五十多册。其中有余姚二中编写的乡土教材《可爱的余姚》,有《余姚揽胜》《昔日余姚》《余姚历史名人》《余姚历代风物诗选》《名邑余姚》《姚江文化史》等等。我们把这些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动员学生集体借阅,允许学生把这些图书带到家里,和家长一同阅读,加深对余姚的了解。
通过读书、演讲、表演等活动,引发了一波读余姚书的热潮,学生对余姚风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中的流动人员子女也借此学起了余姚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社会融合。
四、开展实践活动,品尝乡土风味
汤圆,是宁波的节日美食,也是我们余姚的传统食品。汤圆细腻、纯滑,承载了节日文化、食品文化与人际交往文化。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学做汤圆,也成了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请一位老师专门辅导,从揉粉、制馅等各个环节入手,学习制作汤圆。同学间相互合作,一起做,一起吃,一起感受,并把宋朝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诗》抄在黑板上:“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一起制作、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制作技能,又感受到了其中的温馨和细腻,体会了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
五、举办风俗论坛,创新乡土观念
民风民俗经历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能够保存到现在,必定有其闪光之处。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舍弃其落后部分,才能创造和丰富民俗新文化。
针对学校中个别低年级男生在后脑勺留小辫的现象,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展论坛活动。因为选题就在身边,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的提议展开调查,了解学生留小辫的原因,通过与家长沟通,说明留小辫给孩子带来的不便利之处,请家长配合学校把学生的小辫剪掉;有的学生提出,留小辫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留小辫保平安”的思想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应该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把学生的小辫剪掉;也有的学生认为,同学留小辫学校无须理会,因为这样的行为并没有给学校与学生造成实际影响。
暂不考虑论坛的结果怎样,就其过程而言,让学生民主参与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对民风民俗中存在的一些迷信的、庸俗的成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使他们初步获得了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课题研究,弘扬乡土文化
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单元教学中,由于注意了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浓重的乡土气息,学生在学习讨论中也产生了不少收获和感想。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有话则多,无话则少,不作强制规定。结果学生写下了许多带有一定体会的文章,形成了一个个研究性小课题。
如,《中国传统文化是吃出来的》一文,学生从我国传统节日中,春节吃水饺、元宵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谈起,感受到“吃”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它包含了人们心中的期盼和祝福,它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学生还写下了《给老人一片爱的天空——谈“重阳节”为“老人节”》《庙会、集市与商场》《余姚赛会》《在余姚老话中看民风》等文章。尽管想法还较粗浅,但他们已经在思考中学习传统文化,在探究中传承民风民俗,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余姚市城南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11册第二单元安排了“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教学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风民俗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特色文化,也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在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魅力,激发其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等方面,笔者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
一、方言诵读歌谣,渲染乡土气息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它是民风民俗的一部分,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气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人员流动性增大。作为沿海开放地区的城郊结合部学校,本校承载了大量外来民工子女。他们虽然来余姚已有些年头,但是对余姚的民风仍然比较陌生,有时还因为风俗的不同造成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为此,在本单元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选择从琅琅上口的余姚歌谣入手,出示了两首家喻户晓的地方童谣——《笃笃笃》和《贴麦果》。
《笃笃笃》
笃笃笃,/磨羊角,/秋风起,/蛇脱壳。
《贴麦果》
牵啊磨,/筛啊簸,/磨好麦粉贴麦果,/麦果贴仔啥人吃,/爷爷勿要吃,/送给娘娘吃,/娘娘床头藏藏啷,/花花老鼠拖到杭州,/杭州碰着大老虎,/啊呜啊呜吃仔还讨要两个。
教师先让学生用余姚方言来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两首歌谣的内涵。在课堂上用方言教学地方歌谣,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讲,激发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通过教师的补充和引导,学生感到歌谣中所反映的余姚民风特别有意思,也认识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知道正是朴实的民风孕育了几千年的乡土文明,使余姚成为了“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
二、评析剪纸作品,领略乡土魅力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民风民俗对表达思想情感、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喜庆气氛、推动工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把2007年2月18日胡锦涛在甘肃农村慰问时所创作的剪纸作品《回娘家》搬进了课堂,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上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这幅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说一说:作品所表达的寓意是什么?胡总书记为什么选用了剪纸的形式?学生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想法。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在新春佳节,胡总书记把到甘肃农村慰问农民当作是回娘家,把农民的家当作自己的家,表达了人民公仆情系农民、关心农村的情怀。同时,因为胡总书记曾经在甘肃工作过,这次到甘肃仿佛是儿女回家,表达了一种浓浓的亲情。而之所以选用剪纸形式,是因为甘肃农村仍然保留着逢年过节剪纸贴窗花的习俗。
典型的人物,典型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组织读书活动,了解乡土风情
为更好地组织本单元的教学,配合学校十月份开展的“祖国,您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这个平台,品德教师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提出了组织开展“了解余姚风情、感受余姚文化”的主题读书活动。
本次读书活动要求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读介绍余姚的书,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适当地记一记,把书中了解到的余姚风情讲给家长、同学听;在班队活动中,运用一定形式表现余姚的风土人情,与班级同学共同分享;同时在音乐老师的教唱下学唱一首姚剧。
读书活动的主题确定以后,寻找合适的图书就成了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虽然介绍余姚风情的图书不少,但是学校图书室里这方面的书却不多。于是,学校及时向市文化体育局咨询,向市图书馆求援,向市党史办等单位借阅,向老师、学生家长征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征集到介绍余姚的各种图书三十多种,共五十多册。其中有余姚二中编写的乡土教材《可爱的余姚》,有《余姚揽胜》《昔日余姚》《余姚历史名人》《余姚历代风物诗选》《名邑余姚》《姚江文化史》等等。我们把这些图书充实到班级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动员学生集体借阅,允许学生把这些图书带到家里,和家长一同阅读,加深对余姚的了解。
通过读书、演讲、表演等活动,引发了一波读余姚书的热潮,学生对余姚风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中的流动人员子女也借此学起了余姚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相互了解,促进了社会融合。
四、开展实践活动,品尝乡土风味
汤圆,是宁波的节日美食,也是我们余姚的传统食品。汤圆细腻、纯滑,承载了节日文化、食品文化与人际交往文化。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学做汤圆,也成了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一环。我们请一位老师专门辅导,从揉粉、制馅等各个环节入手,学习制作汤圆。同学间相互合作,一起做,一起吃,一起感受,并把宋朝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诗》抄在黑板上:“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一起制作、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在愉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制作技能,又感受到了其中的温馨和细腻,体会了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
五、举办风俗论坛,创新乡土观念
民风民俗经历了千百年的大浪淘沙,能够保存到现在,必定有其闪光之处。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只有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舍弃其落后部分,才能创造和丰富民俗新文化。
针对学校中个别低年级男生在后脑勺留小辫的现象,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开展论坛活动。因为选题就在身边,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的提议展开调查,了解学生留小辫的原因,通过与家长沟通,说明留小辫给孩子带来的不便利之处,请家长配合学校把学生的小辫剪掉;有的学生提出,留小辫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留小辫保平安”的思想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应该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把学生的小辫剪掉;也有的学生认为,同学留小辫学校无须理会,因为这样的行为并没有给学校与学生造成实际影响。
暂不考虑论坛的结果怎样,就其过程而言,让学生民主参与讨论,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辩证地看待问题,对民风民俗中存在的一些迷信的、庸俗的成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使他们初步获得了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课题研究,弘扬乡土文化
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单元教学中,由于注意了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浓重的乡土气息,学生在学习讨论中也产生了不少收获和感想。于是,教师要求学生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有话则多,无话则少,不作强制规定。结果学生写下了许多带有一定体会的文章,形成了一个个研究性小课题。
如,《中国传统文化是吃出来的》一文,学生从我国传统节日中,春节吃水饺、元宵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等谈起,感受到“吃”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它包含了人们心中的期盼和祝福,它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学生还写下了《给老人一片爱的天空——谈“重阳节”为“老人节”》《庙会、集市与商场》《余姚赛会》《在余姚老话中看民风》等文章。尽管想法还较粗浅,但他们已经在思考中学习传统文化,在探究中传承民风民俗,这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余姚市城南小学)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