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智趣”表达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问能够引发思考、促进交流、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何进行高效提问?结合当前教育理念,应当从基础做起,在提问过程中,充分体现“智”和“趣”,做到情理交融,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
  一、进行科学提问
  为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语文课堂质量,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找到关键点,突出重难点,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误区。文言文一直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通常从字词、语法切入,不利于学生建立起整体意识。字词语法固然重要,但经过多年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若换个角度进行提问,或许会有不同的效果。
  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某教师并未因循守旧,也不急于进入课文,而是拿题目做文章,问学生看到题目后有何见解。很快,便有学生问出第一个问题“烛之武是谁”,接着,学生跟风提问“秦师是谁”。教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联想,有人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意义何在”,又有学生跟着提问“最后成功了吗”“他是怎么退的”。教师见预设的问题都被提到,便把问题列出:“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最后成功了,他是怎么退的?”“烛之武是个怎么样的人?”
  面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给出答案,因为秦国军队来攻打。教师继续提问,秦国军队为何要来攻打。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外乎“为了本国利益”,“为了争抢地盘”。教师这才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从第一段可知,是晋国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经对晋国无礼,那么题目中为什么是退秦师,而不是退晋师?教师提了一些关键性问题,便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思考。在退秦师的过程中,烛之武深明大义且睿智聪慧的形象跃然纸上,所以教师提的后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最后,有些学生依然不太懂。教师就介绍相关背景,原来这场战争本就与秦国没有直接关系,烛之武先站在秦国的立场说话,再陈述如果郑国灭亡,晋国才是最大受益者。继而分析郑国存在对秦国的好处,最后批评晋国贪得无厌,灭郑国后必然阙秦。可见,这是一场极为精彩的外交谈判,烛之武言辞简明,却面面俱到,步步逼紧,极具说服力,再次证明他的睿智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在此案例中,教师提前准备好了问题,却没有直接抛给学生,而是从题目切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作为预热,然后再抛出问题。尽管只是一个题目,却隐含了很多重要信息,学生带着问题,既把握住了整体架构,清楚来龙去脉,又掌握了字词语法,课堂效果很好。
  二、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发思考,很多教师习惯抛出问题后,立即给出答案,学生没有思考时间,事倍功半。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鼓励学生提问,都要重视接下来的工作,即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以《谈中国诗》一课为例,作者钱钟书是位博学之士,文章旁征博引,内容和思想都极为丰富,且起点高雅,立意深远,只有反复品味,才能挖掘出作者想表达的全部意思。教师首先点明背景,该文是作者针对美国朋友的一次演讲,对象是美国人。然后,遵循结构特点,直接抛出问题“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接着,遵循由浅及深原则,设计三个大问题:作者站在什么角度去谈中国诗;中国诗的几个特征;作者如何看待中外诗歌间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不难,文中首段就有答案,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来谈中国诗,才更合理、更科学。第二个问题也不难,作者指出了中国诗早熟早衰、篇幅短小、暗示含蓄、清淡安和几个特征,难就难在并非简单提及,而是在有限的篇幅内,以极其凝练的语言,将各个特征展开细说。而且,也不是枯燥无味地讲诗歌理论,而是和绘画、音乐、传说、寓言、艺术、哲学等相联系,旁征博引,所用资料涉及美、英、法、德、意、俄诸多国家,加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比喻,使得文风颇为有趣。以暗示含蓄这一特征为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发现作者提出了暗示的三种表达方式,即“静默不言、欲说还休”“故说不知,不了了之”“问而不答,以问作答”,并且举例详细。第三个问题颇有难度,牵扯到作者做这篇演讲的初衷立意。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文中最后几段,逐步分析出,作者强调中外诗歌相互通融渗透,本质目的并不是纯粹地谈论诗歌,而是站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高度,做了一次纵贯中西文化的诗学报告。
  三、重视层次差异
  如在《赤壁赋》一课中,教师仅用了五个字进行提问,分别是“人”“事”“景”“情”“理”,然后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思考。前三点很容易理解,教师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为了不让他们紧张,言辞幽默诙谐,课堂氛围极好。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分析何为“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情理融合”及其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教师非常智慧风趣。
  綜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提问是一门学问,能够做到智趣表达,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兴趣启发学生智慧,就能和现代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满足当下提出的“激趣”“启智”等要求,自然也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亮相其中,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房地产税与老百
我国现行的法规对执法机关暂扣款物管理均有明确规定,但实际运用中由于存在执行不到位、管理制度有缺陷、管理权属界定不清楚、执法不严等原因,致使各执法机关对暂扣款物管理缺
文学常识不仅仅是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也是教育改革所要求的高中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文学素养。从内容角度看,它关系着高中语文课程的顺利进行,而从思想文化角度看,这些文化常识承载的是国家的文化和民族的精神,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心灵洗礼都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经历体验。  一、渗透教学为主,强调平时积累  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文学常识的补充介绍一直都十分重视,因为这既关系到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之外,还需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场所。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利用积极情绪理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性知识。教学中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014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听取审计署
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是指审计组织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收入、运用、管理情况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但在社保
我国棉花生产中的问题与对策ProblemsonChina'sCottonProductionandTheirSolutions贾大明(农业部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与技术开发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810)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M大农作物,涉及1亿多农民的生计...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税收改革发展助力稳增长的表现更加引人注目。税务部门也在更加主动地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进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确保各项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