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体育而精彩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四步助跑;双手头上;前置实心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17-02
  一、对课的分析
  浙江省南通市跃龙中学徐海英老师设计的初中水平四学段初三年级《投掷实心球》单元第三课时,课的内容是“四步助跑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我们所倡导的“链式活动体育教学模式”,一定程度地展示了我们所努力凸显的“共生体育课堂”的教学主张,课中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利用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向未知迁移。
  首先,目前初中因为有升学毕业体育考试,体育课突出的是围绕考试项目而强化完整动作技能的反复练习,而学生对于所学动作技术只是机械的模仿练习,很少去思考动作技术的要领,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盲目的学练状态。徐海英老师的这堂“四步助跑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课,就如何调动学生在掌握原地投掷实心球动作方法的基础上,产生对助跑投掷实心球的学练欲望,并能有效掌握四步助跑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动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练的状态,通过优化单一的说教导入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主动的课的导入。课的开始部分,徐海英老师采用演示原地与助跑投掷实心球的远度差距,讲述投掷动作用力初速度与工作距离的技术原理,让学生通过直观对比和理性思考,从而对本课的学练内容产生了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由过去的被动学习状态、逐步转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这种直观而易懂的课的导入方式,是有效调动学生学得明白、练得主动的好的方式之一。
  其次,针对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优化了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在练习内容与时间上的有机衔接。老师们都知道,体育实践课的准备部分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针对性”的设计不太到位。通常都以突出热身和活动兴趣为主,而且有10分钟左右的准备部分时间上的限制,将课的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在练习内容与时间的划分上人为地分割出界限,或多或少将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在练习内容方面相脱节,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连贯性。而徐海英老师的这堂课,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准备部分的内容设计上,根据课的重点“四步助跑的动作节奏”,在热身活动中融入了与助跑投掷“嗒、嗒、嗒嗒”节奏相似的节奏元素,比如:在准备活动的原地跑步过程分别模仿做出两手叉腰的原地“嗒嗒”并步和两脚前后“嗒嗒”的开立,以及两臂上举的两脚前后开立的三种动作的节奏,为学生学习助跑投掷节奏建立了初步的本体感觉;紧接着进行与投掷动作密切相关的身体关节部位的肌腱拉伸活动之后,将复习原地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既作为专项准备活动的延续,同时又作为学习助跑投掷实心球的过渡阶段,使得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实现了内容的有机衔接。这也是我们“链式活动”目前正在探索的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实现无痕衔接的初步尝试。
  再次,这堂课针对教学重难点,优化了辅助练习的手段。老师们都知道,辅助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对所学动作技术要领的体验过程。辅助练习手段的设计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动作技术掌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优化辅助练习手段的设计,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练习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这节课在循序渐进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徐海英老师采用牵拉橡皮条的练习手段,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到了助跑投掷超越器械的动作用力感觉,让学生初步尝试到了助跑投掷实心球超越原地投掷实心球远度的成功感,从而使学生对提高助跑投掷实心球动作技能水平充满自信心。
  当然,对于一节好的体育实践课来说,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远无止境。徐海英老师的这节课,还有较多的地方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比如说,如何针对学生在技能与体能上的差异,充分利用牵拉橡皮条的练习手段来实施有效地区别对待,让不同技能与体能水平层次的学生发现自身运动能力提高的潜能,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及需要强化的练习方法;再如,从有利于巩固与提高学生助跑投掷实心球动作技能的角度,如何更加合理地安排好徒手练习与持实心球练习的密度比例,还需要通过单元教学进度的实践探索来确定本课有侧重的练习密度。
  二、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分析
  从徐海英老师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代青年教师的一些共性特征:
  1.态度认真
  在指导过程中,徐海英老师无论是对待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还是教学后的反思态度都很认真,能够一丝不苟地完成所交代的每一件事。能够向别的老师谦虚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认真、热情的态度正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
  2.接受力强
  青年教师的自身教学模式还没有定型,尚在摸索当中,对新知识、新概念、新技能的接受能力更强,可塑性很高,所以,在指导中只要方向正确,通过适合他们的方式,就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能力更强的,更能适应现代教学新要求的优秀教师。
  3.经验不足
  青年教师最明显的劣势就是教学经验不足,具体表现在重难点确定﹑练习手段设计﹑易犯错误预计﹑解决策略等方面预设与生成的应变能力不强,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改变教学过程,针对这些问题不仅要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常听听其他教师的课,提升教学过程的应变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课安全要说到细处,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备课严谨,心中有“术”;检查细致,严格有“术”;组织合理,安排有“术”;应变自如,活而有“术”。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7-0026-01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说质量是生命线,那么安全就是质量的前提。没有安全,质量就无从谈起。体育课相
目标:培养初学者在水中行走或奔跑的能力,克服对水的恐惧心理。  方法:四人一组不限男女,要求至少每组一名女队员,二组同时进行比赛,取游泳池浅水区横向距离,在水中跑步接力。  规则:将人数分为二组,每组4人(至少一名女队员),距离15m要求跑步者手持充气道具,道具不得沾水,一人跑到头递给下一人继续跑,但不可空中抛给下一人,以用时最短的队为胜。  讨论与分享:水中游戏以戏水为基础,这样的戏水方式让泳池
摘 要:当下校园足球开展如火如荼,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足球课堂教学入手,从足球教师的角度看待问题,围绕“思”“说”“做”“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服务足球课堂教学。  关键字:校园足球;足球教师;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56-02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校园足球,加强学生体质
关键词:水平一;双脚跳;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6-0044-02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把长短不同的两根棒(短-体操棒,长-空心跳高杆)作为学生合作练习多种方式双脚跳的器材。教师首先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方式学习双脚跳,然后提高练习的难度,学生以合作游戏方式巩固和练习双脚跳,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双脚跳的兴趣,又让学生身体得到充分
摘要:滚翻能力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保护性实用技能。由于滚动是练习好滚翻动作的铺垫,所以本文以“滚动类动作”为切入点,按照人体解剖结构特点,以及滚动动作进行探讨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身体运动功能练习达到提高学生滚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滚翻;滚动;动作;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
2015年1月27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要求,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协调、议事和决策机构,成员都是兼职。组长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副组长则是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和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一名相关司局负责人任成员。  组 长:袁贵仁 教育部部长  
摘 要:本文从生态课堂的理念出发,对足球头顶球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体育课堂应该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唤醒学生的运动学习自觉性,实现学生个人运动素养生态式的成长。  关键词:生态课堂;体育教学;头顶球;足球模块;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12-0058-0
关键词:2019年;清华大学;体育高层论坛;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7-0008-01  6月22日,2019清华体育高层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原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的领导嘉宾,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4所高校的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
游戏目标:(水平一)  明白移动投篮的方法,提高手腕的灵活性,能与他人配合完成移动投篮的游戏。  游戏准备:呼拉圈20只,羊角球20只,画四个直径为2米和4米的双圈。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听到裁判命令后,各队队员两人一组分别站到双圈内,其中一人持呼啦圈站在内圈,持羊角球者站在外圈,做好准备。听到裁判哨音后,持羊角球者迅速将球投入呼啦圈,在规定的时间内,统计各队进球的总数。最多的队
关键词:室内游戏;设计;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73-03  过去,我们的中小学设施条件差,大多数没有室内体育馆,每逢雨雪天,户外操场无法上体育课,只好在狭窄的教室内做一些室内游戏。这种室内游戏,往往没有什么运动量,只是以智力游戏或小幅度动作为主。后经体育教师努力开发,搞出一些发展力量、柔韧和协调性的游戏,有了一些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