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鼻部疾病处理的观察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鼻部疾病的处理的效果。

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慢性泪囊炎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34例(34眼),其中伴鼻中隔偏曲者6例术中联合鼻中隔矫正手术,伴鼻腔息肉者12例联合鼻息肉切除,鼻窦炎者16例联合鼻窦开放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

结果

治愈3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

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鼻部疾病的处理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脑梗死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第2次用药在滴注约20 min时出现眼睑结膜和鼻黏膜水肿,伴有呼吸困难。立即停止药物滴注并给予吸氧,苯海拉明20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甲泼尼龙40 mg、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后好转。考虑为红花黄色素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继续其他药物治疗,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高度近视黄斑孔46例(4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后巩膜加固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术前为1.29±0.32 ,末次随访时提高至0.57±0.21,术前术后视力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3,P=0.006)。OC
In this paper, we designed and evaluated a duplex detection strategy for microRNAs (miRNAs) using universal probe-based target-triggered double hybridization an
目的提高早期阴茎癌(T1N0M0)患者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早期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阴茎部分切除术结合阴茎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5年,21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术后均无尿道外口狭窄及切口感染,阴茎长度在牵伸状态下测量,术前7.6~ 11.7 (8.3 ± 1.8)cm,术后6.3~ 10.5 (7.4 ± 1.4)cm,均能站立排尿,11例能正常性生活,
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年间实施PD 251例,术后出血发生率为8.4%(21例),其中腹腔出血12例,消化道出血9例。腹腔出血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首选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首选内镜及介入联合治疗,合并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胰瘘是术后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胰瘘的严重程度与出血相关。
期刊
@@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角膜高阶像差的特点及与全眼高阶像差的相关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216例(216眼),应用角膜波前像差分析仪与全眼波前像差分析仪(Schwind)在4 mm与6 mm瞳孔直径下分别对角膜与全眼进行波前像差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角膜与全眼各主要高阶像差项的差异,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患者角膜主要高阶像差项与球镜度、柱镜度、年龄
目的 探析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联合采用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在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采取情绪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两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内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该基础上采取情绪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