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镜为笔 摄影家沃克·埃文斯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的一位作家说过: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我却在摄影史里认识了一位既乏味又迷人的摄影家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他的乏味表现于他的作品之中是平铺直叙,就事论事,极少夹杂个人情感,感觉是在记流水账,琐碎而精准地还原出物体的本质。他的迷人在于他用隐藏自己的方法拍摄的纽约地铁系列的“都市表情”,与他之前为美国农业安全局拍摄的南方的大量纪实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用的是135小相机,表现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平气和,后者用的是8x10的大底片,追求一种简约的精确感;前者是艺术创新的承载,后者则体现了摄影家工作的职责所在。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沃克·埃文斯的作品鲜有艺术的味道,他更多是为了纪录责任而拍摄。如此观点我不完全苟同。我曾经仔细研究过他在30年代早期去古巴创作的一批作品,艺术的气息极浓。我猜想,也许是在那里他和海明威交上了朋友,对方的酒中掺杂的艺术细胞一不小心灌进了他的血液,由此而产生了颠覆。
  本期选用的照片正是沃克·埃文斯在古巴创作的一幅佳作,画面中的两个古巴工人在形成顶光的大太阳下辛苦工作,神情与状态被作者拿捏得相当到位。是我所见到过的,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摄影”。由于使用高光,将主题整个凸显出来,让观者有一种情不自禁的触摸欲望。
  法国文豪福楼拜曾经说过:一个艺术家必须像上帝创造世界那样无形却又无所不能,这也许是对摄影家沃克·埃文斯最好的注解。
  也有人说,从本质上讲,埃文斯跟斯蒂格利茨的自我英雄主义、斯泰肯的唯美主义的美学思想是对着干的。我以为,他们三者的关系并非是对立,而是一种包容。假如有人非得要我将迷人与乏味拼贴在一起,我更愿意将他的作品看作是乏味中的迷人。
  无论如何,他有着最耀眼的历史——1938年,MOMA第一次举办摄影个展,此人就是沃克·埃文斯。
  有的人生来就不是追随者,激起的每一片浪花都引人注目。
  不被人知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在按了半辈子快门之后,埃文斯居然去了《时代》杂志当上了“作家”。我顿时懂了:他前半辈子用的镜头原来就是他的一只“笔”,积累成了气候,他的手就开始发痒了。摄影足迹的消失,继之而来便是文字的开始。“处处不见踪影又处处让人感觉到他的存在”,被福楼拜言中的艺术家就是他所喜欢的状态。
其他文献
荒原纵横交错的沟壑,错综复杂的牲畜的足迹在阳光下形成泛着白光的线条,散生于山间的白桦、柏树构成哈萨克牧民转场的主背景。延续三千年的古牧道就静静地流淌在这样的山谷里…… “转场”是许多赴新疆采风创作的摄影人喜爱拍摄的人文题材,安徽摄影家许东升拍摄的转场不仅很好体现了哈萨克牧民转场中的壮观氛围,更捕捉到牧民极为生动和细腻的神态瞬间。画面色调高雅,构图完整大气。
烟波浩渺的太湖东北、苏州一侧的东山、西山,是著名的江南水果之乡。这组照片记录的就是西山传统工艺制作果脯蜜饯的景象,全部工艺都是非机器化的人工操作,在那一缸一瓯之中,一匾一架之上,通过勤劳灵巧的双手,江南风味的果脯蜜饯就这样走进了人们的寻常生活。纵观各制作工艺场景,古朴、稚拙、亲切、熟稔,却也不乏壮观,因此在拍摄上就需要运用多种角度和手法相结合,才能完整又艺术化地将这一古老工艺表现得丰富和感人。  
艺术需要创新,同样需要榜样。中国摄影金像奖连续举办了九届,鼓舞了大批摄影家不断研习艺术,锤炼品质。许多卓有成就的金像获得者,经过人生历练与荣誉的积淀,已然担当起引领中国摄影艺术方向的重任。  所谓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摄影人在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作为中国摄影界的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就是对中国摄影界中卓有建树和贡献的工作者及爱好者的嘉奖,是对那些坚守、执著和富有担当
对于我所从事的新闻工作而言,想象  就是一坨美丽的毒药,它常常与  假新闻相伴。但对于体育摄影而言,想象  却能使你的照片从腐朽迈向神奇。  实际上,当一个摄影者在进行观察和判断时,照片最终形态的雏形可能已经出现在了摄影者的脑海中——这就是想象。摄影者根据自己的想象,站在了特定的位置,伺机而动,当想象中的画面出现时,他们动如脱兔,将想象定格。从战术角度来说,这种拍摄方法可以称为体育摄影的埋伏战:摄
现在的数码单反相机大部分都具备了多重曝光的功能,虽然在后期软件里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实现多重曝光的相似效果,但是这个已经属于后期调整的范畴,从前期拍摄来讲,使用相机自带的多重曝光功能在拍摄现场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各种可能的效果以达到心中所需要的影像,这才是多重曝光真正的魅力所在。
2012年是摄影器材大丰收的一年,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和两年一次的德国科隆影像器材展碰到了一起,造就了2012年的器材大爆发。最明显的就是数码单反类产品,相比略显冷清的2011年,2012年各家主要数码单反相机厂商像憋足了一股劲儿似地推出多台高端产品,让人不禁感叹单反相机这一从胶片时代延续至今的相机形态,依旧强大的竞争力和对摄影人来说无法抗拒的魅力。  而另一方面,数码无反相机依旧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
曾几何时,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只有通过电视节目才能观看和了解,如今,“带上相机去非洲”对于中国摄影人而言,早已不是新鲜事了。“角马迁徙”、“猎豹扑食”等图片也逐渐让观赏者们失去了视觉的刺激。所以,尽管韩永峰的肯尼亚之行并没有为我们带来群体动物的壮观的场景以及弱肉强食的瞬间,但是他的作品却从个人的理解和情感,为我们描述了自然与生态的关系,以独特的构图和影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意境和情怀。
彩色:叙述性 黑白:联想性  我们可以这样区分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的各自优势:彩色摄影是叙述性,黑白摄影是联想性。黑白摄影有着彩色摄影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摒弃了太多干扰人们眼球的色彩,使主题高度凝练、画面更加含蓄,因为抽离了色彩,所以给观赏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只要理解了色彩转变黑白的效果原理,就知道,什么彩色作品都可以调整成为黑白模式。色阶的变化与光线的运用,拍摄角度和距离都
作为历经多年推出的新一代大光圈L级广角定焦镜头,该镜头采用了新研发的BR镜片,能够大幅抑制轴向色像差,从而有效降低了大光圈下易产生的色晕。配合2片非球面镜片,及1片UD镜片,令画面中心到边缘都具有稳定的高画质,从最大光圈起,镜头的细节成像就很精致,轮廓清晰。
远去,在地平线上,在天地之间,太阳悄悄照耀,平静是一种结局 张为忠 摄天地无极,只有脚印真实,他们穿过,给世界留下回望的一瞥 张为忠 摄疾走的骆驼,何不看身后的天涯 张为忠 摄  冬季的锡林郭勒盟天寒地冻,零下30多摄氏度,让更多的人蛰居温室,好像只有摄影家们蠢蠢欲动。这期间,摄影师张为忠先后两次到那里,深入茫茫雪原,深入到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用相机记录那些与大自然贴近又与大自然抗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