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经验浅析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中,“陆氏针灸”重视中西结合,兼容并蓄,辨证论治,针灸并用,多用温针,指切进针,重视手法,导气为主,强调针感,活学创新,针药结合,有补有泻,内调外治等。综合运用针、灸、药、罐、电针、放血疗法等中医治疗技术,其中水针疗法是“陆氏针灸”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陆氏针灸”对于难治性面瘫的诊治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微生态变化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以指导CRF干预方案的合理调整。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5例CRF患者,分为早期组(n=47)、中期组(n=55)和晚期组(n=13),评估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变化,检测患者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3组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肾功能水平,并分析CRF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晚期组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明显均低于中期组和早期组;晚期组肠道菌群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均明
目的分析在卵巢良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使用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常规组(使用传统多孔腹腔镜妇科手术进行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美容满意度及术后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及与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和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净化模式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血液灌流组(HP组)、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CT扫描,计算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COMP和FGF-23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与COM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部分白内障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实验组给予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眼表症状评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术前,两组眼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眼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目的探究制霉菌素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炎症指标及真菌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和真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4、IL-6、IL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在慢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伤口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3例),对照组按照慢性伤口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延伸服务。结果:两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慢性伤口常规护理方法进行
期刊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组成的间隔区内压力增大,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导致肢体坏死或坏疽,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压力增大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于骨筋膜室压力的增加或是空间的减少;第二类是骨筋膜室内容物的体积增加。根据其病因并综合我医院病例来
期刊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年出血指数、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及牙槽骨高度,并分析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覆牙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前牙覆盖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3年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IL-2、TNF-α、IL-6水
目的探究应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早期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替米沙坦治疗)和实验组(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2个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院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入院时,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进行胰激肽原酶片治疗)和观察组(复方血栓通联合胰激肽原酶片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WVB)、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及纤维蛋白原(F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WVB、PV、HCT及Fg均低于治疗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