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技巧与历史解释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叙事,历史解释,叙事结构,细节,立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44-05
  在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很多人将史料研读视作开展历史解释的唯一方法,但单纯的史料研读教学过于偏重实证分析,容易削弱历史课的人文性和故事性。其实,历史叙事教学也是开展历史解释的有效方法,“因为任何历史叙事都不仅限于陈述事实,对史事的选择本身就带有解释的意向,何况叙述一般都包含着叙述者对事实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的判断”。①可以说,没有解释的历史叙事是平庸的浅薄表达,而没有叙事的历史解释则是乏味的理论说教。教师叙事技巧的高低往往影响历史解释的优劣,善用叙事技巧有助于教师对史事变迁进行更生动的表述,也會推动学生对因果蕴意进行更顺畅的探寻,让教师的历史解释效果更加明显,使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不断发展。
  人教版《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仅列举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成就,史实简明扼要,史论简单粗暴,既缺乏典型的文献史料,也没有生动的历史细节和激发思维的历史情境,常规教学索然无味。现在的社会史学家已不坚持用抽象术语来分析社会变化,而是“倾向于用叙事方式来传达社会结构、经济周期和文化价值观是如何被人们实际体验的”。②因此,本文以这一课为例,探讨基于叙事技巧开展有效历史解释的方法,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新的思路。
  叙事结构是历史叙事教学具体化和意义化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通过对人物、时间、空间、活动、线索各历史要素进行组合,对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各叙事环节进行编排,从而形成内容连贯、思路缜密的叙述框架。叙事者如果能做到史实理解准确且透彻,史事铺陈别致且生动,史识逻辑清晰且深刻,就可编排出富有表现力的叙事结构,内含联想和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对史料及史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合理的历史解释。
  叙事结构有线性和非线性之分,反现实、反理性的非线性结构是文艺经典作品的偏爱,历史叙事教学则通常采用时空统一性与情节连贯性并重的线性结构,具体主要有三种:并列式结构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叙事单元平行构成,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个历史事物表达同一个主题;连接式结构以时空次序或某种情节顺序将各个叙事单元连接起来,使我们能够以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判一个主线事件;递进式结构将多个叙事单元依因果逻辑逐步推进,从而对某一历史现象进行深入而合理的解释。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最常见的教学设计是用并列式结构,依照教材子目的编排,从“铁路与公路”“水运与航空”“通讯工具的变迁”三方面讲述历史,平淡无奇的结构使叙述史实和阐释史论显得枯燥肤浅。如果换个视角谋篇布局,工具是怎样影响人的生活?人又是怎样推动工具进步?事因人生,人因事显,我们应充分利用交通和通讯工具变迁史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物资源,把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编排成匠心独运的叙事结构,就会营造立体化的叙事效果。
  笔者采用连接式结构,在近代中国的时空坐标中精选典型的人与事,以《大变局时代:人、交通和通讯》为主题,设计了“飞行家的情怀”(讲述冯如和中国第一架飞机),“‘裱糊匠’的彷徨”(讲述李鸿章和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丁鬼奴’的远见”(讲述丁日昌和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工程师的倔强”(讲述詹天佑和京张铁路)和“实业家的愿景”(讲述卫省轩和飞机图案火花)5个人物叙事单元,把近代中国铁路、航空、水运、通讯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放在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中考察分析。
  叙事结构的呈现可以不依照时序,法国历史学家普罗斯特认为“使叙事局限于完全遵循年代顺序的那些文本是不对”,采用其他手法也能“使历史表达得更生动,有时也更富意义。”①笔者以人与事的相互联系将5个叙事单元贯穿在一起:首先用插图《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引发的争议导入,引出冯如与中国航空事业;再由冯如旅美经历过渡到李鸿章出访欧美,引出李鸿章修铁路办航运;然后由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让丁日昌出谋划策,引出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接着由丁日昌经营台湾的谋略联系到他力促幼童留美的远见,引出詹天佑赴美留学为中国铁路事业争光;最后由京张铁路建成后社会上出现的飞机图案火花,引出民族资本家对近代中国社会愿景的描绘。叙事有衔接,首尾有呼应,聚焦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成就,叙述进步的史事,解释进步的因果,从而提升了史料、史事、史识之间的贯通性。
  在历史叙事教学中,教师是主观叙述者,起主导作用,叙事材料是客观叙述者,起辅助作用,它是史料资源整合加工后形成的能够增进学生理解、传递叙事内涵的备课成果,如历史图片、叙事文本、教学道具等。教学不是说书或脱口秀,学生仅靠聆听教师的口头叙事无法产生直观形象的感知,不利于洞察、分析与思考问题,只有辅以叙事材料才能让听觉和视觉并用,理解和解释并进。叙事教学分两个阶段,“其一是叙述前的准备阶段,即阅读与历史理解阶段”,教师要打磨叙事材料,“其二是叙述阶段,即叙述与历史解释阶段”,②教师要巧用叙事材料。
  以“‘裱糊匠’的彷徨”叙事单元为例,在叙述前的准备阶段,笔者坚持去伪存真,选取与叙事主题密切相关的典型史料;坚持删繁就简,减少叙事材料的理解障碍提升叙事体验;坚持由此及彼,依托不同史料之间的情理关系建立叙事逻辑。通过合理开发史料资源,最终打磨出的叙事材料为一幅图片和一则年谱。
  材料1:法国彩色画报《小日报》封面
  材料2:李鸿章修铁路年谱
  ●1865年,英国请由沪开铁路至苏,李鸿章称“铁路费繁事巨,变易山川……中国亦易正言拒绝。”
  ●1874年,清廷海防大讨论,李鸿章称若“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
  ●1876年,英商用欺骗手段购地擅自修建淞沪铁路,被乡民视作破坏风水的怪物,不久被官府购回拆除。   ●1879年,李鸿章为运销唐山的煤炭奏请修建铁路,内阁大学士张家骧说铁路“资敌、扰民、夺民生计”。
  ●1881年,李鸿章借助洋匠建成唐胥铁路,言官弹劾说“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不得不改用骡马拖载。
  在叙述阶段,教师口头叙事结合图片材料,给学生提供了生动具体的理解情境。法国《小日报》(1896年7月26日)报道74岁的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乘轮船,坐火车,水陆行程9万多里,是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清朝官员。封面上李鸿章神色凝重,充满悲凉,为什么?这里,联系出版日期可理解他刚刚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法国画报称李鸿章是“杰出使臣”,这是嘲讽吗?教师指出当时西方人是真心敬佩他,称其为东方之俾斯麦,接着叙述一个被多数人忽视的事实:在李鸿章倡导主持下,洋务运动创造了大清帝国近代新事物中的无数个第一,如中国第一条自行修筑铁路——唐胥铁路,中國第一个近代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等等。然而晚年李鸿章自嘲是一个为大清“东贴西补”的“裱糊匠”,自己“办了一辈子的事”只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彷徨?此刻呈现李鸿章年谱辅助教师叙事,讲述不必照本宣科,其间可围绕主题适度发挥,如插叙张家骧为官清廉反修路,李鸿章暗度陈仓施巧计。
  年谱材料有助于培养时序思维,推动因果分析,用通俗易懂且不失严谨的摘编改写模式取代晦涩枯燥的原始史料模式,使得叙事情节更为顺畅,问题设计更为灵活。在教师对李鸿章建铁路的叙事中,李鸿章对修建铁路所持态度是什么?学生从反对英国人修路到海防大讨论,认识到李鸿章经历了从拒绝到赞同的转变。修建铁路过程中遭遇哪些阻碍?叙事中呈现的乡民态度、张家骧奏议和借助洋匠,让学生看到传统迷信观念的影响、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交通技术的缺乏是不利因素。
  大清帝国“裱糊匠”为何充满悲凉与彷徨?此时学生对李鸿章油然而生同情之理解,能够运用材料提出合理的历史解释:李鸿章是清政府中较为清醒和理性对待“千古变局”的政治家,然而在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大时代中,他无论是修铁路还是办企业,都阻碍重重,他认识到社会需要变革,却又无法也不愿从根本上进行改变,这是“裱糊匠”彷徨的根本原因。
  笔者在本课打磨出5则人物年谱材料,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大变局时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客观评判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原因可从西方修建铁路的影响看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从李鸿章对待修铁路的不同态度看到国人观念的转变,从李鸿章、丁日昌兴办洋务看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从冯如、詹天佑主动学习看到先进中国人的努力。评判影响也要借助有理解力的叙事材料,如从建设唐胥和京张铁路效益角度看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观念转变角度看到国人思想观念的进步,从国人生活方式角度看到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
  叙事细节是历史叙事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叙述细致生动的典型情节,能够在课堂的某个瞬间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普通的叙事细节侧重故事性和单向讲授,只教会学生了解和复述历史,培养浅层次的历史解释能力,而有思辨力的叙事细节强调探究性和双向互动,能够引导学生对叙事信息进行辨析和论证后审视其价值,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历史解释能力。
  设计有思辨力的叙事细节应注意三点:一是不能随意想象拼凑,要巧用史实性材料和解释性材料创设矛盾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敢于审辨史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善于分析史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二是能忽视史料实证方法,要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叙事材料,把思辨力转化为实证力,能够重构可靠的历史形成有说服力的历史解释。三是能教师唱独角戏,思辨叙事要借助有效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的推理、想象、评判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3:《小日报》插图《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材料4:冯如年谱
  ●1894年,12岁的冯如到美国谋生,半工半读。
  ●1903年,受莱特兄弟启发钻研机器制造技术。
  ●1906年,冯如说“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艺以归飨祖国”。
  ●1909年,在美国驾驶“冯如一号”试飞成功,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1911年,带助手、飞机和机器设备回国,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广东革命军。
  ●1912年,飞行表演不幸失事,时年29岁。遗言“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
  以“飞行家的情怀”叙事单元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有思辨力的细节,第一个是在导入时辨析“中国第一架飞机是冯如的吗?”指导学生对叙事悬念中不同的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判。先呈现法国《小日报》插图《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教师叙述图上各种人的神态反应:右边的官员好奇地观看,轿夫们也在驻足围观,左边两个小孩子和猪在惊慌失措地乱跑,为什么?原来左上方有飞机在空中翱翔。向学生解释飞机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而古塔象征着传统文明,惊慌和好奇的人们,喻示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已经来临。在教师合理的历史解释之后,再转述国内某记者对这幅画的解释:
  材料5:插图《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让现今的读者激动不已。那是1911年8月25日,曾在美国设计制造飞机的中国人冯如回到了国内,在广州驾驶自己研发的飞机试飞。由于操控系统失灵,飞至百余米时,飞机坠毁,冯如遇难。
  ——陈娟:《从西方故纸堆里打捞中国》
  此时会有学生提出质疑:记者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11年,为什么人教版教材却说是1909年?正确解读这幅插图需要依托原始史料,教师可抛出法国《小日报》(1911年4月16日)对插图《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的文字解释——“最近,飞机员勒内·瓦伦在中国进行了飞机表演,这在中国尚属首例。他驾驶‘山麻式’双翼飞机在上海原野的上空进行了一番空中表演。”①问题越来越复杂,法国画报不仅说中国第一架飞机出现于1911年,而且还说飞行员是外国人瓦伦,但教材坚称1909年中国人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到底是谁的解释错了?面对有争议的历史解释,引导学生立足多样性叙事视角分析,就能理解法国《小日报》和教材都没错,以法国视角看,1911年外国人在上海进行了中国国内第一次飞机表演,以中国视角看,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在美国研制并成功试飞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最终学生能判定记者对插图《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的解释完全错误,图中的飞机表演与冯如毫无关系,记者甚至还搞错了冯如的遇难年份。可见,有思辨力的叙事细节能让学生提高问题意识,体会实证精神,建构准确的历史叙述。   第二个细节是思考“冯如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一般性的解释只强调他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教师可反问,李鸿章倡议、唐廷枢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为什么“中国铁路之父”是詹天佑而不是他们?学生通过冯如年谱这一叙事材料,从实践、思想、情怀多方面思考,进而得出全面客观的历史评判: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不仅是刻苦钻研、自主创新在美国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而且他最早提出航空报国的思想,更充满振兴中华的情怀。
  材料、细节和结构是叙事教学的基本元素,但出色的叙事教学往往凝练有思想力的叙事立意来贯穿整个过程,让学生理解明辨是非的价值取向,感悟爱国爱民的使命情怀,践行积极理性的人文追求,推动高层次的历史解释。我们不能把叙事教学的任务视作简单讲几个故事,印证几个教材结论,而要理清历史事实并追寻历史意义。正如海登·怀特所言:“在任何对实在的记述中,凡是叙事性呈现的地方,我们可以肯定,道义或一种道德说教的冲动也会出现。”①这意味着有思想力的叙事立意要承载培育家国情怀的功能。
  有思想力的叙事立意具备三个特征:第一,立意要真,先预设立意后选取史料容易假大空,叙事立意并不是作为一种传递给学生的情感附属物凭空强加上去的,相反,它的提炼应该是教师深入研究了课标和教材,进行了广泛的史学阅读,有了自己独特的选材和真切的感悟,容易见前人所未见,史识见解新颖出彩不落俗套。第二,立意要深,透析历史现象的本质,观照叙事史料的真正意义,方可深探力取揭示其蕴含的引人深思的人文情怀,把教学素材的主题性、叙事单元的连贯性和思想寓意的深刻性做到有机融通。第三,立意要高,过度强调材料和细节会导致历史叙事选题走偏,历史教学视野变窄,我们要防止落入“细部的历史越来越清晰,而整体的历史却越来越混沌”②的窘境,应居高望远在微观细节之中蕴含宏大立意,洞察历史规律,把握时代大势。
  以《大变局时代:人、交通和通讯》为例,笔者采取的连接式叙事结构看似零乱,实则形散神聚,拆开来,5个叙事单元各成一节独立完整的人物评说课,合起来,5个人物叙事构成了追寻中国近代化的情怀立意课。笔者讲了5个人与交通、通讯工具的的故事:冯如造飞机,李鸿章办洋务,丁日昌办电报,詹天佑造铁路,卫省轩生产飞机图案火花,故事里有遗憾有彷徨,有远见也有自强,还有希望,他们受时代和命运的限制,无法实现自己的全部抱负,学生不禁追寻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初衷想把中国带往何处?结果中国又走向何处?
  教师把握历史的内在演进逻辑,将叙事立意和叙事结构有机统一,让学生理解5个不同时空的小故事最终汇聚成一个时代的大故事:在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中,冯如航空报国,李鸿章、丁日昌洋务自强,詹天佑铁路争光,卫省轩实业强国,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时代使命,却又在同一个故事中互动——在动荡转型的大变局时代,一起引领着古老中国艰难而又坚决地走向近代化。不难看出,有思想力的叙事立意能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的层次,培育家国情怀的素养。
  总而言之,历史叙事教学是表述技巧和历史解释的结合体,“叙”可理解为分析、评判和表达历史的方法,“事”可看作是依托史料描述和解释的史实史论。我们只要从结构、材料、细节和立意诸方面善用叙事技巧,定能避免灌输式和说教式的历史解释,让教师的历史解释更有力度,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易落实。
  【作者简介】徐继宽,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工業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太平天国时期,一场遍及江南、造成大量人口损失的社会恐慌风潮迅猛蔓延。民众迁徙避乱和自杀殉难是战时社会恐怖的两个重要表征,而战争、灾荒瘟疫和生产破坏等所致物价飞涨是社会恐慌的共同诱因。究其根源,还在于民众对太平军恐怖形象的巨大恐慌。民众对太平军的恐惧,既有先天立场和观念的排拒,也有在政治宣传、时人传述、匪盗栽赃、谶语谣言和太平天国社会战略弊端等多项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后天观念和利益对立,同时也存在求生求
关键词 初中,中古史,核心概念,实施策略,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1-0032-08   中国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发展、巩固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做出过贡献。   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的教育,而“中华民族”是进行民族团结和立德
[关键词]隐性线索,民族国家,现代化,联邦制,美国,德国  在中学的日常教学中,对教材中某些重要的隐性线索解读不到位,甚至是不理解,困扰着一线教师的教学与成长。笔者曾在一所生源较好的重点中学,听到一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公开课。当老师讲到德国的联邦制时,突然有个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地喊起:“美国也是联邦制哦!”听到这一发现,笔者满怀兴奋和期待,因为这是本专题的一条值得深入解读的
陆宝忠在光绪末年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是科举制度下成功士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充任南书房行走20年,久值内廷,深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优遇:“为考官、学政、监临凡九,儒臣之荣,得士之盛,近世所罕觏。”但是,庚子后清廷实行新政,新旧体制更替,袁世凯北洋势力崛起,政潮跌宕,陆宝忠执掌台谏,却屡忤当道,以至抑郁而终,曾引起不少官僚士人的同情。陆宝忠的部分日记原稿由其后人保存至今,既是研究陆宝忠本人及南书房翰林
關键词:历史教育,价值,演进,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9-0025-08  教育价值是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追问,对教育价值的回答关乎教育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历史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人们怎样认知历史教育的价值呢?有学者提出:“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其特质历久而不变的大写历史学,却有着被某个时代的人们一致认为是历史学的各式各样的作品。”①既然
关键词:陈述史实,历史逻辑,时间线索,英国,君主立宪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5-0045-05  历史课的常态就是陈述史实。陈述史实并非简单描述史实、灌输结论,而是要把史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不断接近历史真实。了解历史过程比了解历史结论更重要,了解历史过程才能产生属于自己的思考。①不少老师热衷于讲述主要原因、根本
正如贝尔纳所言:“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社会的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已往更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现代医学在华传播,除得益于传教士、基金会、医院等人或機构的推动外,还得益于现代药物等商品在推广与应用中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首先,片剂知识与实践是现代医学在华传播的载体之一。晚清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因其服用便捷、剂量准确、味道适口等特征,契合了大众
[关键词]文化史,“学生本位”,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39-03  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本位”,在教学中历史感觉的培养比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在这种理念下,文化史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多样,引导学生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下面我以人教版必修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
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数字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成网,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下一代互联网 产业生态。加快量子通信产业发展,统筹布局和规划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干线网。  《纲要》要求合力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
关键词 吴淞铁路,英美商人,擅筑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3-0068-05   吴淞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正式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是以英国怡和洋行商人为主的外国商人擅自在上海修筑的。在该路运营大概一年之后,清政府出于政治利益与国家主权方面的考虑将吴淞铁路赎回并拆毁。吴淞铁路的修筑在当时既没有条约的依据,也没有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督抚的明确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