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思考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区域经济的载体,是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区现在的小城镇规划是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结合本地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及要求而制定的,做到起点高、设计新、功能全、配套齐,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
  0 前言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我区城市化现状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小城镇建设道路,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 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突出的几个主要问题
  1.1、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问题,不能停留在一乡一镇的小范围上,要从扩大内需,启动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处来考虑。
  1.2、规划起点低、水平差、执行难,大部分镇根本就没有称得上规划的东西。
  1.3、小城镇管理体系不健全。法无人依,事没人管,基本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1.4、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位。在小城镇从事工业生产加工、商业服务等活动的农民,长年生活在小城镇,土地已私下转移给了亲戚、邻居耕种,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这直接阻碍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1.5、土地流转使用制度问题上卡的过死,小城镇房地产市场难以启动。
  1.6、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从根本上建立。城市和乡村的区别相当一部分表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上。城镇作为密切联系城乡的结合部,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必须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
  1.7、小城镇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生态环境污染较严重。
  2、小城镇建设规划问题解决策略
  2.1、必须坚持小城镇建设的超前性、科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一是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规划建设起点要高,要具有超前性和前卫意识,不搞重复建设,要为远期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多方论证,立足科学与合理,不乱搞“首长工程”,不能凭“拍脑袋”办事;三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发挥本地优势,体现区域特点,选准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不能照搬一个模式,四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小城镇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要注重小城镇建设综合协调发展,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理代管理,开展健康活泼的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把小城镇建设成为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的坚强阵地。
  2.2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有深度。首先编制小城镇规划要搞好“五个结合”与本地区域规划体系相结合;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积极培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相结合;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相结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其次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第四要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其三要注意八个问题;①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②居住区的按排要合理凑;③处理好交通和城镇的关系;④处理好公共设施与生活设施;⑤要注意绿化的配套;⑥要做好各专业规划的配合;⑦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彩民族特色;⑧总体规划批准后要抓紧编制详细规划。
  2.3、小城镇建设筹资要有广度。加快小城镇建设,资金是核心问题。首先要“合理用财”,区里每年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扶持建制镇和重点集镇的基础设施,我们要运用好这部分资金,确保收之于镇,用之于镇。其次要“综合聚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广辟建设资金米源,逐步建立集体经济积累和个人集资为主,国家、地方、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2.4、小城镇建设要有速度。农村经济要做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小城镇建设,也应当讲求速度和效率。首先要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转让或出让基础设施股权或经营权、资源合作建设、给予国内外客商项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企业、客商、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绿化、对外交通等基础设施要优先发展。同时,供气、供热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其次要坚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并重的方针,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抓紧制定小城镇建设中规划编制审批、镇容镇貌、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城管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
  2.5、放宽小城镇户籍政策,鼓励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办理常住户口,取消农民入户城镇增容费,对进入中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要根据情况取消或降低临时户口费、综合治理费等限制性收费。
  2.6、采取优惠的土地政策鼓励小城镇加快发展。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作股参与城镇开发,现行的一次性征地、一次性付款的土地征用方式可改为农民或农村集体以股份的形式联合开发,实现土地增值;鼓励运用“邻村换地,集零为整”的土地不求甚解发办法进行城镇建设;在城镇规划区内划出部分土地由农民进行房地产开发。
  2.7、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要求的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等。
  2. 8、小城镇建设要加强人居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努力建立生态型小城镇。
  3 建立健全小城镇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3.1、为切实发挥小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3.2、小城镇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小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3.3、应该把小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發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
  4 小结
  总之,小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陈先林.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城镇规划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3(7)
  [2]高松,戴明忠,窦贻俭等.创建环境优美城镇规划初探[J].四川环境,2003(5)
  [3]张薇,赵荣山.浅谈城镇规划中从生态思想、生态规划到建设生态城镇的演变[J]. 小城镇建设,2003,(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给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温馨而又节能的工作环境,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方向。而新世纪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通过节源节能,缓和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
期刊
摘要:作为城市的关键建筑大厦,高层建筑营造出万众瞩目的轮廓线,本文笔者将重点探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几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结构设计;高层设计;抗震  伴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愈渐多样化,尤其衍生出的问题也愈加繁杂。而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增多,利用结构空间的效用,进一步发展了简中简结构、巨型结构、简体结构以及多简结构等诸多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结构的侧移刚度、材料用量、承载能力、造价多少、抗震性能,
期刊
摘要:伴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高层建筑已变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衡量指标,它的类型与功能的繁杂话,使得其结构体系也变得愈加多样化,这无疑会导致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变成建筑结构设计的一大难点。笔者将在本文中以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性为入手点全方位地研析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高层建筑;问题  前言:  在我国建筑业的飞快发展的推动下,建筑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向前发
期刊
摘要:本文就结合当前暖通空调安装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方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与现状,对如何做好相应的暖通空调设计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居住建筑;暖通设计  一、在对暖通空调进行有效设计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1、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搞清相关建筑物在施工总图中的具体位置,此外也要注意观察其周围建筑物以及周围供热以及供水和供电、供气等所有管道的埋设地点以及敷设方式,并将可能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构织理性的历史分析,得出建筑与景观结合的植物织理性应该是日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呼吁了专业的交叉学习,同时建议对“植物织理性”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植物织理性;景观设计  正文:如果十年前提起建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头脑中浮现出的是一个个的方盒子;而如今再提到建筑,人们的第一印象将是各种标新立异的钢筋水泥体,形式各异,材料不同。在中国这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恒定
期刊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存不同民族的独有文化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探索课题,中国元素建筑设计也跟着应运而生。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实践与工作经验,先是分析了中国元素建筑设计的三个主要推动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将建筑布局元素應用到建筑设计与将人文思想元素应用到建筑设计两种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  关键词:中国元素建筑设计;建筑布局元素;人文思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前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不但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城乡一体化概念、内容、基础设施规划的特点,以及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超高层建筑也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不断的出现。超高层建筑相对于其他的建筑而言对资源的消耗更多,所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对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分析,提出了建筑设计的绿色策略,旨在为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绿色策略  建筑工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比较大,所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的情况也比较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而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标准要求也在提升。在当前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大量建筑工程都开始引入环保节能的概念,抛弃以往会对生态体系带来严重危害的绿色建筑侧率。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是超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过程中的绿色策略探讨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以期为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建筑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绿色建筑;绿色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住房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大多数高层建筑来说,将其主体结构设计为转换层是必须的。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高层建筑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全面化。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运用突破了常规的设计,在结构转换的楼层中转换构件,其对建筑结构的变化起到了一个过渡、衔接的作用,促使建筑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转换层有着复杂的结构,在转换层的施工中,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