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文?妙手丹青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傅通先先生80大寿,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和文艺创作55周年。2020年7月15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杂文学会、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浙江分院、浙江省科普美术协会、《美术报》、《文化交流》等6家他曾经任职的单位,联袂为他举办作品研讨会暨书画展。
  开幕前,笔者再次走近这位可敬可亲、亦师亦友的新闻界前辈,回眸他成长的足迹,探寻他耄耋之年仍能笔耕不辍、乐享六艺的秘诀。
  梦圆西湖 名师指路
  中学时期,傅通先一直向往当一名记者。1959年高考时,第一志愿是江西大学新闻系。但是阴差阳错,却被第二志愿的哲学系录取。四年寒窗苦读,1963年,傅通先以全优的成绩毕业。毕业分配,傅通先填写的第一志愿就是浙江杭州,因苏东坡笔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让他早已倾心美丽的西子湖。天从人愿,分配时系里把他当作照顾本人志愿的典型,分到了杭州。1963年8月,傅通先喜气洋洋地来到杭州,参加大学生的入职培训。培训班的一位老师私下透露:他内定分配在浙江师范学院任教。当时浙师院校址正是现在的浙江日报大院。培训中有一段时间是在浙师院度过的。这里碧水环绕,桃红柳绿,环境十分优美。傅通先庆幸今后能在这里工作。参加了一年多的培训锻炼之后,幸运之神再次降临。因为培训锻炼期间他写的几篇文章被浙江日报社相关部门的领导看中,他被挑选到了浙江日报社工作。听到这个消息,他兴奋得几乎彻夜未眠。没有考入新闻系,本以为这辈子与新闻工作无缘,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却让他华丽转身,杭州真是自己的人生福地啊!
  1965年5月20日,是傅通先終身铭记的那一天。
  浙江日报的两位同志用一辆三轮车,将傅通先和周荣新两人的全部家当拉到了位于杭州众安桥的报社内。一进报社,就听说社长兼总编辑于冠西已经向人作了介绍:“要来了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在盛大的欢迎晚会之后,他和另一位同志被破例,直接当了记者。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几年后他最初内定分配去的浙江师范学院迁去金华,入职培训锻炼时他所爱恋的大院,竟鬼使神差般地成了浙江日报社的办公地。就像命中注定,他此生要与这个宽阔而美丽的大院结缘。
  在浙江日报,如愿以偿的傅通先如鱼得水,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他一面深入一线采访调查研究,一面虚心向报社的老同志请教,新闻业务能力快速提升。
  谈到自己爱上散文创作的缘由,傅通先对已故老社长于冠西的教诲与知遇之恩充满感激。1975年5月,傅通先搬入杭州竹竿巷77号一座精致小楼,与老社长于冠西同住一层楼。他们在同一个厨房事炊,在同一个院子跑步,在同一条花径赏花。傅通先知道于冠西不但是一位名记者,还是名作家,于是逮住机会就向他请教写散文的要旨。“一要有真情实感,二要有生活积累,三要有文字功底。”于冠西的三句话令他开悟。1978年8月,傅通先的第一篇散文《杭州植物园漫步》在浙江日报上发表,冠西社长看到报纸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祝贺:“文章写得好,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要坚持写下去,今后可以结集出版。”在于冠西的鼓励和指导下,之后傅通先陆续发表了32篇散文,结成一集正式出版,并请夏衍题写了书名《天堂游踪》。于冠西又为其热情撰写序言:“《天堂游踪》32篇,所写的浙江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差不多我都去过,有的还不止去过一回。但读了傅通先同志写的这本书之后,我又似乎没有去过。这些文章,几乎篇篇都给人以新鲜感。它告诉了我那么多我所不知道的事,引领我看了那么多虽然看过但却没有留意的景,从中得到了诗情画意般的美的享受,增长了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这篇序言,不仅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还被收入《冠西散文》一书中。
  为了增长傅通先的阅历,于冠西又推选了好些散文名篇给他研习。1991年,他的好友、著名作家袁鹰出版了一本新散文集,他特意向老友多要了一本,签上他自己的名字推荐给傅通先学习。傅通先的第二本散文集《吟天画地》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于冠西看了受赠的样书,又及时指出散文集的长处和不足,并告诫说:文章不必一味求数量,而是要以质量取胜,以见解取胜。
  正是在于冠西、厉德馨、吴尧民等多位老领导的培养和教导下,傅通先在浙江日报的大院里茁壮成长。
  倾心六艺 乐此不疲
  都说新闻工作者见多识广,多才多艺,有的擅长古诗词,有的爱好书法,有的精通绘画……而傅通先却是诗、词、文、书、画、影“六艺”俱通。他文体中的诗、词、歌、赋、文,书法中的楷、行、草、隶、篆,国画中的花鸟、山水、人物,还有摄影,称得上样样都通,令人称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傅通先的回答是:“都是在工作中学的。”
  他回忆说,1993年初,省领导刘枫提议由浙江日报和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创办《美术报》。当时的浙江日报总编辑江坪和美院院长肖峰要他一起牵头组建班子,并兼任总编辑,后来又兼任了社长。在工作中,他觉得要办好《美术报》,就必须先让自己成为懂行的“万金油”,于是下决心向书画家虚心求教,利用业余时间夜以继日地苦练,终于成为能写会画的“多面手”。而他和同事们创办的《美术报》,在国内外的美术界也有了较大的影响。由此,他也顺理成章地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之江书画院院长……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并获奖,有的还入选《国宝档案》。
  傅通先学会书法和绘画后,创作更富诗情画意:如他把自己创作的诗词,书写成条幅;为自己所写的散文,配上自己拍的照片或自己的画作;为自己拍的照片或绘的画,配上诗文。至今,他已出版了散文集《吟天画地》、文艺综合著作《六艺集》、小说集《海的女儿》等。其中散文集《天堂游踪》获浙江省新时期十年优秀散文集奖,《吟天画地》获浙江省优秀散文集奖,长篇纪实文学《潘天寿最后的日子》(合作)获全国连载作品二等奖。
  2000年傅通先退休后,又应邀在浙江的重点中英双语月刊《文化交流》杂志担任总编辑,这一干又是十年。这期间,他工作之余继续沉醉于“六艺”,虚心向省内外艺术名家学习技艺,取长补短。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被评为“浙江作家50杰”。他的书画作品也日趋成熟,在全省闻名遐迩。   2010年,年满七旬的傅通先退出《文化交流》总编辑岗位。但是由于45年新闻文化工作养成的习惯,“六艺”已然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2014年出版的《笑在天堂》“后记”中写道:退休之后,始终闲不下来。除了外出访友旅游,每日9时至下午5时,都在书桌前轮流做三件事:练字、画画、写文章,连周六、周日也雷打不动。所以生活充实而有规律,过得心神怡悦,有滋有味。
  2018年,《傅通先俞柏鸿翁婿书画集》出版。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美术报社原社长肖峰在书序中说:
  “傅通先虽非书画科班出身,但他从事文化宣传报道30年,与沙孟海、陆俨少、叶浅予、启功、华君武、常书鸿、陆抑非、王伯敏、刘江、卢坤峰、童中焘、孔仲起、徐启雄、吴山明、何水法、曹明华、朱关田、王冬龄等书画大家都有过亲密接触,言传笔导,耳濡目染,激起对书画艺术的浓烈爱好。担任《美术报》领导后,为了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稿水平,又亲执画笔,虚心求教,摹古师今,刻苦习艺20余年,终于成为一位笔墨精良、功力深厚、富有特色的花鸟画家。傅通先学习书法50多年,主攻王体,遍临碑帖,熔铸百家,五体皆能,尤擅行书。其书法功底与艺术成就,跻身于书家行列毫不逊色。十分难能可贵的是,傅通先从艺刻苦,不知疲倦,一年到头,几乎天天在办公室写字、画画、著文章,连周末和节日长假也不停歇。像老傅这样痴迷执着,孜孜求索,何愁不能成器?”
  文学情怀 美学追求
  谈到傅通先书画创作的审美取向,著名艺术评论家高松年的专业评点有代表性——
  对于书画,傅兄虽然并非出身科班,但看了他的作品,感到他既有着非常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又能够超越传统的圈囿,有自己的创新思考,可见他在自学书画上所下的功夫之深。现下,在中国的作家队伍之中,能兼作书画的人不少。但是,这其中,有的本来就是画家,写作是其副业,如韩美林、黄永玉等;有的原本就是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后来才转从事文学创作,如冯骥才;而对于绝大多数业余自学书画的作家来说,书画只是他们写作之余的一个艺术爱好,因此,大多数都是朝着文人书画的方向努力。但傅通先则不然,他不满足于逸笔草草的票友水平。他的山水画,章法疏朗开阔,气韵清平舒缓,情致逸然有趣,能给人一种悠然舒适之感;他的花鸟画,造型准确、章法有序,笔墨刚柔相济,色彩丰富多变,气韵畅达自在,所创作的皆是能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性灵之作;他的书法,特别是行草书法,根连于二王和董其昌的书风,又有自己的一些个性面貌。帖学其形,碑学其质。落笔肯定而劲健,笔势潇洒而流畅,笔韵明快而灵动。气韵连接,直指晋唐。我以为,他的行草水平,绝不亚于当下的某些专业书家。虽说隔行通气,但像傅通先那样,琴棋书画、诗文摄影“六艺”全精的作家,在眼下行内,尚属少见。
  在书画创作方面,几十年来,傅兄从传统之中一路走来,所承接的是中国书画文脉的一条正道。从他的花鸟画(包括山水)的创作看来,我认为,他所走的就是吴昌硕、齐白石一脉的路子。可以看到,他的花鸟作品,笔法力健有锋,墨法酣畅淋漓,构图精巧而多变化,图象貌似平淡无奇,实质纯净而明丽,清新而华滋,深厚而通俗,画中所散发出的艺术气息优雅而大气,艺术情趣连通着民间艺术,加之,他的画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洁生动,意境淳厚朴实,从这诸多的画风特点中,不难看出,他的画风,受到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画风的影响是很深的。可感到他对于吴昌硕,特别是齐白石的画学理念和艺术精神,充满着敬仰和向往。在我看来,把他的花鸟画归属于“齐白石体”,应并不为过。
  可喜的是,傅通先在学画的过程中,并不满足于对传统的经典的模仿和复制,而能做到“师古而不泥古”,在承继传统之时,有自己的创新思考。他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能注重画外功夫的修炼,在对于生活的细微观察之下,画出自己的一些独特感受。他把自己的心境、情感,把自己的为人处世、品性品格、爱好追求都有机地融进了绘画的笔墨和布局之中,使之成为他的书画(包括他的散文)之中的一个主要的精神内核。他在参悟传统之中,勇于创新,从而营构出专属于他个人的独特艺术表达方式。
  傅通先的花鸟画,以浓墨重彩、意趣高雅、造型准确的写实风格,以笔墨精致、色彩明丽、样式完美的唯美风范,体现出一种对于当代美学意识的自觉追求。于是,我们看到,他运用的是传统的笔墨,却在传递着现代的意蕴。他通过与众不同的立意,富有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富于诗意地传达出了他对于当代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
  在我看来,傅兄书画审美选择的思想渊源,还是在于他的散文创作的审美思维。他的散文的总体内涵所传递的是对于和美境界的一种倾心追求。在散文中,他写了人性之美、人格之美、人情之美、事理之美、伦理之美、景物之美、自然之美等。而他的画,实质就是将这种对于美的追求笔墨化、色彩化、图形化。他通过写实的笔墨,明丽的色彩,多变的图式,以诗心去解读自然,是以文心透过自然景观的一种诗意的开掘。所要传递的就是一种充满阳光的诗性和哲理之美。我以为,以传统的笔墨,去传递一种对于阳光心态的追求,这种绘画,是传统的,同时又是前卫的。傅兄作书画入传统,出新境,融心情,见学养,通散文,使他的作品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审美层次。
  花与天堂,是傅通先散文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从他的几本书的书名中看得出来:《天堂游踪》《笑在天堂》《天堂探花》。傅通先写花、画花、拍花,试图通过展示花的美丽和品性获取某些人生的感悟。《天堂探花》中的《萱草牵起忆母情》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篇。他写道:“每次观赏萱草,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母亲,是最慈爱、最可敬、最无私、最伟大的亲人……感谢萱草,你以自身的艳丽与功能,帮助过无数慈母忘忧解颐。”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浙江省作协原主席黄亚洲在《天堂探花》的序言中写道:“全书收录散文36篇,寫花33种,且每种花都配有诗词书画摄影,六艺俱全,恰好展现了老傅的多种艺术功力。”
  傅通先,江西南康人。1940出生,1963毕业于江西大学,1965年进浙江日报社工作。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他历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美术报》总编辑、社长,《文化交流》杂志总编辑,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浙江省科普艺术协会理事长,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先后出版的有小说《海的女儿》,散文、书画集《六艺集》《天堂游踪》《吟天画地》《笑在天堂》《傅通先俞柏鸿翁婿书画集》和《天堂探花》等。   Senior Journalist Celebrates 80th Birthday
  By Hu Pengcheng
  The year 2020 sees the 80th birthday of Fu Tongxian, a retired journalist who started his reporting and writing career 55 years ago. On July 15, 2020, six institutions, where he worked for years, held a seminar on his works and exhibited some of his artworks.
  Fu wanted to be a journalist while he was in middle school. In 1959, he matriculated as a major of philosophy into Jiangxi University, though his preference has been journalism. He graduated in 1963 as an all-A student and came to Hangzhou. He first taught a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During this period some stories he wrote got published in Zhejiang Daily, which paved way to his transfer to the press. On May 20, 1965, he and his wife Zhou Rongxin moved into a dorm of Zhejiang Daily and he became a journalist. Coincidentall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relocated to Jinhua in central Zhejiang and vacated the compound where Fu Tongxian had worked as a teacher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he came to Hangzhou. The compound became the headquarters of Zhejiang Daily.
  He grew up fast as a journalist under the watch of experienced super journalists such as Yu Guanxi, Li Dexin and Wu Yaomin. And gradually he began to try his hand at writing long essays. Yu Guanxi, director of Zhejiang Daily and his next door neighbor, became Fu’s mentor in writing essays. The senior was impressed by an essay Fu wrote about the botanic garden in Hangzhou. Yu encouraged the young essayist to write more. Eventually Fu wrote 32 essays about Hangzhou and put them into a book. Yu Guanxi wrote a foreword for the book. The foreword was reprinted in People’s Daily. Yu said in the foreword that the all the plac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terests written out in the book were familiar to him, but they looked new and fascinating in an unexpected way in the portrayals of Fu Tongxian.
  Fu Tongxian is an all-round journalist and artist. He writes poems and essays, he is a calligrapher, painter and photographer. Fu says that he learned them all through his career. In early 1993, he helped setting up , a weekly paper published jointly by Zhejiang Daily and China Academy of Art. Fu became the first editor-in-chief of the weekly and later its CEO. In order to be a qualified editor-in-chief, Fu embarked upon a study course. He learned to be a calligrapher and painter in the traditional style. The acquired skills make him a versatile man of letters. His collections of essays are prize winners. He adds inscriptions in a poetic style to his paintings.   In 2000, he retired from Zhejiang Daily and became the editor-in-chief of Cultural Dialogue, a Chinese-English monthly distributed internationally.
  Professional artists and calligraphers speak highly of Fu’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even though he never received systematic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art schools. Indeed, there are artists who write brilliantly such as Han Meilin, Huang Yongyu and Feng Jicai. Unlike most amateur artists who wisely restrict themselves to a pursuit of a style that does not require strict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that highlights a free-wheeling spirit, Fu pursues perfection relentlessly. He dislikes amateurism. Over years, he has learned and painted like an artist with profound training. The style, sentiments, form, structure, brushstroke and ink, color, and ethos of his paintings are highly commendable. One can see elements of Wu Changsuo and Qi Baishi in Fu’s flower-bird paintings. With over 50 years of practices in calligraphy, Fu writes some calligraphic scripts like a professional.
  To Fu, writing and painting are not just hobbies. These pursuits are kind of cultivation of himself and he has kept putting philosophy, sunlight, confidence, poetry, beauty, art into his life.
其他文献
东方的西湖 大巴飛瀑
期刊
夏日的舟山定海公园,凉风习习,景色怡人。公园位于海上历史文化名城舟山的老城区中心地带,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时,总有人来这里散步、休憩、参观。最近,公园整修一新,更是别有风韵。  在公园的一角,有一座象征中日友谊的黑色大理石碑,上面用中日两国文字镌刻着发生在260多年前的一段感人的故事。碑文中用中文写道:  一七五二年(清朝乾隆十七年)冬,由日本国气仙沼市出航的商船“春日丸”,在海上遇暴风漂泊中国舟山
期刊
《20世纪中国戏剧史》英文版的海外合作出版机构是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该集团有着强大的全球市场销售和推广能力,旗下学术分社罗德里奇(Routledge)在国际市场更是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及学术影响力。  一  中国戏曲学院傅谨教授花了20年功夫完成的专著《20世纪中国戏剧史》于201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经见面,在中国戏剧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这部皇皇120万字的巨著,将20世纪中国戏
期刊
王涤,穿黑色T恤、深蓝色牛仔裤,戴银框眼镜,身形清瘦。眼前的中年男人,既不朋克,也不商人。他正对着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乐队的黑白照片,全部拍摄于2019年8月在酒球会举办的朋克音乐节。两天演出期间,乐手和乐迷在这里喝光了800升啤酒。  在杭州万塘路,酒球会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2006年,北漂青年王涤回到故乡杭州。4年之后,他在一间废弃的电视机厂厂房中开出了这家live house,为独立音乐人提
期刊
《拾海》《畫中行》
期刊
1909年11月15日,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慈禧在离开这个世界一年之后被葬入定东陵地宫。  2020年8月7日下午,中国丝绸博物馆(简称国丝)修复展示馆二楼开了一个新展:《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  受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清东陵所藏20件丝织品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  这个展览展出的丝织品不多,一共16件,主要来源
期刊
Printmaking of Yu Qihui: Charm of Transformation  “蟬蜕今魅——俞启慧版画精粹展”2020年7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俞启慧先生1934年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是浙江现代版画典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家。其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宁波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欧
期刊
瓷器是中國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浙江又是瓷器的故乡,从夏商时期创烧原始瓷器,经历周至东汉初期的发展,在东汉中期前后创烧了成熟瓷器,并由此迎来了中国瓷器发展的又一波高峰,以致唐代之前的浙江制瓷史,几乎等同于中国的制瓷史;而后大量输出到海外市场,成为丝绸之路上最大宗商品。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Ceramic was one of greatest inventions of ancient
期刊
《一色入畫》
期刊
这是一本以平常心叩访和行走的诗集,字里行间真诚而不失浪漫,任由风吹雨打,却从来不会丧失对尘世的真爱。能坦诚遵循自己灵魂走势而书写的人,文字间必然呈现这种纯粹,更可由此而见其真性情。  在昆明的夜晚读《捕星录》,只觉得一片柔和把自己包裹。窗外,夜色恰好也那么柔和,天空幽静,无数星星明闪闪的,很应景。  与吴重生未曾谋面,亦不相识,但见字如面便是见字相识了。他应该很温和,很善良,有成熟男人的普世大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