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教学追问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做出判断的分支”教学为例,探讨追问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运用,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等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计算思维;追问式教学;做出判断的分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2-0026-03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沟通和交流的有效途径,而追问则是在预设问题上根据学生的回答而展开的再次提问。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一言堂”的现象,教学追问存在较大的不足,学生思维潜能受到抑制,而师生针对性的追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他们进行深度思考,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计算思维。
  ● 教学追问与计算思维的关系
  1.教学追问的内涵
  追问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的定义是“追根究底地问;追查”。笔者综合文献后认为,教学追问是在学生回答教师初次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多次提出与初次提问紧密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是一种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教学方法。
  2.計算思维的内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3.教学追问与计算思维的关系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认知过程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笔者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将教学追问涉及的计算思维分为低层次计算思维和高层次计算思维。
  (1)培养低层次计算思维水平的追问
  了解、认识、选择等属于低层次的认知,主要是引导学生完成对事实性知识的再认识等简单的任务,属于低计算思维水平的问题。为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还可以针对任务,通过播放视频、案例介绍等,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了解”“认识”和“识别”问题的主要特征,绘制完成任务的流程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展高层次计算思维水平的追问
  获取、组织、分析、设计、迁移等属于高计算思维水平的认知,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更全面、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后做出回答。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获取、组织、分析各种数据,把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迁移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相关问题中。
  ● 教学追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必修1中的“做出判断的分支”一节为例,分析以发展学生计算思维为着眼点的追问式教学过程。
  1.第一个教学片段:创新情境,初步发展计算思维
  师:(播放视频1)生活中,人们常喜欢在家、学校、单位等场所摆放绿植、花卉。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多时候无法按时给植物浇水,植物会因缺水而枯萎死亡。你家里的绿植有没有出现枯萎或者死亡的情况?
  生1:出现过,新家的绿植2个月左右就枯死了。
  师:那你家里的绿植是怎样浇水的?
  生1:没有规律,不定时浇水。
  师:不定时的浇水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他同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
  生2:可以每周浇一次水。
  师:浇水的量怎么控制?
  生2:依靠人工经验。
  师:很多人平常比较忙,可能会遗忘,有没有更科学的浇水方式?
  生3:可以购买浇水器代替人工浇水,这样就不会忘记浇水了。
  师:这个想法很好,你知道浇水器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吗?
  生4:利用定时控制器,定时定量浇水。
  师:那么浇水器是如何实现定时定量浇水的呢?能否通过流程图展示?
  生5:通过程序设定浇灌间隔、浇水时长,实现绿植定时、定量浇水(展示流程图)。
  师:请大家想一想,如何通过Python程序模拟实现自动浇水?
  生6:可以使用输入输出input、print函数,模拟实现输入环境温度、输入土壤湿度、输出浇灌间隔和输出浇水时长的程序。
  在教学片段一中,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自动浇水的原理和算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选择绿植浇水项目,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发现技术的应用效应,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自动浇水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通过追问浇水器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引导学生分析、绘制定时浇灌及浇水时长的流程图,理解顺序语句的基本思想。通过再次追问模拟自动浇水的编程,让学生选择、分析并描述输入输出函数和赋值语句在自动浇水中的使用,初步培养计算思维,激发学生开展项目探究的兴趣。
  2.第二个教学片段:运用算法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计算思维
  师:(播放视频2)生活中,许多植物的生长存在土质疏松和环境潮湿的问题,常出现烂根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1:可能是环境潮湿或者植物浇水过量。
  师:怎么判断植物是否要浇水?
  生2:可以测量植物的土壤湿度。
  师:很好,在明确了浇水的条件后,请大家谈谈浇水器的功能设计方案。
  生3:可以首先通过传感器测量土壤的湿度,然后根据绿植特点,明确绿植浇水的土壤湿度阈值。
  师:视频1中的浇水器是自动定时浇水功能,有没有更智能化的方案呢?
  生4:可以通过程序控制浇水的频率和浇水量。
  师:非常好!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智能化,浇水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执行处理,可以使用if分支语句实现。请大家参考课本的分支结构格式,说说具体的智能控制程序算法。   生5:根据土壤湿度判断水泵是否要打开,再通过浇水的时间控制浇水量。
  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内容涉及自然语言及編写程序实现设计方案,这对初学编程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首先通过提问绿植出现烂根的原因,让学生思考绿植浇水的条件,然后进一步追问智能浇水器的功能,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浇水器的功能方案,抽象出分支语句的条件。教师再通过追问具体的智能控制程序算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分支语句的使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层层递进地追问,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和计算思维。
  3.第三个教学片段:总结提炼,提升计算思维品质
  师:我们通过自动浇水和智能浇水两个阶段任务,分析了智能自动浇水的基本原理。请大家总结对比两个任务涉及的基本算法。
  生1:自动浇水主要使用的是顺序结构,而智能浇水是通过分支结构的使用做出判断。
  师: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2:顺序结构依次执行每一条代码,分支结构是根据条件进行判断。
  师:(梳理提升)顺序结构中程序从头到尾依次执行,不跳过任何代码。分支结构也称选择结构,有选择性地执行代码,可以跳过没用的代码,只执行有用的代码。
  师:(拓展追问)在讨论中,有同学反映如果只根据当前的土壤湿度进行定量浇水还不够智能,还能再优化浇水器吗?
  生3:可以根据温度与湿度的不断变化,使用循环语句不断重复获取温度与湿度,达到更智能地实现自动浇水效果。
  师:非常好!我们可以依据温湿度的综合条件,通过分支结构综合判断和处理。
  教学片段三中,教师通过提问智能自动浇水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梳理、认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使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任务对比,让学生组织、分析、描述、区分“自动”与“智能”的差异,形成运用分支语句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通过追问,逐步引导学生步入思维认知的“深水区”,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数据与计算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理解知识应用原理及意义,自觉尝试使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追问的总结思考
  1.强化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加强对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分析和理解,重视有关提问、追问等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用理论指导实践,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2.创设真实教学情境,精心预设课堂问题
  课堂中的追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精心预设有启发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师生对话中升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
  3.把握追问时机,发展学生计算思维
  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运用提示、补充、纠正等形式的追问,搭建思维跳板,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以便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4.做好综合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在追问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组织回答时间,在学生回答不出或者不完善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引导,方便学生梳理、总结,形成较高层次的计算思维。教师对待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回应,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做好综合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
  随着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深入使用,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成为信息技术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而教学追问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实施路径,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制与教学素养,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升华的过程,延展了学生计算思维的广度、深度与强度,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知识,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程序编写与运用的方法,真正体会学科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经济成本的管理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建筑企业开展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多方面的影响,严重者还会导致出现其他问题。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与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济成本,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经济成本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很多专业内容,因此需要企业制定一套严格的经济成本管理制度,本着科学严谨同时经济高效的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企业既有机会,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各种风险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如何管理财务风险,使企业财务风险降至低水平是每个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如今大多数外贸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完善
儿童编程教育在其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几经起伏,但真正流行是因为人工智能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更是搭上了计算思维这一概念的快车,大量的证据证明,编程教学是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增长的最有效方式。当然,关于儿童编程教育的争议也持续不断,尤其是编程教育的低龄化带来的儿童技术异化的问题。但无论你是否相信,未来时代必定是人类与机器共存的时代。知己知彼才能让机器更好地赋能人类的学习、生活。“彼”重要的不是冰冷的人工物的
期刊
最近读到一本名叫《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书,刷新了我的一片认知空白。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申克·阿伦斯,书中所讲的卡片笔记法却是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创造并实践的。卢曼借助自己独特的卡片盒式笔记所积累的思考,一生出版了58本书。据说卢曼在一次回答调查时总结说:“项目:社会学理论。期限:30年。成本:零。”  限于篇幅,卢曼的笔记方法此处不赘述,仅说几点自己的感触:其一,卢曼的笔记系统地看,是由笔记+盒子构成。
期刊
一般情况下,在买书看书时,我不太在意封底腰封上的名人推荐,不过在翻到美国作家艾尔菲·科恩写的《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时,却直接被封底的推荐语击中,其中“没有人比科恩更善于向现状发起挑战并且大声宣告皇帝实际没有穿衣服”这句话尤令人“过瘾”,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书扫进了自己的购物车。  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书并非特别必需,毕竟为师30多年,我也没正儿八经布置过几回家庭作业,但此时此刻,是否必需已不是最重要的
期刊
为培养学生适应终身發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本轮课程改革提倡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从而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跨学科”教学内容设计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利用校本课程灵活多样性的特点,不拘泥系统知识的束缚,根据学生特点和育人目标,选择综合性项目进行跨学科课程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跨学科方式解决问题
期刊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指出,课程实施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使用多元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和情境。教师应当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潜在误解可能是什么,从而决定“教什么”;思考儿童与成人学习特征的差异,决定“如何教”。下面,笔者以《生活中的算法》一课为例,尝试从儿童的立场挖掘教学目标,以结果为导向展开教学,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案例解析 
期刊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网络色情、网络侵权、社交媒体成瘾等。这些问题的共同之处在于,对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误用、滥用或错用,给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数字世界这一虚拟空间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危害。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急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安全地使用信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少儿的认知特点进行编程教学策略探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少儿编程“六步”教学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科学化推理以及高效处理实际问题。  关键词:少儿编程;“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2-0040-03  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
王冬冬是邯郸市复兴区先锋学校小学的英语教师,是复兴区微课程教学法任红燕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成员,《微课程教学法与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以下简称《探索》)一文为她初次实验微课程教学法之后所撰。  王冬冬的实验与《新体系》何干?《新体系》全称《新体系:微课程教学法》,是笔者所著的系统的翻转课堂本土创新的新作,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21年列入《教师暑假生活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