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浪漫主义到神秘主义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斯克里亚宾因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鲜明而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在西方音乐史上独树一帜。本文从个人经历、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与创作成因,从而揭开作曲家创作风格渐变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浪漫主义 神秘主义 音乐风格 创作成因
  斯克里亚宾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生于1872年,病故于1915年,虽然只活了短短的43年,却为世人留下了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并因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鲜明而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奠定了其在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音乐既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又在和声、织体、音乐构思方面富有创新。如果说创作早期是对肖邦风格的模仿,那么到创作中晚期则是受“神秘主义”宗教观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我们很难把斯克里亚宾归入浪漫派或者现代派,纵观其整个创作生涯,作品风格如此戏剧性的变化让人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特别是晚期“神秘风格”的形成更让人难以捉摸。本文从个人经历、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斯克里亚宾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与创作成因,从而揭开其创作风格渐变的神秘面纱。
  一、早期(1888-1900年)
  早期的斯克里亚宾是一位处世不深的天才作曲家、钢琴家,加上年少时对肖邦作品的痴迷,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篇幅短小,风格属于浪漫派音乐的延续,由于在学院生涯中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影响,传统的和声手法仍为他写作的构架,构成和弦的原则仍然是三度叠置的手法。
  抒情性、律动以及力量是斯克里亚宾早期音乐三个显著的特点。和许多其他19世纪作曲家的作品一样,缓慢的速度以及较弱的音量是斯克里亚宾早期抒情小品最大的特点,而这种抒情性在中期转变成了渴望和期盼,到晚期又转变为某种不安的情绪。斯克里亚宾常常用加速的手法来展现旋律的律动性,特别是在乐句或某一动机的末尾,这种加速代表着他内心情感的冲动。他常常将若干个简明扼要的短小动机堆积在一起,从而产生强大的力量。
  虽然斯克里亚宾在晚期才确立“神秘和弦”的最终使用,但是创作内容中的哲理性主题和宗教观念却是从少年时代开始慢慢积累的,并与儿时的经历有关。斯克里亚宾很小就失去了双亲,在祖母和姑妈的溺爱与娇惯下长大,这种与世隔绝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内向的性格,整个人变得压抑、倔强。斯克里亚宾的家族是虔诚的东正教徒,他自幼就接受到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并一直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种种因素使他内心深处滋长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倾向。通过探索新的音乐表现手法,来寻找个性化的创作道路。例如在作品里出现了大量的变和弦,以及积极探索用四度叠置的手法重新排列和弦。
  二、中期(1900-1905)
  中期是斯克里亚宾的创作高产期。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的五年间,繁重的钢琴教学时斯克里亚宾感到力不从心,为了使自己不受外界干扰他辞去工作开始专心练琴和搞创作。第二号、第三号交响曲,以及大量钢琴独奏曲均出自这个时期。
  中期也是斯克里亚宾的创作成熟期。他开始走出浪漫派音乐家的影响,作品在内容形式上更加复杂,在创作理念上更加深刻,凸显张扬的个性,甚至体现出极端的个人意识。与早期不同的是,他的音乐在这个时期反倒流露出俄罗斯特有的悠长宽广的气息。
  31岁的他延续了自己对哲学的热爱,开始阅读更多的哲学类著作,并对古希腊神话颇感兴趣。他加入了朋友创建的“莫斯科哲学学会”,试图探究世界末日后的来生。同时,斯克里亚宾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的浸染,他的思想里还带有极端的自我中心意志,有着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
  19世纪末的俄罗斯流行“神秘主义”和“神智学”,当斯克里亚宾接触到这个圈子里的朋友后,逐渐对神秘主义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过与“通神论”者的广泛交往,受到这些有着激进思想的哲学家、文学家、美术家和为数不多的音乐家的影响,他的创作从“神秘主义”出发,体验着神圣的宗教情感、幻想着与他心中的上帝合一。
  三、晚期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思想的成熟,斯克里亚宾的作品在晚期越来越展现出特立独行的气质,与他早期和中期的创作相比,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神秘和弦”的最终确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体系。
  在晚期,斯克里亚宾的“神秘主义”观念日益加深并且越来越成为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直至包容他全部思想,成为创作的精神根源,他用音乐来追求自由、狂喜的境界。此外,受到“象征主义”文学与“印象派”美术的影响,斯克里亚宾常常在音乐中使用非音乐的手段,例如在《普罗米修斯》中使用了“色彩键盘”,通过把色彩和声音结合在一起达到精神与自然的结合。
  晚期的斯克里亚宾已经摆脱传统的束缚,显露出现代音乐的创作倾向。在旋律上,主题越来越短小,浓缩地体现了乐思和风格;对音阶的选择多种多样,除了大小调体系,还大量使用“八音音阶”、”全音音阶”和“斯克里亚宾音阶”;在和声运用上大胆创新,将主和弦、属和弦变得复杂化,并确立了四度叠置的“神秘和弦”;扩展了传统的调式调性,在某些作品的记谱上抹去调号;他没有放弃对节拍的使用,在保持节奏均匀同时打破传统的平稳性,造成紧张的气氛。这些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使晚期音乐有着极为浓郁的神秘性和朦胧性。
  从早期的热情、浪漫到中期的个性、成熟,直至晚期的神秘、复杂,纵观其整个创作生涯,作品风格如此戏剧性的变化让人很难想象这些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但正是这个谜一样的“神秘主义”作曲家用自己的努力为人类留下大量独具魅力的精神财富,确立了自己在音乐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继承者、早期现代音乐的开创者。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斯克里亚宾的音乐轨迹研究——从浪漫主义到神秘主义》,项目编号:2014-QN-474。
  参考文献: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2]黄晓和.苏联音乐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3]钱亦平.斯克里亚宾的钢琴练习曲[J].音乐爱好者,2002,(01).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在连城县,地方艺术品种繁多,有童谣、提线木偶戏、山歌、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等。其中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连城县)、闽西汉剧(连城县)已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学生对家乡的音
期刊
你像春神
期刊
摘要: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当前高中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需求。同时,随着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开始渐渐丰富,这让教学质量、有效性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自主学习,这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突出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变成主动。因此,本文是在课改背景下,对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方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音乐鉴
期刊
摘要:混声无伴奏合唱《天琴女》是广西艺术学院吴远雄教授的新作,此作品于“2014中国——东盟音乐周”专场音乐会上进行首演。《天琴女》是一部具有浓郁壮族音乐风格的混声无伴奏合唱作品,优美而别具壮族风味的旋律、悠扬的曲调、简单清晰的结构以及细腻的创作手法描绘了作曲家对壮族天琴女的印象,传达了作曲家对壮族天琴女绝佳的琴艺和歌艺的由衷赞美之情。本文将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内容、音乐风格、演唱处理等方面
期刊
2014年12月9日,在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青年二胡演奏家张晔再次成功举办了她的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本场音乐会是张晔的硕士毕业音乐会,同时也是她对三年研究生阶段研习的一个汇报和总结。  张晔从小受父亲启蒙学习二胡,八岁正式跟随二胡演奏家杨忠才先生系统学习二胡演奏,并数次在山西省多项重要二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本科,师从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
期刊
2015年1月1日晚20:00点,在广州大剧院举办了一场 “爱,永恒的爱”刘喜梅独唱音乐会。音乐会是由星海音乐学院青年声乐表演艺术家、声乐博士、音乐学者、音乐教育系声乐副教授刘喜梅在新年第一天献给大家的一份贺礼。大剧院多功能厅的舞台上没有璀璨的灯光和漂亮的鲜花,也没有交响乐队和扩音设备,一架三角钢琴伫立舞台中央,舞台虽然看起来有些许单调,但更体现出了刘教授的实力和信心。  近些年多次有幸欣赏了刘喜
期刊
摘要:本文从爵士乐的和声特征出发,着重研究其替代和弦,通过对“属七和弦替代”的分析,展现其在构建爵士乐个性化艺术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爵士乐 替代和弦 属七和弦  爵士乐的基础和弦连接比较简单,其根音关系多以下行五度为主,体现为II-V-I和弦连接,或以下行五度和下行三度为主,体现为I-VI-II-V-I和弦连接。因其和弦纵向结构以七和弦为主,多见九、十一、十三等延伸音和弦,每个和弦加之
期刊
摘要:动画片发展的初期,我们就只是注重画面,忽视了对音乐的关注,在观众的眼里,音乐应该和动画片的画面一起出现在我们的影片中,而并非仅仅是辅助作用。影片中的音乐还能够刻画角色形象、推动故事情节,使角色更加鲜明。影片中的音乐还能够突出动画影片的情感、戏剧性、渲染气氛等。一部影片中音乐的搭配,也要配合影片的题材内容、角色性格、整体风格等。这样才能使整部动画影片更具有表现力,更能吸人眼球。  关键词:音乐
期刊
摘要:浪漫曲是俄罗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称之为"романс",来源于西班牙语"romance",在19世纪初,俄罗斯将其定位为:一种有乐器伴奏(一般是指钢琴),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的形式。《巴奇萨拉的喷泉》就是由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创作出的一首诗作改编而成的典型的俄罗斯浪漫曲,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对俄国浪漫曲的学习方法与特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借鉴和了解。 
期刊
摘要:声乐在艺术学科门类中占有重要一环,在大学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声乐作品风格,将自己的情感与体悟融入进作品,如此方可深刻理解及进行二次创作。本文立足于此种教学需求,探讨大学声乐教学中有关作品风格和意境赏析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艺术实践中所应具备的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独特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促进其在学习中激荡情感,在感悟中洗涤灵魂,在歌声中陶冶心灵。  关键词:声乐教学 作品风格 意境赏析 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