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00例,均接受肝爽颗粒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用肝爽颗粒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肝纤维化进程,同时有效提升肝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爽颗粒;血清肝纤维化检测;肝功能
肝纤维化是患者慢性肝炎坏死、炎症长时间存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如何缓解并扭转肝纤维化、避免肝硬化是各种治疗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肝爽颗粒是肝纤维化常见治疗药物,在医院慢性乙肝治疗中长期应用的效果理想。本研究拟对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00例,男270例,女130例,年龄24~76岁,平均(53.2±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存在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健康内容、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用药知识储备,增强用药依从性,随后给予肝爽颗粒(国药准字Z20027671)治療,3 g/次,3次/d,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蛋白(IV-C)、层粘连蛋白(LN)、前胶原蛋白Ⅲ(PC-Ⅲ)。(2)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HA水平为(192.2±55.3) ng/ml,治疗后为(103.6±32.2) ng/ml(t=27.691,P=0.001);治疗前IV-C水平为(173.4±33.2) μg/L,治疗后为(88.2±20.9) μg/L(t=43.435,P=0.001);治疗前LN水平为(140.3±50.7) ng/ml,治疗后为(91.9±32.6) ng/ml(t=16.059,P=0.001);治疗前PC-Ⅲ水平为(207.8±44.2) μg/L,治疗后为(187.3±31.9) μg/L(t=7.522,P=0.001)。治疗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GGT水平为(75.22±18.34) U/L,治疗后为(30.12±10.11) U/L(t=43.071,P=0.001);治疗前AST水平为(55.56±14.77) U/L,治疗后为(36.13±9.25) U/L(t=15.068,P=0.001);治疗前ALT水平为(49.26±18.77) U/L,治疗后为(17.12±8.12) U/L(t=31.431,P=0.001)。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也是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必要的病变过程,在肝硬化治疗中抗纤维化治疗必不可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延缓甚至可能逆转肝纤维化进程,达到保护干细胞再生、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作用[1]。近年来,临床常采用抗病毒治疗来阻止患者肝硬化的进展,但是副作用较多,临床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
在中医理论中,乙肝疾病为血瘀、脾虚、湿热等所致,亦不能靠单味药物进行治疗。随着中医学发展,中医复方药物广泛应用。肝爽颗粒是近年来大量使用的药物,由丹参、当归、鳖甲、党参等13味中药组成,药物规范使用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祛湿补脾、疏肝健脾的作用[3]。本研究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用肝爽颗粒治疗后,患者的肝纤维化明显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P<0.05)。综上所述,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用肝爽颗粒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肝纤维化进程,同时有效提升肝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李贞芳.中西医联合治疗1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2(5):159-160.
[2]董晋瑛.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2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01):82-84.
[3]陈琳.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和药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3):82-83.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爽颗粒;血清肝纤维化检测;肝功能
肝纤维化是患者慢性肝炎坏死、炎症长时间存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如何缓解并扭转肝纤维化、避免肝硬化是各种治疗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肝爽颗粒是肝纤维化常见治疗药物,在医院慢性乙肝治疗中长期应用的效果理想。本研究拟对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400例,男270例,女130例,年龄24~76岁,平均(53.2±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知悉并同意本次研究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存在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健康内容、药物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用药知识储备,增强用药依从性,随后给予肝爽颗粒(国药准字Z20027671)治療,3 g/次,3次/d,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蛋白(IV-C)、层粘连蛋白(LN)、前胶原蛋白Ⅲ(PC-Ⅲ)。(2)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HA水平为(192.2±55.3) ng/ml,治疗后为(103.6±32.2) ng/ml(t=27.691,P=0.001);治疗前IV-C水平为(173.4±33.2) μg/L,治疗后为(88.2±20.9) μg/L(t=43.435,P=0.001);治疗前LN水平为(140.3±50.7) ng/ml,治疗后为(91.9±32.6) ng/ml(t=16.059,P=0.001);治疗前PC-Ⅲ水平为(207.8±44.2) μg/L,治疗后为(187.3±31.9) μg/L(t=7.522,P=0.001)。治疗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GGT水平为(75.22±18.34) U/L,治疗后为(30.12±10.11) U/L(t=43.071,P=0.001);治疗前AST水平为(55.56±14.77) U/L,治疗后为(36.13±9.25) U/L(t=15.068,P=0.001);治疗前ALT水平为(49.26±18.77) U/L,治疗后为(17.12±8.12) U/L(t=31.431,P=0.001)。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也是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必要的病变过程,在肝硬化治疗中抗纤维化治疗必不可少,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延缓甚至可能逆转肝纤维化进程,达到保护干细胞再生、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作用[1]。近年来,临床常采用抗病毒治疗来阻止患者肝硬化的进展,但是副作用较多,临床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
在中医理论中,乙肝疾病为血瘀、脾虚、湿热等所致,亦不能靠单味药物进行治疗。随着中医学发展,中医复方药物广泛应用。肝爽颗粒是近年来大量使用的药物,由丹参、当归、鳖甲、党参等13味中药组成,药物规范使用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祛湿补脾、疏肝健脾的作用[3]。本研究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用肝爽颗粒治疗后,患者的肝纤维化明显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P<0.05)。综上所述,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采用肝爽颗粒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肝纤维化进程,同时有效提升肝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李贞芳.中西医联合治疗1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2(5):159-160.
[2]董晋瑛.恩替卡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2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01):82-84.
[3]陈琳.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和药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