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音符的舞蹈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十二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意见,其中之一就是要通过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升教学水平,并具体要求各高校要在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让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逐渐达到15%以上。
  人的音乐才能包括音乐听觉和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感觉总是建立在起码的音乐听觉之上的。因此,提高音乐素质应从音乐听觉的培养开始。人们普遍认为: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所以,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就是培养对这四个要素的听的知觉能力。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 传统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在专业院校的音乐课里,传统的黑板和钢琴一直是和声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由于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基础薄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因而几近于“纸上谈兵”;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学生因看不见其乐谱形式,故而又等于“空弹”。
  为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引进了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主要采用美国Passport Designs公司开发的Encore制谱软件(Version 4.2.1)、英国Software Partners公司的Tonica和声教学软件(Version 5.0)和美国Jo Brodtkord公司与挪威MusicatorA /S公司联合开发的Musicator Win 3.0 (MW3)音序软件(中音公司全权代理国内发行),综合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殊功能,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化的多媒体和声教学,主要做法如下。
  1.利用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
  Encore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例如,对某种具体的和弦连接,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位置、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和声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己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和弦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审美判断。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判断的自信心。
  2.利用MW3的乐谱编辑功能进行习作示范与作业讲评
  MW3的乐谱编辑功能是非常出色的。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以及在课堂上进行习作示范时,利用该功能常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例如,对和弦连接中最常出现的平行、反向及隐伏五八度等不良声部进行,可以利用乐谱编辑中的拷贝(Copy)功能,将包含上述错误的和弦连接片段拷贝到下方相邻音轨的同一节拍位置,并在新音轨上利用编辑功能将多余声部删除,只留下两个构成平行进行的声部,学生视、听后就会对问题一目了然,无须再作过多的说明。
  在做习作示范时,教师可将同一条习题拷贝到同一节拍位置上的不同音轨中,通过启发讲解,让学生对同一习题做出多种不同的和声配置。然后,利用MW3的单轨放音功能,把通过课堂讨论所得到的各种和声配置方案分别放音让学生倾听,视听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及和声思维能力,并培养其高雅的和声审美趣味。
  3.利用Tonica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声风格并帮助进行和声改题
  Tonica是一款专门用来学习四部和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其他软件相比,虽然Tonica的界面设计不太友好,但对于和声教学来说,Tonica专有的练习功能仍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为旋律(或为低音)配和声的例题或学生课后做过的书面习题,利用Tonica的自动配和声功能,选择不同的和声风格另做几次不同的和声配置,让学生体会不同和声风格之间的技术差异。另外,可以将学生的和声习作以MIDI文件的格式导入Tonica,利用它进行和声作业的技术性改题。在目前许多院校的和声学教学采取大班上课的特殊情况下,采用Tonica帮助进行和声改题无疑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和声教学方法。
  4.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进行键盘和声弹奏指导
  键盘和声弹奏是高师和声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眼看和弦标记、心想连接规则、手弹四部和声,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弹奏时往往顾此失彼,弹错了音而自己却不知道。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在学生弹奏之前按下录音键,弹奏与录音就会同步完成,并即时生成乐谱,这样,转眼即逝的键盘和声弹奏转换成了具体存在的五线谱形式。以学生现场弹奏即时生成的乐谱为依据对其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问题。
  ● 视听练耳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视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两大中心教学内容之一,其重要性对于专业音乐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高师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专业起点较低、视唱练耳课时偏少且学习年限又短,故长期以来练耳教学多在较低层次上徘徊不前。特别是近年来因招生人数盲目扩大导致数十人的大班上课,更使得这一问题愈加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高师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有很多音乐教育专业人士,针对音乐教育中多媒体的运用发表了许多论文,大部分都谈到了把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还介绍了各种已经开发使用的成熟软件,如澳大利亚RISING公司以其优秀的Arlauai进入视唱练耳软件领域,据悉中音公司已完成该软件的汉化工作,这无疑对其推广和应用有很大帮助。另外还有练耳大师等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也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硬件支持,是目前获取各方面信息和知识的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从音乐教育这个领域来看,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音乐动态、音乐作品,还可以欣赏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同样,利用网络我们也可以了解最新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理念,并把这些新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比如,在对音乐之魂——节奏的训练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因为节奏训练除了要做到绝对准确以外还需要了解乐曲的不同风格,如果还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很难达到了解乐曲风格的教学目的,也会使整堂课显得单调乏味,计算机音乐系统中的“鼓机”功能不仅使音色逼真,表现力极强,而且包括了几乎所有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选择和编辑,即时播放,以这种方式代替传统的挥拍训练,既可以调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作为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系统以其特有的形象直观性和应用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音乐学习体验,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系统的推广应用必将使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在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学习者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音乐学习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而这所有的一切,对于深化高师音乐系科的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难以估量的历史作用。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本文以小学语文《曹冲称象》为例,采用FEG未来课堂进行了教学实践,有效达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突破了教学难点(理解并复述曹冲称象的過程)。  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FEG未来课堂出示大象与小狗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谁轻谁重,进而引发思考:大象到底有多重?怎么才能称出大象
大约只有极少数批评家信奉马拉美的这句话:“诗不是用思想而是用词句写成的。”但当作家经过了苦思冥想面对空洞的电脑屏幕,思想和词句的战争不可避免。批评家对故事生成的叙事话语也会有莫名的兴奋点,但也许只有作家成为叙事者游走于文本之间的时候,我何以为“我”,这样的疑问才会构成某种意义上的类生理反应。虽然有这种纠结,作家又不得不面对康拉德所述的那个目的论困境:“我的任务是使你观看。”在谈论思想铸就的作品已经
题记:我看见有人在谛听远处无名的足音,我听见他们说,新的时间该开始了。一  2008年1月4日,旧版的“虾米音乐”网上,网友“船长”在汪峰专辑《怒放的生命》下面留了一个极简短的评论,标题叫“听到”,就一句话,我至今记得:“大学时,隔壁的女孩一直在那吼一句:我想要怒放的生命。”①站在这二十三个字之间的,是一个被“听到”的当代青年的形象,其中,又有着某种幽微的视觉效果——要是把“在那吼一句”换成“在吼
摘要:作者通过对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教师比较认可网络学习,但是教师的网络学习目的多是出于个人兴趣,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契合度不够。为了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建议在网络学习中加强专业发展意识,通过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参与网络教研、践行新型教学模式等实践,助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
他出生在湖北农村,是喝着碎米糊糊长大的。母亲对他说:“如果你长大了能够当老师,就天天有白米饭吃了。”为了吃饱饭,年幼的他早早就立下志向:我长大了要教书。后来,他考进了一所大学。到第二个学期,他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回家养殖美国青蛙。那时的他并没有放弃走出去的信念,决定通过努力挣钱再去学习。果然,一年下来,养殖让他终于掘到了闯天下的第一桶金。那时,美国影片《阿甘正传》在国内热映。看完电影,他激动得一宿
落满西风的古道,踽踽独行着一位诗人。忽然,他驻足不前,一处风景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风景可能是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株草,也可能是一只动物,一个人或是一段情。诗人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诗。诗很快传遍了村野市井,妇孺皆知。从此,这处风景像是被人贴上了标签,名花有主。这处风景便成了诗人的风景。  比如,清明雨。清明雨自唐朝起,便归属了诗人杜牧,归属了他的《清明》诗。清明,首先是个节气,交节会变天,下
一    有意的等待,无意的错过。  那年我与家人去黄山度假,听说那里的云变幻无穷,神奇美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我甚是好奇,想不到云竟有如此大的魅力,便决定舍弃我最爱的懒觉,无论如何也要起个大早,一探究竟。  次日清晨,我满脸睡意地登山上路了,尽管毫不情愿,可耐不住好奇心的驱使。一路上,朦胧的山雾似幕布,若隐若现的山腰上碧水浅浅,清澈透明,我驻足聆听流水潺潺。痴醉于山水之间,也感受着大自然赋于
小国儿  我怕谁呀,啊,我怕谁呀!小国儿大腿拍得啪啪响,眼直勾勾地,你说说,我怕谁?大家哄地笑了。一般人都知道,小国儿灌上半斤老猫尿,就手舞足蹈,找不着北了。小国儿好酒,一天不喝,能把手指头嘬破了。老少爷们说,整个村后,一个人能把自己灌趴下的,除了小国儿这个驴屎蛋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小国儿大名叫李彦雷,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小,打小就被惯得没边儿。他爹外号赤脚大仙,行二,得了病,找个巫婆掐了掐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综合性课程,笔者认为其课程理念与STEM教育、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理念相契合,因而将STEM教育理念和翻转课堂模式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是其创新与发展的新机遇。下面,笔者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做个小开关”一课为例,探索STEM视域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  ● STEM视域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小学科学教学可行性  1.紧跟新课改步伐,符合课程培养目标  STE
在日月星辰、风云雨露和山水景色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朗的夜晚天挂银轮,遥对星空,翘首望月。望月,让人遥想千年往事,古今风流;让人感叹宇宙浩渺,自身卑微。更重要的是,膜拜着皎洁的明月,沐浴着似水清辉,心灵,似乎在瞬间变得纯净;灵魂,似乎在沐浴中重生。月华流进心田,滋润着干涸的灵魂,涤荡着满身秽气,驱除邪恶的心魔,浣洗着无知和愚昧。在这似水的月华下漫步,任谁,也会心灵宁静;任谁,也会柔情似水;任谁,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