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别”李咏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9日,李咏妻子哈文的一条微博向外界公告了李咏病逝。许久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李咏,没想到最终以这种方式与大家“道别”。
  今年刚满50岁的李咏,是青岛姑娘刘梦怡艺术之路上的明灯,是山东台编导眼中追求完美的主持人,是央视主持人张斌笔下“大众娱乐的代言”,亦是一代人共同的成长记忆。“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跟登黄山一样,登的时候你不觉得有云,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旁边有人提醒你回头看一下,云就在眼前。”李咏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人生。
  从青岛姑娘到央视主持:他们的相逢与初识
  “印象中最后一次在荧屏上看到李咏老师,是某一年的春晚。我以为他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只是暂别,终有一天他会再度拿起麦克风,就像他曾经陪伴过我们的那些年。可没想到,他的退场是因为疾病,这一次没有再会,而是永别。”
  谈起关于李咏老师的话题,阳光美丽的青岛姑娘刘梦怡很快陷入了伤感。在她儿时的记忆中,曾经有幸与李咏老师有过两面之缘。
  九岁那年的秋天,刘梦怡受邀去中央电视台参加《非常6+1》节目的录制。“去北京的火车上,我就无数次想象见面的情景,在电视上砸开金蛋成就梦想的李咏老师会不会要求非常严格?见面之后却发现他一点没有‘名嘴’的架子,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叔叔。”
  在李咏的鼓励和指导下,小姑娘克服了陌生和紧张心理,节目录制非常顺利。“对于我来说,他不仅是千万人眼中的著名主持人,更是艺术之路上的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小梦想。”
  三年后,在《向幸福出发》栏目的舞台上,刘梦怡和“李咏叔叔”再度遇见。“那一次处于我升学的关键时期。他鼓励我‘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出国留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九年过去,李咏曾经悉心指导过的青岛女孩如今已经成功地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中胜出,成为上海戏剧学院2018级导演系的大一新生。“我感激他的帮助,铭记他的指引,有一天我一定会像他说的那样走出去,看一看這个他所深切热爱的世界。他从未离开,愿他好梦安眠。”
  年届半百,李咏离开。青岛女孩刘梦怡的悼念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与此同时,很多圈内人也开始悼念,央视主持人张斌发表文章回忆了最初与李咏的相逢与初识,并怀念地写道,“李咏,时代的标识,快乐的象征,大众娱乐的代言。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这些同行同业的同龄人可以相信,我们的行业可以有梦想,可以成就众人。谢谢你!”
  以幽默形象示人的李咏曾透露自己是个提倡快乐的人,而他也一直身体力行爱工作爱生活爱家庭爱妻女。
  李咏的妻子哈文曾是201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总导演,也是李咏主持过的《非常6+1》《咏乐汇》的制片人,两人相识于1987年,当时两人同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学生,李咏对哈文一见钟情,1992年终成眷属,迈入婚姻殿堂。
  据知最开始两人意欲做丁克,但后来又改变了主意,在2002年迎来了女儿法图麦的出生。李咏不喜欢被人提到私生活,但自己多次公开谈起自己的女儿,还刻画了未来女婿的样子,希望他好好成长,承受自己的托付。那年的《中国新歌声》中,李咏站在台上,带着14岁女儿特制的手绢,手绢上绣着女儿8岁时的油画作品,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微微向前探身,他说这是他让女儿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方式。
  李咏曾经写文透露,“结婚十几年,我对婚姻的定义是‘像雾像雨又像花’。激情似火的日子当然已经走远,剩下的是一种亲情,一种相互的牵挂和寄托。我以为,这就是最深的爱了,深到无以形容。”在他的爱情字典里,“男人向心爱的女人认错是一种美德”。
  这一家三口,曾经在微博上也互动频繁、十分活跃。在哈文发文公布李咏病逝后,有心网友才知道,其实过去的这一年,哈文在微博上一直透露着对老公病情的担心。去年8月的时候,她就曾在微博上呼唤“癌症疫苗”,而从今年10月开始,她一直坚持在微博打卡“早”。
  曾经在《超级演说家》上,李咏在演讲《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中提到,“假如你的生命还只剩下一天,各位,你们会做什么?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有感谢。我要感谢能和你们再次相聚,我也要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我更要感谢现场的各位,还有电视机前所有的观众朋友,谢谢你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过去的这17个月,李咏减少了公开露脸,微博更新也寥寥,他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去年的11月23日,内容是感谢妻女及所有人,只是@了哈文和自己的女儿。或许,他真的想安安静静地走。
  “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
  “我是主持人李咏,下期节目再见!”曾经是观众再熟悉不过的一句台词。在大家的印象中,那个幽默机智、一头卷发的男人,妙语连珠,曾给大家带来过无数欢笑。回顾李咏的人生,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
  李咏是科班出身,198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离开成长了19年的新疆。大四下学期,在中央电视台对外部实习快结束时,央视招收播音员,面向各大对口的院校。名额只有一个,李咏拿下了。
  他进入中央电视台,从记者开始做到编导,再到解说、主持。到了1998年,李咏才开始主持综艺,第一次尝试是《欢聚一堂》;随后才有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央视二套益智游戏类节目《幸运52》。
  1998年播出的《幸运52》,李咏一直都清楚地记得开播的日子,11月22日。三个导演和一个主持就是全部的主创,他是其中之一。没有任何参考,他开始“我行我素”地发挥。30分钟的内容,他偏要使劲用27分钟说完,飞转的语速。对着镜头砸拳是观众记下的经典动作,他发现这种方式可以调控场内的氛围。他公开坦率地承认过,电话连线砸金蛋也有想增加自己戏份的缘故,更是在找一种新的互动方式,电视节目没有出现过的“CALL OUT”。
  很长一段时间,李咏都是央视的“异类”。那个时候,他是唯一敢染发的央视主持人,他穿着花衬衫、尖头皮鞋,和其他所有西装革履、一丝不苟的主持人都不一样,仅头发这一项,就有“一百多位领导发表过意见”。   也正是这样的风格,让他变得家喻户晓。2005年,有机构评估电视节目主持人身价,李咏首次登上榜首,身价被估达3亿,荣誉也接踵而至:年度最佳主持人和年度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2007年,他又获得“最具品牌价值主持人”奖。李咏也成了央视包容“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例证。
  从《幸运52》到《非常6+1》,他听闻有人形容,是从“嚎叫式”变为了带有人文关怀的风格。李咏形容,自己在前者中是国王,但穿着全身大花的衣服,扮“電视痞子”。而在后者里,他是小丑,却总是一身礼服出场,称选手为“主人公”。
  尔后,李咏先后主持了《梦想中国》《咏乐汇》,并且连续主持了2002年到2008年的春晚,以及2011年到2013年的春晚,他与水均益、白岩松等书写了中国电视史最为重要的章节之一。
  不过据知,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吐露过当年“知名”背后的艰辛,做综艺压力大,当红时他因压力过大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他曾是去台里医务室买安眠药最多的人,最严重的时候,每天能吞一板。
  2013年是李咏事业的一个重要分界点,那一年他从央视离职,除了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他还主持《中国好声音》跟华少拼“速度”,客串《欢乐喜剧人》与于谦搭档说相声,跟妻子哈文共同打造网综《偶像就该酱婶》,这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李咏。
  接受采访时,李咏曾经坦言,客观地讲,目前还是市场在选择他,他只是一个要为了家庭去工作的男人。从2014年到2016年,“想改换一下活法”的李咏连续三年主持了山东卫视的《中国面孔》。在节目中,大家仿佛又看到那个熟悉的李咏,随时跟观众互动,开场就耍嘴皮子。
  据这档节目的编导回忆,李咏对自己、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特别高,“经常录制到很晚,但他从来没有不耐烦”。有一次录声音,导演组都觉得没问题,但李咏觉得不完美,坚持再来一条。
  但私下里,李咏幽默又平易近人。曾经被问及主持《中国面孔》是不是因为脸长得比较有特点?李咏笑称,自己这张长脸虽然有些人看厌了,但却得到了北大色诊专家王鸿谟的肯定。王教授说他的三庭标致,下巴尤其特别,像朱元璋。
  山东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小新也曾接触过李咏两次。一次是在北京的摄影棚,当时《非常6+1》开播不久,“刚好,我在北京录另外一个节目,编导有重叠,就带着我们去看了《非常6+1》的现场录制,感觉李咏老师是现场非常有感染力的主持人,也很自我”。另一次就是李咏来山东卫视录制《中国面孔》,两人曾在一个桌上吃过饭,小新回忆:“台下的李咏老师有些黑瘦,吃饭显得不怎么有食欲,感觉没有之前录制现场看到的那么‘霸气’了。”
  2017年3月,李咏在山东参加活动时,接受媒体采访,照片中他骨瘦如柴、面容憔悴,很多网友表示很心疼,同时也冒出了质疑的声音,只不过李咏没有回应。
  去年,他最后一次亮相主持,是12月和谢楠、雅琴一同主持《2018爱奇艺尖叫之夜》,从时间上来推测,当时李咏应该已经和癌症对抗数月了,但他仍在坚持工作。
其他文献
10月20日,山东文学社服务基层作家创作培训班在济南市历下区举办,著名作家荆永鸣作了题为“小说的经验叙述”的演讲。荆永鸣,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写作大量关于北京的“外地人”系列小说,多次获全国大奖。  20年居京记  荆永鸣走在济南老城的泉畔,忆及遥远的过去,梳理数十年写作之路,想起1998年夏天,40岁的他背着一台电脑到了北京。  这是他19岁离开乡村之后,做的又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
期刊
本期半城湖刊发的两篇文章,《“扽倒驴”与草根》和《母亲包的素水饺》可以放在一起阅读——来自底层的生命力,如何蔓延至我们的精神世界。平凡的草根和素水饺,细微之处彰显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组成我们心灵深处温暖的一部分。  古往今来骚客文人留下了多少美誉它们的千古名句,而极少有羡慕野草特别是杂草的。我却独羡野草,更慕草根。  小时候记忆很深的,是在莱芜的漫山遍野、地头堰边、田间小路甚至砖缝石隙里生长着一
期刊
前几日,听闻法国人要为“法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產,网友纷纷替油条、辣条、包子、馒头和煎饼感到不服。  说“吃喝”,还是物质性的;称“饮食”,则有了文化的内核。中餐申遗第一步,是要把它们作为一种文化而加以重视和保护。  法餐自带庆祝的意义  如果法棍真的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会像小书生考到进士,像官女子晋升为贵妃,正式开启自己主场的剧情,名利双收,在现实与精神意义上完成质的飞跃。任何一
期刊
“家人团聚就是年”  手机屏保是全家福,中间是她,左边是爸爸,右边是妈妈,三个人笑得很灿烂,这是7年前离家时,央求爸妈照的全家福,没事时,王新总喜欢拿出来看一看就不想家了。  手机的备忘录上有一行字,让王新很是期待:“1月23日,G280,郑州东——济南西站,18:13到。”  想想,自己的爸妈很快就要来济南过年了,心底的高兴无法用语言表达,微信群里发条简短消息:“期盼爸妈来济南过年,高兴啊!” 
期刊
龚自珍有诗云:“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中国最早的侠客们,为文化史注入了奇异坦荡的气质。武侠史研究专家林遥,著有《中国武侠小说史话》,本文摘编自该书第一章,讲述中国早期游侠的故事,标题及内文有所改动。  “侠之不作,皆儒之为梗”  成书于战国晚期的《韩非子》,是现存最早有关侠的论述文献,这一时期侠的概念、形象以及精神特质已经确立。论者多把眼光投向春秋战国时
期刊
“杀年猪”,过大年。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猪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猪肉也是许多人没有忘记的老传统,看着那一碗喷香热乎的炖大肉,挑块儿瘦的就酒,拣块儿肥的解馋,比山珍海味更过瘾、更实惠,浓浓家的味道,浓浓过年味儿,这一锅炖大肉便是人们心中最朴实的吃食儿。  杀猪  我的家乡,在聊城阳谷。四个月大的我便跟着父母离开家乡来到济南,但是从我记事起,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过年,每次
期刊
一到腊八节,中国人的日历就自动切换到了农历,这份日历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后,才会慢慢切回公历。这是一种强大的传统惯性,即便在西式生活方式全面入侵后,春节,这个诞生于农耕文明的节日,依然在城市、乡村、天南海北的角落里,保留着中国人最传统的文化根性。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春节的内核功用——团聚、祈福依旧不变,但呈现的形式——年俗,随着时代的演变,因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商业模式、城市化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有
期刊
自“双十一”这个“节日”诞生至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  从2009年淘宝商城(天猫前身)开启以略带调侃的“光棍节”为名行买买买之实的促销活动,到随后几年席卷中华大地的购物节,最近两年,这一热潮甚至蔓延到海外,已经成为影响力不逊于欧美市场“黑色星期五”的全球化购物狂欢节。  眼下临近“双十一”,各路商家早已厉兵秣马,商业、支付、物流、服务全线进入“备战”状态。正如阿里巴巴CEO张勇所说,如今的“双
期刊
几十家公司“群发”回购公告,中国平安千亿元回购方案亮相……伴随相关法律的修改,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热情节节攀升,向市场释放出认同自身价值、看好未来发展的积极信号。  修法触发“回购潮”  10月29日,中国平安宣布,计划回购总额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10%的股份。10月30日,中國平安在港交所发布临时股东大会通告称,将于12月14日举行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内容之一是审议及批准回购公司股份的方
期刊
以前每年一过腊八,家家户户都忙年,女人蒸馒头、蒸年糕,制作各种炸货,男人则杀猪宰羊、磨豆腐、炒瓜子,开始准备春节的美食。  如今遍地是超市,琳琅满目的年货应有尽有,很多商场春节也不放假,慢慢地人们就形成了依赖,不再去亲自动手准备,再加之很多传统美食加工复杂,年轻人很少有人花心思去学习其工艺,渐渐地年味菜也就消失了。  年的味道在炸货里  我是济南人。老济南人忙年有几句顺口溜,叫做“二十四扫房子,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