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此来获得考试的成功,这种做法将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由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课程已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即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课程提倡“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作欲望,创新能力的目的。简而言之,即通过“情境——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从而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此略谈自己对历史与社会课中情境体验式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体验
教师要更好地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最好在课堂导入时要渲染出一定的情感体验的氛围。这种情感氛围并不是随意创设的,而是要围绕学习目标,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能从中获取新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开始就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中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比如,在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时可展示会前计划经济时代用的发票和当今用的信用卡等对比图片,并插播歌曲《春天的故事》等音乐来渲染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开启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二、互动合作,引导学生明辨体验
学生进入情境体验之初,必然是模糊的,心中存着不少问题的。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情境体验式教学隐含有合作探究的特征,是师生间多元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合作式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互动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更多学生动脑、动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如在上《唐朝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先让学生看教科书,再分组讨论,然后分别上台扮演角色。整整一节课,由于虚拟了历史情景,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因此,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
三、综合实践,引导学生强化体验
实践出真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历练,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大家都知道作为学习方式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产生情感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过程。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的分析,深入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思考、去顿悟、去感受。这是对情感体验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
以上所谈仅仅是我在历史与社会情境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在尝试中我体会到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充分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在想象中如临其境,进而激发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体验
教师要更好地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最好在课堂导入时要渲染出一定的情感体验的氛围。这种情感氛围并不是随意创设的,而是要围绕学习目标,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能从中获取新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开始就要像一块无形的磁鐵,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趣,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中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比如,在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时可展示会前计划经济时代用的发票和当今用的信用卡等对比图片,并插播歌曲《春天的故事》等音乐来渲染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开启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二、互动合作,引导学生明辨体验
学生进入情境体验之初,必然是模糊的,心中存着不少问题的。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交流与合作。情境体验式教学隐含有合作探究的特征,是师生间多元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合作式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互动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更多学生动脑、动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学生间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如在上《唐朝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先让学生看教科书,再分组讨论,然后分别上台扮演角色。整整一节课,由于虚拟了历史情景,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因此,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教学的时间几乎是一节课。
三、综合实践,引导学生强化体验
实践出真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历练,来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大家都知道作为学习方式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产生情感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过程。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的分析,深入分析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去思考、去顿悟、去感受。这是对情感体验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
以上所谈仅仅是我在历史与社会情境体验式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在尝试中我体会到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充分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在想象中如临其境,进而激发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