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先生曾说,阅读和家庭是整个教育最重要的基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陪伴女儿长大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对家庭亲子阅读教育的思考。
信与辨
阅读不是为了信奉“知识”,而是需要通过辨析或引导,为正确了解宇宙、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奠定基础。
背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时候,我和女儿正在赶往乡下的途中。隔着车窗往外看,几点寒星,散发出淡淡微光。女儿问我,有星星的时候,夜空明明是黑色的,为什么诗歌里说,看到的是“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女儿五岁时,我给她讲美人鱼的故事。读到故事最后,女儿不解地问我:“她怎么舍得死呢,她舍得她的爸爸、妈妈吗?”我便问她:“你舍得吗?”女儿说:“我不会。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有点问题。她明明是一条鱼,为什么非要嫁给人?她和王子短暂相识,并不很了解,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人,甚至不惜舍去自己的生命呢?”
这个故事的原意是要引导孩子树立起为美好信仰,执着追求的信念,但我认为,这种引导如果不加以辨析,是有隐患的。传统文学里,白居易《井底引银屏》、元剧《墙头马上》都讲述过类似的故事。一些新闻事件里,纯情少女以爱情为名义,跟着男孩离家出走,有的被拐卖,甚至活活把父母气死。我和女儿讲了很多现实版的“美人鱼”故事,希望她了解,不能以爱情为名义,蒙蔽了认识世界的双眼。有些孩子長大后出现的问题,可能恰巧是因为截然地划开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机械化地把孩子教得太纯美。教育孩子,是要她学会辩证的看待世界存在的善与恶、美与丑,建立起独立思考、辨析和判断的能力。农夫为什么会被蛇咬?东郭先生为什么会被狼威胁?通过教育,既要树立起鲜明的道德标杆,知道应为和不应为,也要形成正确的权衡判断,知道可为和不可为。
器与道
阅读不单纯是为了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品格、建立信仰。
女儿很喜欢朗读诗歌,骆宾王的一首《易水送别》是她最爱的。但这首诗,她根本读不懂,就算从字面上给她解释,她也不可能理解。她只是模糊的爱上了我朗读时传递出来的那点豪气与悲情。于是我跟她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她认识了一个英雄——荆轲。
读诗文的时候我喜欢顺便跟孩子讲故事。讲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战火中护送文物;讲辛弃疾如何只身深入敌营斩杀叛徒;讲苏轼如何“满肚子不合时宜”……我满心欢喜地描述那些血肉丰满的古人,毫无遮掩地表达我对某位古人的热爱与崇拜。爱上一位古人,和爱上他的诗词,相辅相成。
有人说:传统文化的普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一些重视,但是严格来说,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前者意在“知器”,关注点是知识的组织与传播;后者重在“明道”,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有人说,传统文化的普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一些重视,但是严格来说,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光从诗歌本身的层面去获得精神的感动与滋养,对于文学素养还不高,生活经历也有限的孩子来说,效果恐怕还是难以达到的。触及灵魂的故事,会有更多滋养一生的营养。
引与悟
阅读是要实现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书本的双向转化。
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读一本《爱的故事》。有一天,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小石匠到他的朋友家去做客,用餐的时候,朋友发现小石匠的椅子后面有一个石灰印子。朋友当即想起身去擦掉,却被父亲阻止了。等小石匠离开,朋友父亲才去擦掉这个石灰印。女儿问我,为什么朋友爸爸要阻止他去擦掉这个弄脏了的地方?我反过来问她,如果你去朋友家忘记换鞋子把别人家的地弄脏了,你的朋友马上把地拖干净,你会觉得怎么样?女儿说,不好意思。于是我说:“是的,小石匠家里穷,他会自卑、难堪的。我觉得朋友爸爸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大家都会喜欢他,会愿意跟他在一起。”女儿点了点头。
在阅读交流中,我们的内心有了对文中人物心情与处境的体察,这种体察,和我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紧紧相连。在阅读的走进去与走出来之间,感动产生润泽,贴近引起反思。那些生动、温暖的人或事,悄然转化成为成长的精神食粮。在阅读交流中,我们的内心有了对文中人物心情与处境的体察,这种体察,和我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紧紧相连。在阅读的走进去与走出来之间,感动产生润泽,贴近引起反思。那些生动的温暖的人或事,悄然转化成为成长的精神食粮。
信与辨
阅读不是为了信奉“知识”,而是需要通过辨析或引导,为正确了解宇宙、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奠定基础。
背诵《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时候,我和女儿正在赶往乡下的途中。隔着车窗往外看,几点寒星,散发出淡淡微光。女儿问我,有星星的时候,夜空明明是黑色的,为什么诗歌里说,看到的是“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女儿五岁时,我给她讲美人鱼的故事。读到故事最后,女儿不解地问我:“她怎么舍得死呢,她舍得她的爸爸、妈妈吗?”我便问她:“你舍得吗?”女儿说:“我不会。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有点问题。她明明是一条鱼,为什么非要嫁给人?她和王子短暂相识,并不很了解,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人,甚至不惜舍去自己的生命呢?”
这个故事的原意是要引导孩子树立起为美好信仰,执着追求的信念,但我认为,这种引导如果不加以辨析,是有隐患的。传统文学里,白居易《井底引银屏》、元剧《墙头马上》都讲述过类似的故事。一些新闻事件里,纯情少女以爱情为名义,跟着男孩离家出走,有的被拐卖,甚至活活把父母气死。我和女儿讲了很多现实版的“美人鱼”故事,希望她了解,不能以爱情为名义,蒙蔽了认识世界的双眼。有些孩子長大后出现的问题,可能恰巧是因为截然地划开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机械化地把孩子教得太纯美。教育孩子,是要她学会辩证的看待世界存在的善与恶、美与丑,建立起独立思考、辨析和判断的能力。农夫为什么会被蛇咬?东郭先生为什么会被狼威胁?通过教育,既要树立起鲜明的道德标杆,知道应为和不应为,也要形成正确的权衡判断,知道可为和不可为。
器与道
阅读不单纯是为了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品格、建立信仰。
女儿很喜欢朗读诗歌,骆宾王的一首《易水送别》是她最爱的。但这首诗,她根本读不懂,就算从字面上给她解释,她也不可能理解。她只是模糊的爱上了我朗读时传递出来的那点豪气与悲情。于是我跟她讲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她认识了一个英雄——荆轲。
读诗文的时候我喜欢顺便跟孩子讲故事。讲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如何在战火中护送文物;讲辛弃疾如何只身深入敌营斩杀叛徒;讲苏轼如何“满肚子不合时宜”……我满心欢喜地描述那些血肉丰满的古人,毫无遮掩地表达我对某位古人的热爱与崇拜。爱上一位古人,和爱上他的诗词,相辅相成。
有人说:传统文化的普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一些重视,但是严格来说,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前者意在“知器”,关注点是知识的组织与传播;后者重在“明道”,着眼于精神的开掘与延续。有人说,传统文化的普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一些重视,但是严格来说,普及与传承并不相同。光从诗歌本身的层面去获得精神的感动与滋养,对于文学素养还不高,生活经历也有限的孩子来说,效果恐怕还是难以达到的。触及灵魂的故事,会有更多滋养一生的营养。
引与悟
阅读是要实现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书本的双向转化。
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读一本《爱的故事》。有一天,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小石匠到他的朋友家去做客,用餐的时候,朋友发现小石匠的椅子后面有一个石灰印子。朋友当即想起身去擦掉,却被父亲阻止了。等小石匠离开,朋友父亲才去擦掉这个石灰印。女儿问我,为什么朋友爸爸要阻止他去擦掉这个弄脏了的地方?我反过来问她,如果你去朋友家忘记换鞋子把别人家的地弄脏了,你的朋友马上把地拖干净,你会觉得怎么样?女儿说,不好意思。于是我说:“是的,小石匠家里穷,他会自卑、难堪的。我觉得朋友爸爸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大家都会喜欢他,会愿意跟他在一起。”女儿点了点头。
在阅读交流中,我们的内心有了对文中人物心情与处境的体察,这种体察,和我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紧紧相连。在阅读的走进去与走出来之间,感动产生润泽,贴近引起反思。那些生动、温暖的人或事,悄然转化成为成长的精神食粮。在阅读交流中,我们的内心有了对文中人物心情与处境的体察,这种体察,和我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紧紧相连。在阅读的走进去与走出来之间,感动产生润泽,贴近引起反思。那些生动的温暖的人或事,悄然转化成为成长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