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手段的总和。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据此,我们又可以得出作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就是指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和创造的精神。
  从创新教育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新能教育”不是时髦的标签,更不是简单的贴到“教育”上去,又贴到作文教学中来。它具有特定的内涵,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力。这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作文教学要实施创新教育呢?
  1.时代需要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面临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核心就是他的创造力。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能力是民族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
  2.写作自身特点需要创新。写作文就如同塑造一件艺术品,写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作文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而是运用自己的情感、思维、对生活进行再认识,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其作品就叫文章。
  因此每一次作文的过程,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作文教学离不开创新教育,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把过去被动的教育转为主动的教育,把无意识的教育变为有意识的培养,充分挖掘作文教学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3.儿童自身发展需要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好奇心、创造欲特别强,创造是儿童的天性,也是现代人应具有的本质特征。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比如家长、老师的限制、压抑,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太大等剥夺儿童创造的权利,使儿童失去了创造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造力。
  而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不但为儿童提供了创造的机会,满足他的创造欲,培养他的创造兴趣,而且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促使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4.作文教学求得高效需要创新。传统作文教学一是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比如记《暑假(寒假)中的一件事》,学生从三年级学写作文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小学毕业。
  二是统得过死。训练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三是老师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忽视了基础的训练。四是过分强调了共性,忽视了个性的培养,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千人一面就是情节雷同,像是用模子铸出来的标准件。
  实施创新教育的作文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能作文的能力。结合作文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题材体裁的创新。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作文分成两类:一类是记实作文,一类是想象作文。打破了传统教学记叙文、应用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样分类不仅增加了作文的体裁样式,还增加了作文内容的灵活性。
  2.命题方式的创新。传统作文教学都是老师命题,学生做,学生围着老师转。再加上出一些偏题、怪题、难题,使得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改变命题的方式,一方面老师命题题目要出在学生的心坎上,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其次,给学生作文范围,让学生自主命题,增加灵活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再次采取半命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去写。
  3.结构语言的创新。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在结构语言上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作文课不能指导过细,否则内容结构甚至语言都雷同。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求异,别人是这样写的,我能不能那样写;他是这样开头的,我能不能那样开头;我能不能用另一方法、别的语言描写同一事物。
  4.表现手法的创新。除了运用一般的表现手法之外,在写作中鼓励学生去创新,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即使是模仿也要有创意、要能翻陈出新。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力和想象力。
  6.作文批改上的创新。语文教师最大的负担就是批改作文。作文批改缺乏针对性、指导性,收效甚微。创新教育就要求我们改变作文批改的方法,把作文的批改权逐步交给学生,并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俗话说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修改作文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河北省清河县小屯校区)
其他文献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按照客观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的能力。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谈
期刊
一堂堂省、市级优质课,上的大家激情高涨,惊叹唏嘘——惊的是讲课者设计的独具匠心,叹的是教师过硬的基本功,唏嘘的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一阵阵的惊叹之后,我们没有时间来得及思考——教师一节课交给了学生什么,学生留下哪些印痕?  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我们又各自投入了自己的教学大战之中,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出卷、、改卷、评讲试卷……  直到忙的昏天地黑,天旋地转,可忙的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应该注重对教材的运用。而运用教材最大的体现是运用其中的篇章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激发热情 仿写模本 拓展文本 文本技巧    写作是一种能力,不能一蹴而就,是须要培养和训练的。这种能力的培养须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但现在的高中生课程负担太重,没有时间进行阅读,所以语文教师也无法期待他们“读书破万
期刊
一、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根据21世纪人才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确立四个方面语文素质教育点:   1.审美素质点--“三个感受”:审美素质主要指学生一打开书本,便能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热爱祖国语言;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芳香;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  2.语言素质点--“三个目标”:主要指语文基础知识目标;语文基本能力目标;语言实践活动目标。  3.个性心理素质
期刊
学生怎样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呢?唯一的答案——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将来才能独立地探究新的科学领域,索取新的知识。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
期刊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期刊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小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带着好奇的心理想去了解。心理学家把孩子称为“天然的探索者。”我们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正是从孩子天然之本性出发,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让他们通过各种阅读形式,体验阅读带给心灵的愉悦,提高学生
期刊
提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
期刊
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教师高潮的教学得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