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里的“斜杠师傅”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记,我有个紧急的事要跟您反映一下……”一早,网格员王昌盛穿着蓝马甲来到吴门桥街道新城社区,汇报工作之后,他就开始这一日的网格巡查。
  穿梭于大街小巷,记录着社情民意,服务于辖区百姓。走访入户,嘘寒问暖,纠纷调解,政策宣传。他们是网格员,从事着最基层,也最阳光的工作。新城社区占地2.2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三万多人,共划分成29个网格。网格化管理,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些小网格聚集着能量,发挥着作用,网格员们将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认真地做好,就如王昌盛一样,心系网格,情暖社区。
  管好“格子”很重要
  家住世家苑的王昌盛是一名退休党员,退休后他没有闲着,而是成为社区的热心志愿者,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2017年他成为社区民间河长,2019年成为副网格长。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后,他又积极报名,当了垃圾分类督导员。多重身份让王昌盛一下子成为了社区的“斜杠青年”,青年是回不去了,“斜杠师傅”倒是恰如其分。
  上午八点半,穿上布鞋、蓝色马甲,王昌盛准时来到新城社区,拿上网格手机,登录全要素APP打卡,井井有条完成这些操作。他说:“我每天穿着马甲在小区里四处走着,别人觉得有人在监督,久而久之,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行为也少了。”
  网格员的工作细小而琐碎。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现代城市网络化管理技术,巡查、核实、上报、处置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市容环境、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的问题,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新城社区紧扣双网融合,实现多维度“网格+警格”共同治理模式。网格员每日巡查走访,对网格内发现的事件、情况,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立马上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一些涉及相关部门的问题,可以通过APP上报。邻里间的矛盾和摩擦则需要网格员从中调解。能够让居民信服,全靠网格员一次又一次地用脚步‘奔波’。”王昌盛告诉记者。
  每个阶段,网格员还需要走访一些特殊人群。在近日的一次走访中,王昌盛发现和茂苑有一位独居老人,老人前不久因中风住院,出院后独自居住。他第一时间上门关心并收集信息,将老人的身体情况录入数据库。通过共享数据库,老龄、民政等涉及条线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了情况,跟进信息,为其提供相应助老服务。
  据悉,在新城社区党委副书记汪洋的牵头下,社区着手编写名为“新城大海”的综合查询数据库。此平台整合了各个条线的人口数据,通过数据库便捷调用,极力提升了信息查询速度,方便了工作人员办公,也减少群众办事等待时间。数据库的使用,让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而这份精细是需要及时更新与维护的。于是,社区网格员挑起大梁,在疫情排摸和人口普查中,网格员通过电话联系和入户走访等渠道,录入大量数据,充实数据库。特别是孤寡老人、重残居民、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网格员对每家每户的特殊情况分别做好记录,使得日常服务更精准、更到位。
  “格”外更需用心
  当得知所在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消息后,王昌盛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垃圾分类。早晚两次的“三定一督”分类,他从来不会迟到。王昌盛耐心指导居民进行分类投放,“这里的保洁都认识我,我有时间,就会和他们聊两句,方便我及时反馈一些信息。”如今,垃圾分类督导期已结束,但每日巡查的时候,他已经习惯去各个点位转一圈,看到那些不在规定时间内扔垃圾的居民,他依然会上前制止。
  “这个月河边垂钓的人少了,藍藻也清理了”,每月,王昌盛都会交出一份“巡河小记”,上面清楚记录着当月在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今,王昌盛对辖区内的每条河道如数家珍,一点一滴细小的变化都记在心里。厚厚一叠“巡河小记”,记录了新城社区辖区河道的变化,也承载着他的用心。
  一年四季,冬去春来,王昌盛365天如一日,为社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声名显赫的身份,这位年近七十的老人每天忙忙碌碌,他不觉得“斜杠师傅”多么辛苦。他身上有着一名老党员的无私与大爱。
其他文献
“那一年腊月初七老耗子升座议事,说:‘明儿是腊八儿了,世上的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来方妙。’乃拔令箭一枝,遣了个能干小耗子前去打听。小耗子回报:‘各处都打听了,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老耗子便问:‘米有几样?果有几品?’小耗子道:‘米豆成仓。果品却只有五样:一是红枣,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这妙趣横生的故事,是《红楼梦》里曹雪芹对腊八节的描述,也是
期刊
一座城市最真实的地方,往往藏在巷陌深处,苏州古城更加不例外。走进小巷,仿佛能感受到梦里江南,旧时古城。富郎中巷,就是这样一条巷子,富有烟火气却依然沉静,有斑驳的故居,也有年代并不久远的民居,闹中取静,是体验苏式“闲适”生活的极好区域。  四所高校在富郎中巷,联合构筑了一场设计教学营  2020年9月,四所高校在富郎中巷,联合构筑了一场设计教学营。历时3个多月,2020年12月21日,苏州市姑苏区域
期刊
随着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年轻人需要为将来体面养老做准备,老年人则寻求如何让当下生活更健康、更充实、更便捷。在金阊街道,“15分钟为老服务生活圈”的打造诞生,接近很多人的养老理想状态了。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服务周边8700多名老人  “灵咯灵咯,伲格新社区真格灵咯。”家住三元一村的杨阿姨是三元的老居民了,每天没事就喜欢上社区聊聊天、参加一下活动。听说新的三元一村社区服务中心的选址就在小区中心位置的
期刊
一秒,便能從2020年,跨入2021年。似乎告别,一瞬便能完成,其实,它足足用了365个日日夜夜。即便“年年岁岁花相似”,但2020年之于每一个人,都是“岁岁年年人不同”,足够特别。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打响,可张家港人没有慌,更没有怕,勇气和责任,点亮前方的路。首批6名张家港医护骨干驰援湖北,随后,第二批37名医疗队员也
期刊
走进吴中区国泰一村,崭新立面的多层建筑,正在翻修的小区路面,重新规划中的车位,正在移栽种植的绿化树木,重新铺装中的各种管网,正在建设中的前卫足球场……2003年开建的这个动迁小区,在几个月之后,将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作为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试点,住在这里的居民对最终的改造结果充满期待,住在国泰一村的居民张先生说:“对于这次小区的改造,我们居民都非常支持,现在已经改造好的效果,大家都很满
期刊
临近春节,年味越来越浓,双塔街道长岛社区近日邀请志愿者老师和辖区内的居民一起开展自制木刻年画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各种款式的模板、颜料、印纸等工具,志愿者老師演示制作过程,随后,居民们就在相互讨论声中实践起来。拿着印好的年画,大家开心地表示:“马上过年,就能用到了。”
期刊
富强新苑一区的中心广场上,往来居民纷纷驻足欣赏着正举行的活动。原来,原本就居于小区居民生活中心位置的紫藤长廊自2020年4月以来,由白洋湾街道富强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对其进行了改造提升,成为集开展党建活动、志愿服务、居民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紫藤连心廊,特举行特色观摩活动庆贺这党群生活中的欢乐一刻。  民主协商,我的家园我做主  富强新苑是拆迁老小区,居住的老年人多,位于小区中部的紫藤长廊是居民日常休憩
期刊
生活垃圾分类是事关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更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从2018年至今,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筑社区党委以2年半的探索实践,从“小绿桶”“小黄桶”到“小灰桶”,摸索出更贴合社区居民生活诉求的垃圾分类“小桶”特色模式。  2018:“小绿桶”公益项目诞生  如果置身于2018年7月的金筑家园,每天早晨都能看到居民们手提“小绿桶”在小区广场上排队,桶内装的是每
期刊
怀揣着良知,带着智慧的火种。近日,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召开品牌发布会,秉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之魂,来到吴江这个曾经走出过无数大师的热土上,迎接长三角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  “用良知与智慧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致力于建设一所真正为学生极致发展尽责的学校”。苏州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总校长张剑澜表示,“良知”和“智慧”是找到未来幸福之路的关键,学校将始终秉承这一理念,传承北大精神、打造精品课程
期刊
苏绣和江南,是两个无法分开的词汇。苏绣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而所谓江南,一幅幅苏绣正是它最直观的表象。在苏州万千绣娘里头,将苏绣做成国内知名刺绣品牌,让苏作工艺在江南水土的浸润中越发灼灼生华的,却是一位“绣爷”,他叫沈德龙。  刺绣如画,妙“笔”升华  沈德龙的“古吴绣皇”研发工厂,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城的一处宽敞的院落里。推开古朴的红漆木门,一侧是绣娘们的工作间,绷架前,绣娘气定神闲地飞针走线。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