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实验室是校园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低下,制度不规范,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促进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提升实验设施和设备的利用率刻不容缓。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制度化
一、高校实验室在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高校对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很多高校把实验室人员称为教辅人员,他们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地位偏低,职称评定受限,工作内容单调,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不大,所以实验室部门人员流动频繁,各种规章制度缺乏有效衔接,实验室管理很容易出现纰漏。很多实验室人员缺乏归属感,工作上很难完全投入,工作效率不高,没有激情,导致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也忙于应付,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实验成绩往往最低。
2. 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使用也不尽合理。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学科建设,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教学经费不断增加,教学环境持续改善,但是部分高校重科研、重项目,轻教学,普通教学实验资金投入不足,高校内部设备更新跟不上,很难适应现代教学需求,导致学生所学实践技能和市場脱节,毕业后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3. 教学方式比较陈旧,缺乏创新,不适应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很多高校重视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用学历教育的思维管理实验教学,实验方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理论,照本宣科,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学生遇到问题缺乏思考,对实验存在的问题认识深度不够,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
4. 实验教学把关不严,对学生要求较低。很多管理者认为实验教学不重要,把大部分实验课设置为考查课、实训课,并且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都面临期末考试,没有心思顾及这些课程,甚至应付了事,部分实验教师也是把关不严,实验过程监督不够,学生之间模仿较多,最终都能通过,学生实际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
二、在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1. 加强高校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相关投入。首先,改变传统观念,消除不公正待遇,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实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放宽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对实验人员的限制,鼓励实验人员继续深造,在学历上更上一层楼,弥补学历短板,使实验人员和教师、行政人员能互相流动。
2. 创新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一定要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因为学生毕竟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很多实验课实际上是实际社会工作内容的预演,实验教学一旦和社会脱节,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无法胜任工作要求。另外,实验教学也应大胆创新,将一些实验新方法、新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实验技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紧跟社会需求,甚至领先社会需求。通过不断地创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进而有更高的兴趣和激情投入新实验中,形成良性循环。
3. 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和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且不断优化,且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落实,以此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是实验教学平稳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当然,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和经验的积累,信息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既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又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了仪器设备和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某种方面说,加强信息化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加强制度化建设。
总之,加强和改进实验室建设刻不容缓,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极为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从观念和制度入手,抓住要害,强力推进,使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水平更上一层楼,建立起高效、科学、有序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来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乔晋忠,张丽萍.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
[3]宋磊,陈椿,康炜.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制度化
一、高校实验室在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高校对实验室建设不够重视。很多高校把实验室人员称为教辅人员,他们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地位偏低,职称评定受限,工作内容单调,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不大,所以实验室部门人员流动频繁,各种规章制度缺乏有效衔接,实验室管理很容易出现纰漏。很多实验室人员缺乏归属感,工作上很难完全投入,工作效率不高,没有激情,导致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也忙于应付,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实验成绩往往最低。
2. 实验室建设资金不足,使用也不尽合理。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校学科建设,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教学经费不断增加,教学环境持续改善,但是部分高校重科研、重项目,轻教学,普通教学实验资金投入不足,高校内部设备更新跟不上,很难适应现代教学需求,导致学生所学实践技能和市場脱节,毕业后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3. 教学方式比较陈旧,缺乏创新,不适应现代实验教学的需要。很多高校重视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用学历教育的思维管理实验教学,实验方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理论,照本宣科,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学生遇到问题缺乏思考,对实验存在的问题认识深度不够,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难提高。
4. 实验教学把关不严,对学生要求较低。很多管理者认为实验教学不重要,把大部分实验课设置为考查课、实训课,并且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都面临期末考试,没有心思顾及这些课程,甚至应付了事,部分实验教师也是把关不严,实验过程监督不够,学生之间模仿较多,最终都能通过,学生实际很难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
二、在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1. 加强高校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相关投入。首先,改变传统观念,消除不公正待遇,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实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放宽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对实验人员的限制,鼓励实验人员继续深造,在学历上更上一层楼,弥补学历短板,使实验人员和教师、行政人员能互相流动。
2. 创新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一定要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因为学生毕竟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很多实验课实际上是实际社会工作内容的预演,实验教学一旦和社会脱节,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无法胜任工作要求。另外,实验教学也应大胆创新,将一些实验新方法、新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实验技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紧跟社会需求,甚至领先社会需求。通过不断地创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进而有更高的兴趣和激情投入新实验中,形成良性循环。
3. 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和制度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且不断优化,且在日常管理中加强落实,以此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是实验教学平稳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当然,有效的规章制度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和经验的积累,信息化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既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又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成本,提升了仪器设备和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某种方面说,加强信息化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加强制度化建设。
总之,加强和改进实验室建设刻不容缓,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这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极为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从观念和制度入手,抓住要害,强力推进,使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水平更上一层楼,建立起高效、科学、有序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来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乔晋忠,张丽萍.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6).
[3]宋磊,陈椿,康炜.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