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涂志刚:听不同的故事,出不同的书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boy2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下半年,一本小小的、砖红色的名叫《秋园》的书悄悄地在读者中间火了起来,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竟是一位80岁的老奶奶杨本芬写她母亲一生的故事,这是她人生出的第一本书。
  涂志刚就是这本书的出版人。他说:“这本书,我只读了其中一章,就被镇住了。这本书曾在网上挂了16年,一直出版无门,但这正是我要寻找的故事。”
  突然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涂志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做了13年的编辑,2016年春节前,他突然辞掉了报社的工作,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出版公司,命名為“乐府”,开始学习做书。
  如果是选择做自媒体,众人还都好理解,这是个新行当嘛,能挣钱。可是,出版业,不是既传统又苦,还挣不到钱吗?更何况,他还需要从头学起。
  在《书评周刊》看过那么多的好书,涂志刚感觉它们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主流声音,但世界不仅仅只有主流,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他希望做一些不一样的好书,例如来自土地的、边疆的、少数人群的、遥远的过去的题材。
  涂志刚的阅读爱好仿佛是天生的。小时候家里穷,书很少,去谁家串门,他都要找人家家里有什么书可看。妈妈为了满足他的阅读爱好,特意去跟邮局的工作人员交朋友,每个月借来文学杂志给他读。《读书》《名作欣赏》《啄木鸟》《民间文学》,读了不少。那个时期,他最喜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节目,叫作《阅读和欣赏》。每次半个小时,讲一个作品,他听得如痴如醉。有一期讲曹操的《短歌行》,播放了一位老者清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涂志刚听呆了。
  中学三年,涂志刚看遍武侠小说,后来跟着成人世界的评价系统,开始读文学名著。那时候有两套很便宜的书,一套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一套是岳麓书社的古典文学名著普及文库,都是小五号字,读起来很辛苦,但涂志刚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一本书对涂志刚影响最大,就是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其中有一个词,镌刻在了他的脑子里,就是——高贵。那是一本高贵的书,作者也是一个高贵的人。出版杨本芬奶奶的小说体回忆录《秋园》,书中主人公秋园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历尽命运的摧残,却依然高贵。
  秋园,是80岁的作者杨本芬的母亲,作者回忆了母亲的一生——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母亲一人支撑起一个家庭,有挣扎,有绝望,也有简单的幸福,最终还有面对命运的不甘和倔强。
  报选题时,和“乐府”合作的出版社发行部门对这本书的市场前景有担忧,这样一个新的作者、这样的题材能不能卖得动?涂志刚说,一个80岁的老奶奶出了处女作,而且有相当的文学品质,这件事本身值得关注。虽然有市场的风险,但也依然存在成功的可能性。
  2020年6月,《秋园》出版。不到三个月,发行了13000册,豆瓣评分8.9分。如今又开始加印。
  “我总想着,做那些可能只有我自己喜欢的书,也有可能,会在世界的角落,为这些书找到一些知音。”涂志刚说。
  听不同的故事,出不同的书
  涂志刚痴迷于各类故事,在他最早的设想中,“乐府”出版的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应该是《中国的故事》和《世界的故事》,接下来,应该是《中国的歌谣》和《世界的歌谣》。
  在此之前,他收集了上千种中国的和世界各个不同角落的故事集和歌谣集,有的纯真质朴,有的粗砺狂放,有的温柔婉约,无一例外的是,这些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出一种原初的、人与大地之间的紧密连接。这些声音,在你的心里久久萦绕。甚至,你不得不开口,把它们讲或者唱给孩子听。于是,有一段时间,涂志刚每天给自己的孩子讲述一个真正古老的故事。
  “乐府”成立的第一年,涂志刚去上海寻找30年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童话系列丛书的线索,希望让读者重新读到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人类故事;去广州找一苇,一位花了10年时间重述中国民间故事的小学语文老师;去扬州找工艺美术大师张永寿先生的女儿,希望再现既传统又现代的剪纸艺术;去长沙找绘本大师蔡皋,听她讲一位不识字的老奶奶,如何在70岁开始写出一些天残地缺却又惊心动魄的汉字,看她如何把一首悠远的童谣变成一册清新的图画书;去无锡和叶嘉莹先生的弟子黄晓丹聊天,她想以心理学作为路径,让真正的古典文学重新进入这个时代的心灵……
  涂志刚不断地行走在寻找的路上。“乐府”公司成立于北京,他却搬迁到了大理居住。
  从读大学到后来工作,涂志刚在北京呆了20多年。这里的书店太多了,出版社太多了,好书太多了,便宜书太多了。在涂志刚看来,如果喜欢书的话,在北京呆着,没有办法不买一屋子的书。有一次,涂志刚去潘家园旧书市场,看到一个摊位卖英文旧书,一本厚厚的绘本引起了他的注意,画的是鹅妈妈童谣。那本书太漂亮了,一看画家,雷蒙德·布里格斯,《雪人》的作者。他花20元钱买回去,一查,这是1966年的第一版,得了1967年的凯特·格林威大奖,布里格斯为这本书画了800幅插图。
  从买到这本旧书开始,涂志刚就动念头想要引进、出版它,到如今找到版权,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2021年,涂志刚计划出版这本书的中文版。
  从那个英文旧书摊顺藤摸瓜,涂志刚去了店主的仓库,买了很多绘本,还有第一版的《夏洛的网》和《小老鼠斯图尔特》——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北京这么好,为什么要搬去大理?因为大理也好啊。涂志刚觉得北京有的,大理大多数都有,而且密度更大。这里还有很多北京没有的东西,一种来自民间的原生活力:各种生活的、文学的、艺术的、教育的探索,正在发生。
  住在大理,涂志刚的主要工作就是听各种各样的人讲故事,然后请他们写书。有一次,他在一个新认识的朋友家里呆了8个小时,听他们夫妇俩分别讲故事,一个讲造船和航海,一个讲雪山。听完故事,涂志刚说:“你们应该写书,而且必须写书,这些故事太精彩了。”如今,他们俩的书,已经出了一本——《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另一本《造舟记》计划2021年出版。
  “乐府”成立4年,做了其他人可能不太注意也不太会去做的书,签了二十来个新作者,绝大多数作者都完全没有知名度。
  2021年,涂志刚还会出一本漫画家俞昆的小书,同样也是作者的第一本书。涂志刚在一个展览上看到她的作品,喜欢得不得了。他对俞昆说:“我们做本书吧。”俞昆很谨慎地回答:“你是认真的吗?我投给过两个出版社,都说喜欢,但都拒绝了我,因为我不出名!难道你们这个行业永远只会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吗?”
  不是这样的,涂志刚说,一个做书的人,永远记得,要走在前面一点点,要为这个世界,增加一点点不一样的东西,留下一点点向善的力量,为人类的演化进程,留下一点点印迹。
其他文献
身着藏族服饰、眼神干净透亮、面露纯真笑容、骑马肆意奔跑……2020年11月,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的藏族小伙丁真,因为一条不到10秒的视频意外走红,成为“网红”界的新晋顶流。网友因他“野性与纯真并存”,称他为“甜野男孩”。  这是个“网红”辈出的时代,丁真成为“网红”本来并不奇怪。让人感到新鲜的是,甘孜州有关方面趁热打铁,先是当地一家国企以3500元月薪与丁真签下劳务合同,利用丁真的影响
期刊
为了能给自己的“爱豆”即将播出的多部新剧打出高分,某明星的粉丝群掀起团体“养豆瓣号”活动。粉丝们涌进豆瓣打分平台,注册账户,给新书、文艺片、名著等进行“废话式”评论,名曰“养号”。11月23日,一位图书编辑发表文章,让该明星粉丝离自己的书远一点。另一图书账号也对粉丝“养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希望粉丝能够尊重他人的作品,尊重其他读者。(2020年11月26日《齐鲁晚报》)  所谓“养号”,就是通过增
期刊
爱家乡,拍家乡  2015年,我剛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村委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跟我们这些准大学生谈心,聊将来的规划。村党支部书记朱加林对我们说:“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回到家乡,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虽然当时我并没有想好以后是不是要回来,但朱书记语重心长的话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大学就读于南京晓庄学院,原本毕业后要当老师的。激发我返乡念头的是每次假期回家时,都能看到家乡的变化:原来难走的路变成了“
期刊
很多人都有因为求学离开家乡的经历,有的还会在外或短或长地工作过。少年时代生活于家乡,对家乡并未有特别的感受,一旦离开,与家乡拉开了距离,对家乡的那份感情就如同夏日雷雨前水池中的泡泡一样,抑制不住地冒了出来。  在外的游子,犹如牵线的风筝,不仅关注着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而且一旦积累了经验和资本,有了机会,就想投身家乡建设,让家乡变成自己的“诗和远方”。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葱郁的稻田,金黄的麦
期刊
步入夏季,我总是没什么食欲,整个人像是失了魂一般,只想吃些辛香麻辣的烧烤。苦恼的是,刺激过后,总要忍受一段时间的上火。于是,我和朋友决定去四川旅游,借着川辣刺激一下味蕾。意外的是,在四川绵阳市,我们收获了一道既开胃又能为夏季降温的美食——梓潼片粉。  提到四川米粉,为大众所熟知的一定是绵阳米粉,它是四川传统名吃之一,有着1800多年历史。我去四川旅游,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吃绵阳米粉。可是真正到了绵
期刊
唯有真心换真心  小時候的记忆中,村里有一条永远也修不好的路,坑坑洼洼,公交车行驶在上面总是颠簸不平。如果是骑车,来回一趟,总是一鼻子灰。  上了高中,我终于走出谷里乡村,去县城读书。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自卑,因为高中同学来自于江宁区的各个街道。每次放假结束返校,同学们都会带来家乡的特产,和其他人分享。湖熟街道(当时叫湖熟镇)的同学带板鸭,横溪街道的同学带西瓜,陆郎街道的同学带茶干……只有我每次都是
期刊
我们回乡“隐居”吧  我是张家口人。2012年,我和高磊从网友到“奔现”,3个月后,便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高磊老家所在的测鱼村,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小村落,四周被巍巍太行山环抱,堆绿拥翠,十分静谧清幽。当城市的天空不时变得灰蒙蒙时,这里每天都是蓝天白云。村子附近就是有名的张河湾水库,清澈的溪水在村中穿过,让村子像个“世外桃源”。  我以前在城市打工,接触的是时尚的都市生活。嫁到这深山后,对测
期刊
爷爷“追鱼”,繁育“长江三鲜”  作为江阴人,我越长大越懂得家乡的好。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长江咽喉,历代为江防要塞,是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的天然良港城市,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我家住在江阴市申港街道创新村,距离长江只有十来分钟车程。生活在长江之滨的一大乐事,就是一年四季能吃到江鲜。小时候我没有特别的感觉,但当我出去上大学、出国留学之后,有了对比,才意识到家乡的物产丰足和天然优势。
期刊
为家乡添一份薰衣草的浪漫  我出生于1994年3月,高中毕业后,在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上了两年专科,学习会计专业,后来又去扬州大学商学院读了两年本科,主攻财务管理。在扬州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上课时总会强调:“倒推五年,我一定会动员大家往大城市跑,尤其是往一线城市冲。现在不一样了,我希望大家往回走,在小地方落地、扎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们回去不仅有优势,能学的东西也会更加全面。”  2016年本科毕业
期刊
我是常州人,出生于1986年。我本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后继续在职深造。大学毕业后,我本来有大把机会留在大城市发展,但是恋乡情结极重,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考虑,便回到常州。  常州这几年发展不错,我是从骨子里喜欢这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周围朋友都说我有一颗大爱之心,堪称对公益入迷。2015年,我便加入“常州辟谣联盟”。这个公益组织活跃于网络,并开展线下公益活动。我和金沁一起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