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下面试标上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①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说文道谢笑话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标准》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達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2.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2.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2.3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3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其他文献
1词汇教学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词汇量大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  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
期刊
【摘要】 在农村学校教学中,体育教育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重点教育难题,到底应该如何丌展农村学校的体育课呢?是让孩子自己玩几十分钟呢,还是让孩子每节课都是做做体操什么的?这就要求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水平,能使所教的对象通过体育教学,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 德育 保护素质    体育课,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开
期刊
【摘要】 “研究性学习法”是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一文中提出,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学习研究活动。本文从二个方面来写:①“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②“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重点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研究性学习    1“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小
期刊
听了老师们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感受良深。七堂课中,有飞扬的音乐,有优美的图画,有幽默、机智与诙諧,有笑声中的传情达意,有言辞的交锋、观点的辩驳、心灵的碰撞,声音、色彩、情趣的传神写照,尽在此“山”中。  1说“和諧”  艺术作品均强调节奏和諧,和諧的教学节奏表现为一种匀称、有规律的运作。和諧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种教学境界。教学中,老师们和蔼可亲的语态,委婉亲切的语气,舒缓平急的语速,启承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培养自身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探究式实验教学对巩固和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有特色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搞好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同志应认真研究和思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身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一些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力图作以较为详尽
期刊
【摘 要】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及过程特征属性的概括和描述,是物理思维的基本形式。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 中学物理概念 重要性 教学模式    1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教学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础技能的训练,实践和经验表明,要实现“双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概念教学。中学
期刊
【摘 要】 天葬是我国藏区一种十分盛行的葬式,是丧葬文化中别具一格的民俗事象。藏传佛教、藏民古老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以及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造就了天葬这种独特的习俗。每一种风俗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本文试图从天葬的葬仪,天葬所反映的藏民生死观、丧葬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来解读天葬习俗所蕴涵的民俗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 天葬 民俗 文化内涵     从生物属性的自然规律上来讲,人生在世,终有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人口老高龄化为背景,从城乡高龄老人基本生活保障不足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建立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中西部4省的制度探索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高龄津贴制度正逐步向规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但现行的制度探索实践却不尽人意,高龄津贴制度的覆盖区域小、高龄老人的覆盖比例小等问题突出。  【关键词】 高龄化高龄老人 高龄津贴制度 保障程度    1人口高龄化背景下建立普惠
期刊
在一线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呢?根据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笔者谈一点浅薄的看法。  1确立一个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掌握未来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的。这就向人们提出了终生
期刊
“为什么那么多男孩女孩离开学校时感官迟钝,心灵封闭?大多数年轻人在动脉硬化前四十年心理就先硬化了。”  ————英国作家赫胥黎  “教材”,多么凝重的两个字,多少年来,师生对他顶礼膜拜,供为神圣,未敢越雷池半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逐渐树立了一种新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不“教教材”,即“把教材看成一个例子,一个发展学生的媒介。”教材是为儿童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教学的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