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书本引领我走出自卑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到南京为2014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颁奖,他再次走上东南大学“讲坛”,一手插进裤袋,一手拎着话筒,以招牌式的调侃口吻“开场”:“我现在看到美女还会心动,这说明我还青春。”这一开场,东大上千人大礼堂掌声雷动。一个小时演讲,掌声响起20多次,95后学子对俞老师的崇拜不亚于任何一位到访的“大腕”。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他的“粉丝”,“颜值”不高的俞敏洪“魔力”何在?在之后跟他的面对面中记者试图寻找到答案。
  “每天再忙,读书不能少于50页。”这是俞敏洪的读书习惯,从今年1月1日到记者采访他时,不到3个月的时间,俞敏洪一共读了60多本书。俞敏洪庆幸书本将自己从自卑中引领出来,“没有一直自卑下去。”
  “新东方创始人”、市值5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老总、耿丹学院理事会理事长,属于俞敏洪的头衔有许多。不过,很多人知道他的故事应该是来自影片《中国合伙人》,黄晓明扮演的成冬青以俞敏洪为原型,土得掉渣的成冬青,在大学里穿着印有中国两个字的背心和蓝色运动服真的不忍直视。
  记者面对面见到的俞敏洪跟电影里呆萌的成冬青相差很远。专访安排在晚上7点半,从北京到南京马不停蹄10个小时的俞敏洪见面第一句话便是:“你们吃饭了没有?”身家、喝酒、足球……一个又一个隐私的提问“抛过去”,真实诚恳地回应过来。他说,在北大的几年不是“呆萌”,而是自卑。1962年出生于江阴农村,1978年、1979年高考两次失利后,1980年走进北大西语系,俞敏洪的心里埋下了深深的自卑感,“这点我不如马云,马云在学校追到了校花,我在北大读书,别说是校花,连长相普通的女孩也不敢追。”他打趣道。
  看完电影,很多人对成冬青前后的巨大转变感到“莫名其妙”,有网友说“怎么就一下从愣头青变成冲出国门敢与美国人叫板的精英?”电影中没说到的,俞敏洪揭开了谜底。“我有很好的看书习惯。我在北大的时候一年读200本书,什么书都拿来读,这样多种思想冲击碰撞以后,你才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就能成为世界上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只有书中的思想才能够引导你走向未来。如果你的理念觉得你是一个自卑的人,你就是一个自卑的人。”俞敏洪庆幸书本将自己从自卑中引领出来,“没有一直自卑下去。”
  “每天再忙,读书不能少于50页。”这是俞敏洪的读书习惯,从今年1月1日到记者采访他时,不到3个月的时间,俞敏洪读了历史、哲学以及现代商业潮流和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书60多本,做了三万多字的读书笔记。记者惊叹之余也很好奇,忙得限不能分身的俞敏洪哪来的时间读这么多的书?“早上在北京高铁站等车时就可以读书。读书的时间挤一挤会有的。”俞敏洪给自己定了个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每天晚上11点到12点半。俞敏洪家里有上万本书,每一层楼都有书架,出版社隔三岔五送来新书,“我读书的速度还是比较快。有的书翻翻就完了,有的书要精读。”
  “如果我有一段时间不跟人打交道了,我就会变得很难受。所以,我一个月中就会组一两次局,以吃喝玩乐为诱惑把他们招过来,和他们边吃边聊,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别看马云长成这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特别帅,比李彦宏还帅。”在东大开讲,俞敏洪几度拿马云“开涮”,李彦宏、柳传志等“大咖”一一被“点名”。在记者看来,“开涮”绝不是“胡侃”。“我和马云是很好的朋友。”俞敏洪说,“之所以发现我还有一些思想,就是因为周围有一批有思想的朋友。如果我有一段时间不跟人打交道了,我就会变得很难受,所以,我一个月中就会组一两次局,以吃喝玩乐为诱惑把他们招过来,和他们边吃边聊,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俞敏洪说,他的朋友圈不断变化。“我在进北大以前,我的朋友都是农村小孩。进了北大以后,我的朋友都变成了北大的同学,那层次就高了一些。毕业以后留在北大教书,我的朋友就变成了北大的老师,北大有很多年纪大的、有智慧的老师。我当时作为一个小老师,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也会有很多。后来离开北大创办新东方,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孤单,新东方的老师都比我年轻好几岁,所以他们是从我身上汲取营养,我有种被他们吸干了的感觉,而我从他们那边汲取的比较少,这个是很危险的。过了几年我觉得不行,我身边必须有一批人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比我水平高,思想、学术、教研、发展,必须比我强。我就跑到美国把我的同学招回来。王强、徐小平就回来了,他们在国外深造过,水平就比我高很多。我把他们招回来,就可以在他们身上学东西,总是有人比你水平高,这样你才能成长。”说起交友经,俞敏洪说要“准”,“要交对你有用的、人品比较正直的朋友,不能只是吃喝玩乐的朋友。”
  对待朋友要“暖”,“让周围的人觉得你这个人就是诚信可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你,有困难的时候就会有无数的人来帮你。这个好处也许不能明天就给你回报,但一定会有回报。”2012年,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因遭SEC调查和浑水质疑,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累跌70%,每股跌至9.50美元。俞敏洪组了个饭局,把朋友圈的大佬们聚到一起,饭桌上某位大佬开门见山,“新东方报表到底有没有造假?”俞敏洪正色:“以我的个性会做这样的事吗?”“不会。”第二天,大佬们3亿500万美元买入新东方救市,一解燃眉之急。
  “4个亿我可以支持400个创业项目,这中间一定会有人做成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那我就是未来企业家之父啊。做400个,估计有50个还是可以做成功的。”
  “我的理想是阶段性的,刚大学毕业那会儿,想要赚钱,没钱老婆看不起啊。”创办了新东方,俞敏洪想着怎么做大做强。“目前的理想是,用自己的钱,帮助别人,做点有意义的事。”
  2014年,俞敏洪成立一个基金支持年轻人创业,“结果在朋友圈里一召唤,送钱当LP(有限合伙人,出钱,不参与具体投资)的朋友不少,华谊王中军、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等都在其列。很快我们就聚集了4亿元人民币。”这个基金已经支持了100个创业项目,“有50个已经玩完了,创业者说‘俞老师,我没钱了,拜拜。’”
  在俞敏洪看来,钱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创业最主要的是坚持。“我还是非常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高考考三年,你根本就不知道希望在哪里。新东方22年了,我还在坚持。中间有无数的艰难困苦都扛过来了,你坚持下来了可能就有成果。”在关键的时候人生要善于舍得。“我要舍不掉北京大学的教学岗位和安逸的生活,我就不可能有新东方,马云和我一样的,他舍不得的话,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阿里巴巴,他比我还要坚韧不拔。他做第五个公司才做成了阿里巴巴。”如果舍不得现在优越的拿工资的生活,你怎么能创业呢?创业意味着要不就成功,要不就一无所有,你要有这样的勇气才行。
  俞敏洪乐观地计算,如果投100万一个项目,一千万就是10个,一个亿就是100个,“4个亿我可以支持400个创业项目,这中间一定会有人做成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那我就是未来企业家之父啊。做400个,估计有50个还是可以做成功的。”
  采访时,还有两名学生“冲过来”递交了创业计划书,“我把创业书交给团队,由他们来判断是否靠谱,未来发展有没有可行性,只要计划书靠谱并打动我,我们出机票,把学生请到北京跟我谈,谈得好立马给钱。”
  董岩据《扬子晚报》整理
其他文献
如今,《嘿,老头!》在北京卫视的播出取得了收视、口碑的双丰收。导演杨亚洲认为,《嘿,老头!》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选择了李雪健、黄磊、宋佳等不同年龄层观众喜欢的演员;二是通过近两年自己对电视剧行业的观察,发现现实题材创作呈现一个回归的趋势。“可能是前一段的电视剧创作,闹剧和雷人的东西有点过了,此时脚踏实地地做一个好作品,肯定会让观众喜欢。”  《嘿,老头!》这部戏,可以说是圆了导演杨亚洲与李雪
期刊
2012年8月7日,伦敦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110米栏预赛第六组的比赛刚刚结束。赛道上,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身影在跑道边缘努力地朝终点的方向单脚蹦跳着。他艰难地跳到栏架前,俯身献上深情一吻。本已沉寂了的赛场内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2015年4月7日,在与残酷的伤病抗争了整整32个月之后。这个对栏架有着无限眷恋的运动员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彻底告别这条曾经给他带来无数荣耀和彻骨伤痛的110米
期刊
朱德在一次出席抗大一分校会议时,突然兴致勃勃地问校长何长工:“听说你们这里有个外号叫‘游击大王’的教员课讲得不错,他是谁啊?”何长工指了指坐在一旁的军事总教说:“就是老贾啊!”这个老贾,就是贵州籍开国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贾若瑜。  卫立煌说:抗大有一个教员讲游击战讲得特别好  1938年12月,中央军委组建抗大一分校、二分校,挺进敌后办学。身为军事总教的贾若瑜肩负着教学规划的重任
期刊
4月13日起,40集都市爱情家庭喜剧《酷爸俏妈》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该剧由执导了《玉观音》、《长恨歌》、《无贼》的著名导演丁黑执导,圣堂工作室、刘伯翰、龙小山编剧,力邀著名演员李光洁、佟丽娅倾情加盟,并会集了赵子琪、高亚麟、高露、周德华、朱锐等实力演员。该剧围绕着一对姐弟展开,讲述的是一个重组家庭中,两个孩子的归属问题所引发的前夫和现任男友之间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夺子”战争。  李光洁变身渣男老
期刊
近期,连续剧《嘿,老头!》在北京卫视播出时取得了高收视。导演杨亚洲谦虚地表示,这要归功于李雪健、黄磊、宋佳等不同年龄层观众喜欢的演员。不过,他也坦承“可能是前一段的电视剧创作,闹剧和雷人的东西有点过了,此时脚踏实地做一个好作品,肯定会让观众喜欢。”  大凡脚踏实地的成功者,除了自家的“独门兵器”外,还要有一些“通用兵器”。既言通用就不是说有多神秘,甚至是普通至俗、土得掉渣,比如说“脚踏实地”,甭管
期刊
先烈,是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4月3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红色教授”钱亦石孙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侄女钱道波登上市民大讲堂。一张张黑白照片,讲述着不平凡家庭的一段段往事。  爷爷钱亦石:与董必武等同办武汉中学  钱道波是省作协的一名干部,她爷爷钱亦石是我党早期著名理论家、社会活动家,曾与董必武、恽代英等一起创办武汉中学,被誉为“红色教授”。  钱道波说,爷爷入党不久,即根据党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
期刊
曾宪九,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48年协和复院后回到协和,在协和外科辛勤耕耘三十七年并担任科主任二十九年,直至1985年病逝。  扫厕所,也要扫得最干净  “文革”中,曾宪九和其他多名协和专家一样,被列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抄家,业务上被“靠边站”。几乎一夜之间从一位受人尊敬的教授沦为任人随意羞辱、打骂的对象,心灵和肉体都遭受巨大的摧残。曾宪九选择了隐忍和坚强,以超乎寻常的平静
期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近日,在西南大学一个咖啡厅里,熟悉的《送别》旋律响起,一场告别独奏会已接近尾声,有的女生没忍住,偷偷地抹起了眼泪。这场独奏会的主角名叫曾大珩,今年60岁,是西南大学一名保安,因为经常在北区的彩虹桥上忘情地拉着小提琴,学生们都亲切地叫他曾叔。这个月底,曾叔就要退休了,4名大学生特意自费为他筹办了这场告别独奏会。  学生要为曾叔拍纪录片  为曾叔办一场告别独奏会,是西
期刊
提起导演杨亚洲,自然会想到《空镜子》《浪漫的事》《家有九凤》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而此番《嘿,老头!》也延续了其一贯的创作风格:小人物、接地气。  无论是《空镜子》还是《嘿,老头!》,都泛着浓浓的北京味儿,勾起无限回忆。前几天路过客厅,爸妈在看《嘿,老头!》,我也跟着看了两眼,看到熟悉的鼓楼后身铃铛胡同,黄磊穿着趿拉板儿,大摇大摆地在胡同里转悠。我赶紧给家住国子监的闺蜜打电话,“妞,快看北京台《嘿,
期刊
英国当地时间4月1日,约翰·列侬的第一任妻子辛西娅·列侬死于西班牙的家中,享年75岁。列侬的儿子朱利安在自己的网站上写道:“母亲在与癌症短暂而勇敢的搏斗后走了。”  列侬的第二任妻子大野洋子说:“她有如此强的求生欲望,我很自豪我们两个女人曾并肩站在披头士的家族中。我对她的死讯感到非常伤心,她是一个很好的人,是朱利安很好很好的母亲。”  1962-1968年,辛西娅和约翰结婚的七年是她一生最好的时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