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中最后一家上市的银行,农行IPO成就了有史以来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IPO。
按照原定计划,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农行”)7月15日正式登陆A股(601288),股价为2.68元/股;7月16日在H股上市(01288.HK),股价为3.20港元/股。在启动“绿鞋机制”后,农行以221亿美元募资规模,超过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IPO的219亿美元募资规模,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IPO。
“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俗称绿鞋机制。据公告称,农行IPO超额配售了A股初始发行规模15%的股份(33.35亿股),超额配售后A股发行规模达255.71亿股。
审计渗入每一个毛孔
作为农行上市的操盘手,董事长项俊波备受瞩目。此前,项曾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央行副行长,并执掌过央行上海总部。被称为金融业从业经历最丰富的银行家之一。
1996年,项俊波完成了首个重要角色转换,从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的身份变为审计署管理指导司副司长。同年,出任京津冀特派员。而京津冀和上海地区一直是国家审计署最为核心的两个工作重镇。
1999年,群众举报天津蓟县国税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作为京津冀特派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项俊波带领工作小组进驻蓟县。查处了时任蓟县国税局局长梁化泉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
直至2004年出任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在审计行业一做就是8年。2004年8月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项俊波的照片出现在行领导一栏中,职务是副行长。据透露,他是接替适龄退休的刘廷焕。业内人士分析,审计出身的项俊波出任央行副行长,显然是为了加强金融系统自身风险防范,防止银行业内部腐败的蔓延。
有着北大法律博士头衔、曾任审计署直属院校南京审计学院院长的项俊波,审计渗入了他的每一个毛孔。作为“查账”出身的官员,风险控制正是他的专长。
2007年7月,项俊波空降农行担任党委书记兼行长,被认为是国家特别关注“沉疴缠身”的农行的风险控制:2006年末,农行不良贷款率23.43%,同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7.5%。当年末,农行各分支机构出现了243.06亿元违规经营问题,略低于国家开发银行的245.72亿元。
2007年11月8日,项俊波宣布在农行内部改革上,率先改革风险管理体制。农行风险管理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此后,农行内部迅速刮起了一股审计风暴,每一级总分行都派驻了审计人员,同时审计人员又归上级单独一条线管理,通过加大审计力度控制风险。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项俊波出任董事长,标志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历史包袱最为沉重的农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与此同时,农行内部风险控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至2009年年末,其不良贷款率已下降至2.91%,涉农贷款不良率为4%。
肩负服务农民的使命
农行一直肩负着服务中国8亿农民的特殊使命,也是国有银行改革最后的老大难。项俊波出任农行行长时曾承诺,“要在3年之内使农行发生显著变化,5年内发生根本变化,力争用10年时间把农行建成世界一流大型商业银行。”而在商业利益和搞“三农”金融服务的使命之间取得平衡,就像是要设法把水火融为一体。
面对“三农”金融服务和商业化经营“水火不容”的难题,项俊波形象地指出,如果在火上加个锅,通过烧火把锅里的水烧开,水火不容便迎刃而解。而这口锅就是项俊波所推进的“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首先,将全国2048个县(市)作为“三农”金融部的基本经营单元。其次,建立“三农”金融部信贷政策制度体系,扩大县域支行审批权限,下沉信贷决策层次,简化“三农”和小企业信贷运作流程,把中小企业存贷、应收账款、林权、大中型农机具等纳入创新的担保方式中。最后,在农行董事会下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深化“三农”的组织架构。
2009年1月,农行全面启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到今年全国“两会”时,项俊波已经用一连串数据展示了农行服务“三农”的亮点,并表示“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有机结合的新路”。
“2009年,农行实现净利润650亿元,较上年增加135亿元,增长26.3%。资本充足率达到10.07%,不良贷款率2.91%,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05.37%,同比提高41.8个百分点⋯⋯”
2009年,农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989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比当年初增长1002亿元,相当于农行过去5年农户贷款投放总和。“特别是,为农户量身打造的惠农卡在解决农民贷款问题上功不可没,使不少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截至今年2月底,农行已累计发放惠农卡3578万张,惠及约1.7亿农民,并通过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766亿元。
项俊波透露,今年农行计划安排“三农”贷款2600亿元,占全行贷款计划的35%,新增惠农卡3000万张以上,覆盖全国2.5亿农民,农户小额贷款全年增加400亿元以上。他坦言,作为唯一拥有完整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服务“三农”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我来了,农行就上市了”
当农行从一个“坏孩子”被项俊波调教成了“好孩子”后,他又希望农行能在自己的手上造就一个史上最大的IPO。私底下,项的一句话特别出名:“农行为啥这么多年没有上市,主要是我没有来,我来了,农行就上市了。”
但此时的资本市场与当年工行、中行、建行上市时已经有天壤之别:2008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2009年天量信贷投放、2010年持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中国A股市场低迷,银行股目前的估值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农行A股融资规模一度被迫缩水,A+H首发不超过476.47亿股,定价限制在2.5元左右的超低价。
此外,农行上市在国内恰遇基金的缺席。作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一员,国内部分大型公募基金因《基金法》的条款限制,一些重量级基金公司如华夏基金、中邮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等无法参与农行认购,涉资规模近3000亿元。
为此,各方也在积极为农行上市进行各种让道或铺路:央行向市场净投放3250亿元;证监会核准新发基金400亿元;险资和其他机构资金蓄势待发。更早些,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上市的交行副行长和第二家上市的建行高管出任中投、汇金的主要负责人,被认为管理层为农行做大量的专业人才铺垫,加快农行上市进程。
6月9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毫无悬念地审核通过了农行的IPO申请。 6月10日,继A股过会后,农行顺利通过港交所H股聆讯。6月11日,农行确定了询价和上市的时间表。6月17日公布招股意向书,并开始A股路演。
根据联席主承销商统计结果显示,包括中国人寿、中国铁建、国网资产、中国烟草、鞍山钢铁、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27家战略投资者获配战略配售部分的102.28亿股。而中国人寿更是打入40亿元资金,最终获配11.89亿股,成为农行的最大战略投资者,国网资产与中国烟草以获配7.46亿股并列第二。
2009年年初,在完成股改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就提上了项俊波的工作日程,并先后传出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美国富国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签订战投协议的消息,但均被农行否认。“上市前唯一战略投资者是全国社保基金。”
项俊波在引进战投方面尤其慎重,并对海外战投提出了三个标准:全球金融危机中受损很小;至少两年内的财务是相当稳健的;在农村金融领域有丰富经验。他希望,战略投资者不仅要进行财务投资,而且还要以合作者身份,与农行分享先进的经营管理、资本运营、风险控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富于处理复杂事务的智慧
农行虽已成功上市,但项俊波紧绷的神经仍未轻松,保证农行上市不破发成为整个销售团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上市的国有大银行,农行H股每股3.20港元的定价(比A股认购价略高),相当于今年每股净值的约1.7倍。假定其回报率为20%,农行的定价与中国其他银行的定价大体一致。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定价水分不小:经营更为多元化的摩根大通,市净率也只有0.9倍。考虑到中国各银行尚未为多年的大举放贷付出代价,这种定价上的差异让人感到奇怪。等待中国各银行的,是更多的呆账和更多的放贷限制。
但根据“绿鞋机制”,主承销商可以在农行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使用超额配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以不超过农行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农行股票,以稳定后市,累计买入股数不得超过超额配售股数。按照超额配售33.35亿股计算,可获得资金89.38亿元。
不过,一位机构投资者指出,扣除需锁定1个月以上的网下发行和战略配售部分,首日上市第一天有105亿股流通,按发行价2.68元计算,假设第一天换手率30%,这笔资金也就差不多用完了。
而且,根据6月4日晚预先披露的农行A股招股文件,财政部和农行设立共管账户即“特别共管基金”,置换8156亿元不良资产,存续时间暂定为15年。这比农行原来预计的10年要长得多。究其因,是农行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比较复杂。
至于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把三农的问题放到什么高度上?太低肯定不行,太高了,投资者不认可,会认为就是个‘三农’银行,赔钱银行。”
“2010年是中国实行发展模式转变的元年,未来的发展将以农村以及县域经济为主,经济增长的亮点不是大城市,而是新农村。农行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家能够衔接城乡二元结构的大型商业银行,更是国内唯一一家营业网点遍及乡镇的商业银行,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王牌’。”
“农行在这个时候上市,不仅体现了中央决心推动城市发展向农村发展、均衡发展‘回流’的决心,也体现了农行对中央决心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的敏锐感知。”项俊波指出,农行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特色就在“三农”细分市场和城乡联动上。
而“项俊波属于比较强势的人物,在企业内手腕较硬,但很善于处理外部的各级关系。有处理复杂事务的智慧”。 一直在思考三农金融的项俊波日前更提出设立农村金融普惠服务基金。
实际上,“在中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县域金融业务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此外,农行并不是单纯做‘三农’业务,在大约2.36万个网点中,有1万多个网点在城市,横跨城乡的农行将会获益于未来中国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农村金融的确是一片蓝海。关键是看农行怎么做,立足农村金融,做得好的话,有望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
刚柔相济,不可或缺
1957年,项俊波出生在川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重庆一所大学的教授。良好的家教,加上校园环境的浸淫,少年起项俊波便对文学有了执著的爱好。随后,项俊波参军入伍。先在成都军区担任司令部秘书,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项俊波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当上了连队指导员。在一场战斗中,他曾带着连队深入到敌后,并在战斗中腿部负伤。
战争结束后。成为战斗英雄的项俊波放弃部队推荐他到军校深造的机会,参加刚恢复不久的全国高考。酷爱文学的项俊波,曾一度想报考中文系。但是,项的父亲认为“学经济更有前途”,在他的坚持下,项俊波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
若不是父亲的坚持,中国金融界很有可能在失去一位能干的银行家同时,却多了一位知名文学作家。时至今日,披着金融业赫赫战衣的他,身上仍被贴着一些感性的标签——诗人、编剧。与光大银行行长唐双宁的才气外露相比,项俊波在文艺创作上低调得多。
在职业方向和文学创作渐行渐远中,项俊波从未放弃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在北京求学、工作期间,他就与在京的一帮四川籍文学创作者交往颇密,经常在一起切磋文学。据称,在当时的四川文学界里,项俊波的诗、小说已小有名气。
后来,随着在国家审计署、央行职位的逐步提升,项俊波的工作日益繁忙,只能用零碎的休闲时间用来撰写剧本,其题材涉猎极广,一般都取材于川东的风土人情和个人的经历。电影《远山》、武侠片《紫剑传奇》、反映审计工作的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等就是他创作的。“他特别关注人性。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对人在面对环境中做出各种抉择的刻画非常到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饶曙光曾这样评价项。
有评论称,无论是业余的文学创作,还是职业生涯,战争火线锻造的刚硬勇气,文学梦想散发的激情和多年审计经历造就的严谨,使得项俊波刚柔相济,这在顺利操盘农行重组和上市中,几乎不可或缺。 而“上市对农行只是开始,上市不是农行唯一目的”。在项俊波的抱负中,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的农行,似乎正在大步走来。
按照原定计划,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农行”)7月15日正式登陆A股(601288),股价为2.68元/股;7月16日在H股上市(01288.HK),股价为3.20港元/股。在启动“绿鞋机制”后,农行以221亿美元募资规模,超过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IPO的219亿美元募资规模,成为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IPO。
“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俗称绿鞋机制。据公告称,农行IPO超额配售了A股初始发行规模15%的股份(33.35亿股),超额配售后A股发行规模达255.71亿股。
审计渗入每一个毛孔
作为农行上市的操盘手,董事长项俊波备受瞩目。此前,项曾任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央行副行长,并执掌过央行上海总部。被称为金融业从业经历最丰富的银行家之一。
1996年,项俊波完成了首个重要角色转换,从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的身份变为审计署管理指导司副司长。同年,出任京津冀特派员。而京津冀和上海地区一直是国家审计署最为核心的两个工作重镇。
1999年,群众举报天津蓟县国税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严重问题。作为京津冀特派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项俊波带领工作小组进驻蓟县。查处了时任蓟县国税局局长梁化泉虚开增值税发票、侵吞中央税款的犯罪事实。
直至2004年出任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在审计行业一做就是8年。2004年8月9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项俊波的照片出现在行领导一栏中,职务是副行长。据透露,他是接替适龄退休的刘廷焕。业内人士分析,审计出身的项俊波出任央行副行长,显然是为了加强金融系统自身风险防范,防止银行业内部腐败的蔓延。
有着北大法律博士头衔、曾任审计署直属院校南京审计学院院长的项俊波,审计渗入了他的每一个毛孔。作为“查账”出身的官员,风险控制正是他的专长。
2007年7月,项俊波空降农行担任党委书记兼行长,被认为是国家特别关注“沉疴缠身”的农行的风险控制:2006年末,农行不良贷款率23.43%,同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7.5%。当年末,农行各分支机构出现了243.06亿元违规经营问题,略低于国家开发银行的245.72亿元。
2007年11月8日,项俊波宣布在农行内部改革上,率先改革风险管理体制。农行风险管理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此后,农行内部迅速刮起了一股审计风暴,每一级总分行都派驻了审计人员,同时审计人员又归上级单独一条线管理,通过加大审计力度控制风险。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项俊波出任董事长,标志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历史包袱最为沉重的农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与此同时,农行内部风险控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至2009年年末,其不良贷款率已下降至2.91%,涉农贷款不良率为4%。
肩负服务农民的使命
农行一直肩负着服务中国8亿农民的特殊使命,也是国有银行改革最后的老大难。项俊波出任农行行长时曾承诺,“要在3年之内使农行发生显著变化,5年内发生根本变化,力争用10年时间把农行建成世界一流大型商业银行。”而在商业利益和搞“三农”金融服务的使命之间取得平衡,就像是要设法把水火融为一体。
面对“三农”金融服务和商业化经营“水火不容”的难题,项俊波形象地指出,如果在火上加个锅,通过烧火把锅里的水烧开,水火不容便迎刃而解。而这口锅就是项俊波所推进的“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首先,将全国2048个县(市)作为“三农”金融部的基本经营单元。其次,建立“三农”金融部信贷政策制度体系,扩大县域支行审批权限,下沉信贷决策层次,简化“三农”和小企业信贷运作流程,把中小企业存贷、应收账款、林权、大中型农机具等纳入创新的担保方式中。最后,在农行董事会下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深化“三农”的组织架构。
2009年1月,农行全面启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到今年全国“两会”时,项俊波已经用一连串数据展示了农行服务“三农”的亮点,并表示“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有机结合的新路”。
“2009年,农行实现净利润650亿元,较上年增加135亿元,增长26.3%。资本充足率达到10.07%,不良贷款率2.91%,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05.37%,同比提高41.8个百分点⋯⋯”
2009年,农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989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比当年初增长1002亿元,相当于农行过去5年农户贷款投放总和。“特别是,为农户量身打造的惠农卡在解决农民贷款问题上功不可没,使不少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截至今年2月底,农行已累计发放惠农卡3578万张,惠及约1.7亿农民,并通过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766亿元。
项俊波透露,今年农行计划安排“三农”贷款2600亿元,占全行贷款计划的35%,新增惠农卡3000万张以上,覆盖全国2.5亿农民,农户小额贷款全年增加400亿元以上。他坦言,作为唯一拥有完整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服务“三农”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
“我来了,农行就上市了”
当农行从一个“坏孩子”被项俊波调教成了“好孩子”后,他又希望农行能在自己的手上造就一个史上最大的IPO。私底下,项的一句话特别出名:“农行为啥这么多年没有上市,主要是我没有来,我来了,农行就上市了。”
但此时的资本市场与当年工行、中行、建行上市时已经有天壤之别:2008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2009年天量信贷投放、2010年持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中国A股市场低迷,银行股目前的估值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农行A股融资规模一度被迫缩水,A+H首发不超过476.47亿股,定价限制在2.5元左右的超低价。
此外,农行上市在国内恰遇基金的缺席。作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一员,国内部分大型公募基金因《基金法》的条款限制,一些重量级基金公司如华夏基金、中邮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等无法参与农行认购,涉资规模近3000亿元。
为此,各方也在积极为农行上市进行各种让道或铺路:央行向市场净投放3250亿元;证监会核准新发基金400亿元;险资和其他机构资金蓄势待发。更早些,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上市的交行副行长和第二家上市的建行高管出任中投、汇金的主要负责人,被认为管理层为农行做大量的专业人才铺垫,加快农行上市进程。
6月9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毫无悬念地审核通过了农行的IPO申请。 6月10日,继A股过会后,农行顺利通过港交所H股聆讯。6月11日,农行确定了询价和上市的时间表。6月17日公布招股意向书,并开始A股路演。
根据联席主承销商统计结果显示,包括中国人寿、中国铁建、国网资产、中国烟草、鞍山钢铁、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27家战略投资者获配战略配售部分的102.28亿股。而中国人寿更是打入40亿元资金,最终获配11.89亿股,成为农行的最大战略投资者,国网资产与中国烟草以获配7.46亿股并列第二。
2009年年初,在完成股改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就提上了项俊波的工作日程,并先后传出与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美国富国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签订战投协议的消息,但均被农行否认。“上市前唯一战略投资者是全国社保基金。”
项俊波在引进战投方面尤其慎重,并对海外战投提出了三个标准:全球金融危机中受损很小;至少两年内的财务是相当稳健的;在农村金融领域有丰富经验。他希望,战略投资者不仅要进行财务投资,而且还要以合作者身份,与农行分享先进的经营管理、资本运营、风险控制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富于处理复杂事务的智慧
农行虽已成功上市,但项俊波紧绷的神经仍未轻松,保证农行上市不破发成为整个销售团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上市的国有大银行,农行H股每股3.20港元的定价(比A股认购价略高),相当于今年每股净值的约1.7倍。假定其回报率为20%,农行的定价与中国其他银行的定价大体一致。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定价水分不小:经营更为多元化的摩根大通,市净率也只有0.9倍。考虑到中国各银行尚未为多年的大举放贷付出代价,这种定价上的差异让人感到奇怪。等待中国各银行的,是更多的呆账和更多的放贷限制。
但根据“绿鞋机制”,主承销商可以在农行上市之日起30个自然日内,使用超额配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以不超过农行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农行股票,以稳定后市,累计买入股数不得超过超额配售股数。按照超额配售33.35亿股计算,可获得资金89.38亿元。
不过,一位机构投资者指出,扣除需锁定1个月以上的网下发行和战略配售部分,首日上市第一天有105亿股流通,按发行价2.68元计算,假设第一天换手率30%,这笔资金也就差不多用完了。
而且,根据6月4日晚预先披露的农行A股招股文件,财政部和农行设立共管账户即“特别共管基金”,置换8156亿元不良资产,存续时间暂定为15年。这比农行原来预计的10年要长得多。究其因,是农行不良资产的回收情况比较复杂。
至于服务“三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把三农的问题放到什么高度上?太低肯定不行,太高了,投资者不认可,会认为就是个‘三农’银行,赔钱银行。”
“2010年是中国实行发展模式转变的元年,未来的发展将以农村以及县域经济为主,经济增长的亮点不是大城市,而是新农村。农行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家能够衔接城乡二元结构的大型商业银行,更是国内唯一一家营业网点遍及乡镇的商业银行,是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王牌’。”
“农行在这个时候上市,不仅体现了中央决心推动城市发展向农村发展、均衡发展‘回流’的决心,也体现了农行对中央决心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战略的敏锐感知。”项俊波指出,农行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特色就在“三农”细分市场和城乡联动上。
而“项俊波属于比较强势的人物,在企业内手腕较硬,但很善于处理外部的各级关系。有处理复杂事务的智慧”。 一直在思考三农金融的项俊波日前更提出设立农村金融普惠服务基金。
实际上,“在中国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县域金融业务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此外,农行并不是单纯做‘三农’业务,在大约2.36万个网点中,有1万多个网点在城市,横跨城乡的农行将会获益于未来中国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农村金融的确是一片蓝海。关键是看农行怎么做,立足农村金融,做得好的话,有望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
刚柔相济,不可或缺
1957年,项俊波出生在川东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是重庆一所大学的教授。良好的家教,加上校园环境的浸淫,少年起项俊波便对文学有了执著的爱好。随后,项俊波参军入伍。先在成都军区担任司令部秘书,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项俊波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当上了连队指导员。在一场战斗中,他曾带着连队深入到敌后,并在战斗中腿部负伤。
战争结束后。成为战斗英雄的项俊波放弃部队推荐他到军校深造的机会,参加刚恢复不久的全国高考。酷爱文学的项俊波,曾一度想报考中文系。但是,项的父亲认为“学经济更有前途”,在他的坚持下,项俊波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系。
若不是父亲的坚持,中国金融界很有可能在失去一位能干的银行家同时,却多了一位知名文学作家。时至今日,披着金融业赫赫战衣的他,身上仍被贴着一些感性的标签——诗人、编剧。与光大银行行长唐双宁的才气外露相比,项俊波在文艺创作上低调得多。
在职业方向和文学创作渐行渐远中,项俊波从未放弃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在北京求学、工作期间,他就与在京的一帮四川籍文学创作者交往颇密,经常在一起切磋文学。据称,在当时的四川文学界里,项俊波的诗、小说已小有名气。
后来,随着在国家审计署、央行职位的逐步提升,项俊波的工作日益繁忙,只能用零碎的休闲时间用来撰写剧本,其题材涉猎极广,一般都取材于川东的风土人情和个人的经历。电影《远山》、武侠片《紫剑传奇》、反映审计工作的电视剧《人民不会忘记》等就是他创作的。“他特别关注人性。注重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对人在面对环境中做出各种抉择的刻画非常到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饶曙光曾这样评价项。
有评论称,无论是业余的文学创作,还是职业生涯,战争火线锻造的刚硬勇气,文学梦想散发的激情和多年审计经历造就的严谨,使得项俊波刚柔相济,这在顺利操盘农行重组和上市中,几乎不可或缺。 而“上市对农行只是开始,上市不是农行唯一目的”。在项俊波的抱负中,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的农行,似乎正在大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