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成败与否,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提问有无意义和价值,直接影响着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甚至成败;一堂课的教学水平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上。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紧凑而高效率的学习。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多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可以说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呢?本文从提问的误区、范围、特点、方式方面做一些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提问艺术
一、高中政治课堂提问中的误区及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怎样实现教师的引导呢?笔者认为,教师的引导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提问来实现。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是善于思考的人。”由此可知,课堂提问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所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设计得好,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确实实现素质教育。
何谓课堂提问呢?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置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者回答,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课堂提问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有效互动。但是笔者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问题意识,但是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却少之又少。笔者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政治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一)提问过于频繁
笔者曾经发现,有的教师一节课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存在一个问题。这样使得教师就像拿着香蕉的驯象人,学生就像跟着香蕉走的大象,学生只有无奈地跟着走,哪有时间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呢?即使回答问题也是疲于应付。一节课下来,学生身心疲惫,教师也是大汗淋漓。但是教学效果如何呢?学生在课下往往一问三不知。高中政治课本来课堂容量就大,总是问题充斥,如何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呢?
(二)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很多教师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习惯性地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教师的再次提问和对学生答案的再次重复。教师的首次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教师无谓的浪费这些时间,意味着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减少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据研究,对于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需要经过2—3分钟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以后,不能马上就要求学生回答,必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所以,课堂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
(三)不会聆听学生
相比较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聆听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师不仅要会问还要会听。教师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态度,即诚恳与肯定,一方面还要有聆听的技巧。有的教师认为听是很简单的事情。笔者建议教师给自己录像,通过看录像,教师会发现自己是否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你是否集中了注意力,是否对学生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教师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让对方感觉到真诚和期待,感觉到尊重和关心。当学生能从教师的聆听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那么他的潜能就会得到激发。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不只是一个形式,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是不耐烦甚至直接去关注其他的同学和其他的事情,那么学生会认为自己说错了,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
(四)提问对象过于相似
不得不承认,教师对于学生都有偏向性。虽然作为教师不应有这样的状态,但是教师也是人,也会有偏好性。选择提问对象方面就能体现出来教师的偏好性。很多教师提问对象总是同一类型,甚至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时间长了,总是不被叫到的同学就会产生挫败感,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我为什么还要上进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进而导致这个群体失去了上进心。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可能是害怕上课被点到,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从内心还是期望得到关注的,而在课堂上的关注就是被提问到。教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学生的偏好带入到教学中。
(五)控制问题的答案
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教师自己就完成了回答,这种自问自答并没有起到提问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或者回答的并不是自己期待的答案时,就会武断地打断,然后自己来回答。这样的结果就是课堂之上都是教师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尊重,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错在哪。长此以往,学生每次都无法完成自己的作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对问题的看法也很难形成系统性,并且独立性也没有得到锻炼,反而会产生更强的依赖心理。教师不应该控制问题的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回答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如果学生的答案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要先给予肯定,然后在肯定的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思考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是给予学生尊重,允许不同的答案存在。 (六)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不对时,有的教师直接就给予“你离题了”“你坐下再想想”“不对”等评价,甚至有的教师专门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然后乘机给予嘲讽。以上都是消极的反馈,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反馈是消极的,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整体的斗志,会让全班学生都不敢发言,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所以,教师应该多用启发性语言来帮助回答不上来的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合适的时候首先给予肯定,比如“很有创意”“有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答案或者换其他同学来作答。笔者建议,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答案不知道如何评价时,可以尽量选择中性词语,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语并不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七)忽视学生的反问
什么是提问?提问,广义讲就是提出问题来问。具体讲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师生之间以设疑形式呈现,以交流方式进行,以引起师生双方反应互动的活动。可见,课堂提问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个方面。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时间和权利。尤其是在上课过程中有学生提问,教师往往直接干涉,不予以回答。笔者做过调查,很多学生上课不喜欢提问,不是没有问题可问,而是不敢问,害怕遭到老师的批评。我们的许多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甚至无视学生的提问权。新课改告诉我们,教学不能局限于让学生获得了多少具体知识,而应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会”,更要看学生是否“会学”,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仅会答,还要会问。
(八)“一问到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40分钟下来,什么也不问“以我为中心”“一灌到底”。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如过街老鼠。
(九)“假热闹”
在新课改中,有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公开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回答踊跃,表面上教学效果很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成功。然而,事情的真相怎样呢?我们知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所提问题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回答,就会导致提问后出现冷场或卡壳。因此,教师最担心的就是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室静悄悄”的现象,我们总希望教室的气氛更热烈一些。于是,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味降低问题的难度,甚至问学生“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能不能呀”等,从教学外表看,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课堂气氛比较热烈,课堂结构比较紧凑,但学生根本没动脑筋,课堂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在教师故意营造的“热闹”气氛中,学生只是虚假的主体。
针对以上误区,笔者依据高中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通过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是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而是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文化生活》时,讲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源泉与根本途径都是社会实践?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化整为零,分为: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层一层由若干小问题深入?最后就容易理解大问题了。
(二)提问要有实效性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不仅能根据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教学,而且要预见学生今后的心理发展,并合理地影响这种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既不能让学生伸手就摘到“果子”,也不能让学生跳起来还摘不到“果子”;在我们现实有些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一节课甚至进行多次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说各的,没有倾听的习惯与交流的技能,有的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急于讨论交流,有的学生则不善于独立思考,还有的是不善于相互配合。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许多内容选择得不够恰当,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有效的合作。所以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的、原理性的知识,更多的需要学生独立去分析、思考、领悟,对那些会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学生思考会出现困难而且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才真正有效。教师还要根据问题的难易,恰当地安排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并且要进行一定的分工,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听和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思考:下一步教学应该作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在《文化生活》中讲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时,你可以问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为什么继承?怎样继承?关于其他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就无须问。
(三)提问的主体应是学生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聪明的教育者,时常不是道理讲满,而是给教育对象提出思维空间,诱发教育对象以自己的灵气去补白。"实践告诉我们,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并不一定好,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心理、能力、兴趣等等的差异和反映,转变课堂 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打破无感情、大道理、大教条、沉闷的教学气氛,而应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位外国的教育学者说:"我发现,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老师讲的课,一听就明白,从来就没有问题。"岂知,"没有问题"意味着潜在着更大的问题,说的就是中国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欢迎学生争辩,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才有可能平等对话,学生才可能张扬个性。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爱问。很难想象,“满堂灌”的课堂会培养出爱提问题的学生。因此,教师应“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多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让学生会问。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有教师埋怨学生懒于思考,不敢质疑。其实,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问,他们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甚至发现不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比如,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如进行求异思维、反向思考等等。总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既可以老师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老师,还可以学生问学生,让学生既能答,也能问。比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新时代的劳动者时,你完全可以把这节课交给学生,让学生问老师,让学生问学生,让学生评价等。
总之,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要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益,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及时发现并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和信息;能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功能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来看,问是深入的阶段,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心悦。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把被遮蔽的问题挖掘出来、剥离出来、明晰起来的过程。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
(二)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
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知识来解答。在提出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又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缺乏引力,索然无味、抓不住重点、高不可攀、内容空泛的提问,同时要提问适度。好的提问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同时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在提问和讨论中,开阔思维,体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和提高能力带来的快乐,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生成问题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新的问题的过程。生成因预设而美丽,预设因生成更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智慧和挑战,导致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必须使课堂教学有使学生“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所谓生成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发的教学运行环境。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揭示,学法由学生自己去归纳。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课堂提问的范围要适中,不宜过大
问题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问题主要是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分析、解决的。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其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亲切、自然、流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在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这堂课时,由于课堂问题范围太大,我设计了如下的情景和问题:
书本案例:结合书本第66页,谈谈应该怎么样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由于这一问题范围较大,学生回答的难度系数不小,很多学生欲言又止。为了突破这一问题的局限性,我设计了一个范围更小的问题:①当今经济形势下,你认为是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学生做出选择后,再进一步继续追问:②能不能说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理由?这样课本上的大问题肢解后变成范围更小的问题后,就能有效降低问题难度,提高问题的可操作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设计要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具有逻辑性、有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更是围绕学生不断扩展生活领域,将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淡化学科体系,强调生活主题,引导学生爱惜自己、关心他人、关注国家。这就决定在设置教学情境的问题时,要注意降低问题的重心,不要把问题设置的过大过空,使学生不感兴趣或没话可说,同时也要注意其内容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上述案例在经过设计后的提问就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考问题。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加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甚至转变角色进行体验式教学。所以,教师在问题的设计时一定要具有探讨的空间。最好是能设计成两难类型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在面对两难问题时,其内心信念、道德的标准就会受到挑战、陷入困惑,从而引发深思而使其思想道德得到提高。同时,两难问题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困惑与矛盾,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让每个学生在思考后想说话、有话说 。当然。这种也需要教师在学生解决两难问题的过程中抓住适当时机、做出恰当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六)课堂问题的提出方式要恰当
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分为感悟式和选择冲突式。引导感悟式提问的预设比较强,答案相对确定;选择冲突式的提问比较开放,问题中含有矛盾和冲突,学生可以做出自己选择和思考。一般来说上课堂开始和行进过程中适宜采用选择冲突式问题,这样学生比较有话说,参与度高,热情高。课堂的结尾是学生新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生成的时间,这时引导感悟式的问题比较收敛,能够起到巩固课堂成果的作用。
上述案例中的问题有固定答案,学生都能说几句,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对来说在教材上有较为固定的理论支撑点,在这里只是紧密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思维上看,学生也经历了由分析到综合总结的过程,在参与体验后,享受收获的快乐。
总之,有效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想象力。而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更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并评判他人,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疑问,“问”出学生的创造。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政治思维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于教育教学才有意义、有价值。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提问艺术
一、高中政治课堂提问中的误区及对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怎样实现教师的引导呢?笔者认为,教师的引导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提问来实现。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是善于思考的人。”由此可知,课堂提问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所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设计得好,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确实实现素质教育。
何谓课堂提问呢?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置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者回答,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课堂提问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有效互动。但是笔者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认为,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问题意识,但是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却少之又少。笔者现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政治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一)提问过于频繁
笔者曾经发现,有的教师一节课40分钟平均每分钟就存在一个问题。这样使得教师就像拿着香蕉的驯象人,学生就像跟着香蕉走的大象,学生只有无奈地跟着走,哪有时间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呢?即使回答问题也是疲于应付。一节课下来,学生身心疲惫,教师也是大汗淋漓。但是教学效果如何呢?学生在课下往往一问三不知。高中政治课本来课堂容量就大,总是问题充斥,如何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呢?
(二)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很多教师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习惯性地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教师的再次提问和对学生答案的再次重复。教师的首次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样不仅造成了时间的浪费,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教师无谓的浪费这些时间,意味着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减少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据研究,对于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从提出问题到回答问题需要经过2—3分钟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以后,不能马上就要求学生回答,必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所以,课堂提问并不是越多越好。
(三)不会聆听学生
相比较课堂提问的设计,课堂聆听学生的回答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师不仅要会问还要会听。教师一方面要有聆听的态度,即诚恳与肯定,一方面还要有聆听的技巧。有的教师认为听是很简单的事情。笔者建议教师给自己录像,通过看录像,教师会发现自己是否是一个好的聆听者,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你是否集中了注意力,是否对学生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教师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让对方感觉到真诚和期待,感觉到尊重和关心。当学生能从教师的聆听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那么他的潜能就会得到激发。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不只是一个形式,还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表现为坐立不安,或者是不耐烦甚至直接去关注其他的同学和其他的事情,那么学生会认为自己说错了,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
(四)提问对象过于相似
不得不承认,教师对于学生都有偏向性。虽然作为教师不应有这样的状态,但是教师也是人,也会有偏好性。选择提问对象方面就能体现出来教师的偏好性。很多教师提问对象总是同一类型,甚至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时间长了,总是不被叫到的同学就会产生挫败感,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我为什么还要上进呢?”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进而导致这个群体失去了上进心。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可能是害怕上课被点到,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从内心还是期望得到关注的,而在课堂上的关注就是被提问到。教师不应该将自己对于学生的偏好带入到教学中。
(五)控制问题的答案
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教师自己就完成了回答,这种自问自答并没有起到提问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还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或者回答的并不是自己期待的答案时,就会武断地打断,然后自己来回答。这样的结果就是课堂之上都是教师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尊重,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在哪、错在哪。长此以往,学生每次都无法完成自己的作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对问题的看法也很难形成系统性,并且独立性也没有得到锻炼,反而会产生更强的依赖心理。教师不应该控制问题的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回答的空间和时间。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如果学生的答案出乎教师的意料,教师要先给予肯定,然后在肯定的基础之上再引导学生思考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是给予学生尊重,允许不同的答案存在。 (六)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不对时,有的教师直接就给予“你离题了”“你坐下再想想”“不对”等评价,甚至有的教师专门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然后乘机给予嘲讽。以上都是消极的反馈,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反馈是消极的,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整体的斗志,会让全班学生都不敢发言,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所以,教师应该多用启发性语言来帮助回答不上来的学生,当学生回答不合适的时候首先给予肯定,比如“很有创意”“有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答案或者换其他同学来作答。笔者建议,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答案不知道如何评价时,可以尽量选择中性词语,不带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语并不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七)忽视学生的反问
什么是提问?提问,广义讲就是提出问题来问。具体讲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师生之间以设疑形式呈现,以交流方式进行,以引起师生双方反应互动的活动。可见,课堂提问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个方面。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时间和权利。尤其是在上课过程中有学生提问,教师往往直接干涉,不予以回答。笔者做过调查,很多学生上课不喜欢提问,不是没有问题可问,而是不敢问,害怕遭到老师的批评。我们的许多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甚至无视学生的提问权。新课改告诉我们,教学不能局限于让学生获得了多少具体知识,而应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学会”,更要看学生是否“会学”,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仅会答,还要会问。
(八)“一问到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40分钟下来,什么也不问“以我为中心”“一灌到底”。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如过街老鼠。
(九)“假热闹”
在新课改中,有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公开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回答踊跃,表面上教学效果很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成功。然而,事情的真相怎样呢?我们知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所提问题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回答,就会导致提问后出现冷场或卡壳。因此,教师最担心的就是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室静悄悄”的现象,我们总希望教室的气氛更热烈一些。于是,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味降低问题的难度,甚至问学生“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能不能呀”等,从教学外表看,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课堂气氛比较热烈,课堂结构比较紧凑,但学生根本没动脑筋,课堂提问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在教师故意营造的“热闹”气氛中,学生只是虚假的主体。
针对以上误区,笔者依据高中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意见: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
通过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是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而是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就不能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如果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目的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文化生活》时,讲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源泉与根本途径都是社会实践?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化整为零,分为: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是什么?……这样一层一层由若干小问题深入?最后就容易理解大问题了。
(二)提问要有实效性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不仅能根据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进行教学,而且要预见学生今后的心理发展,并合理地影响这种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既不能让学生伸手就摘到“果子”,也不能让学生跳起来还摘不到“果子”;在我们现实有些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一节课甚至进行多次合作学习。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说各的,没有倾听的习惯与交流的技能,有的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急于讨论交流,有的学生则不善于独立思考,还有的是不善于相互配合。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许多内容选择得不够恰当,讨论时间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多数问题讨论得不深不透,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有效的合作。所以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的、原理性的知识,更多的需要学生独立去分析、思考、领悟,对那些会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学生思考会出现困难而且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才真正有效。教师还要根据问题的难易,恰当地安排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讨论的时间,并且要进行一定的分工,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听和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思考:下一步教学应该作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在《文化生活》中讲到传统文化的继承时,你可以问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为什么继承?怎样继承?关于其他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就无须问。
(三)提问的主体应是学生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聪明的教育者,时常不是道理讲满,而是给教育对象提出思维空间,诱发教育对象以自己的灵气去补白。"实践告诉我们,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并不一定好,因为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心理、能力、兴趣等等的差异和反映,转变课堂 教学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打破无感情、大道理、大教条、沉闷的教学气氛,而应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弹性,留出一些时间,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老师积极引导、总结、完善和补充,真正发挥教师"穿针引线"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位外国的教育学者说:"我发现,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老师讲的课,一听就明白,从来就没有问题。"岂知,"没有问题"意味着潜在着更大的问题,说的就是中国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首先,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欢迎学生争辩,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才有可能平等对话,学生才可能张扬个性。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爱问。很难想象,“满堂灌”的课堂会培养出爱提问题的学生。因此,教师应“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多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尝试、探究、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让学生会问。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有教师埋怨学生懒于思考,不敢质疑。其实,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问,他们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甚至发现不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比如,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如进行求异思维、反向思考等等。总之,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既可以老师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老师,还可以学生问学生,让学生既能答,也能问。比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新时代的劳动者时,你完全可以把这节课交给学生,让学生问老师,让学生问学生,让学生评价等。
总之,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要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益,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及时发现并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具体地引导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和信息;能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功能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来看,问是深入的阶段,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心悦。问题的提出,不是为问题而问问题,而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问题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把被遮蔽的问题挖掘出来、剥离出来、明晰起来的过程。学则须疑,教师提问要问在学生有疑之处。学生有疑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教师要期望教学的重要结果是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价,看它是否适合探究。
(二)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
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学生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孤立进行,而要符合他们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特点。提问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可靠途径获取的知识来解答。在提出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又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缺乏引力,索然无味、抓不住重点、高不可攀、内容空泛的提问,同时要提问适度。好的提问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由会再到运用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问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学得新知。同时尽量根据教学要求,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在提问和讨论中,开阔思维,体验解决问题,学习新知和提高能力带来的快乐,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生成问题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新的问题的过程。生成因预设而美丽,预设因生成更精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智慧和挑战,导致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必须使课堂教学有使学生“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创造活动,这就是所谓生成性。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生成一种开发的教学运行环境。做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揭示,学法由学生自己去归纳。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四)课堂提问的范围要适中,不宜过大
问题的提出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问题主要是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分析、解决的。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设计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其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才亲切、自然、流畅,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水到渠成地生成新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在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这堂课时,由于课堂问题范围太大,我设计了如下的情景和问题:
书本案例:结合书本第66页,谈谈应该怎么样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由于这一问题范围较大,学生回答的难度系数不小,很多学生欲言又止。为了突破这一问题的局限性,我设计了一个范围更小的问题:①当今经济形势下,你认为是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学生做出选择后,再进一步继续追问:②能不能说说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理由?这样课本上的大问题肢解后变成范围更小的问题后,就能有效降低问题难度,提高问题的可操作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问题的提出与设计要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具有逻辑性、有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更是围绕学生不断扩展生活领域,将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淡化学科体系,强调生活主题,引导学生爱惜自己、关心他人、关注国家。这就决定在设置教学情境的问题时,要注意降低问题的重心,不要把问题设置的过大过空,使学生不感兴趣或没话可说,同时也要注意其内容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上述案例在经过设计后的提问就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思考问题。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加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甚至转变角色进行体验式教学。所以,教师在问题的设计时一定要具有探讨的空间。最好是能设计成两难类型的问题,因为一个人在面对两难问题时,其内心信念、道德的标准就会受到挑战、陷入困惑,从而引发深思而使其思想道德得到提高。同时,两难问题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困惑与矛盾,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让每个学生在思考后想说话、有话说 。当然。这种也需要教师在学生解决两难问题的过程中抓住适当时机、做出恰当的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六)课堂问题的提出方式要恰当
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分为感悟式和选择冲突式。引导感悟式提问的预设比较强,答案相对确定;选择冲突式的提问比较开放,问题中含有矛盾和冲突,学生可以做出自己选择和思考。一般来说上课堂开始和行进过程中适宜采用选择冲突式问题,这样学生比较有话说,参与度高,热情高。课堂的结尾是学生新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生成的时间,这时引导感悟式的问题比较收敛,能够起到巩固课堂成果的作用。
上述案例中的问题有固定答案,学生都能说几句,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对来说在教材上有较为固定的理论支撑点,在这里只是紧密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思维上看,学生也经历了由分析到综合总结的过程,在参与体验后,享受收获的快乐。
总之,有效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想象力。而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更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并评判他人,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疑问,“问”出学生的创造。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政治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政治思维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于教育教学才有意义、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