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为饵 “杀熟”骗走600万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桂林市有一名叫金秋斌的退休老太,只有小学文化,竟在7年间轻轻松松地“借”走了近40名市民600多万元,行骗次数多达200多次,其中400多万元构成诈骗。2009年8月20日,广西桂林市中级法院判处金秋斌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金秋斌的诈骗伎俩并不高明,却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只因为她掌握一个诱饵——“房地产”。
  
  心理失衡借钱投商海
  
  金秋斌生于1944年,退休前是桂林锁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她大半辈子都是低调处世,诚恳待人、勤俭持家。尽管她晚年生活无忧,可是看到一些亲朋好友都因为做生意而富裕起来,她不由感叹自己这大半辈子是白活了,过不上有钱人的日子,也没能给后代留下财富。她的心滋生了焦躁和苦闷,恨不能伸手向空中一捞,就抓下一大把票子。
  金秋斌决定进行角色转换,经商。可是,想开店要有资本,她哪拿得出来那么多钱,一个念头冒出来:借!
  向谁借,怎么借?这也让她颇费心思。不能向亲戚借,一个电话,家里人都知道了。向厂里的同事借,比较容易。可是大家都是熟人,如果说自己经商用,肯定会质疑自己的偿还能力,只能说帮别人借。金秋斌想起老朋友高家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主管房地产交易的房产科科长,二儿子是一个地产开发商。高氏兄弟的父亲与金秋斌的姐夫是战友,她与高氏兄弟也有点头之交。金秋斌试着向老同事开口借钱,事情的顺利竟出乎她的预想。
  2000年9月,金秋斌遇到了老同事唐某,两人寒暄一番,金秋斌向老同事吹嘘道:“我跟着一个朋友的儿子做房产生意,忙得不得了。你不知道,现在的房地产生意有多火,起多少楼都不够卖。”金秋斌神采奕奕地聊起生意经,唐某听了羡慕不已。金秋斌说:“我们是老姐妹,什么事都要互相帮衬,以后有好的生意,我叫上你。”
  过了两天,金秋斌又找到唐某,说:“我上次说的那个高家老二,开发了好几个楼盘,资金一时周转不来,叫我帮他借些钱,利息很高,每万元一个月300元,你愿不愿借,这可是稳赚不亏的生意。”唐某想有熟人担保,又是有头有脸的大老板出面借钱,当即借给金秋斌2万元。就这样,金秋斌管熟人借到几万元,盘下了一间店铺,信心满满地开起了一家桂林米粉店。
  
  “炒房”成瘾谎言花样百出
  
  “原来借钱这么容易啊!”金秋斌觉得自己还没有全面开发出“高氏兄弟”的“品牌效应”。她逐渐编织出一套以“开发房地产”为借口的系统谎言:“朋友的儿子搞房地产需要资金”,“朋友的孩子炒房子一时资金周转困难”,“与××局房产科高科长做二手房生意”等等。这些说法在金秋斌的嘴里变得顺理成章,逼真自然。加之金秋斌每借一笔钱,无一不许诺付高利息,有时她甚至写借条时就把利息钱写在借款里了,借5万元,在借条上就写借8万元。如此巧言令色,叫人不动心都难。
  其实,高氏兄弟与金秋斌根本没有经济或者业务往来。金秋斌全靠三寸不烂之舌,打着“炒房”的幌子四处借钱。一开始,金秋斌雄心勃勃希望自己能在商海上赚点钱。然而她做生意做一项亏一项,她开的米粉店,几个月就关张了;她与人合伙投资承揽修路工程,亏了;她曾到深圳开了一家饭店,在撑了一年半后,还是倒闭了;她又回桂林开了一间油茶店,做了一个多月,也关门了。
  这些做生意的本钱无一不是她借来的,她“与房产科长合伙做生意”的谎言说得次数太多了,有些人已不大信,特别是一些多次借给过钱,再听到相似借口,就瞪起了半信半疑的眼睛。
  这时,她发现另外一套谎话,总能解燃眉之急。2007年5月,金秋斌请老朋友杨某和刘某到自己的油茶店喝茶。聊天中,杨某问她,这间门面房是多少钱买下的。此时的金秋斌已经练就谎话张口就来的本事:“我这间门面很便宜,是法院拍卖的。”她还拿出一份拍卖公告复印件给她们看:“我认识法官,能以低价格购买到拍卖的门面。”
  其实,油茶店是金秋斌通过拍卖买的不假,但她并不认识法官,而是通过其他关系购买的,钱也是借来的,这间门面并没有过户到她名下。可是她的一番吹嘘,让杨某信以为真。见有人“上钩”,金秋斌岂会放过,她鼓动杨某交给她一笔定金,她定能让杨某以低价得到一间地段优越的门面房。
  杨某掏了钱,金秋斌也没放过坐在一旁的刘某,她顺便以“房产商朋友周转不灵”的名义向刘某借了2万元。见杨某那么相信金秋斌,刘某也未作犹豫便答应了。就这样“能低价买到拍卖的门面房”成为金秋斌的另一个法宝。当时“炒房风”正热,只需交“押金”就能“炒房”赚一笔,这又打动很多人的心。
  金秋斌借钱的对象基本上都是老年人,但她一律不手软,能多借的就多借,借不了多少的也借。老同事伍某身家百万,竟被金秋斌分11次“借”走151万元;刚认识金秋斌几天的病友也被她借走5000元。
  尽管金秋斌“借钱”频频得手,然而她对所借的钱从来都是一笔糊涂账,谁来讨债就还点,没来催款的一点不还,因此有的债主至案发一分钱也没得到,没有一个债主能追回全款的。
  截止到2008年9月,民警将潜逃多日的金秋斌抓获,她一共骗取646万余元,尚有四百多万无从追讨。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都说人生是需要挑战的,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对人生过于苛求,就会把自己逼到悬崖边缘。其实,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当你步入老年的时候,别忘了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给自己提出了过度的要求呢?  我退休以后有两个爱好,一是钓鱼,二是台球。两样都是自学成才,悟性不错加之勤学苦练,拿过一些奖项,收了不少“徒弟”。可是好景不长,一些“徒弟”的水平提高了,我的水平却下降了,台球比赛
期刊
周末的傍晚,华灯初放,天津市一座德式小洋楼的舞池中,悠扬的华尔兹舞曲响起,一对对儒雅的老人翩然起舞……  他们在一起跳舞已经近20年了,有人离开,有人加入,地点也更换了几处,唯一不变的是优美轻盈的圆舞曲。他们中最大的81岁,最年轻的也有58岁,多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一辈子从事科学教育工作。50年前流行的周末交谊舞会在他们心里栽下根,在退休之后开出绚烂的花朵。不亚于那些青春年华的“快男快女”
期刊
不久前,在上海市普陀区一家敬老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生日宴会。寿宴的主人是108岁的老寿星邓新妹。  邓新妹1901年生于宜兴,早年她纺纱织布裁缝衣服,丈夫“跑码头”贩布卖衣,一天忙到晚仅够糊口。丈夫65岁去世后,61岁的邓新妹从乡下赶到上海,帮忙带领孙子。如今,她的儿子也已经88岁了,行动不便,只能委托孙子常常来“敬老院”探望她。  邓新妹满脸皱纹、背脊伛偻,但是气色尚佳。她乐呵呵地和来客热情握手,
期刊
我患糖尿病已经10年了,10年来,我始终没有吃药,一直坚持饮食和运动疗法,各项指标基本达标。  而要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血糖。  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只用饮食和运动疗法,不用药物。10年来,这种治疗方案对我来说是有效的。  我每天的主食控制在3到5两之间,坚持少吃多餐,一天平均吃4餐,每餐一两左右,每餐以蔬菜为主,每天大概吃5到6斤蔬菜。由于蔬菜吃得多,所以在选择蔬菜上一定
期刊
我的老父亲已经97岁了,住在河南安阳,和我的小妹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自从2006年他摔了一跤后,只能以床为伴了,渐渐生活不能自理。  我在贵阳退休,今年也七十多岁了。人人都说,百善孝为先,虽然我和父亲相隔千里,但是每年他生日前后都要赶回故乡去探望他。就在今年我即将成行之前,小妹给我打来电话说,父亲突然手软,自己不会拿勺子吃早饭了。我怀疑父亲得了脑梗塞,叫妹妹赶快把父亲送到医院检查治疗。自己简单地收拾
期刊
丁老师:您好!  最近我心情不太好,主要是和大儿媳相处得不愉快,说给你听听。我是一名退休的乡村教师,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我闲不住,退休之后就开始改造盐碱地,硬是把一块不毛之地改造成了让人垂涎的聚宝盆。没想到,这下子可是我自找不开心了。  大儿子一家和我们分住两个院儿,本来大儿媳和我们老两口相处得还可以,尤其是和我老伴总是有说有笑的。可谁承想,大儿媳惦记上我收拾出来的这块地了,提出过了年让她种。您知
期刊
只要一谈到养生,很多人第一个就会想到“补”,想到吃什么。可实际上,养生并不是这么简单,说到缺什么补什么,这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你的消化吸收能力怎么样?“有时大脑会有‘想当然’的想法,你昨天觉得自己肾虚了,今天就吃两个腰花,这两个腰花就真的能贴在你腰上吗?”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人体比大脑更聪明!这也是养生的第一要则。大家要记住:身体自身有规律,人体知道该补哪。想吃得好点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多
期刊
为父“正名” 老夫妻奔波20载  现年66岁的河北省邯郸市民李瑞霞一直以来内心有个心愿:找寻身为烈士的父亲李慕贤的埋骨之地。1984年,李瑞霞和丈夫郭占瀛开始了寻找历程。郭占瀛辗转河南数个城市,拜访岳父的战友、朋友、生前接触过的当地百姓。最终一名知情人告知郭占瀛,李慕贤和其他的12名烈士被敌人集体枪杀于南阳机场,遗骨就在南阳市13烈士墓中。当他们找到这个烈士墓时,发现只有两名烈士有名字,其余11人
期刊
一位人类学者说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类所建立的最长久的关系之一,有积极、有互助,但也常常包含着愤怒、紧张和矛盾。”一项研究发现,不少父母与子女都曾有过关系紧张的时期。出人意料的是,有些子女年龄越大,与父母的关系就越不好。  听听下面三位站在做父母的角度怎么说——    敢于对儿女说“不”  ■黾子    时下“啃老”现象相当普遍,窃以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们的溺爱纵容了有“啃老”倾向的子女。 
期刊
为表达老艺术家、老同志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祝福,展示老艺术家、老同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9月17日由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主办的“文化部离退中心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艺演出”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隆重举行。文化部相关领导和中央十几个部委老干部局的领导和老同志观看了演出。  此次演出,有姜嘉锵、曹灿、柳石明、冯志孝、吴国松、王铁锤、张淑桂、宋琛琛等老艺术家合唱团、老艺术家朗诵团等100多位老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