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线建设”对陕西工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增强了陕西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其在西北地区工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陕西工业由点到面扩展的推动力,增强了陕西工业实力,使“一五”、“二五”工业资源过分集中在关中的城市工业格局,向陕南地区拓展。陕西“三线建设”还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三线建设”在陕西基本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一定规模的工业部门,有一批雄厚的生产技术装备。同时,大批工厂和科研院所的内迁,给封闭落后的陕西带去了文化和文明。
·形成了一批新型工业城市,塑造了一批品牌企业
“三线建设”的布局原则“靠山、分散、隐蔽”,决定了布点远离原有的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随着大批资金、科技人员和工业设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电的开通,矿产资源的开发,陕西一些历史悠久的城镇被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化的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
“三线建设”期间,由于国家的大量投资、沿海地区工矿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内迁,陕西出现了一批生产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品牌企业。渭北煤炭基地是西北大三线的重点煤炭基地,从1970—1975年,共有铜川、蒲白、澄郃、韩城、镇巴、黄陵等7处矿井投产,1979年起陕西由煤炭调入省变为调出省。秦岭火电厂是“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建成的最大的火电厂,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仅用三年时间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三线建设”对陕西工业发展的消极意义
·经济效益低下,造成了巨大浪费
当时相当一部分企业搞所谓的“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将设计人员拉到施工现场,要求其根据地形情况当场画出所谓“1︰1”的设计图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山、散、洞”的布局原则要求很多工厂将机器设备布置在施工困难的山窝和阴暗潮湿的山洞里,使得很多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投资大,效益低,浪费巨大。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平均每年要完成13亿元的工业建设规模,比“一五”、“二五”计划时期每年平均投资5.77亿元增长了125%。为了保证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占用了相当部分的耕地,同时大量挤占了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直接受到影响。在此期间,国家对陕西农业的投资比例虽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农业、工业的比例差距日趋加大。
·区域经济差距加大
1966年至1978年,中央部门先后在陕西安排建设项目400多个,其中安排在关中的占80%以上。全省共新建47个工矿区 (镇)中,关中占了24个。到1978年,关中地区工业总产值己达74.8亿元,关中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一时期,陕南虽然也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各项经济指标甚至快于关中,但是,其工业布局过于靠山和分散,加上交通不便和自然条件差,致使陕南的经济发展,从长远看,难以像关中地区那样形成集中、有效的现实生产能力。在这一时期,陕北仍然没有被当作政府投资布点的重点,再加上该地区本身工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致使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三线建设”时期,政府投资重点和方向原则的巨大差异,使陕西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陕西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更为突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增强了陕西的经济实力,奠定了其在西北地区工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陕西工业由点到面扩展的推动力,增强了陕西工业实力,使“一五”、“二五”工业资源过分集中在关中的城市工业格局,向陕南地区拓展。陕西“三线建设”还增强了国防实力,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三线建设”在陕西基本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一定规模的工业部门,有一批雄厚的生产技术装备。同时,大批工厂和科研院所的内迁,给封闭落后的陕西带去了文化和文明。
·形成了一批新型工业城市,塑造了一批品牌企业
“三线建设”的布局原则“靠山、分散、隐蔽”,决定了布点远离原有的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随着大批资金、科技人员和工业设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电的开通,矿产资源的开发,陕西一些历史悠久的城镇被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化的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
“三线建设”期间,由于国家的大量投资、沿海地区工矿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内迁,陕西出现了一批生产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品牌企业。渭北煤炭基地是西北大三线的重点煤炭基地,从1970—1975年,共有铜川、蒲白、澄郃、韩城、镇巴、黄陵等7处矿井投产,1979年起陕西由煤炭调入省变为调出省。秦岭火电厂是“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建成的最大的火电厂,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仅用三年时间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三线建设”对陕西工业发展的消极意义
·经济效益低下,造成了巨大浪费
当时相当一部分企业搞所谓的“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将设计人员拉到施工现场,要求其根据地形情况当场画出所谓“1︰1”的设计图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山、散、洞”的布局原则要求很多工厂将机器设备布置在施工困难的山窝和阴暗潮湿的山洞里,使得很多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投资大,效益低,浪费巨大。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平均每年要完成13亿元的工业建设规模,比“一五”、“二五”计划时期每年平均投资5.77亿元增长了125%。为了保证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占用了相当部分的耕地,同时大量挤占了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直接受到影响。在此期间,国家对陕西农业的投资比例虽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农业、工业的比例差距日趋加大。
·区域经济差距加大
1966年至1978年,中央部门先后在陕西安排建设项目400多个,其中安排在关中的占80%以上。全省共新建47个工矿区 (镇)中,关中占了24个。到1978年,关中地区工业总产值己达74.8亿元,关中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一时期,陕南虽然也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各项经济指标甚至快于关中,但是,其工业布局过于靠山和分散,加上交通不便和自然条件差,致使陕南的经济发展,从长远看,难以像关中地区那样形成集中、有效的现实生产能力。在这一时期,陕北仍然没有被当作政府投资布点的重点,再加上该地区本身工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致使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三线建设”时期,政府投资重点和方向原则的巨大差异,使陕西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陕西的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更为突出。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