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综合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康复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确定该护理干预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情况。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主要出现胆漏、切口感染、不良胃肠道反应和尿潴留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6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48 h、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综合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康复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确定该护理干预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疼痛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情况。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主要出现胆漏、切口感染、不良胃肠道反应和尿潴留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6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48 h、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三关节截骨矫形融合术治疗成人僵硬性高弓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三关节融合(距下关节、跟骰关节、距舟关节)治疗10例成人僵硬性高弓足患者;患者行三关节融合术的同时联合跟腱Z行延长及跖筋膜松解作为辅助术式改善足部功能,同时保证术后踝关节的功能位,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患者术前术后的主观满意度,末次随访时通过影像学分析对比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距骨第一跖骨角(Meary角)等。结果术后1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老年患者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诊治的220例食管黏膜存在可疑病灶的老年患者,均有完整内镜下碘染色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内镜下碘染色对老年患者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22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食管黏膜正常16例,慢性炎症9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6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38例,早期食管癌14例;内镜下碘染色诊断与病理诊断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2.73%(204/220);内镜下碘染色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采集某院住院的RHF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A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D),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
目的探究上前牙唇向阻生患者应用封闭式助萌术、开放式助萌术对患者面部美学效果影响。方法62例上颌前牙唇向阻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助萌术治疗,对照组31例接受开放式助萌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美学效果(PES生分),并观察2种术式对边缘骨吸收量影响及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等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PES分值中唇侧龈缘高度与曲线、根部凸度/软组织质地和颜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远中龈乳头、近中龈乳头评分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IL-33、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EDN)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性。方法:收集某院114例诊断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为病例组,另选取57例门诊体检健康的受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IL-33、EDN表达水平。病例组根据患儿血清总IgE(TIgE水平)分为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检测2组患儿血清IL-33、EDN水平、炎性指标及肺功能水平,分析血清炎性指标和肺功能与血清IL-33、EDN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儿血清IL-33、EDN水平均
目的分析围产期助产士整体护理对孕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分娩自我效能感及分娩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16例孕产妇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以围产期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予以围产期助产士整体护理,对比2组护理后的分娩方式、产程、简化中文片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C32)感及分娩应对量表(CCB)。结果2组护理后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二及总产程均较对照组短(P<0.05
目的分析住院医嘱中伏立康唑合并用药情况,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6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长期医嘱中含有注射用伏立康唑或伏立康唑片的全部患者的医嘱信息,选取与伏立康唑联合用药的医嘱信息进行统计,并基于细胞色素P450酶(CYO2C19、CYP3A4、CYP2C9)角度,分析评价医嘱中与伏立康唑存在高风险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医嘱用药。结果长期医嘱中含有伏立康唑的共计416例,存在联合用药患者共计416例,其中存在潜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患者有203
目的探讨以精细化理念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以精细化理念为基础的护理管理,比较2组护理管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健康教育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比较,观察组(5.0%)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ry61)表达情况,分析血清bFGF、Cry61表达与癌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癌性生物学行为,于入院当天检测血清bFGF、Cry61水平,分析血清bFGF、Cry61表达与癌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肿瘤细胞转移、扩散组及Ⅲ期组的患者血清bFGF、Cry61表达均高于肿瘤细胞未转移、扩散组和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分化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困难清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一次性成功率。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困难清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清宫术,实验组实施超声引导下清宫术,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生活质量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困难清宫术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