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阈下大学生生态理性的培育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丽中国”战略思想是解决我国生态问题的理性选择,符合需求层次理论,也是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憧憬的设计。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培育和造就具有生态自觉的发展主体,大学生主体尤为重要。大学生的生态理性教育应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二者的协同作用来实现,从而提升其生态认知,丰富其生态情感,增强其生态意志,坚定其生态信念。
  【关键词】美丽中国 生态理性 生态认知 生态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战略思想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中国,怎样建设生态中国”这个基本问题的中国表达是中国理念和中国梦想,具有最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理论特色。
  “美丽中国”的内涵
  “美丽中国”概念包含以下层次:
  第一,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这一层面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要实现城镇田园化、田园景观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自然的生态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和根本特征,也是美丽中国的第一要义。
  第二,物质文明的科学发展之美。这一层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最终体现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显著提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层面的美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物质基础。
  第三,精神文明的文化品位之美。这一层面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体现精神文明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中华文化的影响明显扩大,现代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精神文明的文化品位之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第四,政治文明的民主法治之美。这一层面主要解决人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是风清气正、清明廉洁的政治氛围常态化,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依法治国的方略在各领域全面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民主权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障。政治文明的民主法治之美是美丽中国的保障。
  第五,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之美。这一层面主要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具体体现是和谐的生活环境,可靠的生活保证,幸福的生活感受,和谐幸福之美是美丽中国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美丽中国”的内涵解读
  “美丽中国”概念的演进变迁过程彰显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普遍哲学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因其能动作用反作用于物质。人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需要了解自然的性质、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性、认清人和自然的关系。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知不清楚,自然界就会惩罚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早已揭示了这一关系: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体现在是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中人类是认知和改造的主体、自然是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体;二者的统一体现在二者处于生态系统这一统一体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智力发育迟缓,人类的认知理性缺乏,因此长期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依附关系;农业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农耕和畜牧成为主要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索取,打破了之前保持的与自然之间的那种低水平平衡的状态;工业社会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不再畏惧自然的神秘和威力,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和征服,在人定胜天的理论指导下,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从20世纪60年代起,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其现象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耕地减少、森林退化、土地沙漠化、资源枯竭等,这些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来在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后,重新开始思考被长期忽视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反思其中的自身行为因素,伴随着认知理性的逐步成熟人们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的《21世纪议程—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是在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的新的平衡状态的重要里程碑。
  我国也毫不例外地经历了上述历史演进过程,而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国家战略思想是在十五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到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并日臻完善的历史过程,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开始迈向“自由王国”。
  “美丽中国”战略思想是解决我国资源稀缺和生态赤字所带来的资源诅咒的理性选择。经过长期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稀缺和生态赤字问题: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12.8%,而目前最重要的石油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高于55%,重要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保守估计也不低于55%,中国已有69座城市列入了资源枯竭名单,这其中就包括曾经的资源富饶地区—大兴安岭地区。2013年1月30日环保部通报:国土面积1/7的地区出现灰霾,面积覆盖了143万平方公里,特别是首都北京持续发黄色布霾预警。环保部的土壤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000万亩左右。有统计数据称,在中国粗放式发展阶段,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需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近6倍,比印度还多3倍。因此,过去的资源高能耗型特征和低效粗放增长模式很容易使中国经济在面临资源稀缺和生态赤字的同时遭遇到更大程度的“资源诅咒”。①
  纵观历史,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实际上也预示着中国的人口数量逐渐表现出达到最高峰值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表现出逐渐趋向最低极限值,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的科学技术水平之高、力量之强,以及所创造的经济活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耗费了太多的资源,透支了太多的环境,牺牲了太多人的健康。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讲,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采用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性抉择和必然选择。   “美丽中国”战略思想是符合需求层次理论和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愿景设计。马克思指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方式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确证。这种建造,必须从人的现实生存需要出发,但是把握客体对象的尺度,不能是盲目的和主观随意的建造。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联合体”③,美好的东西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从温饱到富裕,从物质到文化,正逐步得到满足。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对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包括享有天蓝、水清、山绿的良好自然环境充满期待。当前中国由于环境恶化而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上访量和信访量居高不下,可以说我国进入了一段环保敏感期,在这段时期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转变趋势。
  2014年1月22日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中国环境问题的加剧成为精英和富裕阶层在过去一年移民的重要原因。中国境内2013年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长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红色警报相继发出。研究机构对国际上主要城市PM2.5值的随机抽查结果显示,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大城市的PM2.5最高值均比中国东部或中部主要城市的要小得多。“环境移民”—这个由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问题而催生的新群体,从某个层面上说是居民对所生活的城市采用了“用脚投票”。这很好地验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类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在当前一个阶段,追求家园美和故乡美成为了人们的普遍需求,更好地融入自然,在自然中享受到更加快乐的生活,是时代和民众的呼唤和追求。
  加强大学生生态理性培育的路径分析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历史,美在文化,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公众。④美丽中国的建设首先要构建和造就具有高度生态自觉的发展主体,培育新型公民。而当前在生态自觉的主体构建中,大学生正处在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理性培育,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前养成生态文明生活习惯,会对他们以后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像蝴蝶效应一样产生深远的影响。
  搭建第一课堂平台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生态认知是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觉知、判断和经验,即包括对生态事实和生态科学的基本认识,也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基本价值判断。生态认识是人们产生生态情感、发生生态意志、养成生态信念的前提,是决定行为方式的知识基础。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当然要在将来能够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因此,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的理论指导作用,提升大学生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认识的高度,从历史危机与现实威胁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使他们认知和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既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效益;使他们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所担当的民族使命和人类使命。此外,高校还应当将生态科学理论引入学生的专业学习环节,尤其是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比如在机械制造、建筑设计等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启迪和鼓励学生在学习、传承的基础上,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并坚持在此过程中秉持绿色、低碳、环保的这些当下时尚的设计理念,指导学生将生态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在关注产品生命周期的同时,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增强产品的可拆卸、可重复利用、可回收等性能,使产品既注重质量和功能,同时又兼顾生态足迹等生态设计的目标。
  搭建第二课堂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情感。生态情感是对生态认知的情感升华,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强烈深厚的情感联结,是人们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和感受⑤。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共存互动而相应产生的主观体验,其体现是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
  高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比如通过植树节、地球日和环境日等参与公益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严峻性;通过社团活动,亲身去感知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所面临的现状,邀请环境科学专家做有关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起生态正义感、良知感和道德善恶感,通过第二课堂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去,在比较、感悟和体验中来增强他们勇于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感。通过第二课堂的体验教学来培养大学生丰富的生态情感,可以触动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振奋人的精神,净化社会风气,还有助于避免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极端化,促使其思想和行动发生质的转化,帮助大学生控制不良行为,协调好理智与情感的关系等,从而为大学生的环保行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作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生态行为意志是生态情感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人们经过对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后表现出的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行为。
  高校应通过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的体验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作用来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使大学生将自身生态道德意识有效转化为日常生活的生态行动中,使大学生在日常实践活动中自觉履行应有的生态道德职责。生态行为意志的养成不可一蹴而就,大学生的生态行为意志养成贵在坚持不懈。高校在通过第一课堂树立科学的生态认知基础上,可以通过媒体宣传、集体承诺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抵御破坏环境的各类诱惑,比如拒食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通过第二课堂组织社会实践以养成良好的节能生活习惯,例如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就在第一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开发和设计了教室校园节能项目之《课室管理系统》,解决下课后不能及时关灯、风扇、空调等而造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鼓励大学生担任环保志愿者,时时处处担任环保宣传的志愿服务职责,以自己年轻的心去监督和管理环境,采取多种途径督促学生在外出旅游时保持良好形象,自身要充当遵守环保条约的排头兵,在此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生态行为意志的坚持性和自觉性。
  利用综合平台坚定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信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生态信念是人们在明确的生态认知和强烈的生态情感基础上确立的对未来生态文明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生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生态认知和情感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生态文明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并且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和坚强。目前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已成为横亘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之一,但是反过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对生态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客观的推动作用。相信人类可以通过制度和科技来解决世界难题。特别是要重新认识科技的潜能,树立生态科技创新的信念,努力发展和创造污染控制与预防技术、废弃物减少技术、循环再生技术,创新生态工艺和生态材料,相信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为发展模式成功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理性生态人’的培育:路径依赖与制度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YK020)
  【注释】
  ①汪戎,朱翠萍:“‘生态赤字’的制度因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1页。
  ④丁鸣,周育国:“论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理论前沿》,2009年第23期。
  ⑤许丽萍:“低碳生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5期。
  责编 /丰家卫(实习)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民工队伍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也逐渐成为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重新学习和总结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即重新强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一命题;创新阐发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观点;深刻认识
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专业技术力量最强、医药卫生期刊最全的医药信息服务机构。1987年开始承担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
目的观察波利特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内镜检查确诊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11例,服用波利特10mg,1次/d.结果治疗6周后,经内镜复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由于舒张期心室的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室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障碍,使心搏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
目的了解近年来小儿肾脏疾病发病及就诊情况,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5年住院肾疾病患儿进行分类及统计分析.结果肾病综合症发病住院率相对稳定,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住病率
胆道系统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结石占胆道系统结石的半数,国外资料报道约10%的胆囊结石病人并存胆总管结石[1],国内资料报道约14%[2].外科医生在行胆囊切除术时术中发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地塞米松联合与盐酸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4例接受以DDP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对比的方法,取64例用恩丹
本文就如何才能有效供氧,改善缺氧状况问题,对两种吸氧方法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在骨伤科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探讨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662份骨伤科患者血清标本的HBV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伤科患者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