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是否离异和家庭氛围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10名中职生进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并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结果:①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上差异极显著(t=-2.80, p﹤0.01),其中友谊满意(t= -2.51, p﹤0.01)和家庭满意(t=-3.97, p﹤0.001)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②除环境满意因子在家庭气氛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是否离异和家庭氛围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职生;家庭氛围;主观幸福感,
课题项目:"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081036";"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2013074"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22-02
1 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1]。通常,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后者是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如愉快、满足、自豪)和消极情感(如抑郁、焦虑、紧张)两方面。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2],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对于提升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引起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关注[3]。本研究探讨的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是否离异和家庭氛围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何种家庭氛围有利于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以希望促进改善父母婚姻关系和家庭氛围来提高子女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210名中职生,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为95.7%。其中男生109人,女生92人。
2.2 研究工具: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又名: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4]是2004年由张兴贵编制的用以测量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量表。该量表结合国外已有的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构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理论维度。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包括2个层次和6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研究我国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工具。
2.3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采集的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中职生主觀幸福感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上的差异:由表1可知,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t=-2.80, p﹤0.01),其中友谊满意(t= -2.51, p﹤0.01)和家庭满意(t=-3.97, p﹤0.01)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均是离异家庭的学生满意度低于未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学校满意、环境满意、自由满意和学业满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 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的差异比较( x±s)
分类 离异(n=12) 未离异(n=189) t p
总体生活满意度 155.50±28.81 177.41±26.29 -2.80 0.01
友谊满意 33.92±7.03 38.74±6.44 -2.51 0.01
家庭满意 33.08±7.47 40.65±6.34 -3.97 0.00
学校满意 26.92±6.29 28.15±6.58 -0.63 0.53
环境满意 19.83±4.49 22.39±5.61 -1.55 0.12
自由满意 21.83±6.39 24.74±5.27 -1.83 0.07
学业满意 19.92±6.57 22.74±5.14 -1.81 0.07
3.2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在不同家庭氛围上的差异:由表2可知,中职生主观幸福感除环境满意(F=2.61, p﹥0.05)外,友谊满意(F=8.31,p<0.01)、家庭满意(F=18.27,p<0.01)、学校满意(F=3.28,p<0.05)、自由满意(F=5.05,p<0.01)、和学业满意(F=3.25,p<0.05)因子在家庭气氛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和睦安宁家庭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偶尔争吵和经常争吵家庭学生的满意度。
表2 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在家庭氛围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x±s)
分类 和睦安宁(n=109) 偶尔争吵(n=86) 经常争吵(n=6) FV p
总体生活满意度 182.61±25.89 170.06±24.51 144.50±33.19 10.55 0.00
友谊满意 39.47±6.46 37.81±5.86 29.17±9.89 8.31 0.00
家庭满意 42.19±5.40 38.41±6.77 29.67±8.98 18.27 0.00
学校满意 29.13±6.89 26.92±5.98 25.50±5.68 3.28 0.04
环境满意 23.06±5.57 21.30±5.42 20.83±6.40 2.61 0.08
自由满意 25.37±5.06 23.93±5.47 19.17±6.11 5.05 0.01
学业满意 23.39±5.39 21.69±4.85 20.17±6.65 3.25 0.04
4 讨论
4.1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是否离异的关系:本研究显示离异家庭的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友谊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都显著低于非离异家庭的中职生,这与国内外研究报道一致[5-8]。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孩子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较多地体验到积极情感:父母婚姻不良的家庭家无宁日。不和谐的家庭气氛常使孩子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对生活持负面评价[5]。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环境的剥离,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容易造成子女的情绪困扰。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婚的子女往往缺少必要的来自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实际生活的扶助和学习上的辅导,而父母支持的不足又增加子女学业下降、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6];其次,家中缺少父母的角色示范还会减少子女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机会,使子女缺乏必要的在家庭外部获取成功的社会能力,如合作、妥协和谈判的能力与技巧等[7]。每一个家庭成员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表现出来的爱、仁慈和创造性是家庭成功的关键[8]。
4.2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不同家庭氛围的关系:随着家庭中争吵发生频率的增加,中职生的生活满意度感逐渐降低。本研究显示和睦家庭的学生比争吵家庭的学生对生活更满意和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0]。和睦家庭的学生拥有一种安全感,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家庭满意度,并且拥有更少的消极情感[9]。青少年的满意感或不幸福的感觉与其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期因素;而青少年体会到的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以及严重的家庭矛盾,则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10]。
关键词:中职生;家庭氛围;主观幸福感,
课题项目:"2013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081036";"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2013074"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22-02
1 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1]。通常,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价,后者是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如愉快、满足、自豪)和消极情感(如抑郁、焦虑、紧张)两方面。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2],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对于提升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正日益引起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关注[3]。本研究探讨的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是否离异和家庭氛围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何种家庭氛围有利于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以希望促进改善父母婚姻关系和家庭氛围来提高子女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210名中职生,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为95.7%。其中男生109人,女生92人。
2.2 研究工具: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又名: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4]是2004年由张兴贵编制的用以测量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量表。该量表结合国外已有的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构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理论维度。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包括2个层次和6个维度。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研究我国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工具。
2.3 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采集的数据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中职生主觀幸福感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上的差异:由表1可知,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t=-2.80, p﹤0.01),其中友谊满意(t= -2.51, p﹤0.01)和家庭满意(t=-3.97, p﹤0.01)因子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均是离异家庭的学生满意度低于未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学校满意、环境满意、自由满意和学业满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1 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在父母是否离异维度的差异比较( x±s)
分类 离异(n=12) 未离异(n=189) t p
总体生活满意度 155.50±28.81 177.41±26.29 -2.80 0.01
友谊满意 33.92±7.03 38.74±6.44 -2.51 0.01
家庭满意 33.08±7.47 40.65±6.34 -3.97 0.00
学校满意 26.92±6.29 28.15±6.58 -0.63 0.53
环境满意 19.83±4.49 22.39±5.61 -1.55 0.12
自由满意 21.83±6.39 24.74±5.27 -1.83 0.07
学业满意 19.92±6.57 22.74±5.14 -1.81 0.07
3.2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在不同家庭氛围上的差异:由表2可知,中职生主观幸福感除环境满意(F=2.61, p﹥0.05)外,友谊满意(F=8.31,p<0.01)、家庭满意(F=18.27,p<0.01)、学校满意(F=3.28,p<0.05)、自由满意(F=5.05,p<0.01)、和学业满意(F=3.25,p<0.05)因子在家庭气氛维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和睦安宁家庭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偶尔争吵和经常争吵家庭学生的满意度。
表2 中职生生活满意度各因子在家庭氛围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x±s)
分类 和睦安宁(n=109) 偶尔争吵(n=86) 经常争吵(n=6) FV p
总体生活满意度 182.61±25.89 170.06±24.51 144.50±33.19 10.55 0.00
友谊满意 39.47±6.46 37.81±5.86 29.17±9.89 8.31 0.00
家庭满意 42.19±5.40 38.41±6.77 29.67±8.98 18.27 0.00
学校满意 29.13±6.89 26.92±5.98 25.50±5.68 3.28 0.04
环境满意 23.06±5.57 21.30±5.42 20.83±6.40 2.61 0.08
自由满意 25.37±5.06 23.93±5.47 19.17±6.11 5.05 0.01
学业满意 23.39±5.39 21.69±4.85 20.17±6.65 3.25 0.04
4 讨论
4.1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是否离异的关系:本研究显示离异家庭的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友谊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都显著低于非离异家庭的中职生,这与国内外研究报道一致[5-8]。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孩子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较多地体验到积极情感:父母婚姻不良的家庭家无宁日。不和谐的家庭气氛常使孩子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对生活持负面评价[5]。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环境的剥离,父母性别角色的残缺,容易造成子女的情绪困扰。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婚的子女往往缺少必要的来自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实际生活的扶助和学习上的辅导,而父母支持的不足又增加子女学业下降、行为不端和缺少自尊的概率[6];其次,家中缺少父母的角色示范还会减少子女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机会,使子女缺乏必要的在家庭外部获取成功的社会能力,如合作、妥协和谈判的能力与技巧等[7]。每一个家庭成员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表现出来的爱、仁慈和创造性是家庭成功的关键[8]。
4.2 中职生主观幸福感与不同家庭氛围的关系:随着家庭中争吵发生频率的增加,中职生的生活满意度感逐渐降低。本研究显示和睦家庭的学生比争吵家庭的学生对生活更满意和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0]。和睦家庭的学生拥有一种安全感,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家庭满意度,并且拥有更少的消极情感[9]。青少年的满意感或不幸福的感觉与其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期因素;而青少年体会到的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以及严重的家庭矛盾,则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