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为考试而教学,虽然在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但我们的教学仍存着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方法等弊端,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负担重;缺乏创新精神,这些弊端妨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此,新的“课标”除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些知识外,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
心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中第四部分,“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就规定: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从这个数学教育目标,我们可看到,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课改后,新的教材在以前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实践活动课》。每次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不多,仅需要一个课时就能完成,内容虽少,份量却不少。我认为教师应当重视每一节实践活动课,上好每一节实践活动课。理解和把握好并上好每一节实践课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节实践课《我们认识的数》为例。活动分为三段进行安排。“说一说”,让学生利用生活实际,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学生因为前面的课中已经多次接触到生活实际中出现的100以内的数。完成这题时,是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的,只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宽题材,使他们学得更多更好,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很有作用。
第二个活动为“猜一猜”:“抓一把蚕豆,数数有几粒。”从而使学生根据一把蚕豆的粒数估计一把花生和一把黄豆的粒数。学生先数出一把黄豆的粒数,在后面的猜数过程中,会自然地把抓一把花生的感受与抓一把蚕豆时的感受进行比较,联系一把蚕豆的粒数进行估计和推理。完成猜数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把花生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三个活动“数一数”,则把数数与校园里挂图的个数,学生走一段路的步数等结合起来,从而启发学生想到还能数些什么,课后自己去数一数,并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教材安排的此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从上述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并且“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大多强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数学中呈现蕴涵的大量数学信息来构建数学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求联系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具有促进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
总之,“实践活动课”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活动范围封闭于学校,封闭于课堂,从而脱离学生自身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领域,引导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亲历体验,并学会健康而愉快的、自由而负责的、智慧而富有创新的生活。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省息烽县九庄镇发庄小学)
心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中第四部分,“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就规定: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从这个数学教育目标,我们可看到,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课改后,新的教材在以前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实践活动课》。每次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不多,仅需要一个课时就能完成,内容虽少,份量却不少。我认为教师应当重视每一节实践活动课,上好每一节实践活动课。理解和把握好并上好每一节实践课对于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以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节实践课《我们认识的数》为例。活动分为三段进行安排。“说一说”,让学生利用生活实际,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学生因为前面的课中已经多次接触到生活实际中出现的100以内的数。完成这题时,是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的,只要打开学生的思路,扩宽题材,使他们学得更多更好,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很有作用。
第二个活动为“猜一猜”:“抓一把蚕豆,数数有几粒。”从而使学生根据一把蚕豆的粒数估计一把花生和一把黄豆的粒数。学生先数出一把黄豆的粒数,在后面的猜数过程中,会自然地把抓一把花生的感受与抓一把蚕豆时的感受进行比较,联系一把蚕豆的粒数进行估计和推理。完成猜数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把花生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互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三个活动“数一数”,则把数数与校园里挂图的个数,学生走一段路的步数等结合起来,从而启发学生想到还能数些什么,课后自己去数一数,并在同学间相互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教材安排的此次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从上述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并且“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大多强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数学中呈现蕴涵的大量数学信息来构建数学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并要求联系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具有促进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
总之,“实践活动课”克服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活动范围封闭于学校,封闭于课堂,从而脱离学生自身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领域,引导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亲历体验,并学会健康而愉快的、自由而负责的、智慧而富有创新的生活。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省息烽县九庄镇发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