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与崇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em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人安妮·玛瑟森从生命的细腻与崇高两方面着手构建了南丁格尔辉煌厚重的一生、一个糅合了细腻的内心和崇高气度的生命个体。南丁格尔所彰显的对生命的最根本的关爱和体贴,让身处现代高度物化语境中的人们醒悟何谓生命之真正高贵。
  关键词:佛罗伦萨·南丁格尔细腻与崇高怜恤天使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安妮·玛瑟森,一位活跃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诗坛的女诗人以真挚温润而不失深邃的笔触、细腻生动而不失厚重的语言、充盈翔实而取舍有度的史料,以一位女诗人丰润的内心感受、独到的人文视角再现了被世人誉为“提灯女神”、“护理先驱”的杰出女性佛罗伦萨·南丁格尔辉煌厚重的一生,为我们奉献出一本别具一格的《南丁格尔传》,让我们的心灵在阅读中再次沐浴那圣洁的光辉,涤荡内心凡俗的尘垢;给予我们业已冷硬粗粝的内心和日渐迷失的灵魂一次深度的追问和无限警醒;更让我们在这位有着细腻心灵与崇高气度的生命个体中憬悟生命之真正高贵。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诞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父母皆出身于英国的名门望族。南丁格尔夫妇俩都是真正有修为的人,温厚仁慈,总是满怀仁爱之心去行善乐施。在父母仁爱之心的影响和浇灌之下,小南丁格尔心中爱的嫩芽茁壮成长。诗人玛瑟森撷取了小南丁格尔乡村生活详加呈现,“因为这种简单质朴的生活为心灵基本激情的成熟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浪漫主义理论奠基人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认为,“表现‘日常平凡之事’,其意义之高贵和意图之深刻不亚于帝王英雄传说”。女诗人深谙此道,且看她为我们呈现的意蕴深远的画面:
  “小南丁格尔常会扎一束野花去看望染病的村民;也不时把一些小礼物送到乡亲们的家门口;她还请人每天挤出纯净的牛奶送往需要的人家;她学会了以率直和真诚去结交村民,以谦恭的方式表达对乡民的体贴之情;她跟村庄附近的各类小动物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总是机敏地守护着正在孵蛋的鸟巢,当有小鸟被从鸟妈妈身边掠走时,小姑娘感受到了那份痛切肺腑的哀恸;村子里的牛羊也知道这位小姑娘对它们好,它们也同样喜欢她。”
  德国哲学家、文艺评论家G·E·莱辛“在阐释怜悯情感的‘纯化’时,不无感慨道:‘最好的人就是最富恻隐之心的人’”。童年的南丁格尔身上表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可贵的谦恭和怜恤之心。这份人世间最为可贵质朴的情怀助以时日便以绚烂的“怜恤之光”直抵欧洲人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内心,震撼着人们的灵魂。
  尽管19世纪初叶英国女性教育还未步入轨道,但开明有远见的南丁格尔先生在自己女儿的教育问题上绝不含糊,他清醒地意识到女性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才智的增长,更是对一个人精神人格的启慧;仅有财富是远远无法比拟美德和价值的”。基于此等真知灼见,他为女儿聘请家庭教师或亲自执教。在他的精心培育和严格调教下,南丁格尔小姐不仅能说一口恰如母语般流利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还精通希腊文、拉丁文等古典语言,并在历史、哲学、数学、科学等方面也有相当学养。更为重要的是,仁厚的南丁格尔先生信奉教育子女必需的严明纪律:“他的教育理念所培养出的这种健康的人格、坚毅的品性和心智的条理性,对南丁格尔小姐日后的人生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这位女性多年后能排除万难和异见,迅速将炼狱般的战地医院整顿成秩序井然的疗救之舍、更把一个遭人鄙弃、粗贱的行当锻造成一个崇高而受人尊敬行业的那份出众才华和魄力是经过早期严格训练而就的。南丁格尔先生的教育不囿于书本,也不限于英伦岛国,南丁格尔一家常去欧洲大陆周游,这不仅让南丁格尔开拓了眼界,增长了阅历和见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一些对她日后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为她日后的“怜恤使命”提供了给养和能量,并进一步夯实了她的人生目标。
  南丁格尔先生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女儿出落成了一位标准的大家闺秀,美貌动人、才华出众,是上流社会社交圈中的宠儿,深得世家子弟的钦慕。然而,这位高贵的小姐却矢志要成为一名护士。而当时所谓的护理人员都是一些毫无医学常识的社会底层妇女,她们大多愚昧无知、粗鄙邋遢、动辄酗酒,因此彼时护理行业的形象可谓是声名狼藉:低贱又肮脏。想象一下吧,高贵的南丁格尔小姐要当护士该是多么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事。父母的竭力反对、舆论的冷嘲热讽、传统观念的无形压力都无法动摇她矢志从事护理的决心,这位笃信基督教、声称亲聆过上帝呼召的女性灵魂越发向往一种能服务和奉献大众福祉的人生,她要把这份“卑贱”的职业提升为受人尊敬的高贵职业,让从业的护士以其圣洁的人品、谦恭的态度、精湛的技艺、无私的奉献成为世人心目中的“救护天使”,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身为虔诚的基督教徒的诗人玛瑟森对宗教在南丁格尔一生中的作用有着精深的理解和精到的分析:
  “就其一生来看,宗教是南丁格尔生命的内核,深邃而宁和,是她悲天悯人超然于世,压抑世俗激情的根由。没有宗教的支持,她的才智和敏锐就会失去救赎的光芒和最为根本的怜恤慈爱的博大气度。”
  对南丁格尔而言,宗教就是“爱的哲学”、“爱的使命”,她毕生谨遵上帝呼召,爱人类,奉献人类。此番信念令她的思想和行为更深邃坚实,赋予她强大的精神能量洞穿世事的迷雾,对抗世俗的偏见。她广泛阅读各类专业书籍,结交有识之士;她遍访欧洲医院和护理机构,接受严格精良的专业培训;她投身疾病护理又出现在瘟疫恣虐的社区,她持之以恒积蓄为毕生使命服务的能量,她在寻找一切机会实现上帝赋予她的济世使命。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惨绝人寰的战场厮杀撕破了大英帝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由于英国人的自负狂妄、和平时期的疏忽怠惰,从士兵装备到战略物资运输再到伤员救护等等,所有一切全可用“仓促”两字形容。克里米亚战场成了英军的坟场,死伤累累、哀鸿遍野。更令英国民众难以接受的是由于军队管理不到位、缺医少药、疫病蔓延,更多的士兵殒命医院而非战死沙场,混乱不堪的战地医院正在制造一个活脱脱的人间炼狱——伤病员的死亡率竟高达60%。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伤兵们可有疗救的希望?克里米亚战争除却它横扫一切的毁灭性力量,也让一位女性的名字——佛罗伦萨·南丁格尔——从此载入史册。
  在国家危难之际,佛罗伦萨·南丁格尔以其训练有素的专业素养、卓越的管理才干、高贵的人品和坚忍不拔的品性,成为上帝遣入人间的“救护天使”。她挺身而出,率领“天使护理团”义无反顾奔赴前线。展现在她们面前的战地医院境况是可谓触目惊心:恶臭冲天、污物遍地、虫豸横行、疫病肆虐,挤满数英里廊道的伤员衣不蔽体、饥寒交迫、满身污秽、哀嚎盈耳不绝,因为药物紧缺,常常截肢、开膛手术被迫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那炼狱般的惨境真应了但丁《神曲》中写在地狱门楣上的那句话“进来的人们,你们必须抛开一切希望。”但“南丁格尔护理团”的护士们怀着满腔的悲悯、一身的热血、赴死的决然踏入这人间炼狱,然而她们的到来却遭到英军僵化的医疗体制豢养出的大小官僚抵制,他们设置种种障碍,甚至不为她们提供给养,但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决非等闲之辈,日后撰写《南丁格尔传》的库克爵士不无感慨道:“倘若南丁格尔生为男儿身,以她的领导才能,一定可以成为英军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元帅。”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更是一针见血:“此等头脑!真应该让她进陆军部。”他们所叹服的南丁格尔将才般的智慧和胆略在女诗人的笔端也是纤毫毕现:“佛罗伦萨·南丁格尔的洞见和卓识在于她不作无谓的抗争,不与现有体制对着干,她在一定程度上顺服现有的权柄,她‘以静制动’、忍辱负重,以谦恭和隐忍消磨对方的敌意和警惕性,在对手最不经意的地方打开缺口;但需要时,她同样针锋相对,毫不畏惧,绝不退缩。”“在拥有勇气和胆魄,勇于打破连男性都只能接受或哀叹的邪恶的旧体制时,无人能望其项背。她从不被繁文缛节所羁绊,在目睹如此触目惊心的苦难却在因循守旧的遮蔽下一直延续不绝,令她整个灵魂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她的卓越才干和无私无畏让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尽可能多地拯救伤员,她在战地医院奉献着自己的辛劳热血、才能智慧、财富乃至于生命健康。“没有纤毫毕现的实际施行,崇高之事何以栖身。”且看女诗人为我们展现的那一幅幅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画面:
  在她抵达医院的最初日子里,霍乱开始入侵医院。夜以继日,她和她的护士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与疫魔抢夺伤员的生命,无暇顾及自家性命。
  她常连续20小时护理伤员,对每位患者充满柔情、体贴入微,无论跪着站着、蹲着还是起身,她都是一位无可挑剔的护士;
  她常常亲临残酷的手术室,陪同受难的士兵,见证那份撕心裂肺的痛,她的到场给予了士兵生的勇气和希冀;
  每当夜深人静,当所有的医生都撤离病房休憩时,只有她一个人,提着一盏小油灯慢慢长夜独自巡查。
  当接连有伤病员因营养不良而丧命时,她不只一次强行砸开官僚把持的仓库取出食品供给挨饿的病人;
  她着手整顿医院食堂,在万千的辛劳中仍坚持为伤病员烧制可口卫生的病号饭,乃至提供营养小餐,增强他们的抵抗力;
  她出资为伤员建起洗衣房,雇用人员在卫生条例的严格监管下清洗病号服及床单等等,力保伤病员的清洁卫生;
  ……
  在南丁格尔坚忍不拔、高效能的管理下,医院面貌焕然一新,伤员死亡率从一度高达60%下降到了3%,战地医院从此不再是停尸场,生的欢愉、人性的光辉、感恩的言词在医院的空气中弥漫,难怪那些伤病员打心眼里敬她为“提灯女神”,虔诚地想亲吻她落在墙上的影子;美国诗人朗费罗更是称颂她为“圣妇”,为她写下不朽名篇。她的英名传遍英伦,举国传颂她的义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更是特遣军舰接她回国,但她却乔装打扮悄悄回到了德比郡家乡。但她的使命并未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束而结束,而只是一个更为辉煌的开始。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她为英国的军队卫生、公共卫生和世界的护理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智慧和心血,成为现代护理的开创者。她毕生矢志不渝遵循上帝的圣训,呕心沥血完成了神圣的使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开创了新篇章,让留在她身后的人世比她降临的人世更显康壮美好。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帝王将相、风流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而谦恭的护士南丁格尔小姐却历经百年的时光淘洗依然光芒难掩。女诗人安妮·玛瑟森的《南丁格尔传》为那束穿越时空的圣洁之光提供了丰润而深刻的诠释——这是一颗何等高贵圣洁的灵魂呵!她拥有一颗包裹人世苦难的细腻柔软心灵,更以至诚的侠骨柔肠和怜恤之心,以一腔热血和济世情怀去消解人世深重的苦难,对受难者施以最广博的悲悯、最温暖的抚慰和疗救,给予生命尊严和希望,正是这种对人类苦难感彻肺腑的情感担当和对人类生命表现出的最深沉的良善和体贴,让这颗怜恤之心绽放出强大的能量和最为壮美的华彩,穿透人世深重的阴霾和黑暗,成为人类历史星空中一颗最可仰望的星辰,世人心目中永远的“怜血天使”。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Y20101608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Matheson,Annie.Florence Nightingale[M],London:Thomas Nelson and Sons,London,1913.
   [2] Selden,Raman,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M],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8,p.86,p.186,p.92.
   [3] 拉曼·塞尔登,刘象愚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Gill,Gillian.The Extraordinary Upbringing and Curious Life of Miss Florence Nightingale[M],The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New York,2004.
   [5] Cook,Sir Edward.Life of Florence Nightingale[M],Charleston:BiblioBazaar,2009.
   [6] Strachey,Lytton.Eminent Victoria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作者简介:叶旭军,女,1967—,浙江台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文学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部小说《海上扁舟》和《老人与海》的比较,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共同主题,并对二者主题表现方法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加以分析探讨。  关键词:人和自然自然主义不同点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1自然主义  文学上的自然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家左拉。左拉等人认为,社会上的人是由环
期刊
摘要论文基于叙事学叙述视角的基本理论,剖析了《暮光之城》系列作品的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在塑造吸血鬼世界的“皇族”沃尔图里家族和“素食族”卡伦家族的代表卡莱尔·卡伦的形象时运用的叙事策略,进而指出,该系列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与作者梅尔塑造人物时匠心独运的叙事策略功不可没。  关键词:叙述视角《暮光之城》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暮光之城》小说及叙述视角简介  美
期刊
摘要《日瓦戈医生》中的拉拉作为一个重要的悲剧女性,在时代的风雨和爱情的泥潭中不断挣扎,历尽坎坷。她与三个男人所发生的情感纠葛及冲突,可以归结为:有欲无情——与科马罗夫斯基畸形的“爱”;有名无实——与安季波夫的不幸婚姻;有爱无缘——与日瓦戈医生无悔的爱,探究拉拉的爱情悲剧是挖掘这部世界名著主题表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本文试从理智与情感、心灵与肉体、善良与邪恶等视域以及俄罗斯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解读拉拉的
期刊
摘要杰克·伦敦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他也是拼搏和历险的代名词。伦敦的小说多以意志坚强的超人形象示人,正如《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身处凶险而又远离文明的荒芜沼泽,却用他强悍坚韧、勇敢无畏的精神唱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礼赞,也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他”是一个战胜精神困境的强者,也是一个回归野性的“人”,更是强大生命的象征。  关键词:《热爱生命》英雄生命野性超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一时间研究者、效仿者、批评者纷纷聚焦于这个神秘的大陆。人们企图通过研究这些作品,找出这个文学爆炸的原因。同样,身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界代表人物的韩少功也将眼光投向这种文学现象。民族性、本土性是他在研究中的发现,于是,将文学扎根于民族的土壤,韩少功开始了他文学创作的转型。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民族性寻根文学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魔
期刊
摘要郭沫若早期诗歌具有浓郁的死亡意识。这种在诗行中反复闪现的死亡意识,不仅强化了诗歌的情绪表达,对诗歌的内在结构进行赋形,还深深影响了郭沫若早期诗歌的美学风格。当然,死亡意识的形成根源于风云激荡的时代氛围和作家不幸的爱情经历,而它的升华则得益于作家早期浪漫唯美的美学趣味与泛神论的思想底蕴。  关键词:郭沫若早期诗歌死亡意识情绪结构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在郭沫若早期诗
期刊
摘要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评论家普遍认为其小说凸显两性关系中的性爱主题以及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迫害人性的谴责。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借助生态批评视角对其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试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自我身份建构与重构角度,对劳伦斯几部重要的现代主义小说进行探索,希望对当下社会的人们如何面对日益紧张和充满压力的生活寻求心理解脱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戴·赫·劳
期刊
摘要《黑暗的心》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所著、具有鲜明现代主义特色的杰作,小说采用了复型叙事结构,叙述视角经常变换,大大丰富了主题内涵,同时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创造了一种升华了的意识,使小说形式及其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并使其以这种独特的艺术技巧闻名于世。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叙述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约瑟夫·康拉德是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英籍波兰裔作家。他的小
期刊
摘要《简·爱》是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突出了鲜明的女性主义形象和女性意识,从女性的角度深刻地探讨了在男权世界中女性主义的形象,全面揭示出男权世界中女性所遭遇的种种不幸和压抑,从而力图改变男权世界中女性的失语现状,推进男女的社会平等。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和简·爱的概述,分析了《简·爱》中所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从而探讨其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简
期刊
摘要在《挪威的森林》里,村上春树以超然的人生态度说明了他的生死观:“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它的一部分。”在这种理念之下,死亡(包括正常和非正常的死亡)就不是生活中的一种悲哀的突变,而是作为一种生命的自然形式而存在,死亡延续着生存,所以死亡不应当引起生者的悲恸、震撼与绝望,甚至不应当使生者感到恐惧。正是在这种态度指引之下,作者对小说中五个人物的死亡场景进行了叙述,并努力地将读者带入到一种“生死相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