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组轮换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3318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跳远由四个步骤——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组成,其完整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动作的整体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树立一种整体教学的观念,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一定强调各技术环节问的衔接和整个技术的完整性,各技术环节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前一个环节是后一个环节的准备,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延续。
  关键词:分组轮换 ;跳远;身体素质
  在跳远教学中,要掌握完整的跳远技术动作,对刚升入初中的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又由于初一年级学生人数多,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和辅导学生练习,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地掌握跳远技术呢?本人采用分组轮换练习法进行教学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1.实验对象
  本人在自己所教初一年级3年教学班中随机抽样地抽取初一(2)班的49人(男26人,女23人)为试验班(以下简称A班),初一(3)班的49人,(男23人,女26人)为对照班(以下简称B班),进行教学实验。
  2.实验方法
  要整个教学过程中。B班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练习法进行练习,教学步骤如下:
  (1)上一步踏跳模仿练习,由摆腿在前,踏跳腿腿在后站立开始,重心前移摆动腿后中,踏跳蹬,踏跳腿向前迈步作踏跳动作,摆动腿很快向前上方摆起,提肩拔腰,两臂前摆,同时踏跳腿用力踏地跳起,用摆动腿落地。
  (2)助跑3-5步进行踏跳练习,要求踏跳腿充分蹬直,动作快速而有力量。
  (3)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腾空练习。先进行原地模仿练习和短距离助跑的蹲踞式跳远,学习和掌握空中动作。
  (4)短距离助跑。在宽30-35厘米的踏跳区踏跳进行蹲踞式跳远练习。
  (5)全程助跑蹲踞式跳远练习,全程助跑的距离不宜过长,一般采用10-12步跑却可,这样会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把助跑和踏跳衔接起来,以及做出有力的踏踏跳动作。
  A班采用分组轮换练习法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将A班学生分成两组,根据学生升学时素质测试结果,素质好的男生,女生为第一组,素质较差的男生,女生为第二组,在同一单位时间里,一级练习跳远技术动作。另一组练习身体素质,各练习二十分钟后进行轮换,如第一组进行跳远技术练习,由教师传授跳远技术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重点学生助跑和踏跳组综合的技术。因为这是决定跳得远的主要因素。第二组进行素质练习。如立定跳、多级跳、跳台阶及跳跃障碍的练习,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弹跳力;做短距离的加速跑练习,掌握和改进助跑加速的动作技术;目的是为了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弹跳力,以及快速助跑的能力,为掌握和提高跳远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组在每次课中分别练习二十分钟后进行轮换,最后集中讲解。
  二、实验结果
  教学前测式与跳远相关的身体素质(如50米跑、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等,对A、B两个班进行比较,经统计检验,P值大于0。05,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过三同六节课的教学实验,A、B两个班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和掌握跳远技术动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A、B两个班的学生在以上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的程度的进步,但进步的幅度各不相同,A、B两班的学生根据以上身体素质测试统计结果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说明A班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身体素质增加幅度较大,而B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幅度相应较小。
  A、B两个班的学生,在跳远技评为达标考核中,学生的成绩对附表:
  从表中可以得知,在技评中A班及格率100%,其中达到良好标准的男生有16人,占32.7%,女生有10人,占20.4%,达到优秀标准的男生有5人,占10.2%,女生也有5人占10.2%,而B班的及格率为87.7%,有2名男生不及格,占4.1%,有4名女生不及格,占8.2%,其中达到良好标准的男生有11人,占22.4%,女生有9人,占18.4%,达到优秀标准的男生有3人,占6.1%,女生有5人,占10.2%,达标成绩A班的及格率为100%,达到良好标准的有28人,占57.2%,其中男生有15人占30.6%,女生有13人占26.6%,达到优秀标准的有9人,占18.4%,其中男生有5人占10.2%,女生有4人,占8.2%,B班有8人不及格,占16.4%,男生有4人,占8.2%,女生也有4人,占8.2%,及格率83.6%,达到良好标准人有19人,占38.4%,达到优秀标准的有7人占14.3%,男生有3人,占6.1%,女生有4人,占8.2%。
  由此可见,无论是跳远技术还是跳远时所跳的远度,A班都要明显优于B班。
  三、分析与讨论
  导致A、B两个班的成绩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A班在跳远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增加了练习的宽度,加大了练习的强度,辅助性的几何素质练习发展了学生的速度,弹跳和力量等素质,为学生全面掌握和提高跳远运动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采用了分组轮换练习法进行练习,各组进行练习的人数相应减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个别技术动作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定型。
  B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进行常规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辅助性素质练习,又没有进行分组练习,再加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学生中素质好的得不到充分发挥,素质较差的又由于练习的人数相应的多而又无法得到教师的个别辅导。因此,导致那些素质好的练习,素质差的在课堂上观看,不参与练习,因而使整个班的跳远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分组轮换练习法进行跳远教学,不仅打破了掌握传统教学习惯,而且为以后上同一类型的技能技术课奠定了理论与实跳基础,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通过分组轮换练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素质的学生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方法去引导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分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育行为、思想的特点,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更能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高标准,严要求,能使学生形成严格、认真、勇敢、顽强的个性特征。总之,分组轮换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第二中学350811)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同步化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局限期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EP方案化疗:顺铂(DDP)60mg/m2,第1天静脉滴注;依托泊苷(VP16)100mg/m2,第1~5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第2周期开始同步放疗,共化疗4~6周期,放疗DT5 600 cGy.结果 24例患者中CR18例(75.0%),PR5例(20.8%),PD1例(4.2%),有效率95.8%.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
目的:建立鄂天麻2号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溶液(0.1 mol·L~(-1)磷酸氢二
目的 研究CD44s及CD44v6蛋白在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HCC及其癌周组织与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的CD44s及CD44v6表达情况.结果 CD44s及CD44v6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周及正常肝组织,与门静脉内癌栓、包膜浸润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别为P<0.01,P<0.05,P<0.05).生存时间2年及2年以上组CD44s及CD44v
目的 研究补充外源性的野生型p53(wt-p53)基因联合应用小剂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肝癌Hep3B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和Plus介导的脂质体转染技术将人wt-p53质粒pCEP4wt-p53和空载体Pcep4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ep3B内,于转染p53基因12 h后,在培养基中加入TNF-α 20μg/ml.免疫荧光法检测p53蛋白定位表达.DNA片断
随着人们食品营养卫生意识的加强,玉米饼成为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的特色健康食品,生产厂家为了规范生产,保障产品的质量,纷纷制订企业标准.在玉米饼的产品标准制定中,酸价限量的
1986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40例,笔者现将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能调控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现综述近年来PML蛋白在细胞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建立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用稀释剂Ⅱ将盐酸头孢吡肟溶液调节后,消除了盐酸头孢吡肟对细菌内毒素检
在课堂上合理有效的提问,能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学习 生的动力,点燃学习的激情,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思课堂的无效提问,并 提出行之有效的有效提问的方法.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发展动手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决定了实验教师的重要性。本文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分析了实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初步摸索了科学培养和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实验教师;素质;优化  实验是科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突破重、难点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