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包客,单反控,技术宅,用这些标签形容古稀之年的叶永烈,一点儿不为过。
从2010年开始,叶永烈的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他每天发微博,没事儿还会刷刷朋友圈,有人称其为“潮人叶永烈”。他自己欣然接受。
50多年前,叶永烈还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写下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书中对未来世界的描写吸引了很多小读者的目光。可以腾空和无人驾驶的飘行车,人造大米和鸡蛋,机器人管家——这些在五十年前看来异想天开的幻想在叶永烈笔下构成了一幅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半个世纪之后,叶永烈书中的大部分幻想成了真。谷歌推出了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的无人驾驶机动车,李嘉诚的人造蛋已经走进了香港的超市货架。机器人管家也像罗宾·威廉姆斯的那部电影一样走进生活。
如今隐退科幻界的叶永烈已经将自己的写作重心转移到政治纪实文学,生活中的他依然在追逐潮流科技的脚步。
梦想,源于画饼充饥
叶永烈说,很多记者采访他都是从《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切入话题的。
“白岩松、崔永元,他们那一代人都是看着小灵通的故事长大的。陈鲁豫至今记得里面的发明,许戈辉跟我说这本书还是她小学时参加比赛赢得的奖品。”提到小灵通,叶永烈难掩自己的得意。
对于没有看过这部科幻作品的中国人,提到小灵通三个字则会联想到在2000年之后风靡一时的无线市话产品。1996年,生产小灵通话机的浙江UT斯达康公司得到叶永烈的无偿授权,“小灵通”成了替代手机的通讯品牌名称。
2006年小灵通的用户在高峰时期曾达到9341万户,接近1亿。这令叶永烈感到欣慰,小灵通的普及也引发了更多人对这本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科幻童话的关注。
1957年,17岁的叶永烈进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北大的自由氛围点燃了叶永烈的创作梦想。那时的他是个标准宅男,常宅在北大的图书馆里,一呆就是一天。由于故乡温州距离遥远,到了寒暑假叶永烈也很少回乡,而是泡在期刊杂志中度过。1958年,叶永烈在阅读了大量科学期刊、杂志、报纸之后,摘录了其中的300则科技研究编写了一本名为《科学珍闻300条》的科技杂文集,这本书被出版社退了稿。一年后,坚持不懈的叶永烈成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也因此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中最年轻的一位作者。
编写《科学珍闻300条》和《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为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带来了灵感。1959至1961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于是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让画饼充饥成为了这部科幻小说的主题。未来市的大米工厂、人造鸡蛋都是最符合孩子们现实需求的“关于吃”的梦想。《小灵通漫游未来》属于硬科幻小说,特别讲究科学性。很多的幻想和发明是有科学基础的,叶永烈说,这是后来很多幻想成真的原因。
技术控的50年
6年前,叶永烈开通了博客,这里成为一个作家笔耕不辍的见证。后来即使开通了微博,叶永烈也没有放弃博客的更新。他评论高考作文、点评世界杯,还不时地分享他周游世界的新奇见闻。叶永烈曾把自己称为“小溜溜”(叶永烈作品《小溜溜溜走了》主人公),形容自己忙于行走的状态。
叶永烈的行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半个世纪以来,快节奏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技术更新让他的写作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自己就像书中的小灵通一样接触并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科技数码产品的推陈出新。
叶永烈对电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无师自通做导演的叶永烈计划拍摄了一部名为《电子计算机》的纪录片。为此他走访了全国使用和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工厂,包括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他还特地向一位复旦大学物理系的老师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1983年,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到访中国,叶永烈负责接待他在上海的行程。海因莱因送给叶永烈一张照片,是海因莱因在书房里用电脑写作的照片。那张照片叶永烈一直保留下来。对于当时只知道打字机的中国人来说,电脑的存在是天方夜谭。
1992年,叶永烈终于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那是一台当时售价将近4000元的286。叶永烈也因此成为第一批脱离笔纸的作家。在那个“万码奔腾”的输入时代,叶永烈曾为了用电脑写作而苦背“王码五笔输入法”,也经历了Windows系统的朝代更迭。20年来,电脑更新换代,那台古董286作为家里的元老电脑,至今还保留在他那个游泳池改造而成的书房沉思斋里。
让叶永烈着迷的还有数码相机。“2002年左右,上海市场上有一种叫好易拍的微型相机,它长得像个手电筒,应该是数码相机的雏形,拍摄出来的照片只有30kb大小,却可以连接电脑。我把它带到美国的儿子家,他们见了都觉得很新鲜。”一提起数码电子产品,叶永烈一脸兴奋。“2010年,我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今天,手机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取缔的东西。”他把离不开手机的年轻人叫做“屏奴”。“还好,我虽然也喜欢智能手机,却还没达到屏奴的地步。”
Q&A
BQ:当年作为一个化学系的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
Y:我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记者,无冕之王嘛。所以小灵通的职业也是一名记者。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才萌生了作家的想法。
BQ:在写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时候,你的未来是如何界定的?你预料到我们会在多少年后就把未来市变成真?
Y:我没有想过,当时21岁的叶永烈也是个大孩子,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科幻小说有两类的,一类未来是灾难性的,地球毁灭、洪水泛滥、恐龙复生,未来是人类的末日,小灵通的未来观是很乐观的。现在有人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最早中国梦的雏形。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想法,有一种梦想的方式是画饼充饥。小灵通诞生于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人们在饥饿和困难的时候会有美好的幻想和追求,我就能直接想象食品的数量很大,一个西瓜切开的横截面像一个桌面那么大,三个小朋友吃也吃不完。由于小灵通本身是孩子,而且他生长在那个年代,所以更多的幻想是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的。 BQ:有些发明和设计都成了真。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当年人们所迫切希望的,现在则成了备受质疑的。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Y:是,最近他们在讨论转基因的时候也把我扯进去了。有人甚至说小灵通是转基因概念提出的鼻祖。书里面提到的直径像圆桌那么大的西瓜,那不是转基因吗?我知道崔永元也一直在调查这些事情,但我觉得调查应该要懂得些科学才行。转基因的特点是第一产量高,第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强。它的优势很明显,自然很多农场主会采用转基因的技术的种子。但至于它是否对人类造成危害,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为此也去美国做了一些调查。我去到很多超级市场,转基因食品是6字开头的。也问了很多美国老百姓。美国的食用油大部分是用转基因的大豆做的。在美国社会的争论没有国内这样轰轰烈烈。至少美国政府是允许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会带来一些疑问,仔细考证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
BQ:如果现在让您想象未来,您还敢想吗?现在请您续写小灵通,您眼里的未来市还会有什么新鲜事?
Y:中国人讲事不过三,所以我写到第三部就驻足了。现在我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政治纪实文学上。不过我今年年初去了趟硅谷,又获得了很多灵感,我也不排除写科幻小说的可能。最近我去美国看到了他们的电动汽车和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的街景照片也是用这些无人驾驶汽车拍摄下来的。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电视的革命,以后甚至可以把电视屏幕做得像纸一样,并且实现屏与屏之间的任意交互投射。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在国际立足的原创品牌。我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我找了个角度想拍张照片,刚好有个韩国三星的牌子不偏不倚刚好挡住我的视线,我当时觉得有点气愤,我走遍很多国家都有韩国三星的广告,我们国家的品牌何时能够也出现在国外的广告牌上呢?
BQ:您觉得现在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的是什么?
Y:高科技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有基础,还要有一批队伍。另外,我们需要对科学家的尊重。我们每年的科学进步奖励都是奖给颤颤巍巍的老年人,我认为如果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才获奖,我们的奖项才真正有鼓励作用。诺贝尔奖也是如此,当年的诺贝尔奖金最初的设置是为了发给正处于困难之中的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而现在的诺贝尔奖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这与社会风气、媒体的舆论导向都有关系。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盲目崇拜韩国明星,对科学明星的了解却很少。从中国的留学热也看得出,学习经济管理的多,学自然科学的并不多。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钱学森在中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爱国科学家,他的“两弹一星”的成就是对我们国家的巨大贡献。我问一个美国的研究火箭设计的朋友,你知道钱学森么?他说不知道,但我提到冯布莱恩,他马上跳起来。德国人冯布莱恩后来留在了美国,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设计师,他和钱学森是同时期的火箭专家。如果钱学森留在美国,他会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和成为世界级科学大师的机会,但他依然选择了回归中国。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拿到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真正培养出自己的世界级大师,那才是我们科技立足的标志。
从2010年开始,叶永烈的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他每天发微博,没事儿还会刷刷朋友圈,有人称其为“潮人叶永烈”。他自己欣然接受。
50多年前,叶永烈还是个大孩子的时候写下了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书中对未来世界的描写吸引了很多小读者的目光。可以腾空和无人驾驶的飘行车,人造大米和鸡蛋,机器人管家——这些在五十年前看来异想天开的幻想在叶永烈笔下构成了一幅未来世界的清明上河图。
半个世纪之后,叶永烈书中的大部分幻想成了真。谷歌推出了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的无人驾驶机动车,李嘉诚的人造蛋已经走进了香港的超市货架。机器人管家也像罗宾·威廉姆斯的那部电影一样走进生活。
如今隐退科幻界的叶永烈已经将自己的写作重心转移到政治纪实文学,生活中的他依然在追逐潮流科技的脚步。
梦想,源于画饼充饥
叶永烈说,很多记者采访他都是从《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切入话题的。
“白岩松、崔永元,他们那一代人都是看着小灵通的故事长大的。陈鲁豫至今记得里面的发明,许戈辉跟我说这本书还是她小学时参加比赛赢得的奖品。”提到小灵通,叶永烈难掩自己的得意。
对于没有看过这部科幻作品的中国人,提到小灵通三个字则会联想到在2000年之后风靡一时的无线市话产品。1996年,生产小灵通话机的浙江UT斯达康公司得到叶永烈的无偿授权,“小灵通”成了替代手机的通讯品牌名称。
2006年小灵通的用户在高峰时期曾达到9341万户,接近1亿。这令叶永烈感到欣慰,小灵通的普及也引发了更多人对这本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科幻童话的关注。
1957年,17岁的叶永烈进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读书。北大的自由氛围点燃了叶永烈的创作梦想。那时的他是个标准宅男,常宅在北大的图书馆里,一呆就是一天。由于故乡温州距离遥远,到了寒暑假叶永烈也很少回乡,而是泡在期刊杂志中度过。1958年,叶永烈在阅读了大量科学期刊、杂志、报纸之后,摘录了其中的300则科技研究编写了一本名为《科学珍闻300条》的科技杂文集,这本书被出版社退了稿。一年后,坚持不懈的叶永烈成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也因此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中最年轻的一位作者。
编写《科学珍闻300条》和《十万个为什么》的过程为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带来了灵感。1959至1961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于是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让画饼充饥成为了这部科幻小说的主题。未来市的大米工厂、人造鸡蛋都是最符合孩子们现实需求的“关于吃”的梦想。《小灵通漫游未来》属于硬科幻小说,特别讲究科学性。很多的幻想和发明是有科学基础的,叶永烈说,这是后来很多幻想成真的原因。
技术控的50年
6年前,叶永烈开通了博客,这里成为一个作家笔耕不辍的见证。后来即使开通了微博,叶永烈也没有放弃博客的更新。他评论高考作文、点评世界杯,还不时地分享他周游世界的新奇见闻。叶永烈曾把自己称为“小溜溜”(叶永烈作品《小溜溜溜走了》主人公),形容自己忙于行走的状态。
叶永烈的行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半个世纪以来,快节奏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技术更新让他的写作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自己就像书中的小灵通一样接触并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科技数码产品的推陈出新。
叶永烈对电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无师自通做导演的叶永烈计划拍摄了一部名为《电子计算机》的纪录片。为此他走访了全国使用和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工厂,包括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00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他还特地向一位复旦大学物理系的老师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1983年,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到访中国,叶永烈负责接待他在上海的行程。海因莱因送给叶永烈一张照片,是海因莱因在书房里用电脑写作的照片。那张照片叶永烈一直保留下来。对于当时只知道打字机的中国人来说,电脑的存在是天方夜谭。
1992年,叶永烈终于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那是一台当时售价将近4000元的286。叶永烈也因此成为第一批脱离笔纸的作家。在那个“万码奔腾”的输入时代,叶永烈曾为了用电脑写作而苦背“王码五笔输入法”,也经历了Windows系统的朝代更迭。20年来,电脑更新换代,那台古董286作为家里的元老电脑,至今还保留在他那个游泳池改造而成的书房沉思斋里。
让叶永烈着迷的还有数码相机。“2002年左右,上海市场上有一种叫好易拍的微型相机,它长得像个手电筒,应该是数码相机的雏形,拍摄出来的照片只有30kb大小,却可以连接电脑。我把它带到美国的儿子家,他们见了都觉得很新鲜。”一提起数码电子产品,叶永烈一脸兴奋。“2010年,我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今天,手机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取缔的东西。”他把离不开手机的年轻人叫做“屏奴”。“还好,我虽然也喜欢智能手机,却还没达到屏奴的地步。”
Q&A
BQ:当年作为一个化学系的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
Y:我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记者,无冕之王嘛。所以小灵通的职业也是一名记者。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才萌生了作家的想法。
BQ:在写作《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时候,你的未来是如何界定的?你预料到我们会在多少年后就把未来市变成真?
Y:我没有想过,当时21岁的叶永烈也是个大孩子,根本没有想那么多。科幻小说有两类的,一类未来是灾难性的,地球毁灭、洪水泛滥、恐龙复生,未来是人类的末日,小灵通的未来观是很乐观的。现在有人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最早中国梦的雏形。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想法,有一种梦想的方式是画饼充饥。小灵通诞生于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人们在饥饿和困难的时候会有美好的幻想和追求,我就能直接想象食品的数量很大,一个西瓜切开的横截面像一个桌面那么大,三个小朋友吃也吃不完。由于小灵通本身是孩子,而且他生长在那个年代,所以更多的幻想是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的。 BQ:有些发明和设计都成了真。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当年人们所迫切希望的,现在则成了备受质疑的。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Y:是,最近他们在讨论转基因的时候也把我扯进去了。有人甚至说小灵通是转基因概念提出的鼻祖。书里面提到的直径像圆桌那么大的西瓜,那不是转基因吗?我知道崔永元也一直在调查这些事情,但我觉得调查应该要懂得些科学才行。转基因的特点是第一产量高,第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强。它的优势很明显,自然很多农场主会采用转基因的技术的种子。但至于它是否对人类造成危害,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我为此也去美国做了一些调查。我去到很多超级市场,转基因食品是6字开头的。也问了很多美国老百姓。美国的食用油大部分是用转基因的大豆做的。在美国社会的争论没有国内这样轰轰烈烈。至少美国政府是允许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会带来一些疑问,仔细考证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
BQ:如果现在让您想象未来,您还敢想吗?现在请您续写小灵通,您眼里的未来市还会有什么新鲜事?
Y:中国人讲事不过三,所以我写到第三部就驻足了。现在我的主要精力投入在政治纪实文学上。不过我今年年初去了趟硅谷,又获得了很多灵感,我也不排除写科幻小说的可能。最近我去美国看到了他们的电动汽车和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的街景照片也是用这些无人驾驶汽车拍摄下来的。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电视的革命,以后甚至可以把电视屏幕做得像纸一样,并且实现屏与屏之间的任意交互投射。
可惜的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在国际立足的原创品牌。我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我找了个角度想拍张照片,刚好有个韩国三星的牌子不偏不倚刚好挡住我的视线,我当时觉得有点气愤,我走遍很多国家都有韩国三星的广告,我们国家的品牌何时能够也出现在国外的广告牌上呢?
BQ:您觉得现在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缺乏的是什么?
Y:高科技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有基础,还要有一批队伍。另外,我们需要对科学家的尊重。我们每年的科学进步奖励都是奖给颤颤巍巍的老年人,我认为如果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才获奖,我们的奖项才真正有鼓励作用。诺贝尔奖也是如此,当年的诺贝尔奖金最初的设置是为了发给正处于困难之中的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而现在的诺贝尔奖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这与社会风气、媒体的舆论导向都有关系。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盲目崇拜韩国明星,对科学明星的了解却很少。从中国的留学热也看得出,学习经济管理的多,学自然科学的并不多。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钱学森在中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爱国科学家,他的“两弹一星”的成就是对我们国家的巨大贡献。我问一个美国的研究火箭设计的朋友,你知道钱学森么?他说不知道,但我提到冯布莱恩,他马上跳起来。德国人冯布莱恩后来留在了美国,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总设计师,他和钱学森是同时期的火箭专家。如果钱学森留在美国,他会有更好的科研条件和成为世界级科学大师的机会,但他依然选择了回归中国。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拿到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真正培养出自己的世界级大师,那才是我们科技立足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