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缅文小说《幸福在远方》中的达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缅甸语小说《幸福在远方》中,作者通过小说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虽然人心惶惶,但是人们真善美的本性光辉并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对外展现出来。也通过对丁努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小说中男主人公达渡也同样具有真善美的人性光辉。但是笔者认为,小说中达渡的爱情观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小说中的达渡重情重义,对待爱情也是释怀过去的不愉快,勇于追求远方的美好。
  【关键词】:小说《幸福在远方》;达渡;性格:爱情观
  小说《幸福在远方》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不断运用设悬念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几乎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读者们才开始知道达渡其实是一个经常帮助人的律师,确实是一个好人。原来达渡是在帮助一个杀害妻子的的罪犯伸冤过程中,遇上了暴乱,暴亂中受伤失忆产生了幻想,加上自己原来生活中与妻子相处不愉快,导致记忆错乱。原来生活中他叫吴德伦,经过吴德伦描述,得知吴德伦与原配妻子生活并不愉快,自己是一个专注与工作的人,而妻子则喜欢灯红酒绿不甘寂寞的人,两人生活格格不入。 因为对自己妻子有太多怨恨,他担心自己会忍不住伤害妻子,失忆期间他在四面小镇与大伯一家的相处让他释怀了很多,回来后得知妻子有外遇,他再也没有之前的怒气与杀意,选择心平气和地与妻子离婚。离婚后他的心真正得到解放,最终他选择再次回到小镇与丁努一家平静地生活。
  (一)、达渡的性格
  达渡以很不堪却又很矛盾的形象出现在小说中,很久没有修理过的络腮胡长的几乎满脸都是,但是他的皮肤看上去却还是很干净而不粗糙。他的穿着破破烂烂,不仅破烂,而且好像很久没换了看起来很脏,看起来像极了一个失意的人,但是看他的眼睛,还是眼神温柔,略带迷茫。
  达渡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他突然来的四面小镇,镇上的人对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充满好奇,热心询问他的相关信息他说的话却让人觉得他说话很大,因此当地人觉得他精神有问题,略带调侃的给他取名为达渡(译为普度众人者)。在小说中,达渡的性格非常鲜明,他平时对人态度的好坏因人而异,对于收留自己的大伯一家及丁努的朋友都非常友好,但是对于喜欢打听关于自己情况的人,把自己当精神不正常的人看待的人,达渡都没给过好脸色甚至有时候说话态度都显得很不高兴。但是性格怪异的达渡无论对人态度如何,近距离接触便会发现,他的内心是善良的,对人并无恶意。并且这个“怪人”身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秀性格特征。
  他知恩图报。因为吃饭没钱买菜吃受到丁努的接济,虽然丁努是悄悄帮忙买了菜给达渡后便离开了,对丁努而言这就像是缅甸人日常生活中的布施一样,从没相关要回报,但是当达渡再一次遇到丁努时,主动帮助丁努及大伯修房子的材料担回家并且不收报酬作,以此表达对丁努的谢意,后来暴风雨来临前达渡还及时主动帮交情并不深的大伯收拾谷子。他还说了这样一段话: “饥时救济情无价。我知道,在这个残酷冷漠的世界上,有会饥饿的人施舍的好心人,同样,被说卑鄙的世界里,也有知道感恩的人。”[1]
  大伯收留了無家可归的达渡,不知道从何而来但绝对不是乡下人的他在与大伯一家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迅速适应乡下人贫苦的生活,并且学着做一些农活,他帮助大伯收拾稻谷,去田里耕作,喂牛,打扫牛粪,帮助大伯给河对岸的丁努母女们送新鲜蔬菜,给丁努的好朋友昂宁、拉盛辅导功课等一系列活动,都是达渡对大伯一家感恩的一种方式。
  在一次主动帮助大伯打扫牛圈的时候,他说:“会恶心牛粪的人是非常忘恩负义的人,用牛粪种出来的东西倒是吃,又恶心牛粪,这是与自然相悖的。还有,牛是素食动物,所以,哈哈,它的粪便也是干净的”[2]
  虽然有人说达渡精神不正常,但是达渡的思维里,他有非常清晰的三观,感恩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且是贯穿于人与世间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开始达渡以非常狼狈的状态来到四面小镇,因为他的言行有些与众不同,所以大家很调侃的说小镇上来了第二个疯子,小镇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精神有问题,对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给他取名达渡也带有一些讽刺色彩,但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个称谓,没有责怪任何人。后来在小镇上与大家相处熟络后也是不计前嫌与大家友好相处。
  (二)、达渡的爱情
  故事发生以前的达渡,其实原名叫吴德伦,在工作中,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人物,作为仰光大律师的他帮助人们解决各种纠纷,深受爱戴与敬仰,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却与妻子难以和谐相处,他过分专注与工作而忽略了妻子的感受,最终妻子出轨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害怕自己会像自己的当事人一样忍不住会杀害自己的妻子。对于妻子出轨一事对于吴徳伦无论个人名誉还是内在精神都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对于一个见惯了社会恩怨情仇纠纷的大律师来说,他原不会如自己处理案件的罪犯那样冲动杀害自己的妻子,他想过在精神世界将妻子“杀死”,所以他突然失踪去到四面小镇故意隐姓埋名生活了一段时间,算是一次散心旅行,他称之为变迁。也许一开始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一次“自我流放”中会遇到些什么人,经历什么事,他也无法确定是否真的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外出,能消除自己心里的愤怒感,至少,那时的他还是不愿意放开妻子给她自由,即使受死守一段破裂没有爱的爱情。
  丁努给达渡的印象,一开始就是美好纯洁的。她有乡村人民最淳朴的真诚和善良,有大学生开阔的视野和认知,有追求心灵安宁的认识和行为,她也有救人于危难的勇气和决心。在达渡看来,丁努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在丁努身上,他仿佛能看到最想要的自己的状态。他可以和丁努讨论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能够与丁努一起弹奏唱歌,就连远远观看安静画画的丁努,都觉得时光静好,可能在与丁努分开之前,他自己都不确定,自己对于丁努到底是何种感情,他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在乡下与丁努相处的时光底多么美好。
  也许他自己当时都没有意思到,在乡下生活的时候,他对丁努的情感态度已经和对其他人有所不同了。达渡很明显在掩饰自己的身世,所以平时大家在与达渡交流时会注意避开这个话题,但是丁努不一样,她会有意无意的去试探达渡,希望了解达渡到底发生过什么,在想些什么。但是达渡对丁努从来都没有生气过,甚至有些时候无保留的与丁努交谈,对丁努的行为没有任何责怪的意思。同时,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达渡的言谈举止,高深莫测知识与文化,对丁努也具有莫名的吸引力。其实,在相处过程中,他们之间已经出现了朦胧的相互爱慕之情,只是谁都没有说破。
  “生活在达渡的世界才是美好的,和丁努,大伯,昂盛他们一起生活日子里达渡才是美好的。”[3]小说最后以达渡再次回到四面小镇找丁努结束。释怀后的他选择离婚继续以达渡的身份与丁努一家一起生活,虽然还是没有说出彼此的爱,但是似乎他们都明白,谁能说他们之间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情谊而否定他们之间没有男女爱情呢?这也正是小说结局的精妙之处,把评判权留个读者,同时也把最美好的想象留给读者。
  注释:
  [1]吴鹏奈:缅甸小说《omía0;&mqDudkyg》,第48页 第15段
  [2]吴鹏奈:缅甸小说《omía0;&mqDudkyg》,第99页 第12-第100页 第8段
  [3]吴鹏奈:缅甸小说《omía0;&mqDudkyg》,第99页 第12-第260页 第5段
  参考书籍:
  [1]缅甸小说《omía0;&mqDudkyg》;
  [2]jrefrmpG,fpHkusrf; ESpfcsKyf 2004
  [3]姚秉彦,李谋,杨国影著.缅甸文学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12月第一版;
  [4].姚秉彦,李谋,蔡祝生著.缅甸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5]贺盛达,李晨阳著.列国志 缅甸[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
  [6]陈会昌著.道德发展心理学[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7]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编.文学研究新方法论[I].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
  [8]《r*Fvm》杂志 [J].艾玛尼(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第8期
  [9]高辉.论文《缅甸小说<不是恨>中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色》[D] 2012年5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三言”“二拍”中的比丘尼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关注到“三言”“二拍”中出现的贪恋世俗这类比丘尼形象。论文从两个方面对“三言”“二拍”中的比丘尼形象加以考察研究。首先是对“三言”“二拍”中的比丘尼进行形象分类;其次是分析比丘尼对女性民众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三言;二拍;比丘尼形象  “三言”“二拍”作为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其主要篇幅和精彩部分,是写世俗的人情百态。“三
期刊
【摘要】:乔舒亚·雷诺兹和董其昌,一为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一为明末中国著名的文人山水画家;皆为当时最为著名、风靡一时,亦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画家。他们拥有不同的时代、个人背景,身份,地位,是分别代表着东西方绘画的大师。本文从他们的生平的相似性出发,探讨雷诺兹的“模仿”观和董其昌的“师法古人”艺术观在对自然,大师,目标和生平观点方面的相似和统一性。  【关键词】:乔舒亚·雷诺兹;董其昌;模仿;师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在保持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连续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这些新趋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外交的延续,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身份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要求,是中国政府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客观结果。本文介绍了中俄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的进程、内容和发展动力等问题,重点分析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态度。阐述了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中的问题及原因,认为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潜力和前景依然看好
期刊
【摘要】:平安时期,“无常”观念受到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倍受世人推崇。无常,即万事皆变,是一种由盛到衰、从有到无的转变,对于平安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向度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也为《源氏物语》中予人哀感的氛围和人物凄婉的命运提供了可解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无常观念入手,透过《源氏物语》中无常感的显现及影响,具体分析这种衰变思想在小说的创作、解读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意义,以此为视点,重新审视佛
期刊
【摘要】:听力作为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极大的难度,因此也受到了教师与学习者的广泛重视,对于西班牙语教学也同样如此。而图式理论则通过将认知心理学作为其基础理论,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完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结合,并加工处理各种信息从而有效提升其语言能力。为此,本文将通过对图式理论的具体概念以及类型进行简单介绍,重点针对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西班牙语听力教学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图式理论;
期刊
【摘要】:本文在借鉴 Richardson 投资模型的基础上,以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效率投资,并且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资本结构、债务期限和现金状况三个因素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投资行
期刊
【摘要】: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该通知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十年发展规划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和发展还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做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期刊
【摘要】:为有效解决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地方性师范类院校可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有效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性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然后指出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师范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加快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展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师范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
期刊
【摘要】:传播学一直被认为是舶来品,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对此有所涉猎。本文将透过《鬼谷子》穿越千年,与古人进行一次对话,以期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传播语境相结合,通过这种传承和结合为我们平时为人处世、沟通交流,实现有效传播提供借鉴。《鬼谷子》紧扣“捭阖”哲学思想阐述了如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语境进行交流沟通。本文主要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部分对《鬼谷子》中的人际传播思想进行探析。  
期刊
【摘要】:解冻时节的泥泞就像一个个流脓的伤口,治疗这伤口的,是阳光。翻开迟子建的《解冻》,冰雪消融,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夏天要来了,阳光要来了,小腰岭的村路上,再也没有因泥泞而摔跤的了。《解冻》是迟子建2009年发表在《作家》上的又一部优秀短篇小说,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文革已经结束两年,大家惶恐的心正在慢慢地恢复平静,知识分子在等待着新生,那些心灵深处的苦难记忆,如同泥泞路上的解冻,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