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这是所有教育类型都应遵循的发展宗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应是我们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具备当下的生存技能,而且还要使其更具持久性和连续性的发展潜力,使他们未来的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世界的“扁平化”趋势日益凸显。同时,由于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职业结构、工作内容和就业方式也随之悄然发生着改变。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低碳经济的兴起使传统工业部门的职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总体趋于减少,旧职业的更迭、新职业的增加成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从产业发展而引起职业变化的趋势看。一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催生的新兴产业将对从业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原来的劳动者换岗转业不可避免;三是灵活多样的自主或合作创业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的就业方式。这些都无疑对新生劳动者的发展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会再像农业社会和前工业社会那样习得一个方面的知识、一项专门的技能就可一劳永逸。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校长赫钦斯指出,“大脑不是容器,信息不是教育。教育乃是所有传授过的信息被遗忘之后还保留下来的东西”。这种“保留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潜力。就是包括“做人”在内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人不是物性的工具,只是为了一时之用,或是一次之用,或是一事之用,所以,人需要不断学习提升,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幸福。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分析。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能力系统”和“动力系统”决定着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幸福。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外显的技能(特别是动作性技能)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习得,但起基础性作用的内化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社会能力却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培养。我们认为,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创新能力等,综合构成了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特别满足人作为参与社会生活主体的自身发展需要。作为教育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型教育一样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两方面重任。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主要特征,虽然职业学校应不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但这绝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单一内容的教育,也绝不意味着职业学校的教学就是一种纯岗位或工种所需的单一技能训练。片面追求直接指向具体企业、具体岗位的单一技能训练。会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道路上实力不足、机会不多,难以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和尊严感。所以,职业教育不应只定位在培养具有一般技能的就业者,还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切实提高整体的办学质量,努力为一批又一批受教育者奠定发展的基础。促进他们高质量、发展性的就业。
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职业院校要认真搞好制度的创新设计,把经济社会和人力市场对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同作为社会人未来发展要求结合起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深化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途径、评价标准、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科学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创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职业教育文化,使整个学校体制和机制都适应办学目标的需要。要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用核心技能、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社会能力等摆上重要的位置,克服那种只为眼前就业而训练专项技能的片面职教理念和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和训练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真正能够支撑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提升的能力,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应对未来变化莫测的职业生涯。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世界的“扁平化”趋势日益凸显。同时,由于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职业结构、工作内容和就业方式也随之悄然发生着改变。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低碳经济的兴起使传统工业部门的职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总体趋于减少,旧职业的更迭、新职业的增加成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从产业发展而引起职业变化的趋势看。一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催生的新兴产业将对从业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原来的劳动者换岗转业不可避免;三是灵活多样的自主或合作创业将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的就业方式。这些都无疑对新生劳动者的发展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今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会再像农业社会和前工业社会那样习得一个方面的知识、一项专门的技能就可一劳永逸。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校长赫钦斯指出,“大脑不是容器,信息不是教育。教育乃是所有传授过的信息被遗忘之后还保留下来的东西”。这种“保留下来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潜力。就是包括“做人”在内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能力。人不是物性的工具,只是为了一时之用,或是一次之用,或是一事之用,所以,人需要不断学习提升,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幸福。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分析。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能力系统”和“动力系统”决定着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幸福。学习规律告诉我们。外显的技能(特别是动作性技能)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习得,但起基础性作用的内化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社会能力却需要科学系统的教育培养。我们认为,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创新能力等,综合构成了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应特别满足人作为参与社会生活主体的自身发展需要。作为教育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同其他类型教育一样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这两方面重任。虽然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主要特征,虽然职业学校应不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但这绝不意味着职业教育就是单一内容的教育,也绝不意味着职业学校的教学就是一种纯岗位或工种所需的单一技能训练。片面追求直接指向具体企业、具体岗位的单一技能训练。会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道路上实力不足、机会不多,难以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和尊严感。所以,职业教育不应只定位在培养具有一般技能的就业者,还应该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切实提高整体的办学质量,努力为一批又一批受教育者奠定发展的基础。促进他们高质量、发展性的就业。
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职业院校要认真搞好制度的创新设计,把经济社会和人力市场对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同作为社会人未来发展要求结合起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深化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途径、评价标准、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科学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探索学校管理的新模式,创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职业教育文化,使整个学校体制和机制都适应办学目标的需要。要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用核心技能、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社会能力等摆上重要的位置,克服那种只为眼前就业而训练专项技能的片面职教理念和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和训练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真正能够支撑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提升的能力,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应对未来变化莫测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