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双季稻低温冷害的发生类型及防御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贵池区双季稻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双季早稻和早熟中稻的播种育秧期常遇低温加连阴雨天气,造成烂秧死苗和双晚在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严重制约了贵池区双季稻的生产。该文总结了贵池区水稻低温冷害的主要发生类型,并提出了科学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双季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类型;防御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27-02
  池州市贵池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境内山、丘、圩兼而有之,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33万hm2,其中早稻、晚稻面积各1万hm2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极端天气频发,双季稻受低温冷害的影响较大,主要是4—5月份双季早稻和早熟中稻的播种育秧期常遇低温加连阴雨天气,造成烂秧死苗,以及9月中下旬双晚在抽穗扬花期易遭受“寒露风”危害,造成“翘穗头”,一般造成稻谷减产10%,严重时高达30%以上,严重制约了贵池区双季稻的生产。为此,本文总结了贵池区水稻低温冷害的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以期将低温冷害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1 贵池区双季稻低温冷害的发生类型
  1.1 苗期及分蘖前期冷害 常在我区皖南山区早稻秧田及大田上出现,指在水稻秧苗期受低温为害后,全株叶色转黄,植株下部产生黄叶,有的叶片呈现褐色,部分叶片现白色或黄色至黄白色横条斑,俗称“节节黄”。在2~3叶苗期遇有日均气温持续低于12℃,旱育苗容易引起立枯病和青枯病,水育秧和湿润育秧容易引起绵腐病和烂秧。在水稻返青及分蘖期间,遭遇长时间低温,会延迟水稻的生长发育,使水稻出苗迟,分蘖晚,成熟迟。
  1.2 孕穗期冷害 少数年份在我区皖南山区双晚大田上出现,指在水稻生殖生长期间,即颖花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间遭受短时间异常的相对强低温,使花器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造成颖花不育,形成大量空壳而严重减产,穗顶部不孕粒多,穗基部少,特别在孕穗时期气温连续5d低于17℃,加上山区山背阴处田块光照不足以及冷浸烂泥田水冷泥温低,造成大面积颖花退化或不能正常形成花粉粒,从而出现大量空壳的现象。
  1.3 抽穗扬花期冷害 在我区双晚大田上后期较常见,指在抽穗开花期气温低于18℃时,在抽穗期会导致出穗延迟或出不来穗,在开花期会导致不能正常开花受精或灌浆受到障碍,会导致大量颖壳不开,花粉发芽率大幅度下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扬花授粉后遇到冷害会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的青米,降低成熟度和千粒重。
  2 贵池区双季稻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
  2.1 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選用适宜品种 我区地处亚热带,冷害主要发生在早稻的苗期和晚稻的后期,因此早稻品种应选用较耐低温的中熟偏迟的品种或组合,重点是苗期的抗冷性要强,特别是山区阴山田、冷浸烂泥田要选用耐低温、耐阴蔽的中熟杂交水稻品种;双晚品种要根据前茬的生育期和收获期,重点是开花灌浆期抗冷性强,选用较耐低温的中熟或中熟偏早的品种,选择9月15日之前能齐穗的品种为宜。若安排9月底或10月初才能齐穗的品种,则在扬花期遇到秋季低温危害的几率增大。
  2.2 适期播种,避开冷害 多年经验表明,我区早稻播种适期宜安排在4月上旬,若采用旱育秧加薄膜覆盖保温措施,则早稻播种期可提早到3月下旬,大田直播早稻则要在4月中、下旬;中稻品种的播种期宜安排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样既有利于避开4月上旬播种的低温冷害,又可有效地避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花期的高温热害;双季晚稻播种期的确定要以保证在9月15日前能安全破口,以避开“寒露风”危害为依据,对晚籼稻120d的中熟品种,应在6月15日前播种,120d以内的中熟偏早品种,应在6月20日前播种,对晚粳稻全生育期125~130d的中熟偏迟品种,应在6月15日以前播种,125d以内的中熟品种应在6月20日以前播种,晚籼稻还要严格控制秧龄,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秧龄以25d左右为宜,最长不超过30d,生育期偏早的品种,秧龄以20d左右为宜,不能超过25d,确保在9月15日以前安全齐穗。
  2.3 科学管水,减缓冷害 水稻移栽后实施浅水灌溉,促进分蘖快速生长,并及时晒田,减少养分无效消耗,在抽穗到成熟时节,以湿为主灌浆,满足水稻生育所需要的大量水分,实现水稻高产,秧苗期遇到10~12℃低温时,只要灌薄水就可以防御冷害,在连续低温危害时,每隔2~3d更换田水一次,以补充水中氧气,天气转暖后逐渐排除田水。双季晚稻抽穗期间遇低温,在气温低于17℃的自然条件下,采用夜灌深水的办法,可以提高株间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低温造成的损失。
  2.4 合理平衡施肥,增施磷肥、钾肥和硅肥 早稻前期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氮肥用量过多,会促进水稻生长速度,形成茎叶幼嫩,含水量高,容易受冷,不抗冻,所以早稻氮肥用量在前期要控制,施氮时期要略后移。晚稻为防后期低温冷害,在施肥上采取促早发施肥,重视基肥和分蘖肥,促进早期的营养生长,提早齐穗和成熟,反之施肥过迟,容易出现因抽穗延迟而发生冷害。在施氮肥同时,增施磷、钾肥和硅肥,磷能提高水稻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还可促进早熟,应将全部用量作基肥1次施入到根系密集的土层中,可防御低温冷害;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合成,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应将全部用量的60%~70%做基肥施用,余下的30%~40%后期做追肥施用;硅肥为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可使植株硅质化,能使稻株健壮,增强水稻的抗逆能力.
  2.5 冷害来临,应急补救 在水稻开花期发生冷害时用0.5%的磷酸二氢钾或“美洲星”隔5~7d进行一次叶面喷雾,弥补根须吸肥力不足,提高稻谷生活率和抗旱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结实率;在晚稻破口抽穗期遇“寒露风”前,可喷施“920”植物生长调节剂,促使稻株抽穗,能起到解决包颈减少穗颈瘟发病几率,增加结实率。
  参考文献
  [1]陈斐,杨沈斌,申双和,等.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春季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3):540-547
  [2]帅细强,蔡荣辉,刘敏,等.近50年湘鄂双季稻低温冷害变化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5(3):240-244.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信息扩散近似推理方法在年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并对比其他方法分析其推广前景。【方法】通过分析年降水量时间序列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当前趋势以及相邻年份降水量的
【目的】分析西农萨能奶山羊不同微卫星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型组合在多胎性状形成中的贡献率,探索优良基因的遗传聚合效应。【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与群体系谱记录,以优秀
【目的】microRNA是一类长度为21~23 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对动植物的正常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水稻Os-miR390的功能可能与生长素应答相关,拟采用转基因方法研究其生
摘要:结合宣州区气候特点,选择日本松岛交配中型茄进行种植。该文从品种特性、栽培条件、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整地施肥、定植和田间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8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茄子;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2013-2016年,宣州区寒亭镇引进推广日本松岛交配中型茄,通过试验示范目前种植面积达20hm2,1hm2产量约10.5万kg。种植的茄子通过外贸加工企业按订单合同收购价1.
该文利用2008年尤溪县一类资源调查样地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样地平均胸径对标准木胸径的回归方程:y?=1.594+0.905x,样地平均树高对标准木树高回归方程
【目的】探讨更好地度量河流流量生态效益的单位、核算参照值和计算方法。【方法】针对河流径流量生态效益参照值选取困难,将河流流量生态效益理解为生态效用,借鉴Tennant描述
摘 要: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综合抗性,于2013年在太湖县开展了棉花新品种展示试验,为品种推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绿亿棉10号F1、鄂杂棉26F1、诺华棉1号F1、屯杂棉6号F1 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太湖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棉花;新品种;展示试验;太湖县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53-03  根据太
该文着重介绍了海南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以实验实践为抓手,积极创新实验室开放管理与大学生自我管理等"教学相长"新模式,在发挥专业实验室功
【目的】对杜仲茎点霉SP-16F发酵生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的营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发酵液中的PDG产量。【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三元二次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
【目的】揭示不同耕作管理条件下,旱塬地区农田土壤CO2的释放规律。【方法】在陕西关中头道塬设置小麦田与休闲田、旋耕与深耕等双因子4处理裂区试验,用碱吸收法监测小麦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