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几代人的体面,一个国家的颜面

来源 :东西南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kk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搪瓷制品虽然淡出了历史,但曾经像柴米油盐一样深入国民生活。而年轻的“搪瓷二代”们,试图将日用搪瓷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
  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盘子,外层是一种被时光磨损的白,盘内淡绿色的底上印着一粉二红3朵牡丹花。一共3个,摞在一起。在一片色彩明艳、图案精美的搪瓷产品里,显得很是暗淡。
  它们已经38岁“高龄”了,老,旧,毫无竞争优势。但在谢党伟心中,全场1000多件展品都不及这3个小圆盘对他更有意义。
  1978年,谢党伟参加上海市青年工人能手比赛,与20位喷花高手PK摘得桂冠。这3个盘子正是他当年的赛场之作,除了光泽略有耗损,没有一丝刮痕,不露一块铁皮。
  “我保存它们很仔细,在家里都是用红布包起来,隔一两天拿抹布擦擦,很爱惜的。”谢党伟拿起一个细细打量,表情柔和,眼神亲昵。


2016年初,三个80后,臧洁雯、高欢欢、谢贤(从左至右)共同创立“玫申”。

  当年他喷绘这些盘子时不过22岁,是上海久新搪瓷厂的普通工人。现在他60岁了,随着搪瓷产业没落,从生产者变成了收藏者。
  2016年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区八分园举办的“中国百年搪瓷展”,让谢党伟一偿夙愿——那些被他视为宝贝的搪瓷藏品不再蜗居家中、积灰于仓库,而是作为艺术品供大众观赏——1000多件展品,大部分是他的私人收藏,少部分来自其他收藏家与搪瓷日用企业的捐赠。
  搪瓷又称珐琅,最早出现在埃及,是一种利用高温涂凝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具有耐高温、耐磨、绝缘等性能,曾被广泛运用在人们日常使用的饮食器具和洗涤用具上。但随着近年价格低廉、拥有更好工艺的瓷器、不锈钢等制品涌入,日用搪瓷产品逐渐销声匿迹。
  谢党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妻子,他的儿子谢贤、儿媳高欢欢、儿媳的朋友臧洁雯也参与了策展。2015年,正是这3位学服装设计出身的85后年轻人携手打造了以搪瓷为发声点的设计师品牌“玖申”。
  “玖申”谐音“久新”。作为已经关闭的上海久新搪瓷厂最后一任厂长,谢党伟把手中看似已经熄灭的火炬传到了年青一代手里。
  国民记忆
  因为父亲生产和收藏搪瓷,1989年出生的谢贤从小和搪瓷朝夕相处。从他记事起,家里能装东西的器皿几乎都是搪瓷做的——即使没有这样的父亲,搪瓷制品也是40后至80后成长记忆里再熟悉不过的物件。
  自19世纪初,搪瓷被西方国家大量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上,继而从日本等地进入中国后,它就逐渐被国人改造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部分。1917年创设的中华美术珐琅厂是中国人自办的首家搪瓷厂。到了1930年代,上海搪瓷业兴盛一时,发展为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彼时的上海,宽边、原肚、深底的九星牌“得胜面盆”销路最广,食盒、食篮也颇受人们欢迎。
  物美价廉、流行于底层家庭,这是大众习惯于为搪瓷贴上的标签。其实不然,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搪瓷的前身珐琅主要运用于一些工艺品上,服务于欧洲豪门贵族,是他们私人定制的高级器物。在当时的中国也一样。珐琅最早传入中国是在隋唐时期,之后一直在宫廷打转,明代的景泰蓝即是个中产物。由于景泰蓝的釉料是从西方进口,价格昂贵,其制品非普通人家所能拥有。
  珐琅技术从贵族工艺品转向民用,进入普通人家日常生活,始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1914年,日本趁一战爆发,将大量低质珐琅制品倾销到中国,并带来了“搪瓷”这一从日语转化而来的词汇。由于是舶来品,搪瓷在民间一度被称为洋瓷。又因为用途不同,命名上出现分野,工艺品仍叫珐琅,日用品则称搪瓷。
  搪瓷在中国的普及最初也经历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富裕之家到寻常百姓的转化过程。民国早期,只有城市里少数有钱家庭才用得上搪瓷器具。某种程度上,它堪称那个年代的奢侈品,装饰着一个家庭的体面生活。
  大户家庭出身的作家张爱玲就曾用网兜提着“洋瓷盖碗”去菜市场买豆腐,张恨水熬夜写《金粉世家》时,陪伴他的也常是炉子上咕咕作响的搪瓷茶壶。
  1949年后,国家大力发展搪瓷产业,上海一些搪瓷厂内迁支援长春、兰州、开封等地。1956年轻工业部研究制定搪瓷制品标准,开启了日用搪瓷“家家有,人人用”的序幕——从部队到工厂到农村,从茶杯、碗盘、面盆到痰盂、尿盆,搪瓷制品无处不在:上至国家领袖,下到平民百姓,搪瓷面前没有高低贵贱。
  在很长一段时间,搪瓷制品还是年轻人婚礼上的“硬件”。谢党伟记得,国画家穆益林曾为久新搪瓷厂设计了一套主题为万紫千红、花好月圆、芙蓉鸳鸯、竹编牡丹、金钱牡丹、五朵金花的小配套描金系列产品,卖得最为紧俏,须凭结婚证明才可购买。一套定价122元,包括2个面盆、2个杯子、2个痰盂,月工资约40元的上海普通工人得省吃俭用上半年。饶是如此,“我们厂的职工结婚,也只能买二等品”。
  搪瓷背后的厚重历史
  因为深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1949年后搪瓷制品一度被广泛用于政治宣传,上面印着领袖头像、各種各样的革命口号及运动语录。
  先是抗美援朝慰问杯。白底红字、天蓝色滚边,毕加索的鸽子飞在天安门上空,上书“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献给最可爱的人”等字样。谢党伟印象很深,那时上海的国营搪瓷厂“大概生产了72万件这样的杯子,由中央慰问团带给前线战士,人手一个”。
  “上山下乡”时期,知青行李里多半装着一个由本地革命委员会分发的搪瓷杯,还是白底红字,写着“赠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光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口号。
  1963年全国掀起学雷锋热潮,搪瓷杯上的文字随即变成了“做红色螺丝钉”、“向雷锋同志学习”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年“文革”,印着毛主席语录的搪瓷杯随处可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些杯子除了零售,还被厂家批量采购用于员工表彰。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中央慰问团向上海一、三、六、七搪瓷厂联合定制了97万件以天安门为背景的搪瓷杯,杯身上写着“自卫还击,保家卫国,胜利纪念”、“来者必歼”等宣传语。
  搪瓷制品被当作政治宣传载体,素有传统。中国搪瓷工业的崛起最初其实也是源于抵制日货。“五四”运动期间,来自日本的搪瓷器皿受到冲击。相应的,铸丰、益丰、中华等一些民族搪瓷企业相继创立。
  1925年“五卅”惨案后,上海益丰搪瓷厂自发特制喷有“勿忘五卅”、“一片冰心盟自水,满腔热血矢丹青”的纪念脸盆,市民竞相争购。与之相对,日本在华搪瓷厂渐次倒闭。
  谢党伟的收藏里,有不少承载特殊年代政治印记的搪瓷。他有一件珍贵的民国搪瓷藏品,没有展出。那是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青天白日中国国民党党徽,反面印着青底白字的“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十日”。1948年“双十节”,尽管败局初定,国民党却不忘向久新搪瓷厂订购“国庆”纪念品。这块国民党党徽安然度过“文革”岁月,至今毫无损坏痕迹。
  1970年代,谢党伟初到久新时,搪瓷日用品上的政治色彩有所淡化。他最常喷的图案是花、叶、鱼、船,不再是口号、语录、伟人头像。他琢磨喷牡丹花要内深外淡,喷城隍庙九曲桥得走直线,甚至为一条鱼调配出深浅不一的6种灰色,准备6支喷枪,渐次上色。
  但在精神上,搪瓷仍是民族自强的信心来源。比如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印有牡丹花图案的脸盆,是在民国开发的“柿形”脸盆基础上,中国搪瓷工人首次自行升级的工业设计——为矮墩扁平的造型加入弧度使之更加流畅优美。出于自豪感,人们称之为“36厘米双搪得胜式脸盆”。
  除了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项目,搪瓷产品曾经还被当做国礼。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获赠一套上海搪瓷三厂生产的熊猫图样汤盆,并将其陈列于白宫。1977年,上海搪瓷一厂在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下榻的宾馆里制作了裙板式彩色浴缸。
  改革开放后,久新搪瓷厂被列为外宾接待单位,样品室来过多位外国领导人。临别时,厂里会送欧美元首一对搪瓷咖啡杯,送伊斯兰领袖一套搪瓷茶杯——都是一等一的精品。
  1999年,谢党伟接待了美国搪瓷协会创始人伍德饶·卡本特。这位93岁高龄的美国客人当场画了一个圣诞快乐的盘子,随即烧制成搪瓷盘。如今这个盘子属于谢党伟的珍藏。
  搪瓷的式微,谢党伟认为跟不锈钢、铝合金和塑料制品的崛起有关——它们价格更低廉,形態更丰富简约。如今,中国搪瓷协会登记在册的搪瓷民营工厂仅剩百余家,其中做日用搪瓷的只有20多家,80%销售到国外。
  虽然在城市家庭逐渐销声匿迹,但在某些农村和兵团,搪瓷仍大量存在。2013年,新疆学者邬建华走访多个新疆兵团家庭发现,一半家庭还在用搪瓷杯喝水,捧搪瓷碗吃饭,在搪瓷盆里洗脸。另一半家庭用搪瓷杯漱口,用搪瓷碗盛杂物或者种花——搪瓷曾陪伴他们走过炮火纷飞的年代,如今又成为兵团生活和审美文化的一部分。
  传承
  儿子谢贤曾一度觉得父亲的爱好不可理喻。
  本科毕业,谢贤前往意大利米兰修读品牌与奢侈品管理。学习之余,他辗转去到欧洲各国旅游,带着父亲嘱托的唯一任务——收集当地好看的好玩的搪瓷制品。他看到蕴含欧洲古老手艺的搪瓷物件,也接触到融合新潮元素的搪瓷设计,对搪瓷的好感慢慢滋生。
  真正颠覆他对搪瓷的认知,是2013年春天的一次出游。谢贤和女朋友高欢欢一同去捷克首都布拉格旅行,正好遇上复活节集市。马路两旁的小摊位一个接一个,除了手绘着城市、动物或卡通图案的搪瓷碗、盘、杯,手工艺人还把搪瓷做成发卡、耳环、胸针、吊坠,不一定特别精致,但复古又好玩。
  他突然意识到,搪瓷不需要大红大紫,不需要口号式的贴花,它们完全可以做到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活泼趣味的样式,“突然发觉搪瓷这东西真的蛮好玩的,记到心里面去了”。
  在国外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搪瓷,也给了谢党伟与儿子一起重振搪瓷事业很大的信心。他去过美国家庭,发现他们用的搪瓷“是一流制品”。器形、颜色都与国内不同,充满现代感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
  2015年上半年谢党伟去意大利佛罗伦萨参加世界搪瓷大会,现场有老工匠敲敲打打,为搪瓷挂坠手绘釉彩,小小一个开价50欧元,买的人居然不少。
  谢贤创立的“玖申”也一改搪瓷往昔的低廉定价。“我们在微店、良仓网站和一些线下买手店都卖得不错。”负责品牌管理和产品定价的臧洁雯说。加上礼盒形式的批量销售与定制设计的单子,“原本打算亏两年”的玖申,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现金流转正。
  谢贤已为“玖申”绘好蓝图:从一张餐盘做起,逐渐扩大品类最终打造成一个家品牌。年轻人的野心不囿于搪瓷,他试图把伴随着自己成长记忆的日用搪瓷,重新拉回人们的视线,为父亲,也为自己。
  (郑国华荐自《博客天下》)
其他文献
据悉,水富县针对当前一些农村党员苦于缺乏资金、技术、能力,想富不能富、致富无门路的现状,实施扶持农村党员致富工程,力争在3至5年内使1000名以上农村党员家庭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为在考察领导干部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认真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准确地考察了解干部,避免选人用人上的失察失误,兵团党委组织部近日下发《关于在选拔领导干部中实行考察预告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腐败问题愈来愈呈现出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尤其是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矛盾积累多、涉及面广、影响大,直接关系到当地改革、
有机硅材料兼具无机和有机双重结构而被广泛应用。现阶段被市场需求的最大的单体是二甲基二氯硅烷(CH3)2Si Cl2(简称二甲M2)。但工业采用的直接合成法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一甲基三氯硅CH3Si Cl3(简称一甲M1)和三甲基氯硅烷(CH3)3Si Cl(简称三甲M3)。就如何解决副产物堆积问题备受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关注。对此本文采用歧化法将一甲和三甲催化歧化制备成二甲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表明
Static effort of rock mass very rarely causes of rock burst in polish coal mines. Rock bursts with source in the seismic tremor within the roof rock layers are
吸热型碳氢燃料不仅可以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要求,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物理升温和化学反应吸收高温部件的热量,满足飞行器的冷却要求。催化剂可以加快碳氢燃料的反应速率,显著
众所周知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精髓,那么反应选择性的调控毫无疑问是有机合成领域中最重要的挑战。高选择性有机合成使得合成化学更加绿色、高效,具有原子经济性。目前化学反应选择性的研究和应用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展现出了不少调控规律,但是目前反应选择性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例如需要使用昂贵有毒的催化剂,底物适用范围有限,反应条件较为苛刻,选择性控制仍然较差等,同时人们对许多反应选择性的现象仍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光催化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的光催化剂已逐渐从实验室走进工厂而实现工业化。尽管有许多的光催化剂,但TiO_2却是当前工业化生产乃至今后的一个常用材料。这是因为TiO_2不仅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和较强的稳定性,而且TiO_2作为常用的一种白色涂料,还显示出环境的友好性。当光照强度大于TiO_2的禁带宽度时,导带(Vb)上产生的光生电子(e-)将O_2还原成过氧基自由基(·O_2-);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