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外教育精华 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力求提升教育水平,谋求如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各国对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趋同,教育活动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教育资源的共享日渐增多,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有益的教育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竞争力。”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道:“如果我们想拥抱未来,如果我们想让创新在美国而不是海外创造就业岗位,那么我们必须赢得教育我们孩子的竞赛。”他在演讲中也多次提及中国,认为美国正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为“从中国到印度,再到欧洲”,这些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投资。奥巴马这样说的目的,是要唤起美国人的危机感,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自己国家的领先地位。
  基础教育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起着奠基作用。对此,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校长,都应该承担起这份使命与责任,融合中外教育精华,转变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用世界的眼光办好面向未来的教育。
  
  一、认清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我曾经多次说过:一个有远见的教育家,不仅要有历史的眼光,而且要有世界的眼光、未来的眼光。没有这样的眼光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作为一个校长,关起门来办学校、搞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知己知彼,搞清楚世界教育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中国的基础教育又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才能知道自己学校的改革朝哪儿走、该怎么走。
  人大附中近年来与美国、英国、芬兰、瑞典、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著名中学、教育同仁有很多友好往来、师生互访,我也和一些世界顶尖中学的校长有过深度交流,比如参加世界著名中学校长G20峰会,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在交流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和国外相比,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明显的:我们的教育长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扎实,善于归纳所学知识;但我们也有明显的劣势,即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质疑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我们一方面要引进真正国际一流和先进高效的东西,学习那些“人长我短”、“人有我无”的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在吸取外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更趋完善,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发展。中國教育的国际化,不是西方化、国外化,而应该是立足于本土的国际化。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不仅自己的好东西不能丢,而且应该把国外的好东西拿来,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二、如何实现中外教育的优势互补、融合借鉴
  
  2010年12月,美国联邦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安东尼·瓦尔德·米勒率领代表团到人大附中参观,走进了人大附中的课堂。在通用技术课上,学生们展示了如何使用电脑软件设计纸质建筑模型和纸质家居用品;在外语课上,美籍教师讲授了英语和数学校本选修课;在远程教室,师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贵州、宁夏等国内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学校同上一节课。课后,米勒先生说:“这堂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在今天就目睹了未来的教育是怎样的。”在艺术宫,他听学生们用英文合唱了《让世界充满和平》(Let There Be Peace on Earth),看过舞蹈队学生的表演,米勒先生说:“看到学科教育和艺术教育如此完美的结合,促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景象,我非常高兴。”
  人大附中多年来一直把融合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作为开放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 通过合作项目突破创新能力培养的瓶颈
  去年底,美国联邦教育部常务副部长米勒一行访问人大附中时,观摩了“中美中学生科技教育项目”展示课:借助远程同步技术,人大附中的学生与美国两所顶尖的科技高中——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和伊利诺伊理科高中的学生一起,就“如何提高风能发电效率”展开合作研究。看到两国的高中生跨越千山万水的阻隔,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做研究课题,部长很激动也很震撼,他说:“人大附中与美国学校成为合作伙伴,我想那真的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未来。”
  “中美中学生科技教育项目”源于2010年8月人大附中在60年校庆之际主办的国际名校长论坛。论坛吸引了美国、英国、德国、芬兰、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数十名知名中学校长参加。论坛期间,我和美国托马斯·杰弗逊高中的伊万校长、美国伊利诺伊理科高中的麦克校长共同商讨了“中美中学生合作科学研究项目”的初步计划。随后,经三校校长及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多次研讨,确定了“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将芒草转化为生物燃料”两个研究课题。目前,合作课题进展顺利,参与研究的中美三校学生根据分工进行设计与实验,通过远程视频多次交流,现在已经取得了中期研究成果。
  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合作研究,带给人大附中教师的是对两国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差异的反思。以下是参与“风力发电技术研究”的物理教师宓奇的感受。第一,两校的学生都很勤奋,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都很长,但是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不相同。美方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查找与学科知识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分析调研实验的结果,归纳研究结论并撰写学科论文。而我校学生的课后时间大部分用来完成课上所学知识的练习题。在我看来,这两类任务培养的是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美方的任务可能较为综合、全面、自主,更贴近真实社会和生活情境;我校的作业可能较为关注小的知识点的演练,更关注抽象的、细节的问题,对知识结构的完备性要求较高。第二,美方学生动手能力十分突出,对机械装配和实验环境的搭建能力比较强;而我校师生更习惯于先研究理论基础再逐步考虑实物实验,技术理论的推演能力较强。第三,美方教师不是以讲授的方式管理学生的研究活动,他们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但在专业指导方面善于组织高效的有针对性的讨论。
  “中美中学生科技合作项目”对于人大附中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一直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弱项和短板,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美国顶尖科技高中进行合作研究,是深入到学生、教师、教学层面的深度交流,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刻反思,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同时以研究项目的方式进行合作,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方面美国教育的长处,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突破人才培养的瓶颈。
  “中美中学生合作项目”还仅仅是开始,这种通过切身体验得出的结论,给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带来了教师群体改变教学方式的自觉。我们将把它作为一个突破口,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办法。
  2. 以多元开放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往能力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率先起步,世界各国都开始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作为教育的目标。面对世界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内容上进行变革,迎接时代的挑战。
  人大附中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课程改革的尝试。我们开发了“发明创造”必修课,相继开设了“现代少年”“科学实践”“社会实践”等校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我多次带领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到已有成功课改经验的美国、瑞典、芬兰、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学习、考察。比如,带领全校教研组长到芬兰考察,了解他们的“跑班”和课程设置情况。历经20多年探索实践,人大附中已构建起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艺术等4个领域的150多门校本课、特色课,形成了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外语课程的设置,是我们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教育国际化的一个着力点。外语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掌握好外语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曾对全校教职工提出:“人大附中会越来越开放,与世界名校的交流会越来越广泛,这一切都离不开外语。没有语言的交流,就没有教育的交流。”经过与有关专家反复论证,我们确定开设了日、法、德、韩、阿拉伯、西班牙、俄、意、荷兰、芬兰等10门第二外语课程,聘请了外籍教师,开设了英语物理、英语地理、英语戏剧等18门外教学科英语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其应用能力,还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除此之外,学校一年一度的英语剧、英语电影节,以及众多有学生参与的对外交流活动,也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学习和运用外语的平台。
  一所中学为什么要开这么多种外语课?我们的回答是:“要让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教科书,我希望我们的学生与世界交流无障碍!” 2005届毕业生由宓,在高考前夕参加了北京财富论坛。作为到会的唯一一名中学生,她在会议期间以纯熟的英语进行演讲,并回答了众多国际财富领域精英、外国媒体的提问。由宓说过:“人大附中丰富的英语学习活动令我目不暇接,学校里有一种开放的气氛鼓励着学生去想、去尝试”,“在高中,我的灵感处于激发状态而且有了展示的机会”。
  3. 为师生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1)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其他国家、民族,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从而采取包容、理解的心态,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合作和参与竞争奠定基础。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公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人大附中非常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几年前,学校曾派老师先后赴日本、韩国参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国际课题,并在学生社团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活动。比如,杨杰川、杨金平老师专门组织了一个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组,并开设有国际理解教育选修课。每年,人大附中的部分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国际青年领袖训练营项目“模拟联合国”活动,这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人组织的。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2)重视国际交流
  实现教育国际化要有具体的交流途径,有交流才能有碰撞,才谈得上融合、借鉴。人大附中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交流,我们常用的交流方式主要有:
  ①建立校际友好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人大附中与新加坡莱佛士书院、日本五藏中学、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中学、英国伊顿公学等40多所世界名校结为友好学校,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定期开展师生互访,考察进修。每年都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师生代表团与我校开展互访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其中,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母校曾派出80多人的访问团来我校访问交流;另外,我校还与美国麻州大学合作进修项目,与一些友好学校开展学生交换活动。
  ③承办国际会议。2005年以来,我校承办或协办了中国和芬兰知名校长课程改革研讨会、中英名校论坛、国际名校长论坛等基础教育高端国际交流会议,发起主办了国际中学生足球比赛,促进了世界教育的交流与融合。
  东西方基础教育各具优势,把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与西方教育的先进经验有机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就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与世界各国教育同行一起共创教育的美好未来。
  (文章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女士2011年3月19日在中国教育国际化论坛上的主旨演讲,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编辑:陳敏
其他文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4年5月7日报道,5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联合国大会特别主题主席辩论会上作了“2015后发展议程中的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主旨演讲。  辩论会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20多名部长级领导、联合国高级别代表、观察员、民间团体代表、私营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作为驱动力与促成者的作用,并为如何将文化纳入2015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女士们,先生们:  本次世界语言大会的主题——“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鲜明地揭示了语言事业当前所承担的历史性任务。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它为交流和思维而生,是人类思想、感情的直接现实。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语言的功用急速地跨越了民族边界,成了不同文明间沟通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近两个世纪中,“我对你说”或“我说,你听”成为常态,那往往是强制、训诫和灌输。在度过了痛
据《约旦时报》2012年8月6日报道,约旦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部长瓦吉哈·奥维斯说:“减少四年制大学的入学人数,同时增加接受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人数是约旦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奥维斯在8月5日接受采访时称,虽然约旦的就业市场已被很多拥有四年制大学学位的毕业生填满,但人们依然坚持选择上大学。然而,学生人数太多将会降低大学的学术水平,造成其他社会问题。  因此约旦高等教育战略目标之一在于减少大
据日本《世界日报》网站2013年8月14日报道,8月1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加强中小学生防癌教育的指导方针。据该方针,从2014年开始,日本文部省将在防癌教育试点学校率先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并支持其开展试验性课堂教学,同时还将扩充现行的保健科教科书相关内容。此外,中小学防癌教育所需经费将被列入2014年度教育经费总预算中。  2012年,日本政府制定防治癌症对策推进基本计划,要求中小学普及癌症
摘要:《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2011-2030年)》是爱尔兰在国家经济丧失债务主权和国家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困境下诞生的。它对爱尔兰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愿景和高等教育职能作出了创新性的定义;从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化4个方面详尽论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同时亦就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机构调整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制定了未来发展的方针政策,为爱尔兰高等教育未来2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绘制了一幅既充满挑
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ibtimes)2013年10月30日报道,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工作前景,大批中国年轻人远赴美国和英国留学。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许多在外国求学的中国人没有完成学业。  根据《2013年海归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在美国常春藤大学求学的中国学生约有1/4中途辍学。研究称,尽管这些学生在本国学业成就很高,但是他们很难适应新环境。最重要的是,那些未完成学业的学生并未在
编者按:近几年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Northridge,简称CSUN)鼓励教师和学生不断创新,与全球众多公私立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6月,戴安·哈里森(Dianne F. Harrison)出任CSUN第五任校长。担任校长以来,她矢志对学生负责,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并确立了七项工作重点:一是
摘 要:2014年3月15日至30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北京、重庆、郑州、上海、南京、武汉、广州7个城市成功举办了第19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2014中国留学论坛也于3月14日在京成功举办。为深入了解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期工作进展,特别是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与中国留学论坛的特色及创新,本刊近期专访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明。在访谈中,孙主任介绍了2014年教育展凸显的三大特点,分享了持续推进教
据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6月7日报道,近日,巴西政府通过了全国性教育计划(PNE)提案,宣布在未来10年内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用于教育发展。目前,巴西的教育投入约占GDP的6.4%。该提案最初由巴西教育部提出,历经4年获得通过。全国性教育计划制定了一组明确的涉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教育部计划到2023年将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18~24岁)的注册率从2012年的3
摘 要:高等教育与教学中心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主要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为大学培养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成为澳大利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典型代表。其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运行机制与实施模式呈现出显著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发展水平,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等教育与教学中心;教师教学发展机构  成就一流大学的关键是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