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文章的方式备课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课前的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换句话说,课前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轻松。这里的“劳动”就是备课,备课主要就是写教案。就写教案而言,我们不妨作个简单的估算:如果一节课的教案写1000字(这应该是很简练了),一周只算四节课,一学期只算20周,一年就要写16万字的教案,三年就要写48万字的教案!我们写了这48万字到底有多大用处?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是不是因为写了这些教案而大有提升?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多数教案是东拼西凑成的。这样说来,写教案似乎真成了“劳动”,好像是个体力活。
  其实,在课前的“劳动量”和上课的“轻松度”中应分别加上“思考量”和“深刻度”。苏格拉底有“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的话,我们套用一下,一节未经思考的语文课是不值得上的。我们确实需要在课前大量劳动,好好备课,但备些什么呢?又怎样备呢?学生手头有各种各样的资料书——《教材全解》《完全解读》《非常解读》《倍速学习》等等。这些书从作者及背景介绍到课文字词整理,从课文原文解读到课文写作特色及重点难点探析和课后练习处理,一应俱全。试问,我们还要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分析这些吗?我们的语文备课真的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吗?不。我们要拒绝肤浅,我们要深入思考,我们要把“劳动”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
  备什么?我的观点是,不备已知备未知,不备浅层备深层。怎样备?我的做法是,把课文读成文章,把文章改成教案。对于一篇课文,不管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我们先把它读五遍,并且不借助任何资料,以形成一些初步印象,获得一些初步认知,这些印象即便粗浅,但却是自己的,这很重要。接着广泛阅读包括教参在内的参考资料,了解别人的分析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大部分资料书都是在照搬照抄或者变相照抄教学参考书。我们知道,教参里的理解与分析基本上是比较通行的、一般的甚至陈旧的理解和说法,缺少新意。这些说法必然与我们自己的想法有相同相近或相异相反的地方,相同相近的地方就进一步同化和强化;相异相反的地方才是我们苦苦寻求的。备课的重点就在这些相异点上,经过假设、推理和求证,往往就可以得出既新颖深刻又合情合理的结论。
  《荷塘月色》是老课文了,“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从现实中来,回现实中去”的理解早已深入人心。但我们在看了教参以及钱理群、孙绍振和董旭午等人的文章之后,就有了新发现。导致朱自清“不宁静”的就真的只有政治上的“惶惶然”(钱理群)或“家庭的矛盾”(孙绍振)?这两个原因本就可以并行不悖,何必厚此薄彼?再说朱自清先生著文前一个月,他的同事王国维先生沉湖自杀,对他就没有一点冲击吗?“超出了伦理的自由”(孙绍振)的解释真的恰如其分吗?“伦理的自由”上纲上线,文绉绉的,若说成思想的自由(“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行为的自由(“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现在都可不理”),言语的自由(“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不是更显得深入浅出、全面缜密吗?“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真的是因为作者看不到他“理想和心志”的影子(董旭午)吗?这里的“不行的”只是因为季节未到,北京的荷花才开呢(“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荷叶也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当然看不见“流水的影子”。到了能看见流水的影子,荷叶也开始枯萎了,不就可以采莲了嘛。董先生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呢?于是《“矫枉”虽好,“过正”不宜——也谈(荷塘月色)里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文就新鲜出炉。
  文章写成后,再次认真地将课文读了五遍,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到底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经过一番思索和多方求证(如朱自清1925年10月的诗《我的南方》,1927年9月的《一封信》),得出了一个很让人意外却又合情合理的结论——“惦着江南”。他想江南了,就这么简单,而很多人却对它进行了过分解读。其实文章前后至少为此做了四次铺垫。“不宁静”的心绪里本就隐藏着“惦着江南”;漫步在北国的荷塘,想着故乡南方遍地都是的荷塘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忽然”想起江南旧时采莲盛况,就越发“惦着江南”了;而有了《西洲曲》句子里的思念,作者的“惦着江南”几乎就水到渠成了,虽然一个是想情郎,一个是想江南。于是新的文章《重重设伏,只为“惦着江南”——(荷塘月色>主题新探》又呼之欲出。一篇文章读了十遍,又有了一篇甚至几篇自己的研读文章,上课的时候不仅显得轻松,而且可以不人云亦云,进而把课堂引向深入。不独《荷塘月色》,大凡读五遍后有一定想法的文章,我大都会努力这么处理。读《想北平》,我有《教材删改的“是”与“非”——以苏教版(想北平)为例》;读《金岳霖先生》,我有《小趣味,真性情,大孤独——细读<金岳霖先生)》;读《祝福》,我有《隐藏在“小钱”里的大“乾坤”》等等。
  当然,我们不一定真的要扛着这些自己的文章去上课,那有卖弄之嫌。经过我们深入探究过的课文,它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一般的见解、新颖的见解,我们在反复阅读原文,广泛查阅资料,构思文章和下笔成文的过程中早已了然于胸了。我们甚至不用拿教案(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我们的文章改成教案,甚至不需要动笔,动动脑子就行),只要拿一本教材就可以了。更甚者,像《荷塘月色》,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则连教材都不需要了。像《金岳霖先生》这样的文章,我们读了十遍,里面的什么“趣味”“闲笔”都如数家珍了。这样去上课,自然可以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有人或许会说,这样以写文章的方式备课不是更耗时间和精力吗?这话当然对,但又不尽然。问题是“上纲上线”的备课,我们备了三十年,其实只不过是一年备课的三十次重复罢了,甚至是一次备课重复数千次!而以写文章的方式备课,不仅可以常备常新,而且可能有更多的收效和收益,这是不言自明的。或许有人会再问,每篇课文都要如此吗?不可能,也不需要,至少这一轮不需要。每一轮每一册课文里写五六篇就可以了,或者每个专题写一篇,应该不是很困难。前面说过,五遍读下来有想法的,就重点去做;一点想法都没有的,就不要去大费周章了。这类文章,上课时也可以一带而过;因为连老师自己都没感觉的文章,不去分析也罢。
  不备已知备未知,不备浅层备深层;把课文读成文章,把文章改成教案;课前的劳动量和思考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和深刻度成正比;一节未经思考的语文课是不值得上的。我再次提及这几句话,除了表达我的备课思考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备课应不拘一格。备课本上可以备,为什么就不可以备在纸上、卡片上、书本上,甚至就备在脑子里?形式只是显见的,因而是浅层的;思考才是隐藏的,深层的;思想则是本质的,高贵的。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最高贵之处在于能思考、会思考。作为教师,尤其语文教师,思考更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其他文献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新诉求,加强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朱勇教授主编的《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一书,通过众多切实的案例,分析讲解了如何基于跨文化教学的理念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书中,作者不但通过案例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也详细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原则和方法,为探索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学提供
2008年11月,在湖南衡阳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张赛琴老师上的作文课。  我喜欢听课,也听过很多课,原生态课、示范课、赛课……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委实不多。然而张赛琴老师的这堂课,却是一堂让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的、很难忘的课。  张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是,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刻意学过还是没有学过,自始至终反映了她非常自觉的传播素养。我一直提倡一个观点:当代教师需要有一
书名: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  作者:戴维斯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ISBN:9787560017679  定价:23.9元  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不断增多,当前的文化正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推进文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需要对跨文化交际有更多的了解。Linell Davis(戴维斯)的《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一书既有中西文化的
书名:汉语言文学导论  主编:田喆,刘珮,石瑾  出版单位: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547262085  定价:45元  导论是对某一内容涉及很广的学科所作的概略性介绍,是帮助初学者入门的工具性文章或著作,所以既要全面概括,又必须深入浅出,从而足以激发读者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由此可见,导论的创作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关于它的
前不久,笔者在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中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公开课《皇帝的新装》。执教老师以骗子虚构的那件能辨识“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的衣服为主线,依次分析皇帝的虚荣、大臣骑士们的虚伪、百姓们的虚假和小孩的天真与诚实,然后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对成人的讽刺和批判,对儿童的肯定和褒扬;最后以“永葆童心”的希望和呼吁结束教学。  就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节课情境创设巧妙、教学内容清晰、师生互动充分,
《语文建设》编辑部给我寄来一篇发表在2011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李强《让香菱走回“大观园”——兼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以下简称“李文”),要我就《香菱学诗》的教学问题,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其他文章,只是从“李文”提出商榷的归纳中知道有多种教学设计。“李文”批评它们关注了枝节而忽略了整体,或成了写作学的知识教学,或以古为今用的理念,去硬套人
“文本细读”作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多被用来逐字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落实知识点,为学生迎接各种考试作准备。殊不知,这恰恰背离了文本细读作为—种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学生对于經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之落脚点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以求在学生的自主
在全国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之时,《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出版了。该书35万字,从语文教育的问题入手,论述了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语文教师要转变的25个语文教育观念,并将其整合为课程观、价值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知识观6篇。该书可以说是真语文大讨论的一部力作,是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践行真语文的必读图书。  语文教学无能、无为、低效,已经成为大众所公认的问题。现在,就算有少数学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一度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由此也暴
有教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教师不禁愕然:“为什么?你说说理由。”学生振振有词:“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