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爆发性心肌炎一例

来源 :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爆发性心肌炎;帕博利珠单抗;不良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靶向抑制T淋巴细胞受体,解除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而发挥抗肿瘤作用[1]。近年来,ICIs在多种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显著延长了晚期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后的第四大支柱[2]。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作为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第一个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新药,2018年7月26日在我国上市,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其临床试验已扩大到30多种晚期癌症,包括肝细胞癌[3]。近年来关于ICIs相关免疫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加,而ICIs相关爆发性心肌炎因其高致死率不断受到关注,现报道一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引起爆发性心肌炎的病例。
  病例资料
  一、主诉和现病史
  患者男,44岁。因肝癌术后5年,复查发现腹、盆腔新发结节5d于2019年6月3日首次就诊于我院。既往无心脏病、自身免疫性或过敏性疾病病史,心电图正常。2014年6月患者查体时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有乙肝病史10余年,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考虑肝癌,2014年7月行肝Ⅳ段部分切除+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病理示高-中分化肝细胞癌。2014年10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ACE治疗1次。以后定期复查,病情稳定。2019年5月28日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复查腹部CT示腹腔、盆腔多发结节及团块,考虑肝癌复发并转移。入我院复查肝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60500μg/L(参考值0~20μg/L);腹盆部CT平扫+增强示腹腔积液,腹腔多发软组织密度灶(图1A),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图1B),考虑转移;盆腔内多发结节、肿块,考虑转移瘤。浅表淋巴结超声示右侧颈部Ⅳ区及锁骨上窝多发低回声结节,考虑异常淋巴结。心电图正常。
  入院诊断:原发性肝癌术后,腹、盆腔多发转移。排除禁忌证后于2019年6月6日开始行第1周期治疗,具体用药:帕博利珠单抗100mg静脉滴注,第1日/周期;口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0.4g,2次/日。同时分别于6月7日、6月11日行腹腔灌注化学治疗,具体用药:注射用重组人IL-2200万单位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腹腔注入。6月12日患者第1周期治疗结束出院。出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家属诉患者出院当日即出现头面部少许淡红色皮疹,无瘙痒,未就诊。6月15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伴头面部出现大片暗红色丘疹,症状逐渐加重,6月18日再次就诊于我院,以“喘憋待查,药物不良反应”收入肿瘤内科。
  二、体格检查
  体温36.1℃,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9/9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可对答,喘憋明显,不能平卧,体力差。头面部弥漫暗红色丘疹,上腹部人字形手术瘢痕,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呼吸音弱,余心肺腹查体无明显异常。
  三、入院后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肌钙蛋白T(cTnT)1.90ng/ml(参考值0~0.1ng/ml),CK-MB229.3U/L(参考值0~24U/L),肌酸激酶4754U/L(参考值2~200U/L),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2136pg/ml(参考值0~150pg/mL),ALT218.9U/L(參考值0~40U/L),AST742.1U/L(参考值0~40U/L),乳酸脱氢酶972U/L(参考值40~250U/L),白细胞12.3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2.3%。血EB病毒、巨细胞病毒DNA检测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18次/分)异常Q波:Ⅱ、Ⅲ、aVF、qV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Tc延长,见图2。UCG示各房室腔大小形态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不宽,左室壁厚度正常,静息状态下未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LVEF63%,未见心包积液。胸部CT示双肺少许慢性炎症(图1C)6时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查体:体温36.1℃,脉搏134次/分,呼吸34次/分,血压154/92mmHg,全身大汗,四肢湿冷,SaO2持续下降,血气示二氧化碳潴留(PaCO2146mmHg),呼吸性酸中毒,予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纠酸等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复测血压持续下降,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静脉泵入升压。当时复查cTnT升高至2.48ng/m(l6月21日最高达5.65ng/mL),动脉血气示PaO2105mmHg,PaCO2110mmHg,碱剩余6.6mmol/L,乳酸3.6mmol/L。查血氨276.6μmol/L(参考值16~60μmol/L)。生命体征稳定后,与家属沟通后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予甲泼尼龙抗炎、保护心肌、降血氨、保肝、抗感染、维持血压、控制心率、营养支持等治疗。6月20复查血氨52.6μmol/L。6月23日晚患者心功能急剧恶化,血压持续下降,心率加快,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不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查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00次/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异常Q波:Ⅲ、aVF、V1。后迅速出现MODS(心功能、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治疗期间建议家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考虑预后不确定及家庭经济原因,家属均拒绝。6月25日患者家属办理自动出院,并于归家当日死亡。
  讨论
  免疫检查点在维持机体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ICIs通过靶向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可导致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皮疹、肺炎、肠炎、肝炎、肾炎、垂体炎、心肌炎等[4-5]。据报道,ICIs相关心肌炎为罕见并发症,发病率为0.09%~1.14%,然而,病死率却高达35%~50%,即使经过早期积极治疗,病死率仍高达23%~26.3%[6]。目前ICIs相关心肌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存在心肌与肿瘤细胞共享抗原。
  ICIs相关免疫性心肌炎尚无统一诊断标准,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血生化心肌损伤标志物、BNP/NT-proBNP、心电图、UCG、心脏MRI、胸部CT和病毒滴度等综合考虑,必要时进行心肌活组织检查。2016年Johnson等报道2例使用ICIs治疗后发生爆发性心肌炎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早期顽固性心律失常和横纹肌溶解[7]。Moslehi等[8]研究发现在ICIs相关重症心肌炎病例大部分在治疗早期发病,最短发病时间为5d,中位发病时间在用药后27d,病死率高达46%,患者常合并肝炎、肌炎、肠炎、严重皮疹和肌无力等其他免疫炎症反应。本例患者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6d出现面部红疹,后症状逐渐加重,发生严重皮疹,伴随体力下降,呼吸困难,无胸痛,多次超声检查示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显示心肌酶、cTnT、NT-proBNP、肝酶及血氨升高,主要表现为难治性室速、室上速,对艾司洛尔、胺碘酮和甲泼尼龙等治疗反应差,病程呈爆发性进展,迅速出现心源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
  ICIs相关爆发性心肌炎治疗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指南或共识,临床以经验性治疗为主。G3(严重)和G4(危及生命)的心肌炎立即停用ICIs,早期识别,尽早启动免疫抑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9]。早期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1~2mg/kg泼尼松)静脉滴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建议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1g/d)3~5d,激素使用至心功能恢复后4~6周内逐渐减量。对激素治疗无反应病情稳定者考虑二线免疫抑制剂治疗,如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等;激素治疗无反应病情不稳定者可考虑血浆置换、Ig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2,10]。本例患者在治疗开始第6日出现面部红疹,当时未予重视,后患者不良反应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亦未及时就诊,再次就诊开始激素治疗已在皮疹出现后第6日,且当时未行激素冲击治疗,从目前的研究看,尽早启动激素治疗、出现休克表现时及早予激素冲击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该患者的就诊经验提示我们ICIs相关爆发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不典型,呈爆发性进展,后期救治难度大,病死率极高,因此,临床医师应加深认识,教育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及早就诊,以便对ICIs相关心肌炎做到早识别、早诊断和早治疗。
其他文献
【关键词】结直肠癌;增殖;迁移;长链非编码RNA;癌基因SEI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高且逐年上升,预后较差[1]。肿瘤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探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科学基础,对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治愈率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仍未完全清楚结直肠癌肿瘤进展的具体机制。据相关研究,已知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多基因的异常表达,如PIK3CA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大肠埃希菌;感染  在医疗机构中,多重耐药菌(MDRO)的增加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1-2]。在儿科医院或儿科医学中心建立MDRO 监测与MDRO 感染风险因子的分析可能有助于了解与确定某个特定区域儿童和新生儿感染MDRO 的流行、变迁以及各种相关的危险因素[3-4]。识别流行病原体,特别是MDRO,可促进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有助于降低耐药率,优化
【关键词】尸体解剖;股骨颈骨折;旋髂深动脉;髂骨瓣  股骨颈骨折占所有骨折的3.6%,是老年人常见损伤,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与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青壮年骨折多因高能量较大暴力所致,骨折后,股骨头血运多遭受严重破坏[2]。股骨头血流量减少发生在83%的头下骨折患者和52%的经颈骨折患者中,头下骨折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经颈骨折[3]。由于解剖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生物力学和功能的复杂性
【关键词】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急性肾损伤;肾脏炎症  急性肾损伤(AKI)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AKI早期阶段的肾小管损伤中,炎症起关键作用,肾脏中可观察到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炎性细胞浸润。注射脂质体氯膦酸盐系统性耗竭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缓解AKI,体现了巨噬细胞在AKI中的重要性[1]。其中,M1型巨噬细胞参与促炎反应导致肾脏损伤,而M2型巨噬细胞参与抗炎反应抑制肾脏损伤[2-3]。
目的:探讨男性酒精依赖病人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齐齐哈尔地区10所精神病医院163例酒精依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胰腺癌;细胞增殖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侵袭性强,早期往往已经浸润大血管、神经等,造成手术切除难度大,严重降低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γ(PPAR-γ)除参与脂肪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等细胞功能调节外,还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2]。笔者前期试验表明促进PPAR-γ表达可以有效抑制人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肺康复的知信行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3日—2020年5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4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
【关键词】下腔静脉;髂外静脉;大静脉节段性切除;复杂腹盆腔肿瘤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晚期肿瘤、复发转移肿瘤可采用手术治疗。中晚期肾盂癌、妇科肿瘤、肠道转移肿瘤常侵犯下腔静脉、髂内外动静脉,为达到根治性零级切除(R0切除),外科医师不得不切除肿瘤侵犯的动静脉。髂内动静脉切除在临床较为常见,因一侧髂内动静脉的血供可以由另一侧髂内动静脉及体循环的血供代偿,所以切除髂内动静脉的安全性已得到外
目的:探讨接受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使用标准的止吐药物(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后出现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