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进展述评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035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城乡一体化问题国外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有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早期城市学家对城乡趋向一体化的建设性见解以及关于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科学地预测了城乡融合或城乡一体化发生和实现的必然性,而其他西方学者主要强调城乡一体或城乡融合实现的优越性。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
  资本主义自诞生以来,在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城市逐渐成为人类文明和先进的象征,而农村则沦于愚昧、落后的困境。随着城乡分割、城乡对立等现象的产生以及城市与乡村地域各自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国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者与城市学者开始研究理想社会,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观点和诸多方案,其中有许多杰出的理论和学说。
  一、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构想
  西方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最早可以见诸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构想。16世纪初,英国著名政治家、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在其名著《乌托邦》中,描述了乌托邦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农村没有固定的居民,农村和城市都一样的洁净秀丽。17世纪初,意大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康柏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描绘了一位航海家在环球旅行时见到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太阳城”,这里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人人劳动,是他理想中的孤岛。18世纪末,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巴贝夫提出:“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舒适,同自然纯朴生活的优点极好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未来社会的目标。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三位杰出的思想家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将实行工农业生产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很注意城乡关系问题,主张农业与非农业职业、农村与城市居民相互替换,主张消灭城乡对立, 如圣西门的城乡社会平等观、欧文的“理性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新村”都体现了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考,傅立叶在其设想的和谐社会中提出用“和谐制度”代替现存的社会制度,用组织“法郎吉”的试验方法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所谓“法郎吉”是傅立叶设想的和谐社会的基层社会组织,在“法郎吉”中没有工农差别,没有城乡差别,城市和乡村平等、和谐的发展。从“乌托邦”到“法郎吉”虽然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和实践都遭到了失败,但在他们的观点中,都把城市的发展看作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范畴,努力使城市的发展与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协调,使工业化生产与农业生产相协调,这为后来的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等城乡发展理论提供了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二、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理论
  19世纪40~9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观点,提出了新的城乡发展理论,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是马克思对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基本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三个辩证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城市诞生于乡村,乡村是城市的载体,乡村在整个人类社会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逐渐占据的人类社会的主体地位。并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也愈加明显。城乡分割、城乡对立等现象也逐渐显露出来。第三个阶段,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依存度大大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走向融合。这里提出的“城乡融合”的概念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包括工人和农民之间消除阶级差别和城乡之间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就是“要使现存的城市和乡村逐步演变为既有城市的一些特征,又有乡村的一些特征的新社会实体”,“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最终目的是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社会福利。列宁和斯大林也曾总结和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城市与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而非城乡差别的消灭。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乡融合的丰富论述,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理论依据。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来指导我国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早期城市学家对城乡趋向一体化的建设性见解
  在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界,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首推英国著名城市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他在1898年出版《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wards Real Reform,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在序言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乡村’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他在书中还绘制了标明“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三块磁铁,同时作用于“人民”,并提出了“人民何去何从”的问题,从而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城乡一体化”的观点。他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这种思想影响了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田园城市模式一度成为世界所推崇的模式。
  芬兰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为缓解由于城市过于集中而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第一次在他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Organic Decentralization)。他认为,城市的发展和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因此,城市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应与此相一致的。在这样的思想体系指导下,他全面的考察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建设状况,分析了城市的形成條件和在中世纪的表现及其形态,对现代城市出现衰败的原因进行了揭示,从而提出了治理现代城市衰败,促进其发展的对策。这一理论的最显著特点是使密集的城市地区分割成几个地域相关联的小面积镇区,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来隔离开来,并使各个镇区之间即有联系,又有隔离,但从区域的角度上看,则是一个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   美国城市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提出了“广亩城”的设想,从而将城市分散发展的思想发挥到了极点。赖特认为现代城市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代表和象征现代人类的愿望,因此,这类城市就应取消,尤其是大城市。他要创造一种全新的、分散的文明形式,他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是无所不在而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跟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来看待。”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的设想,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上的方案。他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而最为必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就是广亩城。应该看到,赖特的“广亩城”是建立在美国社会中小汽车大量普及的条件下而产生的,美国城市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郊区化趋势也就成为了赖特“广亩城”思想的最好体现。
  美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于1946年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再版写序时对霍华德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大加赞扬,说“霍华德把乡村和城市的改进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大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到了20世纪60年代,他又明确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与乡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他推荐赖特“区域统一体”的主张,即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Regional Entities),通过以现有城市为主体(但要大大的分散),就能把这种区域的统一体引向许多平衡的社区里,这就有可能使区域整体发展,不仅可以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還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意一个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之益处,同时,又可避免特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困扰,最终达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
  四、关于发展中国家城乡一体化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基(T.G.Mcgee,1989)通过30多年对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证研究发现,亚洲国家的城乡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他用desakota来概括这种特殊区域产生过程的空间模式。Desakota(在印尼语中,desa是村庄,kota是城市)意为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其实质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我国普遍用“城乡边缘区”概念指代Desakota。麦基的Desakota模式的提出是向传统西方国家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单一城市化模式提出的挑战,对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双向交流的论述,为亚洲许多国家的城市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日本学者岸根卓郎(1990)根据日本城乡地域和工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融合设计”概念,试图通过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的建立,从地理空间和时间上对国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实现农村地带和城市地带的协调发展,即城乡空间融合的社会,为国民创造一个物心俱丰的社会。他强调发展“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组成三维的立体规划实现城乡融合。但是他的理论适用于城市化水平较高、国土资源相对缺乏的区域。
  根据发展中国家在乡城转换(Rural-Urban Transition)过程中存在不同方式,麦克·道格拉斯(1998)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城市极化效应可以带来城市的繁荣,但相伴随的是农村的老龄化、区域经济的落后、农民生活的贫困,提出采取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方式,建立城乡联系的区域网络系统可以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共同增长。这种设想是一种内生的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目的是通过建立网络构架克服城乡分离,激活区域经济,给小城镇和乡村带来共同的利益。
  近10年来,国外学者更多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互动问题,罗伯特·波特等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互动有一种日益增长的态势”;毕雪纳·南达·巴拉查亚提出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与乡村的联系来促进乡村的发展;斯卡利特·爱泼斯坦(Tscarlett Epstein)与戴维·杰泽夫(David jezeph)等则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沿袭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城市偏向”(Urban bias)的政策,忽视了乡村地区的发展,其结果城市基础设施趋于紧张,城市贫困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等城市病出现,所以他们提出了包括乡村增长区域(Rural growth areas)、乡村增长中心(Rural growth centers)、城市中心(Urban centers)的三维城乡合作模型,通过城乡之间的合作可以解决乡村与城市共同的贫困问题。
  五、简单的评价
  国外的研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业革命早期的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非洲、拉美和东南亚等),较少专门针对中国的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否适合中国,还有待实践经验研究的佐证。二是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角度研究多,从微观层面、自下而上的角度研究较少,研究中也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基础,特别是从微观层面深入农村关注农民的研究不够。三是多以城乡分割为前提,近来的理论虽强调城乡联系的重要性,但还停留于概念和抽象理论的探讨阶段,而定量研究较少。
  纵观国外的城乡一体化理论还可以看出,城乡一体化发生于生产力、现代化、城市水平相当高的地区或时期,并且是城乡互动的渐进的动态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融合。而各方的观点有所侧重,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科学地预测了城乡一体化发生和实现的必然性,而其他西方学者主要强调城乡一体化或城乡融合实现的优越性,并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其研究重点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的趋势是城市向乡村的产业与居住转移,所以在研究中更注重空间环境的城乡融合设计;在“过度”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家,把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增长的连接点,大城市通过产业转移,为小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大城市问题;同时,建立以小城镇和乡村为节点,以交通通讯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小城镇的繁荣与农民受益的提高,带来城乡共同发展。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在形成机理、演变过程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不能够直接照搬国外现成的结论,但应该正视国际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发展对我国城乡关系研究的参考价值,结合现有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继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理论,逐步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馏龄译.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 [法]昂利·圣西门(C.Saint-Simon)著,董果良,赵鸣远译.圣西门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英]罗伯特·欧文著,柯象峰等译.欧文选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 [美]乔·奥·赫茨勒著,张兆麟等译.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務印书馆,1990.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 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 [美]伊里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9] Wright,Frank Lloyd. Disappearing City[M].New York: William Farquhar Payson,1932.
  [10] [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宽阔的田地[M].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1992.
  [11]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2] McGee.New Regions of Emerging Rural-Urban Mix in Asia: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Policy[J].Emerging Urban-Regional Linkages:Challenge for Industrialization, Employ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Bangkok:1989(08).
  [13] [日]岸根卓郎著,高文深译.迈向 21 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4] 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J].城市规划,2005(1).
  [15] Mike Douglass. A Regional Network Strategy for Reciprocal Rural-Urban Linkages:An Agenda for Policy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Indonesia[J].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1998a,20(1).
其他文献
摘 要:这篇文章在以前文献的帮助下,从当代矿产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根据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碎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统一的选择了使用物理、地理、化学理论分析了四川石棉地区的矿区。以成矿的构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先前其他学者对此地的演变过程,碲矿床研究进展,地质背景,构造位置、地质特征、成矿年龄与阶段,样品与检测,流体来源和成矿分析得出的结论,统一进行了结果提取和理论报告,为我国成矿事业的发展和实际应用
期刊
摘 要: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依托河道生态恢复工程中现有的地形地貌、水利生态格局条件,构建完整的适应水路梯度变化的近自然式植物群落,体现中生植物、湿生植物与水生植物分布的连续变化过程,提高水岸结构的稳定性和群落的多样性,构建生态自然的绿地景观。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河道生态恢复工程;现有水利生态格局;自然式绿地景观  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地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而河道两岸的湿地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旨在培养初中生进行自然科学学习与研究的兴趣以及习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对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和研究。由于物理学本身抽象性、逻辑性以及空间性较强,且初中生尚未形成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体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能快速、有效地使学生真正领悟到物理领域的精髓。因此,笔者通过在物理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望能与广大教师共同分享
期刊
摘 要:辽东地区错位发展温泉旅游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影响辽东温泉旅游产业错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温泉资源综合素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风度、客源市场条件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集聚和竞争、投资者行为等,得出辽东地区具有区域整合发展的较好温泉旅游产业内外在因素和环境。  关键词:区域整合;错位发展;温泉旅游  一、区域整合视角下错位发展辽东地区温泉旅游产业的现实意义  伴随辽宁温泉
期刊
摘 要:县级党校作为党校体系最基层的组织,承担着轮训培训基层干部和普通党员的重要任务。党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发展,而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又直接服务于民,这也就决定了党校教育的重要性。然结合传统党校教育现状来看,依然是采用的是“一本讲义两片嘴”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推进县级党校教育改革,需立足学员发展,以学员为中心,树立服务意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天津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和染织设计专业两个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实习情况调查、毕业校友调查和合作企业的调查,详细分析了我校学生实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为更好地与企业合作,促进学生就业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实习;就业;问卷调查  实习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学生由高校走入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各个高校教学管理者和学生本人亦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洛阳生态湿地为例,分析目前国内湿地管理模式弊端以及洛阳生态湿地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制定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洛阳市域内湿地生态资源的措施,并根据研究内容,提出洛阳今后湿地管理及保护工作相关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生态湿地;旅游;管理;保护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生态旅游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
期刊
摘 要: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坝型选择中,土石心墙坝存在工程地质条件方面易于满足,适应变形能力较强等优点,易于作为推荐坝型。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心墙防渗体材料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早期工程多数倾向利用于粘土料,如今风化料、粘土风化料,人工沥青混凝土等等作为防渗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土石坝;粘土风化料;防渗体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坝型选择中,土石心墙坝存在工程地质条件方面易于满足,基础强
期刊
摘 要:地层水实现孔内局部循环钻进是经济、环保的好方法,适用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在文章中主要探讨了西部干旱地区节水钻探的新思路及其配套技术。  关键词:西部干旱地区;节水钻探;新思路;配套技术  钻探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地表水。为解决干旱地区工程型缺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孔内地层水局部循环的节水钻探新思路;论述了以脉动器和潜水柱塞泵为主的节水钻探关键技术及其结构设计和参数设计;研讨了开发配套技术的必要
期刊
摘 要:在文章中主要探讨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的选用问题。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钻探技术  钻探技术是工程地质勘察中重要的技术,是工程地质勘察十分有效且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的地质对钻探技术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钻探技术的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环节之一。文章着重对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的选用做分析,给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技术的选用做借鉴。  一、工程地质勘查的基本概念  工程勘察主要的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