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将“ 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首要环节。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积极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质疑
赵凯华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有一陕西学生,老师发现他有水平,可他参加了许多次奥赛班培训后,从未拿到名次。这位老师说你跟我学吧。他指定很多书让学生自己读,回去自己看,让他自己找出问题来讨论。
学生提问题,开始不正面回答,却反问几个问题,这就是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想,后来这名学生终于在澳大利亚拿到了世界金牌。“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所以教师要有高度容忍精神,尊重学生提出古怪问题,别出心裁的念头,不反对猜测,不讥笑课堂中说错的学生,可以通过说“你再好好想一想”、“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很多同学还未想到这一点呢!”等来引导学生自悟或避免尴尬,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权威性的说法提出质疑。
二、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能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疑,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质疑,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利用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巧妙设疑。利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教学手段,巧设疑问,诱发学生进入质疑的思维状态,启迪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进行超重和失重的教学时,不妨先做个小实验,取一个废弃的饮料瓶,装上水,在靠近底部钻一个小孔,则水会从小孔喷出,那么,如果让饮料瓶自由下落,还会有水流出吗?
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肯定心存疑虑。然后,由一位同学实际演示以下,发现水不再喷出。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课堂,肯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运用“悖论”,揭示矛盾,利用理论的自恰性进行质疑。运用悖论教学情景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不和谐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性和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功率公式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若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当牵引力增大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增大,汽车的速度也不断增大。
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因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根据公式P=FV推断,当汽车牵引力增大时,速度应当减小,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正确?换一个角度或方向去思考同一问题原则上也应该有同样的结果,因为我们相信物理理论体系的逻辑是可以自恰的。
但是如果两种方法不能得到同一结果,这马上会使学生质疑:要么前一种做法有问题,要么后一种做法有问题!一定有我没有发现的问题,我的问题在哪儿?进而产生一种探究的冲动。
产生悖论后,学生感到很惊讶,迫切想知道矛盾原因,激发了探索动机,促进学生的质疑和自省。
3.引导学生从物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中提出问题。物理学与技术、生产、生活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物理学习要与科技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万有引力与宇宙探测;光的全反射与光纤通讯;电磁感应与磁悬浮列车;激光与全息技术;原子理论与核能利用等等。
物理学习也要与生活、自然相联系,如:体育运动、家庭音响、人体辐射、血压与心脏功率、B超、X光检测、CT检测、闪电、台风、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等。这些领域涉及的物理知识丰富多彩,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这些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物理是既鲜活又生动。
学生在课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的联系中或在观察现象、(尝试)揭示其本质中可以无拘束的展开想向,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往往具有发散性,又可以互相激励,从一个问题的讨论中提出更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科学家也在思考的问题。
三、老师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提出的问题的涉及面也很广,老师要实事求是,切不可不懂装懂,搪塞学生,应该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否则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失去创新的动力。
要主张学生“标新立异”,善于从生活中,实验中发现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新成果的必备条件,哪怕不正确也要鼓励,毕竟经过检验验证也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的探讨过程,并非只看结果。同时教师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学生的成败,要多鼓励,少批判,多指导,少指责,因为老师对失败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要告诉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成功诚然可喜,但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失败,学会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质疑心理,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靠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师应从日常教学中做起,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如皋市石庄高级中学)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积极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生质疑
赵凯华教授认为:“好的教师不是讲得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有一陕西学生,老师发现他有水平,可他参加了许多次奥赛班培训后,从未拿到名次。这位老师说你跟我学吧。他指定很多书让学生自己读,回去自己看,让他自己找出问题来讨论。
学生提问题,开始不正面回答,却反问几个问题,这就是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想,后来这名学生终于在澳大利亚拿到了世界金牌。“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所以教师要有高度容忍精神,尊重学生提出古怪问题,别出心裁的念头,不反对猜测,不讥笑课堂中说错的学生,可以通过说“你再好好想一想”、“再听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很多同学还未想到这一点呢!”等来引导学生自悟或避免尴尬,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权威性的说法提出质疑。
二、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能充分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设疑,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质疑,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利用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巧妙设疑。利用演示实验的直观教学手段,巧设疑问,诱发学生进入质疑的思维状态,启迪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进行超重和失重的教学时,不妨先做个小实验,取一个废弃的饮料瓶,装上水,在靠近底部钻一个小孔,则水会从小孔喷出,那么,如果让饮料瓶自由下落,还会有水流出吗?
这个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肯定心存疑虑。然后,由一位同学实际演示以下,发现水不再喷出。为什么会这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课堂,肯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运用“悖论”,揭示矛盾,利用理论的自恰性进行质疑。运用悖论教学情景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不和谐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性和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功率公式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若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当牵引力增大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增大,汽车的速度也不断增大。
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因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根据公式P=FV推断,当汽车牵引力增大时,速度应当减小,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正确?换一个角度或方向去思考同一问题原则上也应该有同样的结果,因为我们相信物理理论体系的逻辑是可以自恰的。
但是如果两种方法不能得到同一结果,这马上会使学生质疑:要么前一种做法有问题,要么后一种做法有问题!一定有我没有发现的问题,我的问题在哪儿?进而产生一种探究的冲动。
产生悖论后,学生感到很惊讶,迫切想知道矛盾原因,激发了探索动机,促进学生的质疑和自省。
3.引导学生从物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中提出问题。物理学与技术、生产、生活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物理学习要与科技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万有引力与宇宙探测;光的全反射与光纤通讯;电磁感应与磁悬浮列车;激光与全息技术;原子理论与核能利用等等。
物理学习也要与生活、自然相联系,如:体育运动、家庭音响、人体辐射、血压与心脏功率、B超、X光检测、CT检测、闪电、台风、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等。这些领域涉及的物理知识丰富多彩,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这些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感觉物理是既鲜活又生动。
学生在课本知识与科技、生活的联系中或在观察现象、(尝试)揭示其本质中可以无拘束的展开想向,提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往往具有发散性,又可以互相激励,从一个问题的讨论中提出更多的问题,有些甚至是科学家也在思考的问题。
三、老师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很多,提出的问题的涉及面也很广,老师要实事求是,切不可不懂装懂,搪塞学生,应该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否则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失去创新的动力。
要主张学生“标新立异”,善于从生活中,实验中发现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新成果的必备条件,哪怕不正确也要鼓励,毕竟经过检验验证也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的探讨过程,并非只看结果。同时教师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学生的成败,要多鼓励,少批判,多指导,少指责,因为老师对失败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要告诉学生失败是成功之母,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成功诚然可喜,但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失败,学会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质疑心理,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靠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教师应从日常教学中做起,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如皋市石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