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展示数学的整体性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a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仅选取八(上)和八(下)教科书的几个方面进行剖析,以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将“分式”与 “比和比例”进行整合
  
   在传统教科书中,“比和比例”的有关内容均放在几何相似形中,与线段的“比和比例”一起讲授.本教科书八(上)中将“数与代数”中的“分式”与“空间与图形”中的“比和比例”进行了整合,可以说是对传统中学数学体系的重要改进.这种设计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呈现了“比和比例”与“分式”之间的关联,比的后项中如果含有字母,那么这个比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分式,因此分式的性质对于比和比例也都适用,将“分式”与“比和比例”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顺序,也有利于用分式的性质和变形处理比和比例中的相关内容;
   第二,“比和比例”及其基本性质不仅是研究比例线段和相似形的基础,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中也多有涉及,因此它为学习“加权平均数”、“勾股数”、“相似形”等后继内容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第三,能更好地体现“比和比例”在数学中的地位.“比和比例”绝非只用于相似图形,在数学及其他学科中,两个同类量的比有着广泛的应用.把“比和比例”放在“分式”一章中学习,有利于突出“比和比例”的工具性地位.
  第四,本书把比例与分式两个内容整合在一起,利用分式的约分等知识处理比例的内容,这种改进,既有利于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
  
  2 将“勾股定理”和“数的开方”两部分内容整合
  
  3 将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进行整合
  
   在传统教材中,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一般都分编为两章,先研究全等形,再学习相似形.这种安排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处理全等与相似的内在关系.事实上,人们在对两个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认识时,全等和相似的感知是伴生的.在数学上,全等和相似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形状相同是二者的共性,全等形是相似比等于1时的相似形.因此,对于这样的两个概念,本教科书没有将它们拆开分放于不同章中,而是将全等与相似整合为一章,即八(下)第8章 “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这些数学知识可以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进行理解.这种编排在以往的初中教材中未曾见到,它既科学又合理,是本教科书在结构上的一个创新.
  
  4 将“二次根式”、“为什么要证明”和“反证法”单独设章节
  
  二次根式在传统的教材中,是份量较重的一章,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考虑到二次根式是后继学习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本套教科书在删减传统繁杂内容的基础上,仍然单独设章,并对知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本章的设计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保留了该部分内容最基础的知识: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有必要的基础,并为学生将来进入高中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成为本教科书整体结构安排的一个特色.
  而对于证明,《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知道证明的意义和证明的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学会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对于反证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本教科书将“为什么要证明”和“反证法”单独设节,即八(下)“11.2 为什么要证明”,“11.6 反证法”,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来注重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这一要求,得到广大实验教师的认可和欢迎.
  
  5 注重教材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以计算机和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科书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科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是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本教科书八(上)和八(下)中,不仅许多例题、练习与习题要求用计算器来解决,而且关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大量活动都要求用计算器来完成.此外,教科书单独辟出“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专题介绍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问题.
  为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本教科书八(上)和八(下)中大量的学习内容、阅读资料、例题、习题等不仅直接来源于国内一些比较大的网站,而且一般都注明网址供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查阅和研究.
  此外,本教科书在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诸方面目标的同时,十分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教科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突出教材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使教材“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通过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书中还设计了章头图等大量的彩色图片资料,通过形式生动的问题情境、图文并茂的版式设计,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使他们感受数学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上设计和安排,也都体现了本教科书在章节内容、结构形式方面整体性要求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殷建中.“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介绍(上)[J].中学数学杂志,2006(4).
  [3] 殷建中.“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7—9年级)》介绍(下)[HTF][J].中学数学杂志,2006(5).
  [4] 傅海伦.数学课程教师培训读本[M]. 泰山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傅海伦,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生静、赵欣为山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三十年来,笔者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纲》及其教材的修订,使用过人教版、北师大版及现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的几个版本.几经周折,有疑虑,也有感悟,现斗胆将个人多年的困惑与思考一吐为快,期望得到各位同仁的关注和行家的点化.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新课标人教版第46—47页的内容,教材的主题内容非常精短.我们知道,学生曾在小学六(下)学过“反比例”,在中学七(下)学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八(上)学过“一次函数”.对“反比例”、“函数”等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来讨论反比例函数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为这里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好它,将对后继学习(如二次函数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也是反
期刊
期末考试临近,老师们都忙于复习,忙于在网上查找各类题目,可谓“搜肠刮肚”,使出浑身解数,大有穷尽所有题目之势,不厌其烦地遴选——印发——讲解,学生遨游题海,陷于令学生生厌的灰色情调中. 师生都高负荷运转,老师忙得昏天黑地,学生累得怨声载道.每每至此,笔者都动一番脑筋,试图跳出这个“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怪圈,退居后台细细斟酌,该如何帮助孩子松绑卸重,走出题山书海,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质量.基于这样的思
期刊
我们知道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有理数的点找出比较容易. 而对于像 “……” 这样无理数的点要找出就比较麻烦,它要借助于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才能找出来,有的甚至要做二个、三个直角三角形(如……才能找出来. 下面就来介绍数轴上找“[KF(]a[KF)]”点的一种简单作图法。
期刊
数学教学设计的方式就应该是将数学知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等一系列手段的运用,暴露数学知识发生时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再经由教师从打开获得的众多的知识发生途径的材料中,比较、辨别,作出选择,即将这种充分展开的过程进行浓缩,获得一种既能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也讲究精心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单位时间内数学知识传授最多,从而既能真正地利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又能实现课堂上的高效教学.     1
期刊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10年第6期刊登了刘家良老师的《三角形退化为一条线段后的两个结论》一文(下称文[1]),文[1]中介绍了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为原理引申出来的解题模型,并进行了解题实践上的一些有效性的探讨.但笔者认为,若过于一昧的将图形中的最值问题以此结论进行定势化的联系,未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而且学生的思路也不易打开,反而会因先入为主的心理因素以至无法展开有效自主的探究活动.本文拟从课堂教学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考中新增了视图这一考点,因此对几何体视图的考查倍受命题者的关注,试题呈现的形式分为:一是由几何体(实物)确定其视图;二是由视图画出几何体(或实物);三是由堆积几何体的视图确定小正方体的个数.求小正方体的个数对于学生而言,在解决时普遍感到困难,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有时也倍感困惑.为此,我撰写此文供大家参考.  1 由三个视图,求小正方体的个数  例1 (2010山东威海)如图1所
期刊
贵刊2010年第4期刊登了安徽师大章伟硕士的《等周三角形的性质》,对“等周三角形”的特性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阅后颇有收获,但细细揣摩之后,发现文中的“定理1”及其“推论”存在错误,特此提出商榷.  为了说明问题,先看三个三角形的相关计算:
期刊
分角定理由张光禄老人提出,文献做过评论。现叙述如下:三角形中一角被一直线内分或外分,又分对边为两线段,则两线段之比=与两分角正弦之正比×与两分角的两条不重合边之正比。
期刊
课本中的习题,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习题的示范、启发作用,对于强化学生的“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课本习题的结论具有广阔的探究拓展的空间,历届中考试题中,根植于课本,在课本中寻找命题的生长点的原题和拓展题屡见不鲜。因此,重视课本典型习题的挖掘,用活课本习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