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金秋伊始,我都要翻开地图,查攻略,定路线,去全国各地、去世界各国追逐这一年中最美、色彩最丰富的大自然的馈赠。与此同时,每当秋季来临,我都会回想起在清华园中求学的那几年,每年都要细细观赏的校园秋景。这种追忆就像一幅幅油画组成的幻灯片一样,在我脑海里一幕幕浮现而过。这种追忆,一次次将我的心带回清华园,带回那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里。清华园的秋天,宁静而悠远,纯净而盈实,既有绚丽色彩,又有古韵书香,是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卷。
第一个路口左转向北,过了西湖游泳池,便来到园子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荷塘月色。这里的正式名字为“近春园”,曾是圆明园的一部分。秋天,这里虽然没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翠绿,虽然没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可爱,虽然没有了朱自清先生笔下月光中的田田叶子,但站在零零阁上俯瞰,站在晗亭栏杆前近观时,那残荷败柳同样是美的,是秋天本应具备的萧瑟之美。
荷塘北侧,是缓缓流过的万泉河,但我们更愿意亲切地称它为“校河”。校河的大理石栏杆上,爬满了鲜红鲜红的爬山虎,栏杆外面,是整齐排列的垂柳。这个季节,垂柳的颜色依然是绿的。绿色的垂柳,白色的大理石栏杆,加上红色的爬山虎,这幅油画中的三种元素整齐划一,正是清华学生严谨作风的写照。
最热闹的去处,当属二校门周边。这座门楣上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题字“清华园”的白色校门,是清华的象征,也是清华最早的校门。上世纪30年代,校园扩建,现在的西门成为主校门,因此这里便被称为“二校门”,沿用至今。进入二校门,以大草坪南端的日晷为中心,分布着清华学堂、同方部、大礼堂、水木清华、科学馆、工字厅、水利工程馆、机械工程馆等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目前均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校门到机械馆(现热能系系馆)之间长约50米的清华路路段,是校园里赏银杏的最佳地点。这里的银杏树和清华园的历史一样悠久,高大而繁茂。每年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漂亮的女生们总会穿上色彩最鲜亮的衣服,被学生摄影协会的一堆长枪短炮在这里围攻。这是我们自己的摄影狂欢节,丝毫不亚于钓鱼台的银杏大道。
有了光和影的配合,校园里的秋更加漂亮了:这是老图书馆落地窗外五彩的爬山虎。下午时分,夕阳的光辉洒在老馆古朴的红砖墙上,百年老馆有着包浆古铜一般的光泽。从阅览室向外望去,以红色调为主的五颜六色的爬山虎叶子被阳光照得透亮透亮的,叶子的光影洒满了阅览室的大木桌。此时此刻,在阅览室里上自习的同学们,总免不了走一下神,贪婪地欣赏一下这秋的光影。
这绚烂的校园秋景,我每年都用心去发现,都用心去欣赏,都用心去记录。当时我心里很清楚,这美景终究会离我远去,因为我终究会毕业,会走出园子,走向社会。这绚烂的校园秋景,让我流连忘返,我舍不得让这些点缀我生活的美好元素离开我,我更期望看到校园外面更多的彩秋。
这绚烂的校园秋景,让我爱上了生活,爱上了大自然,让我明白了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毕业之后,我选择离开北京,回到自己家乡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做出这种选择时,我心里很清楚:只有这种选择可以让我有充足的假期,去发现、去欣赏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美景,去探寻比校园里更美、更绚烂的秋色。
工作之后,目之所及的秋色,让我生活的色彩更加丰富。大小兴安岭、贝加尔湖、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额济纳胡杨、长白山、乌克兰爱的隧道、美国黄石公园……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坚持去寻找最美的秋色,都坚持去回味学生时代那第一眼看到清华园中秋色的快感。
如今,我依然坚持每年秋天都回到校园里看看,约上同窗好友,一起赏秋,一起回食堂吃上一顿久违的麻辣香锅。结婚前夕,我特意选择在秋色最浓的那几天来到校园里,以秋为题材,完全自主设计、自主拍摄了婚纱照。这里是我的精神归宿,这里是我的根。即便在外人看來,这普普通通的校园秋色和世界各大著名景点的秋相比,什么也算不上。这片秋色,在我的心里,始终是最美、最刻骨铭心的。没有这片秋色,没有在园子里求学的这几年,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去欣赏如此多的美景。对清华园,对这片秋色,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第一个路口左转向北,过了西湖游泳池,便来到园子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荷塘月色。这里的正式名字为“近春园”,曾是圆明园的一部分。秋天,这里虽然没有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翠绿,虽然没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可爱,虽然没有了朱自清先生笔下月光中的田田叶子,但站在零零阁上俯瞰,站在晗亭栏杆前近观时,那残荷败柳同样是美的,是秋天本应具备的萧瑟之美。
荷塘北侧,是缓缓流过的万泉河,但我们更愿意亲切地称它为“校河”。校河的大理石栏杆上,爬满了鲜红鲜红的爬山虎,栏杆外面,是整齐排列的垂柳。这个季节,垂柳的颜色依然是绿的。绿色的垂柳,白色的大理石栏杆,加上红色的爬山虎,这幅油画中的三种元素整齐划一,正是清华学生严谨作风的写照。
最热闹的去处,当属二校门周边。这座门楣上刻有清末大学士那桐题字“清华园”的白色校门,是清华的象征,也是清华最早的校门。上世纪30年代,校园扩建,现在的西门成为主校门,因此这里便被称为“二校门”,沿用至今。进入二校门,以大草坪南端的日晷为中心,分布着清华学堂、同方部、大礼堂、水木清华、科学馆、工字厅、水利工程馆、机械工程馆等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目前均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校门到机械馆(现热能系系馆)之间长约50米的清华路路段,是校园里赏银杏的最佳地点。这里的银杏树和清华园的历史一样悠久,高大而繁茂。每年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漂亮的女生们总会穿上色彩最鲜亮的衣服,被学生摄影协会的一堆长枪短炮在这里围攻。这是我们自己的摄影狂欢节,丝毫不亚于钓鱼台的银杏大道。
有了光和影的配合,校园里的秋更加漂亮了:这是老图书馆落地窗外五彩的爬山虎。下午时分,夕阳的光辉洒在老馆古朴的红砖墙上,百年老馆有着包浆古铜一般的光泽。从阅览室向外望去,以红色调为主的五颜六色的爬山虎叶子被阳光照得透亮透亮的,叶子的光影洒满了阅览室的大木桌。此时此刻,在阅览室里上自习的同学们,总免不了走一下神,贪婪地欣赏一下这秋的光影。
这绚烂的校园秋景,我每年都用心去发现,都用心去欣赏,都用心去记录。当时我心里很清楚,这美景终究会离我远去,因为我终究会毕业,会走出园子,走向社会。这绚烂的校园秋景,让我流连忘返,我舍不得让这些点缀我生活的美好元素离开我,我更期望看到校园外面更多的彩秋。
这绚烂的校园秋景,让我爱上了生活,爱上了大自然,让我明白了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毕业之后,我选择离开北京,回到自己家乡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做出这种选择时,我心里很清楚:只有这种选择可以让我有充足的假期,去发现、去欣赏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美景,去探寻比校园里更美、更绚烂的秋色。
工作之后,目之所及的秋色,让我生活的色彩更加丰富。大小兴安岭、贝加尔湖、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额济纳胡杨、长白山、乌克兰爱的隧道、美国黄石公园……每年这个时候,我都坚持去寻找最美的秋色,都坚持去回味学生时代那第一眼看到清华园中秋色的快感。
如今,我依然坚持每年秋天都回到校园里看看,约上同窗好友,一起赏秋,一起回食堂吃上一顿久违的麻辣香锅。结婚前夕,我特意选择在秋色最浓的那几天来到校园里,以秋为题材,完全自主设计、自主拍摄了婚纱照。这里是我的精神归宿,这里是我的根。即便在外人看來,这普普通通的校园秋色和世界各大著名景点的秋相比,什么也算不上。这片秋色,在我的心里,始终是最美、最刻骨铭心的。没有这片秋色,没有在园子里求学的这几年,我也不可能有机会去欣赏如此多的美景。对清华园,对这片秋色,我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