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探析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yu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师提升等方面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性。
  【关键词】物流职业技能大赛;课程改革;《仓储配送管理实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技能大赛的举办,使得各职业院校更加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并以此推动课程改革,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现代物流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名称为“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竞赛由理论考核、物流作业方案设计赛段、物流作业方案实施赛段三部分组成(广西区赛只执行后两个赛段)。《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物流技能大赛涉及内容最多的一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和应用性。“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的举办,对高职院校《仓储配送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作用
  (一)发现课程原有的弊端
  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带来了仓储业务规划和操作赛项,为各高职院校仓储物流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环节提供了指导模板和参考依据。以物流技能大赛赛项内容来审视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仓储配送管理实务》就会发现,现有的课程教学偏理论,实操少,职业性差。这是目前很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通病,尤其是一些实训条件薄弱的院校,由于设备、场地等条件限制,在教学上偏重理论、实训项目少这一问题非常突出。偏重理论的后果最终表现为考核方式单一,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符,学生动手能力差,教师也很少得到实践的锻炼提升,从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充分考虑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引导课程改革的方向
  物流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的设置实际而且科学,注重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赛项内容以储配方案设计和实施的方式把专业课程知识集中、系统地展示出来,为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尤其是《仓储配送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物流技能大赛的引导下,《仓储配送管理实务》不论是课程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可以以实用为主,在考虑高职教学层次的目标要求的同时灵活应用赛项知识点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避免出现实践与教学相脱节的情况。
  (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高校物流专业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从教,教学普遍偏理论,企业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薄弱的情况。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参照我国物流企业的典型业务和业务流程,基于核心岗位的工作流程而设计。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理论扎实,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成绩,强师才能出高徒!指导教师要根据技能大賽项目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大赛的考核点整合到常规的教学中,构造项目任务和教学模块。这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改革方向
  (一)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调整课程标准
  《仓储配送管理实务》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仓储与配送技能人才。物流职业技能大赛赛项的设置贴近企业实际,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在调研企业,深入了解仓储与配送的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调整《仓储配送管理实务》的课程标准,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使课程的教学项目更符合职业活动和能力目标的要求,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重整教学任务,整合实训项目,向企业岗位工作标准靠拢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要脱节,课程的实训项目与理论课程脱节,表现在物流技能大赛中,部分选手不能结合实际进行物流方案的有效优化,对仓储系统操作不够灵活,有些选手由于缺乏有效的训练,手持终端不会使用等。物流技能大赛的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是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仓储配送管理实务》的教学也可以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技能大赛为基础,结合企业业务操作流程,从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整,在理论课程讲解时,设计不同的实训工作任务,如设施设备的选择、入库操作、出库操作、货位的优化、订单的处理等;理论课程结束时,再模拟企业工作情景,将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引入课程教学评价标准中,设计一个完整企业工作流程的实训项目,进行储配方案设计,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考核,多数学校采取的是闭卷理论考试的方式进行,最终的成绩评价是“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 期末成绩”组成,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性不强,很难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学校可以以技能大赛赛项为参考,分别进行闭卷考试和操作考试。闭卷考试相当于技能大赛中的理论考核,主要考查储配方案设计中没有涉及但又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点;操作考试引入物流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分组设计方案并实施操作,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比较综合的锻炼,同时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得到考查。
  (四)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物流技能大赛对这门课涉及颇多,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技能大赛与其说是对学生技能的考核,不如说是对专业教师的考核。通过指导学生参赛,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研究大赛内容,学习新的知识,再把所学融入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这里的“双师型”并非只是教师考取职业技能证书,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地以各种形式到企业去实践锻炼,或是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开发、研究当中,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教师;或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授课,校内教师与兼职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   三、课程改革难点
  (一)技能大赛配套设施设备投资大,场地要求较高
  物流技能大赛的举办为各校物流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参考性很强的模板,对改善实训条件有很大的帮助。但技能大赛所需的设施设备不仅对场地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动辄上百万的价格对相当一部分院校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因此,只有部分经济实力雄厚的院校建起了比较完备的与大赛匹配的实训设备。那些没有完善的实训设备的院校,为了避免课程改革的滞后,可以在原有的实训条件基础上灵活调整相应的内容。例如没有电动叉车,可以用手动的,一样可以完成货物的搬运装卸;没有手持终端扫描,可以采取人工检查点数的方式等。课程改革、考核可以以技能大赛的模式和知识点作为参考依据,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照搬。实训条件不足的院校在开展实训时,物流作业的“现代化”方面会“打折扣”,但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实训设施设备只是外壳,只要内涵不变,目的一样可以达到。
  (二)课程考核体系庞杂,评价工作量大
  物流技能大赛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一共有11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大赛现场设裁判长1人,裁判8人,工作人员若干人。《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在借鉴技能大赛进行课程改革后,分别实行闭卷考试和操作考试,其中操作考试方面涉及的储配方案设计与实施如果完全按照技能大赛来进行,任课教师的考核评价工作量会非常大。另外,在进行操作实施时,一些動作规范会因裁判的主观因素影响到评分。因此,如何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是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三)避免走入“应赛”误区
  在技能大赛尤其是全国的技能大赛中取得好名次,对提升各院校的名气,增强专业招生的吸引力有很大的帮助。但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使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更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能照搬技能大赛,奉行“拿来主义”。在《仓储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在参考大赛考核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条件,选取典型物流企业任务,将大赛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密切融合,实行“学赛一体化”,在日常教学中体现物流技能大赛的要求,充分锻炼学生通过技能比赛来检验日常学习的效果,最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
  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对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有很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仓储配送管理实务》的课程改革在物流技能大赛的引导下可以更贴近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为物流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马铮.浅析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未来发展[J].未来英才,2014(09):112-113.
  [2]郑红友.物流技能竞赛对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影响[J].物流技术,2014(21):489-490.
  [3]严霄蕙.物流高技能人才“学赛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4(17):469-471.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发表于2011年5月8日的《2009年法航447航班空难深度调查》一文,是作者Wil S. Hylton(美国《纽约时报杂志》特约撰稿人)采访了跟空难有关的方方面面人物而撰写的一篇全方位的著名调查报告。在马航370航班空难发生的今天,本刊特连载这篇空难旧闻,两相对照,令人唏嘘感叹。  耗资超2500万美元的搜寻已经为时两年  “阿卢西亚号”科考船是最后的希望  2011年4月3日上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一、情境导入“生活化”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就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让学生形成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尤其是
【摘要】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与经验,打开通往文学的大门;能够在欣赏、体验文字魅力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修身养性;能够使个性得到发展;能够拓宽视野……所以,从小学阶段起,就应该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在学生时期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合理的习惯是十分关键的。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  任何学习活动的进行都需要阅读的支撑,因此,培养
【摘要】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循序渐进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仿说仿写训练,能达到有效提高写话能力的目标。在实际模仿写话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提出问题;模仿写话教学;小学语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研究”(2015C023)的研究成果。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需要高度重视教育目标。中职学校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当然是重点教育内容。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积极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有更美好的未来。论文着重研究了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结合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探索了科学的教育引领路径。  【关键词】中职;规划;职业教育;创新  一、引言  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要注重对学生进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在原有教学模式改革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也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旅游专业的理论课程改革;为服务本地的“旅游 本土化课程”,增加了西双版纳民俗风情课程,泰语、老挝语等东南亚课程以及傣医医疗学知识等,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如何有效地实施此类活动,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文章通过文献法、教学实践法及经验提炼法等,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数学史话;教材资源;学具;生活  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但是对其
编者按:  从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教育督导制度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教育的改革发展逐步完善。2012年10月1日《教育督导条例》正式实施。《教育督导条例》是我国首部教育督导法规,标志着教育督导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其必将推动教育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本期,我们分别邀请教育研究者、教育督导工作者、学校校长三个层面的人员
【摘 要】趣味性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们获取比较理想的成绩。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法的相关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化学 实验  化学这门课程一般设置在初三才对初中学生们开放,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充满了好奇心,开始的时候很希望了解这门新课程的内容,也渴望知道化学课程将要把他们带到什么样
【摘要】要实现新时期教育工作新跨越,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把坚持统筹兼顾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教育方针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