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乳腺癌一号方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合并化疗后患者临床观察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乳腺癌一号方加减对三阴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0例三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行6~8周期化疗的患者,均给予乳腺癌一号方加减,每日1剂,服药6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调节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均明显减少,而细胞毒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均明显增多(P<0.05);异常糖链糖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
其他文献
血脑屏障(BBB)是一种动态的高度紧密的组织结构,严格地调控大脑与外周血的物质交换。BBB结构破坏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构建适合的BBB模型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及药物筛选。该文就体外BBB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讨论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Transwell模型和最新的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特点。目前构建体外BBB最常用的模型是Transwell模型,能直接检测BBB的跨内皮电阻和渗透性。BBB微流控芯片通过微灌流系统模拟了血液流动,更符合器官组织的生理状态,更适用于构建疾病模型、药物筛
目的 T细胞活化核因子5(NFAT5)具有促进T细胞发育和激活T细胞作用,通过诱导不同靶基因实现免疫调节功能。该研究旨在探讨NFAT5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NFAT5在胸腺瘤中蛋白表达与是否合并MG有关。通过生物信息网站预测NFAT5的微小RNA(miRNA)及下游靶基因,应用RT-q PCR与IHC在临床病理样本中对miRNA和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应用IHC在56例胸腺瘤石蜡标本中检测NFAT5,NFAT5在单一胸腺瘤组(T组,32例)阳性率高
目的观察中药浴足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骨科治疗的82例足跟痛患者,按照单数法和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和基础护理治疗,干预组采用中药浴足和护理干预,将2组临床疗效做比较。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49%(33/41)(P<0.05)。结论中药浴足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治疗足跟痛。
类风湿关节炎是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常见的风湿类疾病之一.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显著疗效,蕴藏着巨大的临床价值.然而,由于中医以个人辨证施治为原则,其产生的数据多是主观的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临床上较为罕见,侵犯颈静脉孔的ISFT更少见。该文报道侵犯颈静脉孔的ISFT 1例,对其病理学、影像学特征、术后复发和转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存在结膜充血及水肿、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术后复发等并发症。目前研究发现中药能改善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此文针对中药对翼状胬肉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目的比较分析中医循证护理干预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治疗上的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6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入院编号为序按照单双数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予以中医循证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1.70%,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8.6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如住院需知、心理舒适情况、疾病知识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预后极差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手术难以切除、高侵袭性、增生性及强耐药性等特点。内质网(ER)应激会破坏细胞中的其他蛋白质稳态,从而导致未折叠的蛋白质响应(UPR)激活,这对于恢复这种平衡和细胞存活至关重要。除了作为一种适应性反应外,最近UPR还与肿瘤发生有关。肿瘤微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缺氧、活性氧和营养物质剥夺是众所周知的UPR诱因。在这里,笔者回顾目前对成人最具生命威胁的GBM中UPR的认识。患者样品显示出UPR的慢性激活,体外标准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通过加重ER应激导致细胞
目的探究癫痫患者深睡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癫痫患者作为癫痫组,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35例,MoCA<26分)和无认知障碍组(67例,MoCA≥26分),另选该院体检健康人员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步监测所有纳入对象深睡期(N3+N4期)脑电波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认知障碍组初发年龄低于无认知障碍组;病程、每月发作次数、全面发作比例高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脑部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包括淀粉样蛋白沉积、炎症介质形成、脑灌注不足等),导致非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颈动脉系统重度狭窄或闭塞部位不同所致认知功能减退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控制高血压等高危因素可降低其发生风险。临床上对于CICAO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常用的评估手段为CT灌注成像检查(CTP),其可能通过间接评估侧支循环及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来预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但准确性仍有争议。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